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纽约女孩,对“民谣歌手”一见钟情
最初刘健靠在中关村搬电脑勉强糊口。那时北大附近有很多小酒吧,后来看到有人在里面唱歌,刘健就带着吉他去驻唱,唱一个晚上能挣50元左右。不久,22岁的刘健又来到上海,在复旦大学附近租了间房子。邯郸路上有个地下通道,他就在地下通道里面唱歌。偶尔他还到复旦东门的Hard Rock小酒吧里演唱,收入颇丰。
一次,刘健和上海的几个地下民谣歌手到杭州灵隐寺附近的酒吧演出,没想到和康瑞意外相识了。一个普通的夜晚,一对年轻人聊得很开心,告别时互留了电话。
2005年圣诞节,刘健在上海的小酒吧有个演出,康瑞在网上看到宣传后,风尘仆仆地赶去了。那时没有高铁,她买到的是一张慢车票,而且没座位,站了好几个小时才到上海,这令刘健非常感动。
两人认识之初,康瑞的汉语水平和刘健的英语水平相当,都处于“小学生”阶段,但在她看来语言不是障碍。康瑞一边苦学汉语,一边和刘健交流,她发现刘健是一个满怀理想的上进小伙,而且他的理想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不喜欢追逐名利,只希望在35岁前能出3本书和一张唱片,康瑞欣赏勇敢追逐理想的人。
之后,二人就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2006年4月,最疼康瑞的外婆去世了,她非常伤心地打电话告诉了刘健,哭着说自己不能回去,特别难过。刘健放下电话就连夜赶到这位举目无亲的美国女孩身边,陪伴和安慰她。也就是从那儿之后,不同国籍的美女、暖男悄悄相恋了。
嫁给“流浪汉”,寒舍开出向阳花
2007年,因为工作调动的关系,康瑞回到了美国,靠着一本字典,她用蹩脚的汉语和刘健通过短信保持联络。通过长时间的短信联络,康瑞的中文越来越好,现在她已经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汉语了。
康瑞记得,她第一次到刘健在郊区租的破屋子做客,那儿真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都是些“奇形怪状”的家具,比如一张“五条腿”的桌子,破破烂烂的旧沙发,都是刘健捡回来自己修补改造的。“我觉得这很好啊,勤俭节约又环保,我也是这么做的。”康瑞说这种情况许多人可能无法接受,但在她眼里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点。
在上海,刘健的经济情况很不稳定,为了专心进行创作,他没找固定的工作,平时帮朋友写一些广告剧本赚钱,处于有上顿没下顿的状态,有段时间兜里没钱了,他就跑到地铁卖唱,居然一天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但刘健赚了点生活费就不干了。“钱来得太容易,人会有惰性,干久了就不想干别的了。”
刘健的这种生活态度同样是康瑞最为欣赏的。“他不是没本事赚钱,而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出牺牲。”2004年,刘健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战士》,2008年初出版了第二本小说《退伍兵》。其后,中影集团买了《退伍兵》的影视版权,付了在刘健看来算是比较多的钱,这样他等于是暂时衣食无忧了。
2008年春天,康瑞被调到美国CBS驻北京办事处,要报道奥运会。刚好刘健那时在写自己的第三本小说《流浪歌手的回忆》,心想“在哪儿都是写”,于是为了和恋人相聚就去了北京。“她住在CBD,比较高级的地方。我却觉得不自在,在那种金碧辉煌的房间里写不出东西,于是就到鼓楼东大街的小经厂胡同里租了间破房子住。”虽然两人平时都忙得一塌糊涂,但偶尔的相聚,却让一对异国情侣感到非常幸福和甜蜜。
