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降低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83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面积烧伤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是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早期(入院48 h)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能否降低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未见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对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检索2014年4月至2019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烧伤输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经筛选后纳入573名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早期凝血功能障碍纠正者,n=290)和对照组(早期凝血功能障碍未纠正者,n=283),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及预后和转归指标,采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和独立保护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并运用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烧伤面积/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III°烧伤面积、入院24 h尿量及补液量、入院48 h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及入院48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且28 d病死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0%vs 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面积/TBSA、III°烧伤面积、伴吸入性损伤、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院48 h冰冻血浆输注量和入院48 h凝血功能障碍是否纠正均为入院时伴凝血功能障碍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面积/TBSA(OR=1.058,95%CI:0.921~1.214,P=0.022)、III°烧伤面积(OR=1.085,95%CI:1.009~1.168,P=0.027)均是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48 h冰冻血浆输注量(OR=0.098,95%CI:0.012~0.789,P=0.029)及入院48 h凝血功能障碍得到纠正(OR=0.103,95%CI:0.015~0.679,P=0.018)是其独立保护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28 d病死率分别为90%和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70,P<0.001).结论:烧伤面积/TBSA、III°烧伤面积是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入院48 h冰冻血浆输注量及入院48 h凝血功能障碍得到纠正是其独立保护因素,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可降低患者28 d病死率.
其他文献
【摘 要】江苏省南通市新生代名师群体的成长充分证明,名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具有富于生长性和灵活性的职业素养特质。这些特质的生成得益于区域教育文化的滋养、主动的自我激励、课堂的淬炼、团队的合作共生、导师的引领等要素。  【关键词】名师特质;新生代名师;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7-0077-07  【作者简介】郭志明,江苏
目的基于XGBoost模型探讨影响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2月—2019年6月于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住院诊断的Stanford B型AAD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6例,女性100例,平均年龄为(61.24±4.25)岁;根据患者出院时结局分为存活组(n=129)和死亡组(n=97),其中自动放弃治疗并离院者视为死亡组
【摘 要】学校应当为教师的专业提升创设各种条件,促进教师发展。江苏省南通市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和尊重基层工作创新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通过制度设计,引领学校把“促进教师发展”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8-0041-05  【作者简介】刘卫锋,江苏
目的: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成纤维细胞的高效获取及纯化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比较改良组织块培养法(improved tissue culture method,ITCM)及酶消化培养法(enzyme digestion method,EDM)分离培养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s,HFF),以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ITCM是将剪碎的皮肤组织置0.1%II型胶原酶中于4℃下消化过夜,分离表皮与真皮,对真皮组织采用0.25%胰酶于室温下再次消化15 min,待组织块贴
  
目的系统评价术中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 directed fluid therapy, GDFT)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网络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BM数据库中关于GDFT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检索时间自2010年
专业课程是深化“课程思政”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载体.《检验路径与临床应用》课程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开设的特色专业课程.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结合该课程特色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点,提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统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以“检验项目为中心”转变为“以疾病为中心”的横向整合,同时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将专业课程赋予价值引导重任,并在检验路径教学、教学方法与课堂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检验路径与临床应用》进行课程设计及教学探索,以期为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技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产生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CAS治疗的80例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基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心功能不全等),用药史等。观察肌酐、血尿素氮(BUN)、尿量、出入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狭窄部位、狭窄程度等临床参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
采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可以抑制脊髓神经元的凋亡,下调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控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还可通过上调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加GNDFmRNA的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恢复.督脉电针和夹脊电针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是当前研究的方向之一,如电针结合不同的康复训练,电针联合干细胞移植等.目前,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揭示清楚,针刺穴位是通过哪些信号通路调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治疗方式、选穴标准以及科研思路和方法上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医学领域在儿童弥漫性肺实质疾病/肺间质疾病(childhood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s/childhoo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chDPLD/chILD)的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统一收集、积累和分析总结各地资料;应该努力争取更多的组织病理材料供诊治分析和临床科研;需要定期修订诊断程序和治疗建议;强调“临床-影像-基因-病理”和“多学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