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熟语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熟语文化中汲取营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笔者对统编低段教材的四册语文书中的熟语文化进行了认真分析、归类并结合教材编排特点,从三个部分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阐明了自己对“熟语”教学之道的探索。
关键词:熟语 教材特点 教法探索
一、究——“熟语”之名
何谓“熟语”?“熟语”即生活中的常用之语。《辞海》这样解释:“熟语”即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语句,使用时一般不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熟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熟语”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词汇、培养语感,而且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可使表达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精神自信,促进学生从内心深处萌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软实力。
二、观——“熟语”之相
(一)结构的稳定性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特点。这也就是说其结构是凝固不变的,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比如“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这句俗语的上句是起兴,下句说人生之理,不能分开理解和运用,否则意思就不够完整且读起来也缺乏节奏感。再如成语“一字千金”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好,能不能说成“一字万金”“一字亿金”呢?当然不可以。不能因为“亿金”“万金”比“千金”更值钱而想当然地随意改变其固定的结构。
(二)意义的整体性
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和理解“熟语”的音、形、义,避免通过“熟语”中的个别字词来揣测整个“熟语”的意思。例如,成语“狐假虎威”每一个字都是独立的意义单位,四个字是一个整体,要提醒学生注意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再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句歇后语,比喻事态的发展越来越好。它的前半句是形象的比喻,近似于谜面,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解释说明,类似于谜底。在理解运用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其意义。而对于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只有在了解其来源和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弄懂其真正的含义。
(三)内涵的独特性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不仅仅是思想感情的反映,它还对思想和感情产生种种影响。”可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文化产生各种影响。“熟语”是汉语言中的核心与精华,其在表达上精准、细致、不可替代,这是其他各国“熟语”文化不可比拟的。“熟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人是衣裳马是鞍”“民以食为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言简意赅、语精义深,是中国语言文化的活化石。
三、审——“熟语”之学
仔细研究统编本低段教材,会发现“熟语”编排的特点:首先是容量较以往明显增多,从课题到课文,从课后习题到“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或“展示台”,均有编排;其次是范围较广,既有人们口耳相传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也有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诗文等)中的成语、格言警句;最后是教材中的“熟语”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包括立志、勤学、惜时等各个方面。其亮点有以下几点。
(一)“熟语”内容具有生活性、情境性
统编教材十分注重“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熟语”。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三课《口耳目》即安排了一组格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并配了两幅京剧人物插图:一幅站姿挺拔,宛若劲松笔直;一幅坐姿稳重,恰似座钟端正。京剧是国粹,十分注重人的精气神。尤其是“盖派”艺术十分讲究人物造型美,把“站如松,坐如钟”作为准则,艺术大师盖叫天更被称为“活的雕像”,堪称行为准则的典范!这些情境生动、形象直观的图片是对这组格言最好的诠释,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更便于学生联系京剧人物形象理解格言的意思及模仿学习。
(二)“熟语”编排目标明确化、层次化
统编教材针对“熟语”的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目标明确化、层次化,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便于学生积累知识。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三课《口耳目》的格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行为准则教育;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的一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惜时教育;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教育孩子从小明白“凡事要从头开始,才能有成”及“学习上要争取更大进步,不能满足”的道理。而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一组成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知则问,不能则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则告诉孩子们学习和读书的重要性。二年级语文上、下册均出现了守信、立志方面的警句,如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语文园地·七”的“有志者事竟成”“志当存高远”“有志不在年高”,下册“语文园地·四”安排了“轻诺必寡信”“失信不立”“小信诚则大信立”等,不胜枚举。
从行为准则到珍惜时间,从学习的重要性到如何學习,从诚信做人到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这种编排把德育修养与智育教育、美育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既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文化,同时又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与感染。充分发挥“熟语”育人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巧妙地融合于教科书中。
