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为了什么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h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写作,正如遇见苏州这座城市一样,冥冥中注定,在黑暗的深渊中,无形地带来了一丝丝的光明和希望。曾经,我在好奇着这段时间的坚持,也在与他人的聊天里,多次被问及坚持的目的。那时候,哑口无言;此时,我走在路旁,遇见这一首《我说今晚的月光很美,你说是的》一样,顿然茅塞顿开!
  认识文字,是在诚品的一本印着樱花的笔记本,因为贪恋图册的美好,我当它是笔记本,写下了每一天想过的话;后来,坐在公交车的车厢后座,闲来无事,取出笔记本,看着自己的笔录,突然我就笑了。从此,我告诉自己,“我要坚持下去了。”
  没想到,这是在陪伴我最时间长的兴趣。摩西奶奶在《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过这样的一句话,“你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令我印象深刻,想要去回憶在这十八个月以来的生活。
  记得在《写给想哭的你》,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书本,知道写作是为了更好地与心灵沟通的方式,就像松浦弥太郎说过的,“尾崎先生因为教会了一个动作,我记住了他几十年”一样。说到这里,关于我的写作生活,松浦弥太郎是我的启蒙老师,而他的每一本书就是我的时光机,让我在每一次的阅读中像是《落花情》的“化作嫦娥翩翩起舞,唯有落花片片随波逐流”,令我从郁郁寡欢到豁然开朗,成为自己时间上的主人,因此感到骄傲!
  正如《鱼跃在花见》鱼至赢说过的,“我喜欢寿司,因为我喜欢看到很多人吃过之后的笑容,因此我有了突破。”果然如此,在这段写作的生活,我也是这样想过的,曾经在城市的两端奔跑,没有找到倾听的对象,焦虑过,心烦过,唯独在读书的生活里,我不感到孤独和寂寞,反而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方向。
  就像这一刻坐在电脑前,凭着记忆,摸索着《写作的目的》一样。有人说过:我觉得你的文字就像是在写日记,很乱,那时候我差点失去生活的信心;在我重拾信心的那一刻,是我走在超市的角落,看着货架上的食品,突然的一句:“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我们所描绘的文字,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而且写作向来是在不同的角度找到认知的。”
  就好比有的人喜欢看小说,有的人喜欢看散文,有的人喜欢看哲学系的书籍等等。所谓“人各有志”,自然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我回到家中,就这样迫不及待地想过去记录这一回事。
  不禁想起《我与时光在一起》的林小宅说过:“自己不知道怎么写一样”地告诉编辑,“我不写了。”然后,编辑告诉她,当初找她写作的原因,“不是因为要她写什么丰功伟绩,而是要她记录属于她的生活,让更多的人认识写作的目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比如,我们常喝的咖啡一样,苦涩的味道,让爱喝咖啡的人,总能感受到一种余香,就像人生一样,有时候苦涩的味道一样令人回味,所谓“有经历才会成长”,写作更是如此!
  就拿自己来说,就像在那天在苏州的夜晚,本来是那份期待的心情,到头来却不如愿,还好我没有因此失落过,走在中山路遇见的那个早餐车,像是把我拉到了旧时光,让我记得在此次的旅行中,有过另一个安排-把我带回了这片故土,完成了那些味道的情怀。
  此时的这一句“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来得刚刚好,像是得到上天的安排似的,回到了我的身边,不由得令我想起了自己写作的目的,正如在每一次决定出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平凡生活中打造着这一点的“精彩”。弥补心中的空白,给自己老年时代留下了一丁点的怀旧读物,于是就这样有了方向感,令我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千里万里朝你奔走”在城市的角落。
  写作,不就是在“为什么”中寻找到问题。比如,为什么夏天要吃鳗鱼?我们会知道因为流汗太多,可以补充体力;冬天为什么要吃蚝?因为糖含量多,可以保暖;所以,吃寿司都要讲时节,当然写作也不例外啦。
  写作,就好比是我们对生活的寄托,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节奏里,学会控制时间,在时间里学会用沉淀的方式,在问题中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他文献
王夫人听了,伤心道:“我的儿,你从来不要吃这些油腻东西,可怜见儿的,这都是在大荒山靠的馋透了。莺儿,你去告诉柳家的,把预备老爷晚上吃的烧鹿尾、烧鸭子、锅烧羊肉片一盘子来。我的儿,你可要酌量着吃,可莫要一顿吃多了,那可不是玩的。”又向宝钗道:“我才刚儿是从凤丫头那里来的,我见平儿和巧姐都只张罗了凤丫头,把个尤二姐撂的怪可怜见儿的。我才教你三妹妹和你史大妹妹在他屋里照应着些儿。迎丫头那里,也只有大太太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的数据意识与数据分析能力尤为重要。收集、分析数据的重要目的是研究与解决问题。什么是数据、数据有哪些类型及特点、传统数据与大数据有何区别、如何理解“数据中蕴含着信息”等,是一线教师持续关注的问题。  数据的不同类别与价值  数据在科学研究中占据中心地位。大数据时代,数据收集的方式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收集哪些数据的思路并没有改变,仍取决于研究者对研究问题及统计指标的设计。学
