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学习是以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猜想是在观察、操作或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发展趋势或本质规律进行归纳、判断的思维过程。大胆猜想并不是凭空捏造,它更注重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宽厚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它的结果是否合理需要靠进一步实验来验证。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一、激发猜想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可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究。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活动时,要设法激发学生对被猜想的问题产生认识兴趣,让学生在猜想过程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一种神奇的现象、一组有吸引力的器材……都能成为学生进行猜想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行各种版本的科学教材都注重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采用一些问题作为课题或课前导语,如,空气由什么组成的?为什么立交桥桥面的连接处要留有缝隙?开瓶器是怎样工作的?为什么丝瓜的有些花不结瓜?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资源,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经历猜想、观察、实验、分析、概括、总结的探究过程,进行自主探究活动。除了引用教材中的问题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内容设置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猜想,如教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品尝哪杯是糖水,“糖那去了?”这时候,学生自然而然地要找原因了,于是学生大胆猜想,主动设计实验,寻找问题的根源。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遇疑而思,才会引发大胆的猜想,才会产生探究的动力。
  二、尊重猜想依据,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大胆猜想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但科学毕竟是科学,它更注重科学依据,科学课上的猜想同样不能停留在“胡”思“乱”想上,而应该引导学生从毫无根据的猜想逐步走向有理有据的推测之上。说出猜想的依据正是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而阐明猜想理由的基础又是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广泛的生活阅历,在科学课中教师要精选某些知识点,并据此设计问题,选择有利时机,设计适当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活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去观察、去分析、去猜想、去探索,从而养成惯于猜想、善于猜想的思维习惯。例如在《杠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呈现教材中的情景──两个人在用杠杆撬一块相同的石头,一个人很轻松就把石头撬起来了,另一个人却累的满头大汗也没成功。由此引出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为什么相同的石头,相同的杠杆,结果却不同呢?有学生连忙说:“力气不同。”有的同学说:“支点位置不一样。”也有同学说……见大家热情挺高,我连忙给予及时的肯定:“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发现。那你们能不能用实验证明你们的猜想呢?”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连忙开始设计实验了……教师及时的点拨让学生的猜想有了方向,使猜想更切合实际。由此可以看出:猜想与假设是学生思维发散最为活跃的阶段。因此在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首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发散思维,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做好学生猜想与假设的“导演”,充分调动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想出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老师不可包办代替,只有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方可给予指导,真正做到“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三、培养猜想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学生猜想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猜想的过程是否有效、猜想的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说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猜想:一是靠直觉进行猜想。世界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往往是通过“猜测──实验”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直觉猜想起着先导作用。置于哪些猜想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在猜想之后还要经过科学实验的验证。由于直觉猜想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无论猜测的结果正确与否,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和引导,切不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二是通过联想引发猜想。也就是通常说的由此及彼。比如,让学生猜想200克水大概能溶解多少克盐,学生就可以根据平时用杯子充糖水或充牛奶等饮品的经验进行猜想。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当给予引导,让学生的猜想目标明确,集中而有效。三是对现象进行比较从而产生猜想。如学生可以根据对大树、小草的认识、了解进而猜想植物的生命特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类比猜想,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会促使学生从整体出发产生接近于正确的猜想。四是通过现象、结果寻找原因进行的猜想。如猜想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就会根据电磁铁的特点猜想与电量有关,也有学生会根据电磁铁的装置之一──线圈,猜想与线圈圈数的多少有关等等。总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对于自主探究科学,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都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作为科学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教师应自始至终作为中立者和欣赏者,鼓励学生猜想,引导学生猜想,尊重学生的猜想,让学生真正体验猜想的乐趣,享受探究的过程,养成敢猜想、乐假设的意识,大胆地发表见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其他文献
一、前言  理解学生是爱的前提,听学生们经常高呼“理解万岁”就可见他们渴望理解之切。事实也是如此,只有理解才能使师生心心相印;只有理解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问题。理解指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理解学生的苦衷、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当学生有求知的需要时,教师就要认真备课,把课讲好,引导他们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当学生有好玩的需要时,教师就要组织他们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作用与教学过程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可以巧设情景、激发兴趣兴、拉近知识与学生感性认识的距离,减缓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变被接受为主动探究,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做到有效课堂教学,从而大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大多活拨好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
期刊
一、对虚拟技术的认识  (一)什么是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这一名词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作为一项尖端科技,虚拟现实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技术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它最早源于美国军方的作战模拟系统,90年代初逐渐为各界所关注,并
期刊
一、介绍  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他们在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互动的。教师因素包括教师背景因素和教师工作因素,(张咏梅,郝 懿,李美娟,2012)指出其中教师背景因素主要指教师性别,学历,职称,教龄,专业一致化程度,但教育界对老师于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特征方面,从未有过一致的看法。  (一)问题的陈述  朝阳区的中学在期末检测中及毕业升学时校
期刊
通过课程的不断改革,让我深刻感悟到:教师心中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正确引导孩子探索和研究。每次课临近尾声时,要带领学生“回头看”,总结是如何经历这一过程的。只有这样坚持,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的是碰到问题如何去解决,而不仅仅是会解题。  一、故事回放  在实际上课活动中,我上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课题是《移多补少》。以下是几个教学片断。  片段一:  在简单的情境导入后,我出示了下
期刊
阅读是英语高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最为重要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其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都有密切的联系。阅读能力提高了,必定能够积累丰富的英语词汇,更深地理解和鉴赏英语作品,能写作出更好更优美的文章,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深刻体会到学生阅读能力的重
期刊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使学生把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因而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需要也不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
期刊
摘要:在向课堂要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课改时代,传统教学过程无法满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是否高效和教学的成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地理这门学科比较抽象的特点再加上初中生因其年龄特点,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有限,因而对许多地理事物现象难于理解,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单凭老师的口头描述、地图展示或者利用多媒
期刊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现代文阅
期刊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它可以巩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唐代的著名诗人杜甫就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就是在强调多读书的好处。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学习已不再是单纯的背诵课文、听写生词这么简单,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激发阅读兴趣,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章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