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是一所学校里行政、业务方面的最高领导人。言语表达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校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校长的能力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校长的威信,直接影响到校长的领导水平,有时言语会成为事情成败的关键。言语表达就成为校长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也是校长修养之一。
一、校长在言语方面容易犯的错误
放眼当今社会,我们党培养的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高、办事能力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领导的口才实在不敢恭维,校长言语有时也有不准确的,通过观察和了解,校长在言语方面所犯错误有如下几种。
(一)讲方言,说粗话,降低自身威信
国家号召全国人民要讲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学校是讲普通话的主阵地,无论师生与校长都应该讲普通话,可有的校长的方言连篇,觉得讲土话带劲,甚至不文明的话语也会随口而出,污染了校园语言环境。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文明层度也在提高,对语言的纯洁性要求也更高。在教育人讲文明的基地上,校长怎能讲话粗野呢?说粗话,在某中范围内可以认为是豪放,但对于一个文化人来说,那是万万不可讲的。
(二)读错字,用词不准确,口头禅多等影响讲话效果
由于没有正确掌握一个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或者是不求甚解,以偏代全,讲话时常出差错,比如:把表示领导光临的“莅临”,这个词念做Wei临,把共同商讨研究的“商榷”一词,念成“商锥”,这些是难念字,可以谅解;许多人把表示程度不一样的“参差(cen ci)不齐”念作“参差(can cha)不齐”,这是多音字,也可以理解,校长毕竟不是语言学家。可把“深圳”念成深chuan,那可就不应该了吧。
粗鄙不堪的口头禅,像唱歌般从衣饰鲜亮、举止有度的校长口里不顾场合、不分性别地吐出,则难免会让人大跌眼镜。
经常用“你懂不懂”、“说了你也不懂”、“你一定要听我的”等,这类口头禅主人也许不希望暴露自己的狂妄自大和目中无人,但他们的口头禅却毫不遮掩地让交流的对方通过观察看到其本质。不论哪种口头禅,都是言语表达中一种病态表现,都会影响校长的形象的。
赘词过多是讲话时最容易犯的毛病,而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那么”“这个”、“那个”、“呵”、“是吧”、“嗯嗯”等等,听起来让人心烦,影响讲话质量。
词语搭配不准确,望文生意,生拉硬扯,搞得大家愕然,哗然,昏浑然的也有之。比如,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在齐鲁大学校庆演讲台上,讲到“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敝人也实在很感冒。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讲起来,就像对牛弹琴。”韩复榘“奇特”的演讲,错用词语,乱用词语,重造词语,真是搞笑大王的“典范”,令人不齿,也会带给大家启发。
(三)语言逻辑混乱,主题不明确
讲话时毫无准备,东拉西扯,不分重点,重复占用时间多了,而真正讲的内容不能多讲,概念不清,语言罗嗦,乱下定义,搞得听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四)定好条数,可讲时残缺不全
讲话时,已经说到我讲四点,可讲了一、二点,没了三、四点,甚至有些说已经讲完了,却又说我再讲几点,罗罗嗦嗦,丢三落四。
二、校长言语修养的要求
(一)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
校长要向师生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或要讲哪些问题,必须简明准确,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只有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述,才能保证会议或讲话有效性。而辞不达意或摸棱两可的含混语言,只有干扰听众的情绪,造成会场的混乱,破坏会场气氛,影响会议的效果。为了保证校长讲话的有足够的信息量,校长说话还要简洁明快,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信马由疆、没完没了。校长平日和他人交往或讲话时,特别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性和示范性,用值得学习仿效的简洁的语言最大限度地提高说话效能。
(二)富有条理性和层次感
思维或思想具有连贯性。表达思想的语言自然要求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校长口头语言要合乎语言规范,前后语言流畅贯通、明析显豁。听众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校长言语表达也应不同,要体现语言的层次感。
(三)讲实话,讲真话,用真情换真心
校长讲话不讲官话、大话、 套话、车轱辘话,不婆婆妈妈絮絮叨叨,不绕弯子,不一味追求形式华丽,咬文嚼字,故弄玄虚。要让听众听起来悦耳动听,同时也具有实质性内容。
三、校长的言语修养与锻炼
语言水平的高低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后天锻炼的结果,处处留心皆学问,校长只要不断努力,勤奋好学,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就会提高语言修养。
(一)加强思想修养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显示。思想决定语言,言为心声,要校长提高语言水平,必须锤炼思想,提高思想境界,使自己成为热爱教育事业,有民族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的革命人,成为会讲催人奋进,激人上进的精妙语言的文化人。
(二)提高心理素质修养
只有心理素质高的校长才能创造出语言奇迹。校长要沉着冷静,宽容大度,处变不惊,以沉稳、宽容、理解、自信、友好的态度应对各种讲话场合,总之内心是和谐的,就能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三)增强知识修养
做为一名校长,学识渊博,学有所攻,攻有所专,专有所成,不仅是一所学校学术、专业的引导者,而且应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掌握法律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具有多元文化情怀。
(四)强化语言技能修养
语言技能主要指发音用声技能和修辞技能,要广泛学习,过好语言语法关、修辞关、逻辑关。要向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学习。还要从其他学科和艺术门类中汲取语言养科。要多实践,多读多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练。
