蒙牛PK伊利:三大对决催生两极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w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牛与伊利在营销领域的持续投入,造就了两家公司近几年的超高速发展,并与乳业二线集团拉开了较大的距离。
  
  蒙牛和伊利具有相同的产品,共同的市场,剪不断的渊源,他们之间的竞争从蒙牛创立之初就没有停止过,并在伊利2003年度从光明手中夺得中国乳业老大座次的同时升级为PK对决。经过04、05、06三个年度的比拼,两家企业已成长为中国乳品业的两极。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两个对手在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发展战略等领域的巅峰对决。
  
  产品创新
  
  


  为增强盈利能力,伊利和蒙牛的竞争已从初级的同质化产品价格竞争,转入消费行为细分,寻求差异化、创新化发展,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价格战。
  (一)液态奶
  液态奶是中国乳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占据中国乳品业的60%市场,液态奶的市场份额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排名,这是蒙牛和伊利争夺的主战场,他们在液态奶产品的UHT奶(高温消毒的袋装奶)、乳饮料、酸奶等三个主阵地展开猛烈的争夺。
  1.UTH奶:功能型伊利“早餐奶”和蒙牛“晚上好奶”,高端型蒙牛“特仑苏”和伊利“金典”,捉对比拼
  在经过长期价格大战后,伊利在2005年首先推出了功能型的伊利“早餐奶”,向大众灌输营养早餐的理念,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蒙牛紧随其后,推出蒙牛“晚上好奶”,向消费者传递牛奶的营养与安睡作用,并相继推出蒙牛“早餐奶”、“未来星成长奶”等系列功能奶。
  2006年蒙牛推出高端奶“特仑苏”,蒙语即金牌牛奶,向消费者宣扬其源于纯正奶源,高科技、高营养,得到了轰动性的市场效果,该产品还在2006年度的IDF大会上获得“新产品开发大奖”。伊利也推出高端新品“金典”,宣传其奶牛MIP概念,同时不忘奶源地、高科技和高营养概念,并开展“关爱精英健康计划”市场推广活动为“金典”销售助力。
  持续的产品创新,使两家巨头在价格竞争激烈的UTH市场中稳定地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并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但蒙牛产品种类更丰富,获益也更大。牛根生自己所说,在奶粉市场中,蒙牛是一只“丑小鸭”。为提高其奶粉领域的竞争力,2006年8月蒙牛与世界乳业巨头丹麦的阿拉福兹公司共同投资5.4亿元,利用阿拉福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生产奶粉,并开发其他乳制品,真正开始进军奶粉市场。蒙牛的奶粉产业能否走向辉煌,能否从“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我们拭目以待。
  
  营销创新
  
  


  伊利、蒙牛双方斗法最精彩的看点就是在营销方面,这也是各种媒体评论最多的地方。
  伊利深谙“政府”营销之道,在这方面长期投入巨大,无论是对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伊利都做得比较出色。2005年末伊利投巨资3000万元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鼎立支持每年一度的“昭君”文化节;还与团中央发起“中国青少年发展伊利梦想基金”,与全国妇联等部门长期主办对哺乳期婴幼儿父母的科学哺育知识的普及教育。另外,伊利在中央党校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以“新农村·新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活动中,由于伊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带领500万农牧民发家致富,荣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业龙头企业”称号。另外,伊利的高利税是其政府营销最有力、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其纳税总额已近50亿元,其中2005年纳税9亿元,是蒙牛的两倍还多,在2006年度纳税数额将超10亿元。
  虽然有关方面对伊利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的过程颇有微辞,但“奥运会合作伙伴”的低成本获得正是伊利政府营销成功的最好例证。政府营销的成功,使伊利可以获取良好的经营环境和较低成本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蒙牛在营销方面是绝顶的高手,“神舟”事件营销、“超女”娱乐营销以及近期的“NBA”体育营销,极大地提高了蒙牛品牌的知名度,为业界所称道。蒙牛的“送奶工程”,也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对蒙牛的忠诚度。伊利在这方面也积极追随蒙牛,“政府”营销、“奥运”营销、“明星”营销也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
  两家公司在营销领域的持续投入,既培养了中国乳业市场又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极大地扩大了顾客基础,增加了销售量,近几年的超高速发展就是他们营销创新的最大成就。
  
