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和谐碰撞”会生成许多生动的体验和新的认识,形成独特的生成性资源。若教师对这种“和谐碰撞”产生的火花熟视无睹,则极易形成高耗低效、高能低效的课堂。为此,教师应及时发现、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学生的认知得到新的构建机会,促进课程意义的生成,在有限的课堂里开辟无限的空间。现以“基因突变”的教学谈谈本人对“捕捉生成,创设学生智慧做主的课堂”的体会。
对于这节课,教材从实例入手,通过分析镰刀贫血症,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分析基因突变导致的结果”的教学预设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常人和镰刀贫血症病人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DNA碱基序列,分析控制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的变化,然后指导学生查密码子表,观察由DNA控制的氨基酸是否发生了变化,最后再通过正常型红细胞与镰刀型红细胞的形状对比得出“出现镰刀型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了突变”这一结论。而此案例的分析结果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其中一队同学认为“基因突变太恐怖了,一个小小的碱基对就能让人变得不正常”,另一队同学则认为“没那么恐怖,突变了还是正常人”。
在我原来的教学预设中,此时应进入下一环节“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的教学,但眼前“两帮人马”对问题的激烈争执让我认识到学生已偏离了我的教学预设轨道。我是否要用“师道尊严”去阻止这个“意外之乱”?忽然间我想到:这个班是理科班,以后学习中肯定还会遇到相同的问题,何不借着这个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问题:“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于是,我改变了原先的教学预设,根据学生的争议提出问题:镰刀型贫血症的病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DNA上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第二个碱基对由(T—A)变为(A—T),除此之外,DNA的其他位置的碱基对有无可能发生变化?有无可能变为其他的碱基对?如果变成其他的碱基对,那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否发生变化?请以前后桌4或6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分析。接着,我又提醒学生,不要只凭感觉下定论,可以借鉴镰刀型贫血症的病因分析用图解法来进行分析。这时学生纷纷组合起来,讨论分析并提出碱基对位置和种类变化的可能性,并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图解分析过程。
5分钟后,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你看,我这氨基酸序列不变。”,“哎呀,我这氨基酸变了。”“怎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满是疑惑地相互询问,又纷纷把热切的目光投向了我,希望我能给予解释。我没有直接给出解析,而是引导他们逐一分析:“我们先来回忆一个知识,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谁?”“蛋白质。”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什么体现的?”“是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结构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有少数学生还记得上学期学习过的蛋白质的知识点。“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变化,意味着什么?”“蛋白质变了。”“那生物体的性状呢?”“哦,会改变。”“再看看你提出的基因突变,从图解中得出什么结论?”……
课堂再次出现高潮,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图解下结论,展示自己的假设结果。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假设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原因:改变后得到的密码子代表的还是同一种氨基酸。)
这时,我通过举例给学生介绍说明: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同一种蛋白质或酶往往由不同的氨基酸组成(这是突变造成的),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却仍然相同。不同物种中的同一种蛋白质,由于突变使氨基酸的组成有差异,但功能却没有因此而改变。最后,我指导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P43的一段文字:“除碱基的替换外,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碱基的增添或缺失,有时也会导致血红蛋白病的产生。”学生茅塞顿开,体会到文段中“有时也会”这几个字所隐含的意思。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机盎然的,学生或兴致勃勃地讨论,或凝神沉思……其中折射了学生的自信与智慧,让师生共享了教育过程的幸福。
能否利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外产生的“生成性资源”,本身对教师就是一种教学机智的挑战。教师首先要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该“生成性资源”能否利用,然后又要能巧妙地处理好“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之间的关系,自然地借助“生成”来组织学生开展对“教学预设”有用的教学活动,把“生成”与“预设”相融合。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来构建自己的教育资源,从而获得师生的“知识双赢”。
这次的教学实践也提醒我们,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学生派生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倾听,注意捕捉、判断、重组学习信息,适时反馈指导,以形成新的、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质,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责任编辑黄春香)
对于这节课,教材从实例入手,通过分析镰刀贫血症,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分析基因突变导致的结果”的教学预设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常人和镰刀贫血症病人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DNA碱基序列,分析控制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的变化,然后指导学生查密码子表,观察由DNA控制的氨基酸是否发生了变化,最后再通过正常型红细胞与镰刀型红细胞的形状对比得出“出现镰刀型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了突变”这一结论。而此案例的分析结果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其中一队同学认为“基因突变太恐怖了,一个小小的碱基对就能让人变得不正常”,另一队同学则认为“没那么恐怖,突变了还是正常人”。
在我原来的教学预设中,此时应进入下一环节“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的教学,但眼前“两帮人马”对问题的激烈争执让我认识到学生已偏离了我的教学预设轨道。我是否要用“师道尊严”去阻止这个“意外之乱”?忽然间我想到:这个班是理科班,以后学习中肯定还会遇到相同的问题,何不借着这个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问题:“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于是,我改变了原先的教学预设,根据学生的争议提出问题:镰刀型贫血症的病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DNA上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第二个碱基对由(T—A)变为(A—T),除此之外,DNA的其他位置的碱基对有无可能发生变化?有无可能变为其他的碱基对?如果变成其他的碱基对,那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否发生变化?请以前后桌4或6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分析。接着,我又提醒学生,不要只凭感觉下定论,可以借鉴镰刀型贫血症的病因分析用图解法来进行分析。这时学生纷纷组合起来,讨论分析并提出碱基对位置和种类变化的可能性,并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图解分析过程。
5分钟后,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你看,我这氨基酸序列不变。”,“哎呀,我这氨基酸变了。”“怎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满是疑惑地相互询问,又纷纷把热切的目光投向了我,希望我能给予解释。我没有直接给出解析,而是引导他们逐一分析:“我们先来回忆一个知识,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谁?”“蛋白质。”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什么体现的?”“是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结构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有少数学生还记得上学期学习过的蛋白质的知识点。“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变化,意味着什么?”“蛋白质变了。”“那生物体的性状呢?”“哦,会改变。”“再看看你提出的基因突变,从图解中得出什么结论?”……
课堂再次出现高潮,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图解下结论,展示自己的假设结果。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假设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原因:改变后得到的密码子代表的还是同一种氨基酸。)
这时,我通过举例给学生介绍说明: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同一种蛋白质或酶往往由不同的氨基酸组成(这是突变造成的),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却仍然相同。不同物种中的同一种蛋白质,由于突变使氨基酸的组成有差异,但功能却没有因此而改变。最后,我指导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P43的一段文字:“除碱基的替换外,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碱基的增添或缺失,有时也会导致血红蛋白病的产生。”学生茅塞顿开,体会到文段中“有时也会”这几个字所隐含的意思。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机盎然的,学生或兴致勃勃地讨论,或凝神沉思……其中折射了学生的自信与智慧,让师生共享了教育过程的幸福。
能否利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外产生的“生成性资源”,本身对教师就是一种教学机智的挑战。教师首先要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该“生成性资源”能否利用,然后又要能巧妙地处理好“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之间的关系,自然地借助“生成”来组织学生开展对“教学预设”有用的教学活动,把“生成”与“预设”相融合。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来构建自己的教育资源,从而获得师生的“知识双赢”。
这次的教学实践也提醒我们,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学生派生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倾听,注意捕捉、判断、重组学习信息,适时反馈指导,以形成新的、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质,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