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采用网络调查和文献分析法从资源建设、读者活动和服务等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现状,揭示阻碍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因素,提出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馆际互借和建设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合作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公共图书馆 文献资源共享
粤港澳三地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经济和科技发展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改革开放、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以后,各项交流合作增多,早期三地公共图书馆以学术年会和参观交流为主,随着2002年有关部门在香港举办第一次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提出图书馆数字化的联系合作,政府层面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正式拉开序幕。《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为三地公共图书馆的共同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政策力量,也提供了更丰富的发展平台,2019年11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在广州成立,为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交流合作提供协作机制。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能提升图书馆资源的效能,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现状如何?未来发展模式如何?本文将进行探讨。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近况
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调查。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基于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系不同,笔者挑选了粤地区广州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珠海市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中山纪念图书馆、惠州慈云图书馆、肇庆市图书馆和江门市图书馆9所图书馆,以及香港公共图书馆、澳门公共图书馆于2019年2月18日至2020年8月31日进行网络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纸质资源建设,调查各图书馆是否有流通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主题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建设,调查各图书馆是否有购买或者自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主题的电子资源;读者规章制度,调查各图书馆是否有针对大湾区进行读者规章制度的调整;读者活动,调查各个图书馆是否有策划组织适用大湾区读者的各类读者活动;馆员交流,调查各个图书馆是否有组织馆员交流学习;联合参考咨询,调查各个图书馆是否有进行联合参考咨询项目;馆际互借,调查各个图书馆是否进行馆际间互借书刊。
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调查状况。经过调查,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情况如下:纸质资源建设状况,调查对象除澳门公共图书馆外,均有采购和流通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主题的书刊,但仅是收藏书刊,没有重点突出大湾区主题,没有专门的区域去展示书刊,没有依据本地区在大湾区的战略地位去采购和推荐书刊;电子资源建设状况,除香港公共图书馆有收藏凤凰卫视制作的《并船出海:粤港澳大湾区前瞻》的录音资料外,其他图书馆均没有收藏和流通关于大湾区的电子资源,没有相关的电子资源建设,也没有相关的特色电子资源检索平台;读者规章制度状况,除佛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中山纪念图书馆制定大湾区规划,对港澳人士的办证和利用图书馆做出调整外,其余图书馆均没有规定;读者活动状况,一年多来,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读者活动,“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从2018年开始已经开展了3届,“粤港澳共读半小时”活动自2019年开始举行,得到大湾区各个图书馆的积极响应,2020年因为疫情和香港局势原因,举行了同系列的“粤鄂澳共读半小时”;馆员交流状况,2020年4月10日深圳市福田图书馆到肇庆市图书馆参观交流,广州图书馆和佛山图书馆也保持着良好的馆员交流,开展无障碍电影口述活动交流和培训活动,除此之外,其他图书馆在调查期间没有报道有关馆员交流的活动;联合参考咨询状况,深圳图书馆、澳门公共图书馆和香港公共图书馆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设“粤港澳图书馆参考咨询”,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其他大湾区的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加入参考咨询服务项目;馆际互借状况,早在2017年6月广东省图书馆馆际互借与通用借阅平台就正式上线运行,东莞图书馆、佛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惠州慈云图书馆、深圳图书馆、肇庆图书馆和珠海市图书馆参与了平台服务。除此,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没有开展馆际互借服务。
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状况分析。从调查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各个公共图书馆都为公共文化发展积极做出响应,文献资源较为丰富,活动推广方式多样,但是湾区内文献资源共享合作较少,还处于起步阶段。
香港和澳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发达,文献资源共享的资源建设和共享途径非常完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总分馆体系发展良好,文献资源共享的资源建设和共享途径比较完备,这些地方的文献资源共享的建设与实施经验可以为大湾区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珠海、中山、惠州、肇庆和江门公共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较弱,对于大湾区文献资源共享有着现实需求,实现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能满足本地区读者的文献需求并带动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大湾区公共图书馆业务开展多样,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协调机制,各个图书馆业务发展水平不一。在资源建设方面还处于低水平发展,缺乏依据本地区在大湾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去建设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的意识,缺少参与度完善的统一书目检索平台、馆际互借平台和参考咨询平台。单靠几个馆联合,不考虑参与的完整度,是不能利用先进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强强合作共推大湾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也不能带动发展较弱的图书馆,强弱帮扶共同进步,使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利益最大化。在馆员交流和读者活动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下交流和活动几乎停止,线上交流和活动异军突起。线上活动有助于突破空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笔者认为“线上活动”是未来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合作的重要模式。广州市图书馆和佛山市图书馆,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应对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反应最快,在2019年4月23日推出《港澳读者服务指南》和“公共图书馆广佛通”合作项目,使港澳读者和广佛两地读者可以享受资源共享的便利。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合作的障碍
