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改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即“生本教育”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是让思想道德教育不成为概念化、形式化的重要教育思想,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时,要以此思想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生本教育 探索研究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的重点也是偏向理论。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教育产生误解,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就是教师给自己灌输一段又一段大道理,只要把那些道理记下来会背诵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而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却不会从思想道德的角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已经明晰,人们要求重新定义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新课改的精神是要求通过思想品德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一个能持续发展、为社会所用、具有崇高理想的人。新课改的精神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即“生本教育”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经过教学的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本教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是引导学生记忆和背诵课本中的概念,这使学生非常排斥学习思想品德课,他们觉得自己被强行灌输书本上的概念,自己的思想没有被尊重。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提高学习兴趣的渠道,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怎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耻近乎勇》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一部非常有名的美国电影《伴我同行》,学生被鲜明的人物个性与曲折的故事打动,看完电影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感觉是什么?许多学生提出自己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四个小伙伴一起同行,朋友遇到危险的时候,两个小伙伴逃了,只有一个小伙伴与自己的朋友共进退,所以男主角只愿意与那一名同伴做朋友,而对另外两个伙伴逐渐疏远。教师问:你们遇到自己的朋友有同样危险的时候,你们会不会如电影中的孩子一样拼命拯救自己的朋友呢?学生开始踌躇。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你们希望自己的朋友与自己同甘共苦,而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学生提出当时情况很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死,自己也会很害怕,忍不住想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怎样的情况下,自己才会愿意不丢弃朋友逃命,而信守自己的信念呢?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身边思想道德的事例,学生就能够了解到思想品德教育不是大道理,而是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知识。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有时会希望学生能迅速的吸收课本中的知识,然后成为品德高尚的人。然而教师的希望越高,往往却觉得结果越失望,他们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积极学习思想品德的知识,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也不会照书中要求的那样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必须意识到,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整齐划一的全部成为思想品德非常高尚的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价值理念不同,他们的思想品德起点不一,教师只能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不能强行要求他们都立刻成为思想道德的标兵。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长大的感觉》一课时,一名学生谈到自己丢失了一个钱包,丢失的地点没有监控摄像头,因此没有人还给他钱包,包中的钱虽然不多,可是学生还是希望如果人人都有拾金不昧的心,那么社会会变得更美好。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件事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说,钱包不是自己的,捡到一定会还;有些学生说,如果钱的金额很大,自己会还,但会要求失主给予经济补偿,因为自己也有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金额如五百元的就不还了,对方能承担得起这份损失;有些学生说,钱包掉了说明失主自己不小心,失主应当负起责任,自己没必要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底限,拾到他人丢失的物品不还,就是触犯法律,并引导学生了解到曾有一名飞机场的地勤人员捡到一包垃圾,他原本只是想做废物利用,却未想到这包垃圾中藏有金子,即使他是无意侵占他人财产,可是由于他触犯了法律,所以被判有期徒刑。因此捡到失物要交还是法律规定的底限。然而在法律规定的弹性限度以外,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与失主交涉。学生如果能感受到思想道德并不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他人做好事的情况下进行时,他们就会愿意思考在自己能接受的前提下,怎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本上的道德记下来,学生也就认为自己只要会背诵课本中的概念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反而使学生不重视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他们没有在生活中积累思想道德的知识。教师要注意到自己引导学生学习,不是为了让学生立刻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而是要让学生逐渐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成长不烦恼》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名老人现在倒在路边怎么办?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会漠视他人的生命是学习的第一步、了解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人是学习的第二步、通过帮助他人让自己的思想升华是第三步。学生通过慢慢接触自己的生活,逐步积累自己的经验与水平,他们就能逐步提高思想品德的素质。
总结
“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是让思想道德教育不成为概念化、形式化的重要教育思想,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时,要以此思想引导学生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初级中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生本教育 探索研究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的重点也是偏向理论。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教育产生误解,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就是教师给自己灌输一段又一段大道理,只要把那些道理记下来会背诵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而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却不会从思想道德的角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已经明晰,人们要求重新定义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新课改的精神是要求通过思想品德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一个能持续发展、为社会所用、具有崇高理想的人。新课改的精神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即“生本教育”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经过教学的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本教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是引导学生记忆和背诵课本中的概念,这使学生非常排斥学习思想品德课,他们觉得自己被强行灌输书本上的概念,自己的思想没有被尊重。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提高学习兴趣的渠道,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怎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耻近乎勇》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一部非常有名的美国电影《伴我同行》,学生被鲜明的人物个性与曲折的故事打动,看完电影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感觉是什么?许多学生提出自己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四个小伙伴一起同行,朋友遇到危险的时候,两个小伙伴逃了,只有一个小伙伴与自己的朋友共进退,所以男主角只愿意与那一名同伴做朋友,而对另外两个伙伴逐渐疏远。教师问:你们遇到自己的朋友有同样危险的时候,你们会不会如电影中的孩子一样拼命拯救自己的朋友呢?学生开始踌躇。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你们希望自己的朋友与自己同甘共苦,而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学生提出当时情况很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死,自己也会很害怕,忍不住想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怎样的情况下,自己才会愿意不丢弃朋友逃命,而信守自己的信念呢?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身边思想道德的事例,学生就能够了解到思想品德教育不是大道理,而是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知识。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有时会希望学生能迅速的吸收课本中的知识,然后成为品德高尚的人。然而教师的希望越高,往往却觉得结果越失望,他们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积极学习思想品德的知识,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也不会照书中要求的那样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必须意识到,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整齐划一的全部成为思想品德非常高尚的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价值理念不同,他们的思想品德起点不一,教师只能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不能强行要求他们都立刻成为思想道德的标兵。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长大的感觉》一课时,一名学生谈到自己丢失了一个钱包,丢失的地点没有监控摄像头,因此没有人还给他钱包,包中的钱虽然不多,可是学生还是希望如果人人都有拾金不昧的心,那么社会会变得更美好。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件事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说,钱包不是自己的,捡到一定会还;有些学生说,如果钱的金额很大,自己会还,但会要求失主给予经济补偿,因为自己也有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金额如五百元的就不还了,对方能承担得起这份损失;有些学生说,钱包掉了说明失主自己不小心,失主应当负起责任,自己没必要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底限,拾到他人丢失的物品不还,就是触犯法律,并引导学生了解到曾有一名飞机场的地勤人员捡到一包垃圾,他原本只是想做废物利用,却未想到这包垃圾中藏有金子,即使他是无意侵占他人财产,可是由于他触犯了法律,所以被判有期徒刑。因此捡到失物要交还是法律规定的底限。然而在法律规定的弹性限度以外,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与失主交涉。学生如果能感受到思想道德并不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他人做好事的情况下进行时,他们就会愿意思考在自己能接受的前提下,怎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本上的道德记下来,学生也就认为自己只要会背诵课本中的概念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反而使学生不重视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他们没有在生活中积累思想道德的知识。教师要注意到自己引导学生学习,不是为了让学生立刻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而是要让学生逐渐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成长不烦恼》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名老人现在倒在路边怎么办?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会漠视他人的生命是学习的第一步、了解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人是学习的第二步、通过帮助他人让自己的思想升华是第三步。学生通过慢慢接触自己的生活,逐步积累自己的经验与水平,他们就能逐步提高思想品德的素质。
总结
“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是让思想道德教育不成为概念化、形式化的重要教育思想,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时,要以此思想引导学生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