2009年刘健第一次出国,去了纽约。第一次登门拜见准岳父岳母,刘健心里十分忐忑,女友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律师,这在美国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职业。但两位老人都很开明温和,听说他是个流浪歌手,他们不仅没有任何歧视,反倒很感兴趣。他们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快乐就行。令刘健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子女太多事情,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2009年,康瑞正式成为美联社驻上海分社记者。这对热恋中的情侣终于可以团聚了。2010年7月19日,两人在郑州领了结婚证。没有钻戒,没有盛大的婚宴,两个年轻人默默地走到了一起。“7月13日是我30岁的生日,刘健给我送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他将我几年来发给他的近3000条、7万多字的短信,打印、制作成一本精美的书送给我,书名叫《爱的故事》,里面还有我们的很多照片。他是一位很有心、很用心、很耐心的人。”虽然没花多少钱,但康瑞说这是最珍贵的礼物。每到周末的午后,他们经常会窝在沙发上捧着白皮书一起回味恋爱的味道。
结婚前,刘健还曾担心过家里人不能接受一个“洋媳妇”,母亲最初的态度是不置可否。但当他第一次把康瑞带回老家,妈妈只和康瑞聊了一会儿,就悄悄对刘健说:“勤快、懂事,她是个好媳妇。”
小镇来了个美联社记者,在当地是一件大事。但怎么才能给“洋媳妇”一个体面的婚礼?康瑞问婆婆以前是怎么结婚的,婆婆告诉她,是坐马车结婚的,但她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坐轿子结婚。康瑞说这个想法太棒了,就以最民俗最节约的方式坐花轿过门。
这年正月初六(2月8日),一场当地也多年未见的豫东民俗婚礼上演了,新郎刘健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迎亲队伍的前列,新娘康瑞头盖红布身着红棉袄蓝裤坐在四人抬的花轿里,队伍敲锣打鼓行进在小镇的街道上。在新郎家中,按习俗打扮好的公公婆婆正等着儿媳的到来。康瑞走下花轿,拉着婆婆的手小声说:“感谢你给你的孩子自由,感谢你给你的孩子未来。”婆婆当场落泪。
这场美好的婚礼被康瑞的朋友、路透社的记者全程记录,这组图片最后以“来自中国的爱情”为题,在情人节前夕发布,并在2月11日、12日两天,成为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图片之一,并被全球媒体广为刊发。
婚后,康瑞和刘健仍住在上海市区的出租屋里,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但所有的摆设虽简朴却很精致,可以看出屋子主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只要和你在一起!
刘健平日在家里创作,身为美联社记者的康瑞则在楼下租了间小工作室。每天傍晚,他们会拎着菜篮出去买菜,路过街边的花摊时,买上几元钱便宜的小花,康瑞说她非常喜欢这样的生活,她不要房不要车不要钻戒,只要和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美国人都不是结婚了就买得起房的,我哥哥结婚好几年了都是租房,我为什么要求他现在就去买房?”她还说从这个流浪歌手的身上,她读出了另一种深远的文化。康瑞觉得,只要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鼓励,寒舍里也会开出花儿来!而刘健却对漂亮能干的美国妻子跟着自己吃苦,颇感愧疚。
唱到70岁,将浪漫进行到底
在康瑞的帮助下,2012和2013年,刘健的长篇小说《战士》和《退伍兵》,被翻译成英文和德文在海外出版,CNN(美国有线电视)、ARD(德国广播电视一台)、NHK(日本广播协会)、东方卫视等媒体,都对其进行了报道。
除了写作,刘健还想做音乐,出版唱片,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鲜为人知的是,如果不是他固执地拒绝唱片公司,也许现在他早已是大歌星了。同康瑞刚谈恋爱的时候,刘健曾把自己这些年写下的歌曲挑选10首录了个小样,寄给几家唱片公司。其中一家培养了多名重量级明星的唱片公司,对他的歌曲很感兴趣,但对方的合同非常苛刻,有各种各样的限制,甚至对体重都有要求。刘健觉得如果签下合同,就等于给自己套上了枷锁。而他最看重的是身心自由。他不愿意以丧失自由的代价换来成名。