  战略碰撞
  
  伊利:先深耕国内市场,牵手奥运,借机出海
  伊利的战略规划中有两个阶段性的战略目标,即:2010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成为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之一;2015年进入世界乳业10强,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乳业集团之一。
  多年以来伊利一直深耕国内市场,“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致力于打造中国一流的民族品牌。但在伊利牵手奥运之后,伊利的国际化开始启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市场国际化列入重要战略举措。2C136年初,潘刚对外界透露,“一定要是高水平的国际化、多方位的国际化,包括产品的国际化、技术的国际化、标准的国际化、管理的国际化等,才有可能使伊利最终成为国际乳业发展趋势的引导者”。
  
  蒙牛:市场国际化。争取进入前10强
  蒙牛的战略目标也是在2010年进入世界乳业前20名,并争取进入前10名。
  从蒙牛创业之初,就确立了“蒙牛·中国牛·世界牛”的三步走战略,风险投资的获得以及香港上市,成为其国际化的推进剂。2002年蒙牛产品就开始进入港澳地区,又成功销往新加坡、菲律宾、蒙古、美国塞班岛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乳业中,蒙牛的牛奶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且蒙牛成为香港市民的“超市十大品牌”之一。但蒙牛并未满足于此,相继与阿拉福兹、达能合资,以增强其在奶粉和酸奶领域的地位,为国际化铺平道路。2006年4月又与香港迪士尼进行战略合作,以提高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知名度。
  蒙牛对外公告以下战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寻求开发新市场,巩固加强原料鲜奶的供应,发展富有成效的副品牌,实现乳产品多元一另外,根据AC尼尔森数据,截止2006年6月,蒙牛和伊利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1.7%、22.7%,这也正是两家在该产品领域竞争最好的评述。
  2.乳饮料:伊利“酸酸乳”PK蒙牛“优酸乳”
  在乳饮料市场,先有伊利的“优酸乳”,向主要消费人群的青春少年传递从“青春滋味,自己体会”的诉求信息,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蒙牛推出追随品牌“酸酸乳”,并借助“超女”之势,飞速发展,销售收入从04年的8亿元飙升至05年的30亿元,成为成长最快、最成功的产品,市场份额也超越了“优酸乳”。
  为避免低端产品的过度竞争,蒙牛推出了高端产品“心情二次方”,伊利也随继推出对抗产品“C小调”,宣传其即营养又健康。近期蒙牛又推出了 “真果粒”,含有可嚼果粒的常温乳饮料,解决了营养和技术两大难题,定位于白领女性,继续走高端路线。伊利也对外宣称,率先在其优酸乳中添加OLIGO益生元和CPP(酪蛋白磷酸肽)促钙因子,使得优酸乳不但口感好、有滋味,而且更益于健康。
  从两家2006年中期报告分析来看,乳饮料市场争夺的结果是,蒙牛占优,其产品收入达17亿元。
  3.酸奶:奶源地之战与技术之争
  酸奶产品的利润水平和市场增速也都优于白奶,但技术要求更高,且需低温保存,保质期短,不利于长途运输,所以酸奶产品的竞争着力点在奶源地和技术实力方面。
  奶源地之战中,先是伊利发难,使“长富乳业”抛弃蒙牛,转投伊利,从而占有了长富乳业在华南乃至全国最大的奶源基地。蒙牛也积极展开对当地奶源的收购工作,并在马鞍山投巨资建奶源基地。
  技术之争中,为避免低层次的价格战,伊利和蒙牛都在酸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投入,以提高其营养保健功能,进行差异化竞争。2005年伊利成立了酸奶事业部加强对市场的开发,还与世界乳业巨头芬兰维利奥合作,享有了LOG益生菌在中国市场连续5年的独家使用权,并于2006年初推出了自己的LOG益生菌酸奶,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向中高端市场发力。蒙牛也先后推出过LABS益生菌酸奶、冠益乳酸奶等产品,并在2006年末与达能合作成立酸奶公司,利用达能先进的制造工艺与研发技术,提升其酸奶的市场竞争力。
  伊利和蒙牛在酸奶的收入占液体奶总收入的比重都比较小,竞争的强度要比白奶差得多,但随着酸奶市场容量的增加,两家都在这一领域加大了投入,预计他们将在这一产品领域展开更大的竞争。
  (二)冷饮产品
  相比较液态奶品,冷饮产品的成长性和利润空间更大,伊利和蒙牛为争夺这一市场投入巨大。截至2006年11月,伊利2006年度共推出新品65款,平均不到一周就会推出一个新品,产品线从低价格到10元包办。值得称道的是,伊利“巧乐滋”这一老品牌在2003年创造了2亿元惊人业绩之后,继续在2006年创造了四亿元的销售额。蒙牛也推出一系列的产品,其中的“随变”、“绿色心情”也有不俗表现。
  另外,由于2005、2006连续两个暖冬,冷饮市场总量增速加快,伊利和蒙牛的冷饮收入也快速增长。伊利因为在产品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战绩,在2006年上半年,伊利冷饮就实现了44.66%的增度,销售收入达到13.36亿元,全年预计收入将达30亿,将坐稳冷饮市场的头把交椅。
  (三)奶粉市场
  奶粉市场是乳品市场中的金娃娃,利润率极高。伊利是这一领域的高手,在2005年推出婴幼儿配方奶粉,取得了三位数的增长,估计2006年伊利奶粉市场的收入将会突破20亿,已经领军中国奶粉行业。蒙牛在这一领域的表现无法与伊利相提并论,正如化,增强自身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雇员及管理层表现”。
  蒙牛的市场国际化,不断提高液态奶的市场份额,对重资投入奶源地建设及产能扩增,和“特仑苏”副品牌的推出是其战略举措的真实演义。
  伊利与蒙牛战略上都希望成为世界乳业巨头,其实现途径也大同小异,只不过蒙牛的国际化走得早一些,伊利的乳品多元化做得好一些。
  
