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您这次演讲以《传统风物宜子孙》为题,而您一手创办的《汉声》杂志也一直关注传统文化,为什么您对传统文化如此钟爱?
黄永松:这和我在台湾的成长环境有关。早些年我在台北工作,那时候两岸还不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多文化交流和融合,不过,台湾的民间文化一直都很多元,与大陆母体文化很像。今天的台湾人,除了少数原住民以外,大都是从大陆迁过去的。在郑成功治理台湾期间,大量的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迁过去,也把家乡的习俗带到台湾。1949年后,很多官员、军人和他们的眷属也把全国各地的风俗一并带过去,一前一后,大陆的民俗文化在台湾散落得到处都是。我们不轻易去改变它,所以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很丰富。一到过年,宁波年糕、山东的红枣大馒头、陕西的剪纸、唐山的皮影戏就全都出来了。我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看到的、听到的、吃到的都是传统的民俗文化,所以对这一块一直很有感情。
2 《汉声》从1971年1月创刊,到2014年已经43年,是什么动力一直在支撑您以及您的团队?
黄永松:我觉得用“信仰”这个词更好,因为很多人做事不缺动力,而缺信仰,动力可以让一个人去做一件事,但要长久做下去没有信仰就不行。对我和我的团队来说,43年来我们能够坚持下来,就是一直相信我们都是巨人肩膀上的孩子。这个“巨人”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祖先,它是一个伟大的巨人,我们可以站在他的肩膀上,高人一等。尤其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拿出我们的民族特色来,给全人类分享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优质文化,这正是我们今天文化创意产业要做的事情。我们要建立时尚文化的根基,那么我们一定要爱这位巨人,一定要认识他,一定要了解他,不然的话,我们的时尚文化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
3 在这期间,有对您影响特别深的人吗?
黄永松:肯定有。我认识一位老师叫俞大纲,有一天他跟我说,永松啊,你要做个“肚腹”。刚开始我没听懂,我以为要做杜甫,我说我不写诗干嘛要做杜甫。他说不是,你要做“肚腹”,肚子的肚,腹部的腹。我更加迷惑了。他说,永松,今天我们的文化就缺了肚腹,传统文化就像头颅,被我们丢到后面去了,现代文化就像两只脚,一直在拼命往前跑,我们的文化头脚分离,出现了断层。你们做的这个事情很正确,你们要继续努力。虽然俞老师已经走了,但他生前对我的期望,对我所做的事情的肯定,让我常常念及。
4 您提出要建立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库,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黄永松:1988年,我到福建南靖书洋乡做土楼的选题,虽然重点是土楼,但是在这过程中发现当地人的衣食住行都非常有特色,于是就和这个选题同时做,形成了一个体系,做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报道。这次报道之后,我就提出希望建立一个民间文化基因库,像生物学一样,把优良的传统文化基因保存下来。这个基因库包括五大类,第一是民间文化,第二是民间生活,第三是民间信仰,第四是民间文学,第五是民间艺术。每个大类再细分,然后就有上千个项目。这么多事要做,我们只好一路做一路学,在某些领域我们也很浅薄,只是有兴趣。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花很长时间,就像修一个学分一样。做一个主题,我们就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四十多年来乐此不疲。
5 您在外面采访的时候,会不会遇到当地人不配合?
黄永松:肯定有啊,因为你是外来者,当地人不一定要伺候你,所以你要下工夫,跟他们磨合,让他们了解,才能够贴近他们去做采访。比如我们做土楼选题那一次,当时是和福建的一个朋友去的,他也姓黄,叫黄汉民,是福建省建筑设计院的副院长。在我们到达土楼时,里面出来一个年轻人,把我们拦住,问我们是干啥的。黄老师上前说,我们是省里来的,因为你们的房子很特殊,所以我们想做一次测绘,然后拿到杂志上去发表。年轻人不乐意,一个劲地赶我们走。后来,黄老师又补了一句话,说我们俩都姓黄,在资料上看到你们土楼里的人家也姓黄,是宗亲。那个年轻人问,你们是什么黄?黄老师答不出来。这时,我过去说我是江夏黄。他连连点头,说原来是外面的宗亲回来了,马上把我们的包包抢过去,背的背,提的提,拉着我就走。走进土楼里还大声吆喝,大人小孩都出来接待我们。后来我们在这里的工作非常顺利,你要拉皮尺很多人帮你拉,你要爬高人家赶紧把梯子准备好。
6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深入大陆了解民间文化?