周德才在镇面粉厂的销售科工作,由于天资聪明而且是中专生,很快就提拔当了销售科科长,每天都能碰到自己村子里的相亲们,或是拉着架子车,车上满满的小麦,来厂里交小麦后,再换成面粉本,家里要是缺吃了就来面粉厂领取自己的面粉。记得还是1988年交夏粮的一天早上,周德才和母亲拉着自己家的架子车,拉了一车的麦子,一共有6蛇皮袋子小麦。去清水镇粮站去交公粮,快要到粮站了,周德才隐约看到前边也有一个小伙子和一个中年
凯兹太太见还没有人出来,就迫不及待地向她打听。“他是谁,戈尔蒂?和路翻了脸的那个弟弟的儿子?那人就是他父亲?”  “是的,住底特律的索尔--”  可她突然顿住了,此时前门大开,尽管人还没见出来。忽听人群前排有人在发号施令。“让一让。对不起!让一让,见鬼!”是希拉的声音。“让一让!马文,帮我一把!”  “我没法放下我的吉他--我找不到地方--”  “叫他们朝后退!”希拉说。  “可我的吉他--”  
在中德小学数学教学比较的研讨活动中,我们欣赏了中德两位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彩,也从中品味到他们在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中的魅力,他们在课堂上使用了几种教学评价:  1.激励性评价,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在灵动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有积极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以此为契机进行激励性评价,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持续的求知欲。  教师注重将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
温幼菊笑笑,没有摘掉牌子。她的小屋本就是熬药的地方。她喜欢熬药,甚至喜欢自己有病。“药寮”——这个名字古朴,雅的。  桑桑进屋子时,温幼菊正在熬药。  温幼菊坐在小凳上,见了桑桑,也给了他一张小凳,让他与她一起面对着熬药的炉子。  这是一只红泥小炉,样子很小巧。此时,炭正烧得很旺,从药罐下的空隙看去,可以看到一粒粒炭球,像一枚枚蛋黄一样鲜,炉壁似乎被烧得快要溶化成金黄*的动的泥糊了。  立在炉上的
“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这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对圭江河段的亲身体验,也是圭江河段盛极一时的真实写照。“双镜驿前双小洲,年年于此竞飞舟。翻思奪锦青天上,河汉江声共北流。”这是明代大学者解缙眼中的圭江。这些随圭江水随波逐流的一去不复返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里,抑或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而今,为广西北流,乃至北流的母亲河——圭江,歌者,广东东莞青年女作家李婷也。  自从收到李婷邮寄给我的《圭江流韵》一
书中静静地躺着一片红叶书签,它像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铭刻在我的心中。  奇崛的高山褪尽了昔日的秀美,飞挂的瀑布为山涧谱写了一曲辉煌的乐章,翡翠般的急湍,奔腾!冲撞!烂漫的红叶层林尽染,抹上了一笔笔绚丽的色彩,迸发出生命的热烈,飘然而下的无边落叶,将生命的光华定格在精彩的瞬间。  我弯腰拾起一片落叶,试图从网络状的金色叶脉里,破译出叶子光彩艳丽的生命轨迹。  忽然,我有了一个冲动,将落叶放在书中,当
《生命 生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旨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散发出无限的价值。  一、课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生命是去雕琢的宝石,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它的美妙。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生命感悟的文章,它就是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所写的《生命 生命》。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三组词
梨花也插话说,张书记,我们一定把这大棚当亲爸亲妈一样伺候好,头茬种反季节的黄瓜、西红柿,碰到不懂的技术问题题就找专家问!  狗蛋又对张书记说,这大棚都是贷国家的钱建的,我要是不好好干,大棚弄日塌了,我可不想把这两万多块都打水漂了。这贷款是张书记给我们担保,我们不能让张书记失望  张书记就笑了笑,说,有你俩口子这些话,我就放心了!  在打响脱贫攻坚战后,修路的机械化施工队进入到村里,村里人做梦都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