后来在康瑞的鼓励下,他干脆用自己的积蓄,注册了一个小的唱片公司。2014年7月,刘健40多万字的新书《流浪歌手的回忆》出版。同名唱片也随之上市。这年8月16日,在上海书展的签售仪式现场,刘健拿起吉他又唱了起来。“这就是当初在地铁口的感觉,没有灯光,没有配乐,有的人路过了听一下,有的人停下来听很久。他们也会留下钱,但现在,带走的是书和唱片。”
刘健说,接下来《流浪歌手的回忆》还会出第二部和第三部。“这三部出完之后,我想把它变成一个杂志书,出版别的流浪歌手的故事和歌曲,其实流浪歌手队伍里真有不少很棒的人才。”
如今刘健已变身成为颇有名气的作家,上海民谣音乐领域的领军人物。康瑞说,你很难将刘健归于哪一类人,其实也根本不需要归类。多年来他不走主流道路,却有更独特的故事。他忠实于自己最爱的文字和音乐,不混迹于圈子,在闹市中安静地生活与创作。
现在,刘健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在自己的小工作室里,偶尔会弹起吉他唱自己写的歌,歌词都非常质朴。前不久,他给一帮外国朋友唱起一首写给他3岁混血女儿的歌,《Nice to meet you》,听得所有人都感动不已。
康瑞至今仍在美联社当记者,刘健仍旧在写书、演出、作曲、录歌,过着“飘忽不定”的生活。但谁都没有在意过收入,两个人的钱也足够维持生活。
或许这就是文化差异,康瑞提起“流浪”从来不觉得落魄,甚至有些艳羡。“他很聪明,有规划,从来不浪费时间,知道要做什么之后就立刻动手,一气呵成。这是我最佩服的地方。”康瑞还说,“哪怕再过10年刘健仍没有一份固定工作,我都觉得很好,因为我信任他。事实上,他在35岁前的所有计划全都实现了。”
“我爱刘健,他很有创造力,很进取。”康瑞一脸幸福地说,“创造力,是明天生活越来越美好的本源。我和刘健都追求创造、创新和本真,希望他把民谣唱到70岁,将罗曼蒂克进行到底。”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
最初刘健靠在中关村搬电脑勉强糊口。那时北大附近有很多小酒吧,后来看到有人在里面唱歌,刘健就带着吉他去驻唱,唱一个晚上能挣50元左右。不久,22岁的刘健又来到上海,在复旦大学附近租了间房子。邯郸路上有个地下通道,他就在地下通道里面唱歌。偶尔他还到复旦东门的Hard Rock小酒吧里演唱,收入颇丰。
一次,刘健和上海的几个地下民谣歌手到杭州灵隐寺附近的酒吧演出,没想到和康瑞意外相识了。一个普通的夜晚,一对年轻人聊得很开心,告别时互留了电话。
2005年圣诞节,刘健在上海的小酒吧有个演出,康瑞在网上看到宣传后,风尘仆仆地赶去了。那时没有高铁,她买到的是一张慢车票,而且没座位,站了好几个小时才到上海,这令刘健非常感动。
两人认识之初,康瑞的汉语水平和刘健的英语水平相当,都处于“小学生”阶段,但在她看来语言不是障碍。康瑞一边苦学汉语,一边和刘健交流,她发现刘健是一个满怀理想的上进小伙,而且他的理想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不喜欢追逐名利,只希望在35岁前能出3本书和一张唱片,康瑞欣赏勇敢追逐理想的人。
之后,二人就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2006年4月,最疼康瑞的外婆去世了,她非常伤心地打电话告诉了刘健,哭着说自己不能回去,特别难过。刘健放下电话就连夜赶到这位举目无亲的美国女孩身边,陪伴和安慰她。也就是从那儿之后,不同国籍的美女、暖男悄悄相恋了。
嫁给“流浪汉”,寒舍开出向阳花
2007年,因为工作调动的关系,康瑞回到了美国,靠着一本字典,她用蹩脚的汉语和刘健通过短信保持联络。通过长时间的短信联络,康瑞的中文越来越好,现在她已经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汉语了。
康瑞记得,她第一次到刘健在郊区租的破屋子做客,那儿真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都是些“奇形怪状”的家具,比如一张“五条腿”的桌子,破破烂烂的旧沙发,都是刘健捡回来自己修补改造的。“我觉得这很好啊,勤俭节约又环保,我也是这么做的。”康瑞说这种情况许多人可能无法接受,但在她眼里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点。