  盘点
  
  经过三年的PK,伊利和蒙牛都已成长为国内乳业巨头,与第二集团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也稳步提升,而且他们的国际知名度都有较大提升。两家除了在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争斗外,还在奶源地建设、产能扩增、渠道管理、产品促销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比拼,现在我们可以从两家企业历年的乳品收入总量、各类产品的比重、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看两家PK的结果:
  在乳品销售总量方面,伊利稍占上风,具体到各产品情况又各不相同:伊利的奶粉产品远强于蒙牛,两者不在同一水平;伊利的冷饮产品要强于蒙牛,且在2006年下半年有扩大这种优势的可能;液态奶产品蒙牛的占有率较大,而且也有扩大优势的可能。另外,伊利的液态奶、冷饮和奶粉三大类产品发展比较均衡,而蒙牛发展不够均衡,在奶粉产品发展不够理想。我们还可以看到,不论伊利还是蒙牛,只要在他们产品创新做得好的领域,其销售收入、占有率等都会强于对方。
  
  展望
  
  虽然经过几年的快速成长,伊利和蒙牛都已成长为国内乳业巨头,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与世界乳业巨鳄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与他们并肩,伊利和蒙牛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国际市场的开拓将很快面临与狼共舞的险境。
  另外,国内市场的快速成长,使得国际资本纷纷投资于第二梯队企业,如夏进、太子奶等均已获得国际资本的巨大投入,有可能会成为第二、第三个蒙牛。再者许多世界乳业大鳄也扩大或开始与国内企业合作,借机进入中国市场,如三鹿与恒天然的合作。而且还有一些是伊利、蒙牛他们自己请进来的,如蒙牛与阿拉、达能的合作,有可能是养虎为患,为虎所伤,造成品牌与市场的流失;也有可能因为文化、管理的差异,而影响业务的正常发展。这些都有可能使国内乳业竞争多极化,给伊利和蒙牛的发展带来变数。
  贵编/谢海峰
其他文献
国内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竞争现状呈三国鼎立之势,集洋品牌、合资品牌、国产品牌三分天下的局面。有时,同一厂商也生产出不同档次、不同品牌的化妆品,竞争非常激烈。因此选择何种营销模式,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企业快速成长显得尤为关键。    传统营销模式    日化行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共有两种:一种是流通营销模式,另一种是终端营销模式。    流通营销模式的特点  在国内,绝大多数日化厂家因为规模、资
期刊
通过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不仅能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更是企业引人、育人、留人的系统性管理方法。      职业生涯管理是近十几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职业生涯管理又分为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以提高公司人力资源质量,发挥人力资
期刊
做药品传播说到底就是要解决三感的问题:第一是发现感,第二是紧迫感,第三是信任感。这三感是任何产品都要解决的问题,但做药品尤其要解决得好。    发现感    发现感有两个层次,一是在所有商品信息中发现你这个类别,二是当消费者有购买的意图时,在单一品类中发现你这个品牌。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很多,在嘈杂的环境下推出新品牌,首先要被消费者发现,才有可能形成购买。比如六味地黄丸,消费者很早就知道同仁堂有此产
期刊
