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和九江石化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人员素质结构的实际,就九江石化如何落实“三项培训工程”提出以下思路:
一、总体要求是人才培训工作的前提
总体要求主要是贯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找准培训定位、形成培训特色体系。总体要求给企业培训工作以指导性,并定位当前九江石化培训在集团公司的地位,形成九江石化培训特色。
总体要求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探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九江石化改革发展、队伍建设和员工成长的需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把培训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做好九江石化的人才培训工作。
二、具体目标是人才培训工作的核心
具体目标主要是通过界定“三项培训工程”中类别人员结构,提出培训目标(包括人数、课题和基地建设等)。人才队伍的界定给企业培训工作以针对性,目标的制定给企业培训工作以方向性。集团公司5年内将培训10000名重点人才。根据九江石化自身人员素质结构和培训基地特点,提出以下具体目标:
1 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实施的“三项培训工程”,培训各类重点和急需人才350人,其中:高层次经营管理、国际化人才及后备人才50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00人;高级技能人才(技师、高级技师)200人。
2 关键岗位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员系统培训一遍,各类人员参加规定时间和内容的培训。
3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逐步建立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打造1—2个有影响力的精品项目和精品课程,力争承担集团公司部分培训课题。
4 加大对教育培训中心基地建设力度,在现有培训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远程教育、仿真培训系统和企业职工培训信息网,使其成为培养多工种、多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统筹规划是人才培训工作的关键
针对九江石化的实际,要把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好,认真组织好,积极参加集团公司“三项培训工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1 实施“万名重点人才培训工程”。突出抓好高层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训,今后5年内培训350名重点人才。使九江石化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2 实施“关键岗位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对经营管理、生产运行、科研开发中涉及关键技术、重要责任、重点环节的各类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提升培训。关键管理岗位人员主要是:车间、作业部主任、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等;关键技术和技术管理岗位人员主要是:基层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或课题负责人等;关键技能操作岗位人员主要是:班组长、生产主操等。用5年时间对这些关键岗位人员分层分类、分期分批集中强化轮训一遍,重点提高他们履行岗位职责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3 实施“全员素质提高工程”。按照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大规模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把实施全员素质提高工程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培训覆盖率上,基层单位年参训率不低于职工总数的70%,5年内各类员工培训覆盖率达到100%。扎实开展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通用性培训,着重抓好岗位实务的培训,突出提高岗位履职能力。
对经营管理人员,根据生产经营等实际,围绕岗位需要和当期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思想政治、通用知识、岗位知识和业务能力,及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和研讨。5年内,将经营管理人员轮训一遍。每年分批举办处科级干部培训班2—3期;每两年举办1期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
对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开展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知识增新培训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培训,推广导师带徒和课题研修。每年针对性地分专业或专题,确定重点学习课程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同时加大专业技术人员送外培训力度,每年选送100人以上外出培训。5年内,将专业技术人员轮训一遍。
对技能操作人员,随着装置能力和生产工艺技术的提升,对技能人才的操作技能同样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岗位操作技能、事故处理能力和技术等级知识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以加快培养一支由技师和高级技师为核心,高级工为骨干,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技术型、知识型技能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对技能人才进行岗位培训、技术练兵和技能鉴定。
继续大规模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积极开展系统操作和兼岗操作的复合培训,鼓励员工参加相关工种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高级技师参加集团公司培训和鉴定,通用工种技师参加地方有关部门鉴定。其他技能操作人员结合企业“三基”工作要求,以操作规程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抓好岗位培训。对一些人数较少的专业和工种,基层难于单独组织的,企业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组织送外培训。
对劳务工和其他用工,将其纳入日常培训计划,按照工种、岗位要求开展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全体员工都能接受相应培训。
四、创新机制是人才培训工作的保障
1 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方式。对经营管理人员,在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基础上,加强道德情操、拒腐防变、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对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员要完善职业素养、科学精神的教育内容。对全体员工要加强以《员工守则》、安全禁令等为重点的企业文化、岗位规范的教育。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大力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式。把课堂讲授与研讨交流、课题研修、现场实践、考察学习等有机结合,把培训的空间拓展到岗位和现场。
2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和培训基地建设。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高校和国内外培训机构参加系统培训、业务进修,到基层现场调研、挂职锻炼,保证专职教师每年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一个月。有重点地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倡导和鼓励系统内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上讲台”,将其授课的质和量作为成果纳入其工作业绩。建立和完善专兼职培训师资库。
加强远程教育、仿真培训系统和企业职工培训信息网的开发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和核心培训能力。树立品牌意识,在项目开发、课程设计等方面打造优势培训品牌。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培训资源及资质优势,扩大对外办学渠道,积极申请集团公司的培训项目。
3 进一步完善培训考核机制。结合年度评议,对直属单位的领导班子履行教育培训职责和开展培训工作情况,包括培训规模、培训效果、培训管理、基础工作和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考核,形成考核评价意见,作为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业绩考评的重要内容。
4 进一步健全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员工培训管理规定》、按照《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程序》,按照一体化要求,对企业员工培训进行控制,加强机制运行力度。从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组织实施、评估反馈四个方面,制定完善培训项目运行管理办法,构建培训评估体系。
5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培训投入。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5%的此例足额提取培训经费,在使用上坚持归口管理,专款专用,切实用好培训经费,提高使用效益。劳务工培训经费可按照不超过劳动报酬的1.5%的比例纳入预算,据实列支。重点人才培训和培训机构建设可根据需要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解决。
6 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训的理论研究。引进先进的培训理念和管理方法,研究企业的整体培训工作,探索符合企业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的培训模式,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培训工作的实践,为企业培训提供咨询和服务,办好《职工教育论文集》,为职工教育管理干部和广大职工提供理论研究平台和交流途径。