黄永松:应该是从蒋经国先生允许老兵回家探亲开始。我岳丈是湖北人,我就跟他一起到了湖北。那时候,要回家的老兵情绪是很复杂的、紧张的、痛哭的、茫然的,我们就策划了一个“寻根”系列专题: 《在台湾的泉州人》、《在台湾的漳州人》、《在台湾的客家人》,让迁到台湾的大陆人,了解他们的原乡是什么样的。“寻根”系列做完之后,我们就深入大陆,广泛收集和整理民间文化,一期一期地做。后来,我们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太大了,我们力量有限,于是就定了四个条件:第一,我们只做中国的;第二,我们只做传统的,不做现代的;第三,我们只做民间的,基层的,也就是一般老百姓的,不做上层的;第四,我们只做活生生的,我们不做考古的。因为我们在台湾有经验,在社会开放和进步中如果对传统文化不善加保护,它就会受到伤害,有可能会消失,所以要及时抢救。我们之所以定出这四个条件,就是要把力量用在刀口上,及时做好传统文化的整理工作。
7 随着全球化一步步深化,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在这种条件下,地方文化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黄永松:关于地方文化,大家都知道一句话,越是地方的,越是人类的。在当今这个时代下,我们的文化重要的不是趋同,而是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到了四川你会吃到麻,到了贵州你会吃到辣,到了山东你会吃到酸,到了浙江你会吃到甜,这就是地方特色。不然的话,我们永远只能吃麦当劳,我们肯定不愿意过这种生活。我们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怎样把地方文化整理好留给我们的子孙,再把地方风物里好的智慧与经验分享给全人类,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紧迫的。 8 能否介绍一下新近推出的“苏州风物志”系列?
黄永松:苏州物华天宝,人文荟萃,雅文化兴盛,但很多传统风物已被人们渐渐遗忘,我们就想做这样一个系列,开一个头,唤起人们对家乡传统风物的重视。
刚去苏州的时候,那边的朋友很高兴,但是当知道我们要做的选题是“水八仙”时,他们全都大跌眼镜,问我们为什么不做昆曲,不做园林。所谓“水八仙”,就是八种生长在水中的中国传统食物,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菰、荸荠、莼菜和红菱。之所以做这个选题,是因为苏州是水乡,几千年傍水而居,这些水生植物养育着苏州人。从2011年6月到2013年4月,我从北京到苏州二十余次,在十几个村镇,实地采访“水八仙”从育苗到采收的全过程,并拍摄了大量实地照片。为什么要附上这些照片呢?因为我们离开田土很久了,很少再看到泥巴,我们的孩子更不知道“水八仙”是泥土生养的。我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整理完,一共做了9本,一“仙”一本,最后一本是“反思”,讲的是今天的苏州人该如何对待植物,对待生态。
做“水八仙”的同时,我们还做了大闸蟹,有4本,两者都是自然领域的风物,这还不够,所以我们还做了苏州版画,这是人文领域的,有3本。整个“苏州风物志”有16 本,我们希望苏州的年轻人主动地整理地方文化,也希望各地都把自己的文化整理好,全国的加起来才会更好。
9 2014年是马年,你们也推出《大过马年》,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黄永松:从1992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会推出“过大年系列”,比如《大过蛇年》、《大过龙年》等。《汉声》很重视岁时节庆,我们最早选民俗题材时,最容易让我们接触的就是过年。每个家庭都会布置得很有年味,但是我们的杂志很小,放不了很多有关民俗过年的图片,于是我们就做出海报书,把它摊开就是一张大海报,然后贴在门上。
马对我们的历史文化非常重要。马旁边加一个奇怪的“奇”,是什么,就是骑,马是跟骑术有关的,有了马才有骑术,骑术跟我们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万里长城是一条界线,它就是因为马而存在的,它的北边是游牧民族,南边是农耕民族,秋高马肥的时候,游牧民族就开始向南来到农耕民族社会里去掠夺食物,影响着我们的国防,强秦、大汉、盛唐都和马有关系。因为马很重要,于是马的文物就很多,比如《马踏飞燕》、《百马图》、《调良图》等,马的祝福语也很多,如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等。我希望,随着过马年,大家通过马,不只是想到马到成功,还希望了解它跟中国历史的关系,了解马在民俗中的地位,从而给我们的民族一个历史的温习。
黄永松:这和我在台湾的成长环境有关。早些年我在台北工作,那时候两岸还不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多文化交流和融合,不过,台湾的民间文化一直都很多元,与大陆母体文化很像。今天的台湾人,除了少数原住民以外,大都是从大陆迁过去的。在郑成功治理台湾期间,大量的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迁过去,也把家乡的习俗带到台湾。1949年后,很多官员、军人和他们的眷属也把全国各地的风俗一并带过去,一前一后,大陆的民俗文化在台湾散落得到处都是。我们不轻易去改变它,所以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很丰富。一到过年,宁波年糕、山东的红枣大馒头、陕西的剪纸、唐山的皮影戏就全都出来了。我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看到的、听到的、吃到的都是传统的民俗文化,所以对这一块一直很有感情。
2 《汉声》从1971年1月创刊,到2014年已经43年,是什么动力一直在支撑您以及您的团队?