在上海,刘健的经济情况很不稳定,为了专心进行创作,他没找固定的工作,平时帮朋友写一些广告剧本赚钱,处于有上顿没下顿的状态,有段时间兜里没钱了,他就跑到地铁卖唱,居然一天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但刘健赚了点生活费就不干了。“钱来得太容易,人会有惰性,干久了就不想干别的了。”
刘健的这种生活态度同样是康瑞最为欣赏的。“他不是没本事赚钱,而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出牺牲。”2004年,刘健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战士》,2008年初出版了第二本小说《退伍兵》。其后,中影集团买了《退伍兵》的影视版权,付了在刘健看来算是比较多的钱,这样他等于是暂时衣食无忧了。
2008年春天,康瑞被调到美国CBS驻北京办事处,要报道奥运会。刚好刘健那时在写自己的第三本小说《流浪歌手的回忆》,心想“在哪儿都是写”,于是为了和恋人相聚就去了北京。“她住在CBD,比较高级的地方。我却觉得不自在,在那种金碧辉煌的房间里写不出东西,于是就到鼓楼东大街的小经厂胡同里租了间破房子住。”虽然两人平时都忙得一塌糊涂,但偶尔的相聚,却让一对异国情侣感到非常幸福和甜蜜。
2009年刘健第一次出国,去了纽约。第一次登门拜见准岳父岳母,刘健心里十分忐忑,女友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律师,这在美国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职业。但两位老人都很开明温和,听说他是个流浪歌手,他们不仅没有任何歧视,反倒很感兴趣。他们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快乐就行。令刘健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子女太多事情,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2009年,康瑞正式成为美联社驻上海分社记者。这对热恋中的情侣终于可以团聚了。2010年7月19日,两人在郑州领了结婚证。没有钻戒,没有盛大的婚宴,两个年轻人默默地走到了一起。“7月13日是我30岁的生日,刘健给我送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他将我几年来发给他的近3000条、7万多字的短信,打印、制作成一本精美的书送给我,书名叫《爱的故事》,里面还有我们的很多照片。他是一位很有心、很用心、很耐心的人。”虽然没花多少钱,但康瑞说这是最珍贵的礼物。每到周末的午后,他们经常会窝在沙发上捧着白皮书一起回味恋爱的味道。
结婚前,刘健还曾担心过家里人不能接受一个“洋媳妇”,母亲最初的态度是不置可否。但当他第一次把康瑞带回老家,妈妈只和康瑞聊了一会儿,就悄悄对刘健说:“勤快、懂事,她是个好媳妇。”
小镇来了个美联社记者,在当地是一件大事。但怎么才能给“洋媳妇”一个体面的婚礼?康瑞问婆婆以前是怎么结婚的,婆婆告诉她,是坐马车结婚的,但她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坐轿子结婚。康瑞说这个想法太棒了,就以最民俗最节约的方式坐花轿过门。
这年正月初六(2月8日),一场当地也多年未见的豫东民俗婚礼上演了,新郎刘健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迎亲队伍的前列,新娘康瑞头盖红布身着红棉袄蓝裤坐在四人抬的花轿里,队伍敲锣打鼓行进在小镇的街道上。在新郎家中,按习俗打扮好的公公婆婆正等着儿媳的到来。康瑞走下花轿,拉着婆婆的手小声说:“感谢你给你的孩子自由,感谢你给你的孩子未来。”婆婆当场落泪。
这场美好的婚礼被康瑞的朋友、路透社的记者全程记录,这组图片最后以“来自中国的爱情”为题,在情人节前夕发布,并在2月11日、12日两天,成为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图片之一,并被全球媒体广为刊发。
婚后,康瑞和刘健仍住在上海市区的出租屋里,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但所有的摆设虽简朴却很精致,可以看出屋子主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只要和你在一起!
