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酒酶法脱苦工艺优化及香气成分分析

来源 :现代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柚苷酶对柚子发酵酒进行脱苦技术处理,同时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脱苦前后柚子酒体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情况,并结合感官分析判定脱苦效果。结果表明,最佳脱苦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柚苷酶添加量2.0 g/L和酒液pH值为4.0。脱苦后柚子酒中柚皮苷含量从165.69 mg/L下降到76.76 mg/L、柠檬苦素含量从17.08 mg/L下降到9.87 mg/L,脱除率分别为53.67%、42.19%。未经脱苦处理的柚子酒中分离鉴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广东新会青柑茶和橘皮普洱茶的风味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离子迁移谱、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感官量化描述分析以及色差分析对新会产3种青柑茶和橘皮普洱茶中的营养成分和风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柑茶的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橘皮普洱,胎柑cpt1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421.21 mg/100 g),粒径约50 mm的青柑茶cpt3的茶氨酸和儿茶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35 mg/100 g和5.30%。随着柑皮的成熟,青柑茶的多糖含量逐渐增加,升高到51.81 mg/g,汤色渐深,陈皮香气渐淡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社会损失。因此,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基于布鲁氏菌保守基因Omp2a,利用在线网站设计3对引物,并优化其反应条件与反应体系,建立了一种检测布鲁氏菌的可视化LAMP方法。同时,将建立好的LAMP方法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相比较,并交由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实际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基于羟基萘酚蓝(HNB)指示剂,LAMP扩增的结果可凭肉眼观察。建立的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