区域差异。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影响着资源共享的建设与运行。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实行“三关税三法域三货币”共同发展的世界级湾区,而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建设过程中涉及资金、人员交流、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等一系列问题势必受到这一区域差异的影响。三种不同性质的关税制度和人民币、港币、葡币汇率的浮动,影响着资源共享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涉及的资金问题。粤港澳三地不同的法律制度,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不同,对于资源建设与共享方向影响深远。
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水平不同,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参差不一。基于大湾区各城市的社会发展和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各城市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水平不一,存在明显差距,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且四个城市总体发展较为相近,四地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良好,具有一定规模的文献资源共享基础;惠州、东莞、江门、肇庆、中山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水平较低,但公共服务发展增速较快,公共图书馆服务也有很大的发展,文献资源共享基础薄弱。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的协同度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应地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的建设也处于较低发展阶段。
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大湾区各地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差异较大,总分馆的体系管理、模式和理解也不完全相同。这种深厉浅揭的体系建设使得大湾区公共图书馆事业朝气蓬勃,但也给建设融合的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带来一定的障碍。此外,内地、港澳公共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的差异,也给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带来挑战。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成为粤港澳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协助机制,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献资料、全民阅读、图书馆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岭南历史文化研究。该联盟目前为止只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倡议书》,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和组织。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合作模式探讨
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支撑。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能实现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藏书的分工协调,避免了资源的重复采购,丰富大湾区的文献资源。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的规划和发展,进行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收藏包括特色纸质、电子资源和其他载体的资源。《大湾区发展规划》里提到香港、澳门、广州、佛山、顺德要弘扬特色饮食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四地的公共图书馆要着重收藏饮食文化文献资源,建设特色的本地区美食电子资源库。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单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出版界积极努力和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资源建设,丰富本地区的特色文献,推动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推动大湾区的文化发展,从而促进大湾区的发展。
馆际互借。馆际互借是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它能盘活起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实现大湾区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在“一国两制”“三关税三法域三货币”的独特背景下,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实现馆际互借极具挑战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规划好馆际互借的资金来源,规范流通资源的合法性和互借规则等一系列问题。完善“粤港澳书目统一检索系统”,覆盖到湾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和佛山图书馆在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中发展较早,已经率先采用馆际互借的模式实现资源互通。
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有效保障,能满足大湾区民众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更有利于实现大湾区文献资源的共享和资源结构的完善。首先,基于三地政策、经济和法律法规等因素的考虑,需要以大湾区的文献资源共享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平台制度和政策体系,保障平台运行的统一性和平台的长效管理,实现文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融合。其次,坚持便利性和可持续性为导向,完善平台设计的服务内容,并成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督组织,以此推进和督促大湾区各个公共图书馆积极参与平台建设,提高平台的使用率以及做好后期设备的更新维护等。最后,以服务大湾区民众信息需要为首要条件,深度挖掘文献资源的服务内容,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有效整合各大公共图书馆的平台资源,让平台更具吸引力和活力。同时,后期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擦亮大湾区文化服务的闪亮招牌。
结语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发挥对大湾区建设的文化引領功能,公共图书馆需要聚合优势资源,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把握大湾区发展重大机遇,打破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困难和挑战,挖掘发展新特色,提升各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GZGJ162)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余胜英. 粤港澳公共图书馆区域合作新趋势[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4):59-62.
[2] 粤港澳文化资讯网. 第一次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EB/OL]. (2007-08-31)[2020-08-30]. https://www.prdculture.org/prdculture/hzhyhg/200708/f3498e41f125437395694d1c1bcc0cc6.shtml.
[3] 并船出海:粤港澳大湾区前瞻. [EB/OL]. (2018-03-02)[2020-08-30]. https://www.sohu.com/a/224754319_516458.