刘健平日在家里创作,身为美联社记者的康瑞则在楼下租了间小工作室。每天傍晚,他们会拎着菜篮出去买菜,路过街边的花摊时,买上几元钱便宜的小花,康瑞说她非常喜欢这样的生活,她不要房不要车不要钻戒,只要和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美国人都不是结婚了就买得起房的,我哥哥结婚好几年了都是租房,我为什么要求他现在就去买房?”她还说从这个流浪歌手的身上,她读出了另一种深远的文化。康瑞觉得,只要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鼓励,寒舍里也会开出花儿来!而刘健却对漂亮能干的美国妻子跟着自己吃苦,颇感愧疚。
唱到70岁,将浪漫进行到底
在康瑞的帮助下,2012和2013年,刘健的长篇小说《战士》和《退伍兵》,被翻译成英文和德文在海外出版,CNN(美国有线电视)、ARD(德国广播电视一台)、NHK(日本广播协会)、东方卫视等媒体,都对其进行了报道。
除了写作,刘健还想做音乐,出版唱片,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鲜为人知的是,如果不是他固执地拒绝唱片公司,也许现在他早已是大歌星了。同康瑞刚谈恋爱的时候,刘健曾把自己这些年写下的歌曲挑选10首录了个小样,寄给几家唱片公司。其中一家培养了多名重量级明星的唱片公司,对他的歌曲很感兴趣,但对方的合同非常苛刻,有各种各样的限制,甚至对体重都有要求。刘健觉得如果签下合同,就等于给自己套上了枷锁。而他最看重的是身心自由。他不愿意以丧失自由的代价换来成名。
后来在康瑞的鼓励下,他干脆用自己的积蓄,注册了一个小的唱片公司。2014年7月,刘健40多万字的新书《流浪歌手的回忆》出版。同名唱片也随之上市。这年8月16日,在上海书展的签售仪式现场,刘健拿起吉他又唱了起来。“这就是当初在地铁口的感觉,没有灯光,没有配乐,有的人路过了听一下,有的人停下来听很久。他们也会留下钱,但现在,带走的是书和唱片。”
刘健说,接下来《流浪歌手的回忆》还会出第二部和第三部。“这三部出完之后,我想把它变成一个杂志书,出版别的流浪歌手的故事和歌曲,其实流浪歌手队伍里真有不少很棒的人才。”
如今刘健已变身成为颇有名气的作家,上海民谣音乐领域的领军人物。康瑞说,你很难将刘健归于哪一类人,其实也根本不需要归类。多年来他不走主流道路,却有更独特的故事。他忠实于自己最爱的文字和音乐,不混迹于圈子,在闹市中安静地生活与创作。
现在,刘健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在自己的小工作室里,偶尔会弹起吉他唱自己写的歌,歌词都非常质朴。前不久,他给一帮外国朋友唱起一首写给他3岁混血女儿的歌,《Nice to meet you》,听得所有人都感动不已。
康瑞至今仍在美联社当记者,刘健仍旧在写书、演出、作曲、录歌,过着“飘忽不定”的生活。但谁都没有在意过收入,两个人的钱也足够维持生活。
或许这就是文化差异,康瑞提起“流浪”从来不觉得落魄,甚至有些艳羡。“他很聪明,有规划,从来不浪费时间,知道要做什么之后就立刻动手,一气呵成。这是我最佩服的地方。”康瑞还说,“哪怕再过10年刘健仍没有一份固定工作,我都觉得很好,因为我信任他。事实上,他在35岁前的所有计划全都实现了。”
“我爱刘健,他很有创造力,很进取。”康瑞一脸幸福地说,“创造力,是明天生活越来越美好的本源。我和刘健都追求创造、创新和本真,希望他把民谣唱到70岁,将罗曼蒂克进行到底。”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