四、探——“熟语”之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根据统编本低段教材“熟语”编排特点及“课标”要求,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语”,真正做到日积月累,而且在教学中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兴趣点,设置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和热情的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熟语”。 (一)讲、编、演(故事)相结合,激发想象力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自称是个喜欢“讲故事的人”, 有记者问莫言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说:“因为我读书少,五年级就辍学了。我在放羊的时候每天面对的是蓝天白云,高山小溪……我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见,讲故事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很多成语出自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典故等,不妨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成语涉及的故事,在讲故事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想象力。比如教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等成语时,我们就可以把《论语》《孟子》这两本书给学生做简要介绍,也可以讲一讲与孔子、孟子相关的故事。“草长莺飞”这个成语在高鼎的《村居》一诗中形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其出自南朝齐梁间文学家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种对成语来源和背景的探究,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熟语的兴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文史知识。讲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老师讲、学生听、生生互讲、“亲子”互讲均可。对一些课外积累的诙谐幽默的歇后语,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还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编故事、演故事。把讲、编、演(故事)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自我创新中享受成语故事带来的乐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培养观察力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充满新奇。我们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安排了一组气象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等,在学生熟读成诵后,不妨设置一项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观察作业: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每天的天气变化或者找一窝搬家的蚂蚁,看一看它们的搬家路线图,验证一下这些气象谚语是否属实。当然也可以自己去找更多与生活环境、天气现象有关的谚语、歇后语,并亲自观察验证。这项观察作业不仅让学生在无意中积累了“熟语”,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生活“无处不语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真正学好语文,提升语文能力。
(三)对“熟语”进行适度归类,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到了重要位置 。对“熟语”进行系统归类即是培养其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归类时借助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开阔思路,灵活变通。当然,对低段学生而言,因所学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在归类时应当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且要适度。例如,小学生对十二生肖很感兴趣,在学习了成语“九牛二虎之力”后,可以找一找带生肖或其他动物的成语,也可以找找课内外见过的以“九”字开头的成语等。
“熟语可生慧,妙法得真如。”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低段学生而言,“熟语”教学不能仅仅是机械地背诵,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设置成语“对对碰”、歇后语“连连看”、名言警句“擂台赛”等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和了解“熟语”结构特点,理解“熟语”含义,达到积累并尝试运用“熟语”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滋养,进而积极向上,健康阳光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周一貫.重视语文课本中“熟语”的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8(16).
[2]胡晓研.汉语熟语:中国语言文化的活化石[N].中国教育报,2015-7-18.
[3]宋爱芳.小学语文熟语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7(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熟语 教材特点 教法探索
一、究——“熟语”之名
何谓“熟语”?“熟语”即生活中的常用之语。《辞海》这样解释:“熟语”即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语句,使用时一般不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熟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熟语”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词汇、培养语感,而且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可使表达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精神自信,促进学生从内心深处萌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软实力。
二、观——“熟语”之相
(一)结构的稳定性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特点。这也就是说其结构是凝固不变的,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比如“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这句俗语的上句是起兴,下句说人生之理,不能分开理解和运用,否则意思就不够完整且读起来也缺乏节奏感。再如成语“一字千金”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好,能不能说成“一字万金”“一字亿金”呢?当然不可以。不能因为“亿金”“万金”比“千金”更值钱而想当然地随意改变其固定的结构。
(二)意义的整体性
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和理解“熟语”的音、形、义,避免通过“熟语”中的个别字词来揣测整个“熟语”的意思。例如,成语“狐假虎威”每一个字都是独立的意义单位,四个字是一个整体,要提醒学生注意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再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句歇后语,比喻事态的发展越来越好。它的前半句是形象的比喻,近似于谜面,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解释说明,类似于谜底。在理解运用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其意义。而对于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只有在了解其来源和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弄懂其真正的含义。
(三)内涵的独特性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不仅仅是思想感情的反映,它还对思想和感情产生种种影响。”可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文化产生各种影响。“熟语”是汉语言中的核心与精华,其在表达上精准、细致、不可替代,这是其他各国“熟语”文化不可比拟的。“熟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人是衣裳马是鞍”“民以食为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言简意赅、语精义深,是中国语言文化的活化石。
三、审——“熟语”之学
仔细研究统编本低段教材,会发现“熟语”编排的特点:首先是容量较以往明显增多,从课题到课文,从课后习题到“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或“展示台”,均有编排;其次是范围较广,既有人们口耳相传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也有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诗文等)中的成语、格言警句;最后是教材中的“熟语”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包括立志、勤学、惜时等各个方面。其亮点有以下几点。
(一)“熟语”内容具有生活性、情境性