[4] 李静.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公共图书馆 文献资源共享
粤港澳三地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经济和科技发展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改革开放、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以后,各项交流合作增多,早期三地公共图书馆以学术年会和参观交流为主,随着2002年有关部门在香港举办第一次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提出图书馆数字化的联系合作,政府层面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正式拉开序幕。《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为三地公共图书馆的共同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政策力量,也提供了更丰富的发展平台,2019年11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在广州成立,为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交流合作提供协作机制。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能提升图书馆资源的效能,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现状如何?未来发展模式如何?本文将进行探讨。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近况
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调查。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基于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系不同,笔者挑选了粤地区广州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珠海市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中山纪念图书馆、惠州慈云图书馆、肇庆市图书馆和江门市图书馆9所图书馆,以及香港公共图书馆、澳门公共图书馆于2019年2月18日至2020年8月31日进行网络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纸质资源建设,调查各图书馆是否有流通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主题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建设,调查各图书馆是否有购买或者自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主题的电子资源;读者规章制度,调查各图书馆是否有针对大湾区进行读者规章制度的调整;读者活动,调查各个图书馆是否有策划组织适用大湾区读者的各类读者活动;馆员交流,调查各个图书馆是否有组织馆员交流学习;联合参考咨询,调查各个图书馆是否有进行联合参考咨询项目;馆际互借,调查各个图书馆是否进行馆际间互借书刊。
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调查状况。经过调查,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情况如下:纸质资源建设状况,调查对象除澳门公共图书馆外,均有采购和流通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主题的书刊,但仅是收藏书刊,没有重点突出大湾区主题,没有专门的区域去展示书刊,没有依据本地区在大湾区的战略地位去采购和推荐书刊;电子资源建设状况,除香港公共图书馆有收藏凤凰卫视制作的《并船出海:粤港澳大湾区前瞻》的录音资料外,其他图书馆均没有收藏和流通关于大湾区的电子资源,没有相关的电子资源建设,也没有相关的特色电子资源检索平台;读者规章制度状况,除佛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中山纪念图书馆制定大湾区规划,对港澳人士的办证和利用图书馆做出调整外,其余图书馆均没有规定;读者活动状况,一年多来,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读者活动,“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从2018年开始已经开展了3届,“粤港澳共读半小时”活动自2019年开始举行,得到大湾区各个图书馆的积极响应,2020年因为疫情和香港局势原因,举行了同系列的“粤鄂澳共读半小时”;馆员交流状况,2020年4月10日深圳市福田图书馆到肇庆市图书馆参观交流,广州图书馆和佛山图书馆也保持着良好的馆员交流,开展无障碍电影口述活动交流和培训活动,除此之外,其他图书馆在调查期间没有报道有关馆员交流的活动;联合参考咨询状况,深圳图书馆、澳门公共图书馆和香港公共图书馆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设“粤港澳图书馆参考咨询”,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其他大湾区的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加入参考咨询服务项目;馆际互借状况,早在2017年6月广东省图书馆馆际互借与通用借阅平台就正式上线运行,东莞图书馆、佛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惠州慈云图书馆、深圳图书馆、肇庆图书馆和珠海市图书馆参与了平台服务。除此,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没有开展馆际互借服务。
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状况分析。从调查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各个公共图书馆都为公共文化发展积极做出响应,文献资源较为丰富,活动推广方式多样,但是湾区内文献资源共享合作较少,还处于起步阶段。
香港和澳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发达,文献资源共享的资源建设和共享途径非常完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总分馆体系发展良好,文献资源共享的资源建设和共享途径比较完备,这些地方的文献资源共享的建设与实施经验可以为大湾区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珠海、中山、惠州、肇庆和江门公共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较弱,对于大湾区文献资源共享有着现实需求,实现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能满足本地区读者的文献需求并带动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大湾区公共图书馆业务开展多样,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协调机制,各个图书馆业务发展水平不一。在资源建设方面还处于低水平发展,缺乏依据本地区在大湾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去建设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的意识,缺少参与度完善的统一书目检索平台、馆际互借平台和参考咨询平台。单靠几个馆联合,不考虑参与的完整度,是不能利用先进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强强合作共推大湾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也不能带动发展较弱的图书馆,强弱帮扶共同进步,使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利益最大化。在馆员交流和读者活动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下交流和活动几乎停止,线上交流和活动异军突起。线上活动有助于突破空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笔者认为“线上活动”是未来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合作的重要模式。广州市图书馆和佛山市图书馆,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应对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反应最快,在2019年4月23日推出《港澳读者服务指南》和“公共图书馆广佛通”合作项目,使港澳读者和广佛两地读者可以享受资源共享的便利。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合作的障碍