华南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啤酒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人均消费量、品牌集中度、竞争程度和营销水平均为全国之最。据全国啤酒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啤酒业平均吨酒利润为70元,销量占全国总量8%的广东市场占据全行业近1/3的利润,平均吨酒利润达226元。珠啤则更胜一筹,吨酒利润高达300-400元,是全国平均吨酒利润的5-6倍。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在以广东为中心的华南市场上,不但地方诸侯争相
期刊
媒体已经支离破碎,行业平均利润已经越来越少,想要打造品牌我们应该用何种思路?    现代广告之父华纳梅克说:“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如果给你十秒钟回忆,你还能回忆起最近哪个洗发水的电视广告吗?80%的人一定会回答:记不清楚了,好像都是些美女代言。近几年洗发水行业各品牌在电视广告投人至少超过了3个亿,但有一大多半广告费用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浪费了。    常规广告沟
期刊
在不同的行业找到同一目标消费群体的合作伙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多一个朋友会比多一个竞争对手更有利可图。    在最近几年尤其是2005年以来,中国先后出现了多次跨行业的嫁接品牌营销合作,而这种嫁接品牌策略与原来人们了解的双品牌合作完全不同。原有的双品牌产品上是由同一个行业的两个企业为了加强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或者由于单一企业面对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或者一个企业由于各种内部和
期刊
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国行政管制的不断放松,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快速应用,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与变革相对应的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以领导代替管理的潮流。而业界广泛认为:GE成功的两大支柱是绩效管理系统和领导力系统。  西方企业当中,在开发领导力方面,惠普做得是比较杰出的,很值得我们中国的企业学习。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惠普的领导力开发与培养项目
期刊
赞助奥运既有长期赞助和短期赞助的运作区别,还面临如何让全球的奥运与本地商业的结合这一重要问题。    从1986首次与奥运牵手,VISA国际组织(以下简称VISA)已经陪伴着这一全球盛事走过21个年头。这二十一年里,VISA通过奥运走向了世界,而许多体育明星也因为VISA的赞助脱颖而出。用李胜的话来说,奥运已经变成VISA全球战略和DNA的一部分。  李胜的经历看上去一目了然:负责VISA赞助营销
期刊
“长平之战”引发了人们对赵括与廉颇孰是孰非的思考,现今企业在自己的不同时期应如何配备合适的领导者?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战役的叙述,无论大小或重要程度,几乎都是一笔代过,寥寥数字或一两句话便进行了交代。但他唯独对长平之战着重笔墨进行了描述。  长平之战,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繁为时代特征的战国时代行将终结。可以说,长平之战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走向、于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一
期刊
如何制定企业有效的战略、如何构建企业战略落地的执行体系,中国企业的领导者并不是非常清晰。    中国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依靠中国市场巨大的需求拉动、依靠企业家敏锐地捕捉机会带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以战略导向、以能力为导向来构筑企业长短期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然而国内外关于战略的书、文章林林总总,关于执行力的书也一度成为热点,但是意义多限于理念上的启发,对企业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