统编教材十分注重“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熟语”。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三课《口耳目》即安排了一组格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并配了两幅京剧人物插图:一幅站姿挺拔,宛若劲松笔直;一幅坐姿稳重,恰似座钟端正。京剧是国粹,十分注重人的精气神。尤其是“盖派”艺术十分讲究人物造型美,把“站如松,坐如钟”作为准则,艺术大师盖叫天更被称为“活的雕像”,堪称行为准则的典范!这些情境生动、形象直观的图片是对这组格言最好的诠释,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更便于学生联系京剧人物形象理解格言的意思及模仿学习。
(二)“熟语”编排目标明确化、层次化
统编教材针对“熟语”的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目标明确化、层次化,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便于学生积累知识。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三课《口耳目》的格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行为准则教育;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的一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惜时教育;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教育孩子从小明白“凡事要从头开始,才能有成”及“学习上要争取更大进步,不能满足”的道理。而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一组成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知则问,不能则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则告诉孩子们学习和读书的重要性。二年级语文上、下册均出现了守信、立志方面的警句,如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语文园地·七”的“有志者事竟成”“志当存高远”“有志不在年高”,下册“语文园地·四”安排了“轻诺必寡信”“失信不立”“小信诚则大信立”等,不胜枚举。
从行为准则到珍惜时间,从学习的重要性到如何學习,从诚信做人到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这种编排把德育修养与智育教育、美育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既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文化,同时又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与感染。充分发挥“熟语”育人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巧妙地融合于教科书中。
四、探——“熟语”之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根据统编本低段教材“熟语”编排特点及“课标”要求,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语”,真正做到日积月累,而且在教学中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兴趣点,设置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和热情的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熟语”。 (一)讲、编、演(故事)相结合,激发想象力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自称是个喜欢“讲故事的人”, 有记者问莫言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说:“因为我读书少,五年级就辍学了。我在放羊的时候每天面对的是蓝天白云,高山小溪……我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见,讲故事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很多成语出自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典故等,不妨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成语涉及的故事,在讲故事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想象力。比如教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等成语时,我们就可以把《论语》《孟子》这两本书给学生做简要介绍,也可以讲一讲与孔子、孟子相关的故事。“草长莺飞”这个成语在高鼎的《村居》一诗中形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其出自南朝齐梁间文学家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种对成语来源和背景的探究,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熟语的兴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文史知识。讲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老师讲、学生听、生生互讲、“亲子”互讲均可。对一些课外积累的诙谐幽默的歇后语,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还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编故事、演故事。把讲、编、演(故事)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自我创新中享受成语故事带来的乐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培养观察力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充满新奇。我们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安排了一组气象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等,在学生熟读成诵后,不妨设置一项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观察作业: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每天的天气变化或者找一窝搬家的蚂蚁,看一看它们的搬家路线图,验证一下这些气象谚语是否属实。当然也可以自己去找更多与生活环境、天气现象有关的谚语、歇后语,并亲自观察验证。这项观察作业不仅让学生在无意中积累了“熟语”,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生活“无处不语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真正学好语文,提升语文能力。
(三)对“熟语”进行适度归类,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到了重要位置 。对“熟语”进行系统归类即是培养其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归类时借助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开阔思路,灵活变通。当然,对低段学生而言,因所学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在归类时应当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且要适度。例如,小学生对十二生肖很感兴趣,在学习了成语“九牛二虎之力”后,可以找一找带生肖或其他动物的成语,也可以找找课内外见过的以“九”字开头的成语等。
“熟语可生慧,妙法得真如。”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低段学生而言,“熟语”教学不能仅仅是机械地背诵,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设置成语“对对碰”、歇后语“连连看”、名言警句“擂台赛”等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和了解“熟语”结构特点,理解“熟语”含义,达到积累并尝试运用“熟语”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滋养,进而积极向上,健康阳光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周一貫.重视语文课本中“熟语”的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8(16).
[2]胡晓研.汉语熟语:中国语言文化的活化石[N].中国教育报,2015-7-18.
[3]宋爱芳.小学语文熟语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7(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