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保证.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数学教师不注重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还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真正意义.大多数老师认为数学不需要课前预习,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预知了新课的内容,听课时失去新鲜感,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不布置预习或偶尔布置却不能对预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反馈,造成学生对预习作业应付了事.再者很多老师布置作业过多,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本该拥有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取代了,繁重的作业也淹没了学生深入探索的热情,只会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和新课标提倡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学生逐渐失去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的能力.而有效的课前预习正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