区域差异。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影响着资源共享的建设与运行。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实行“三关税三法域三货币”共同发展的世界级湾区,而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建设过程中涉及资金、人员交流、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等一系列问题势必受到这一区域差异的影响。三种不同性质的关税制度和人民币、港币、葡币汇率的浮动,影响着资源共享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涉及的资金问题。粤港澳三地不同的法律制度,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不同,对于资源建设与共享方向影响深远。
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水平不同,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参差不一。基于大湾区各城市的社会发展和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各城市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水平不一,存在明显差距,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且四个城市总体发展较为相近,四地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良好,具有一定规模的文献资源共享基础;惠州、东莞、江门、肇庆、中山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水平较低,但公共服务发展增速较快,公共图书馆服务也有很大的发展,文献资源共享基础薄弱。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的协同度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应地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的建设也处于较低发展阶段。
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大湾区各地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差异较大,总分馆的体系管理、模式和理解也不完全相同。这种深厉浅揭的体系建设使得大湾区公共图书馆事业朝气蓬勃,但也给建设融合的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带来一定的障碍。此外,内地、港澳公共图书馆业务管理模式的差异,也给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带来挑战。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成为粤港澳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协助机制,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献资料、全民阅读、图书馆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岭南历史文化研究。该联盟目前为止只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倡议书》,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和组织。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合作模式探讨
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支撑。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能实现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藏书的分工协调,避免了资源的重复采购,丰富大湾区的文献资源。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的规划和发展,进行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收藏包括特色纸质、电子资源和其他载体的资源。《大湾区发展规划》里提到香港、澳门、广州、佛山、顺德要弘扬特色饮食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四地的公共图书馆要着重收藏饮食文化文献资源,建设特色的本地区美食电子资源库。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单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出版界积极努力和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资源建设,丰富本地区的特色文献,推动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推动大湾区的文化发展,从而促进大湾区的发展。
馆际互借。馆际互借是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它能盘活起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实现大湾区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在“一国两制”“三关税三法域三货币”的独特背景下,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实现馆际互借极具挑战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规划好馆际互借的资金来源,规范流通资源的合法性和互借规则等一系列问题。完善“粤港澳书目统一检索系统”,覆盖到湾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和佛山图书馆在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中发展较早,已经率先采用馆际互借的模式实现资源互通。
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有效保障,能满足大湾区民众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更有利于实现大湾区文献资源的共享和资源结构的完善。首先,基于三地政策、经济和法律法规等因素的考虑,需要以大湾区的文献资源共享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平台制度和政策体系,保障平台运行的统一性和平台的长效管理,实现文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融合。其次,坚持便利性和可持续性为导向,完善平台设计的服务内容,并成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督组织,以此推进和督促大湾区各个公共图书馆积极参与平台建设,提高平台的使用率以及做好后期设备的更新维护等。最后,以服务大湾区民众信息需要为首要条件,深度挖掘文献资源的服务内容,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有效整合各大公共图书馆的平台资源,让平台更具吸引力和活力。同时,后期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擦亮大湾区文化服务的闪亮招牌。
结语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发挥对大湾区建设的文化引領功能,公共图书馆需要聚合优势资源,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把握大湾区发展重大机遇,打破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困难和挑战,挖掘发展新特色,提升各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GZGJ162)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余胜英. 粤港澳公共图书馆区域合作新趋势[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4):59-62.
[2] 粤港澳文化资讯网. 第一次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EB/OL]. (2007-08-31)[2020-08-30]. https://www.prdculture.org/prdculture/hzhyhg/200708/f3498e41f125437395694d1c1bcc0cc6.shtml.
[3] 并船出海:粤港澳大湾区前瞻. [EB/OL]. (2018-03-02)[2020-08-30]. https://www.sohu.com/a/224754319_516458.
[4] 李静.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