一、总体要求是人才培训工作的前提
总体要求主要是贯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找准培训定位、形成培训特色体系。总体要求给企业培训工作以指导性,并定位当前九江石化培训在集团公司的地位,形成九江石化培训特色。
总体要求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探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九江石化改革发展、队伍建设和员工成长的需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把培训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做好九江石化的人才培训工作。
二、具体目标是人才培训工作的核心
具体目标主要是通过界定“三项培训工程”中类别人员结构,提出培训目标(包括人数、课题和基地建设等)。人才队伍的界定给企业培训工作以针对性,目标的制定给企业培训工作以方向性。集团公司5年内将培训10000名重点人才。根据九江石化自身人员素质结构和培训基地特点,提出以下具体目标:
1 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实施的“三项培训工程”,培训各类重点和急需人才350人,其中:高层次经营管理、国际化人才及后备人才50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00人;高级技能人才(技师、高级技师)200人。
2 关键岗位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员系统培训一遍,各类人员参加规定时间和内容的培训。
3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逐步建立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打造1—2个有影响力的精品项目和精品课程,力争承担集团公司部分培训课题。
4 加大对教育培训中心基地建设力度,在现有培训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远程教育、仿真培训系统和企业职工培训信息网,使其成为培养多工种、多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统筹规划是人才培训工作的关键
针对九江石化的实际,要把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好,认真组织好,积极参加集团公司“三项培训工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1 实施“万名重点人才培训工程”。突出抓好高层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训,今后5年内培训350名重点人才。使九江石化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2 实施“关键岗位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对经营管理、生产运行、科研开发中涉及关键技术、重要责任、重点环节的各类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提升培训。关键管理岗位人员主要是:车间、作业部主任、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等;关键技术和技术管理岗位人员主要是:基层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或课题负责人等;关键技能操作岗位人员主要是:班组长、生产主操等。用5年时间对这些关键岗位人员分层分类、分期分批集中强化轮训一遍,重点提高他们履行岗位职责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3 实施“全员素质提高工程”。按照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大规模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把实施全员素质提高工程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培训覆盖率上,基层单位年参训率不低于职工总数的70%,5年内各类员工培训覆盖率达到100%。扎实开展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通用性培训,着重抓好岗位实务的培训,突出提高岗位履职能力。
对经营管理人员,根据生产经营等实际,围绕岗位需要和当期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思想政治、通用知识、岗位知识和业务能力,及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和研讨。5年内,将经营管理人员轮训一遍。每年分批举办处科级干部培训班2—3期;每两年举办1期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
对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开展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知识增新培训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培训,推广导师带徒和课题研修。每年针对性地分专业或专题,确定重点学习课程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同时加大专业技术人员送外培训力度,每年选送100人以上外出培训。5年内,将专业技术人员轮训一遍。
对技能操作人员,随着装置能力和生产工艺技术的提升,对技能人才的操作技能同样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岗位操作技能、事故处理能力和技术等级知识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以加快培养一支由技师和高级技师为核心,高级工为骨干,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技术型、知识型技能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对技能人才进行岗位培训、技术练兵和技能鉴定。
继续大规模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积极开展系统操作和兼岗操作的复合培训,鼓励员工参加相关工种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高级技师参加集团公司培训和鉴定,通用工种技师参加地方有关部门鉴定。其他技能操作人员结合企业“三基”工作要求,以操作规程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抓好岗位培训。对一些人数较少的专业和工种,基层难于单独组织的,企业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组织送外培训。
对劳务工和其他用工,将其纳入日常培训计划,按照工种、岗位要求开展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全体员工都能接受相应培训。
四、创新机制是人才培训工作的保障
1 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方式。对经营管理人员,在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基础上,加强道德情操、拒腐防变、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对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员要完善职业素养、科学精神的教育内容。对全体员工要加强以《员工守则》、安全禁令等为重点的企业文化、岗位规范的教育。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大力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式。把课堂讲授与研讨交流、课题研修、现场实践、考察学习等有机结合,把培训的空间拓展到岗位和现场。
2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和培训基地建设。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高校和国内外培训机构参加系统培训、业务进修,到基层现场调研、挂职锻炼,保证专职教师每年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一个月。有重点地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倡导和鼓励系统内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上讲台”,将其授课的质和量作为成果纳入其工作业绩。建立和完善专兼职培训师资库。
加强远程教育、仿真培训系统和企业职工培训信息网的开发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和核心培训能力。树立品牌意识,在项目开发、课程设计等方面打造优势培训品牌。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培训资源及资质优势,扩大对外办学渠道,积极申请集团公司的培训项目。
3 进一步完善培训考核机制。结合年度评议,对直属单位的领导班子履行教育培训职责和开展培训工作情况,包括培训规模、培训效果、培训管理、基础工作和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考核,形成考核评价意见,作为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业绩考评的重要内容。
4 进一步健全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员工培训管理规定》、按照《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程序》,按照一体化要求,对企业员工培训进行控制,加强机制运行力度。从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组织实施、评估反馈四个方面,制定完善培训项目运行管理办法,构建培训评估体系。
5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培训投入。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5%的此例足额提取培训经费,在使用上坚持归口管理,专款专用,切实用好培训经费,提高使用效益。劳务工培训经费可按照不超过劳动报酬的1.5%的比例纳入预算,据实列支。重点人才培训和培训机构建设可根据需要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解决。
6 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训的理论研究。引进先进的培训理念和管理方法,研究企业的整体培训工作,探索符合企业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的培训模式,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培训工作的实践,为企业培训提供咨询和服务,办好《职工教育论文集》,为职工教育管理干部和广大职工提供理论研究平台和交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