黄永松:我觉得用“信仰”这个词更好,因为很多人做事不缺动力,而缺信仰,动力可以让一个人去做一件事,但要长久做下去没有信仰就不行。对我和我的团队来说,43年来我们能够坚持下来,就是一直相信我们都是巨人肩膀上的孩子。这个“巨人”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祖先,它是一个伟大的巨人,我们可以站在他的肩膀上,高人一等。尤其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拿出我们的民族特色来,给全人类分享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优质文化,这正是我们今天文化创意产业要做的事情。我们要建立时尚文化的根基,那么我们一定要爱这位巨人,一定要认识他,一定要了解他,不然的话,我们的时尚文化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
3 在这期间,有对您影响特别深的人吗?
黄永松:肯定有。我认识一位老师叫俞大纲,有一天他跟我说,永松啊,你要做个“肚腹”。刚开始我没听懂,我以为要做杜甫,我说我不写诗干嘛要做杜甫。他说不是,你要做“肚腹”,肚子的肚,腹部的腹。我更加迷惑了。他说,永松,今天我们的文化就缺了肚腹,传统文化就像头颅,被我们丢到后面去了,现代文化就像两只脚,一直在拼命往前跑,我们的文化头脚分离,出现了断层。你们做的这个事情很正确,你们要继续努力。虽然俞老师已经走了,但他生前对我的期望,对我所做的事情的肯定,让我常常念及。
4 您提出要建立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库,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黄永松:1988年,我到福建南靖书洋乡做土楼的选题,虽然重点是土楼,但是在这过程中发现当地人的衣食住行都非常有特色,于是就和这个选题同时做,形成了一个体系,做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报道。这次报道之后,我就提出希望建立一个民间文化基因库,像生物学一样,把优良的传统文化基因保存下来。这个基因库包括五大类,第一是民间文化,第二是民间生活,第三是民间信仰,第四是民间文学,第五是民间艺术。每个大类再细分,然后就有上千个项目。这么多事要做,我们只好一路做一路学,在某些领域我们也很浅薄,只是有兴趣。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花很长时间,就像修一个学分一样。做一个主题,我们就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四十多年来乐此不疲。
5 您在外面采访的时候,会不会遇到当地人不配合?
黄永松:肯定有啊,因为你是外来者,当地人不一定要伺候你,所以你要下工夫,跟他们磨合,让他们了解,才能够贴近他们去做采访。比如我们做土楼选题那一次,当时是和福建的一个朋友去的,他也姓黄,叫黄汉民,是福建省建筑设计院的副院长。在我们到达土楼时,里面出来一个年轻人,把我们拦住,问我们是干啥的。黄老师上前说,我们是省里来的,因为你们的房子很特殊,所以我们想做一次测绘,然后拿到杂志上去发表。年轻人不乐意,一个劲地赶我们走。后来,黄老师又补了一句话,说我们俩都姓黄,在资料上看到你们土楼里的人家也姓黄,是宗亲。那个年轻人问,你们是什么黄?黄老师答不出来。这时,我过去说我是江夏黄。他连连点头,说原来是外面的宗亲回来了,马上把我们的包包抢过去,背的背,提的提,拉着我就走。走进土楼里还大声吆喝,大人小孩都出来接待我们。后来我们在这里的工作非常顺利,你要拉皮尺很多人帮你拉,你要爬高人家赶紧把梯子准备好。
6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深入大陆了解民间文化?