毛泽东同志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只要“功夫”到了,校长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一、校长在言语方面容易犯的错误
放眼当今社会,我们党培养的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高、办事能力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领导的口才实在不敢恭维,校长言语有时也有不准确的,通过观察和了解,校长在言语方面所犯错误有如下几种。
(一)讲方言,说粗话,降低自身威信
国家号召全国人民要讲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学校是讲普通话的主阵地,无论师生与校长都应该讲普通话,可有的校长的方言连篇,觉得讲土话带劲,甚至不文明的话语也会随口而出,污染了校园语言环境。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文明层度也在提高,对语言的纯洁性要求也更高。在教育人讲文明的基地上,校长怎能讲话粗野呢?说粗话,在某中范围内可以认为是豪放,但对于一个文化人来说,那是万万不可讲的。
(二)读错字,用词不准确,口头禅多等影响讲话效果
由于没有正确掌握一个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或者是不求甚解,以偏代全,讲话时常出差错,比如:把表示领导光临的“莅临”,这个词念做Wei临,把共同商讨研究的“商榷”一词,念成“商锥”,这些是难念字,可以谅解;许多人把表示程度不一样的“参差(cen ci)不齐”念作“参差(can cha)不齐”,这是多音字,也可以理解,校长毕竟不是语言学家。可把“深圳”念成深chuan,那可就不应该了吧。
粗鄙不堪的口头禅,像唱歌般从衣饰鲜亮、举止有度的校长口里不顾场合、不分性别地吐出,则难免会让人大跌眼镜。
经常用“你懂不懂”、“说了你也不懂”、“你一定要听我的”等,这类口头禅主人也许不希望暴露自己的狂妄自大和目中无人,但他们的口头禅却毫不遮掩地让交流的对方通过观察看到其本质。不论哪种口头禅,都是言语表达中一种病态表现,都会影响校长的形象的。
赘词过多是讲话时最容易犯的毛病,而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那么”“这个”、“那个”、“呵”、“是吧”、“嗯嗯”等等,听起来让人心烦,影响讲话质量。
词语搭配不准确,望文生意,生拉硬扯,搞得大家愕然,哗然,昏浑然的也有之。比如,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在齐鲁大学校庆演讲台上,讲到“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敝人也实在很感冒。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讲起来,就像对牛弹琴。”韩复榘“奇特”的演讲,错用词语,乱用词语,重造词语,真是搞笑大王的“典范”,令人不齿,也会带给大家启发。
(三)语言逻辑混乱,主题不明确
讲话时毫无准备,东拉西扯,不分重点,重复占用时间多了,而真正讲的内容不能多讲,概念不清,语言罗嗦,乱下定义,搞得听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四)定好条数,可讲时残缺不全
讲话时,已经说到我讲四点,可讲了一、二点,没了三、四点,甚至有些说已经讲完了,却又说我再讲几点,罗罗嗦嗦,丢三落四。
二、校长言语修养的要求
(一)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
校长要向师生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或要讲哪些问题,必须简明准确,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只有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述,才能保证会议或讲话有效性。而辞不达意或摸棱两可的含混语言,只有干扰听众的情绪,造成会场的混乱,破坏会场气氛,影响会议的效果。为了保证校长讲话的有足够的信息量,校长说话还要简洁明快,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信马由疆、没完没了。校长平日和他人交往或讲话时,特别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性和示范性,用值得学习仿效的简洁的语言最大限度地提高说话效能。
(二)富有条理性和层次感
思维或思想具有连贯性。表达思想的语言自然要求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校长口头语言要合乎语言规范,前后语言流畅贯通、明析显豁。听众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校长言语表达也应不同,要体现语言的层次感。
(三)讲实话,讲真话,用真情换真心
校长讲话不讲官话、大话、 套话、车轱辘话,不婆婆妈妈絮絮叨叨,不绕弯子,不一味追求形式华丽,咬文嚼字,故弄玄虚。要让听众听起来悦耳动听,同时也具有实质性内容。
三、校长的言语修养与锻炼
语言水平的高低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后天锻炼的结果,处处留心皆学问,校长只要不断努力,勤奋好学,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就会提高语言修养。
(一)加强思想修养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显示。思想决定语言,言为心声,要校长提高语言水平,必须锤炼思想,提高思想境界,使自己成为热爱教育事业,有民族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的革命人,成为会讲催人奋进,激人上进的精妙语言的文化人。
(二)提高心理素质修养
只有心理素质高的校长才能创造出语言奇迹。校长要沉着冷静,宽容大度,处变不惊,以沉稳、宽容、理解、自信、友好的态度应对各种讲话场合,总之内心是和谐的,就能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三)增强知识修养
做为一名校长,学识渊博,学有所攻,攻有所专,专有所成,不仅是一所学校学术、专业的引导者,而且应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掌握法律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具有多元文化情怀。
(四)强化语言技能修养
语言技能主要指发音用声技能和修辞技能,要广泛学习,过好语言语法关、修辞关、逻辑关。要向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学习。还要从其他学科和艺术门类中汲取语言养科。要多实践,多读多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练。
毛泽东同志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只要“功夫”到了,校长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