黄永松:应该是从蒋经国先生允许老兵回家探亲开始。我岳丈是湖北人,我就跟他一起到了湖北。那时候,要回家的老兵情绪是很复杂的、紧张的、痛哭的、茫然的,我们就策划了一个“寻根”系列专题: 《在台湾的泉州人》、《在台湾的漳州人》、《在台湾的客家人》,让迁到台湾的大陆人,了解他们的原乡是什么样的。“寻根”系列做完之后,我们就深入大陆,广泛收集和整理民间文化,一期一期地做。后来,我们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太大了,我们力量有限,于是就定了四个条件:第一,我们只做中国的;第二,我们只做传统的,不做现代的;第三,我们只做民间的,基层的,也就是一般老百姓的,不做上层的;第四,我们只做活生生的,我们不做考古的。因为我们在台湾有经验,在社会开放和进步中如果对传统文化不善加保护,它就会受到伤害,有可能会消失,所以要及时抢救。我们之所以定出这四个条件,就是要把力量用在刀口上,及时做好传统文化的整理工作。
7 随着全球化一步步深化,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在这种条件下,地方文化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黄永松:关于地方文化,大家都知道一句话,越是地方的,越是人类的。在当今这个时代下,我们的文化重要的不是趋同,而是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到了四川你会吃到麻,到了贵州你会吃到辣,到了山东你会吃到酸,到了浙江你会吃到甜,这就是地方特色。不然的话,我们永远只能吃麦当劳,我们肯定不愿意过这种生活。我们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怎样把地方文化整理好留给我们的子孙,再把地方风物里好的智慧与经验分享给全人类,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紧迫的。 8 能否介绍一下新近推出的“苏州风物志”系列?
黄永松:苏州物华天宝,人文荟萃,雅文化兴盛,但很多传统风物已被人们渐渐遗忘,我们就想做这样一个系列,开一个头,唤起人们对家乡传统风物的重视。
刚去苏州的时候,那边的朋友很高兴,但是当知道我们要做的选题是“水八仙”时,他们全都大跌眼镜,问我们为什么不做昆曲,不做园林。所谓“水八仙”,就是八种生长在水中的中国传统食物,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菰、荸荠、莼菜和红菱。之所以做这个选题,是因为苏州是水乡,几千年傍水而居,这些水生植物养育着苏州人。从2011年6月到2013年4月,我从北京到苏州二十余次,在十几个村镇,实地采访“水八仙”从育苗到采收的全过程,并拍摄了大量实地照片。为什么要附上这些照片呢?因为我们离开田土很久了,很少再看到泥巴,我们的孩子更不知道“水八仙”是泥土生养的。我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整理完,一共做了9本,一“仙”一本,最后一本是“反思”,讲的是今天的苏州人该如何对待植物,对待生态。
做“水八仙”的同时,我们还做了大闸蟹,有4本,两者都是自然领域的风物,这还不够,所以我们还做了苏州版画,这是人文领域的,有3本。整个“苏州风物志”有16 本,我们希望苏州的年轻人主动地整理地方文化,也希望各地都把自己的文化整理好,全国的加起来才会更好。
9 2014年是马年,你们也推出《大过马年》,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黄永松:从1992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会推出“过大年系列”,比如《大过蛇年》、《大过龙年》等。《汉声》很重视岁时节庆,我们最早选民俗题材时,最容易让我们接触的就是过年。每个家庭都会布置得很有年味,但是我们的杂志很小,放不了很多有关民俗过年的图片,于是我们就做出海报书,把它摊开就是一张大海报,然后贴在门上。
马对我们的历史文化非常重要。马旁边加一个奇怪的“奇”,是什么,就是骑,马是跟骑术有关的,有了马才有骑术,骑术跟我们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万里长城是一条界线,它就是因为马而存在的,它的北边是游牧民族,南边是农耕民族,秋高马肥的时候,游牧民族就开始向南来到农耕民族社会里去掠夺食物,影响着我们的国防,强秦、大汉、盛唐都和马有关系。因为马很重要,于是马的文物就很多,比如《马踏飞燕》、《百马图》、《调良图》等,马的祝福语也很多,如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等。我希望,随着过马年,大家通过马,不只是想到马到成功,还希望了解它跟中国历史的关系,了解马在民俗中的地位,从而给我们的民族一个历史的温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