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微粒”致癌?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02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随着滥用静脉输液的现状渐渐被大家重视,有关输液“微粒”的话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注射剂微粒会在体内积聚,长此以往会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静脉压升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这流传在网络上的说法是否真有其事?异物微粒的来龙去脉又是怎样的呢?
  “微粒”作为静脉注射液中难以100%消除的“副产品”,其危害实际上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微粒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绕开了人体的防御和滤过机制,又难以被免疫系统清除,造成在人体内的长期存留。较大的微粒会阻塞口径小的血管或刺激凝血机制形成血栓,严重时会导致相应组织缺血;微粒存留会刺激机体产生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严重时形成“异物肉芽肿”;微粒还会作为致热原导致患者发烧。
  可见,微粒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我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大容量注射剂每毫升大于10微米的微粒数不得超过25个,大于25微米的微粒数不得超过3个。
  对药物本身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否就能完全规避微粒的危害呢?答案是不能。由于静脉注射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受到各种污染,操作中带入的微粒也不容忽视。除了药物本身,不合格的输液器具、操作人员手部卫生、穿刺橡皮塞的碎屑脱落、药物配置场所内的空气微粒都会造成药物微粒污染。即便是在非常洁净的超净工作台进行药物配制,由于不同药物之间配伍,PH变化等均可能形成新的微粒,中药注射液配伍形成微粒更多。
  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药物微粒呢?一方面,如上所述,我们应认识到微粒的潜在危害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应严格掌握输液治疗的适应症,能经非输液途径给药的,尽量避免采取输液;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输液治疗产生恐慌,以至于在该采取静脉注射的时候疑虑重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和输液技术日益改进,过去那些严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已经越来越低了。药物质量在国家标准的要求下较之过去更可靠,配制药物和输注药物的技术在不断改进,输液器滤网的使用更可使微粒的数目大大减少。一次性输液器滤网孔径一般为20微米,能够滤去80%以上的微粒,近来又有孔径更小,滤过率更高的国产滤网面世。
  那么,已经进入人体的微粒该如何看待呢?传言所称“注射剂微粒会在体内积聚,长此以往会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静脉压升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 其实只对了一半: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在输液技术还不够完善的上世纪,这些临床问题正是人们不断改进药物质量、改进输液手段的原因,在严格控制微粒数目和大小后,情况已有改观。有个极端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一位患严重肠道疾病的患者失去了经口进食的能力,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在良好的医疗护理下,这名患者完全靠输营养液生存了数十年,每天输入2000毫升以上的液体,并在其间怀孕生子。
  看来网络流行的说法并不可靠,但是老调还得重弹:对静脉输液,既要看到他的弊端和隐患,避免滥用;也不宜危言耸听,夸大风险。只要能达到治疗目的,无创伤的医疗技术无疑是首选。
  (朱墨轩综合整理)
其他文献
牙外伤是指牙齿受急剧创伤,特别是打击或撞击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牙髓组织、牙周支持组织的损伤,孩子发生牙外伤的情况比较多见。  谁易出现牙外伤?  ·1~2岁的孩子走路还不稳,运动能力、反应等都正处在发育阶段,容易摔倒或撞在物体上,造成牙外伤。  ·2~4岁的孩子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外出活动增加,乳牙外伤有增加的趋势。  ·7~9岁的孩子发生年轻恒牙外伤的情况比较多见,占恒牙外伤的50%~70%,发
冬季的早晨,让宝宝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身体都是暖暖的。可是,对于工作忙的妈妈来说,早上煮粥比热一杯牛奶可麻烦多了。 这时,家里的保温杯、焖烧壶可以派上大用场了。可以在头一天晚上准备好食材,把焖烧壶用开水烫一遍,再加入食材,然后灌入开水。第二天早上起来倒出就可以食用了。
如果有人问“要不要给孩子玩积木或者乐高玩具”这个问题,你会觉得相当奇怪,而且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要玩啊!”但其实,在这些玩具产生之初,也面临着社会和家长同样的矛盾甚至抵制心理,也经历过争论与质疑,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孩子亲近自然、进行乡野游戏的时间。所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也必然发生着变化,“该不该让孩子用平板电脑学习”“该不该让孩子玩电子游戏”等这类新的困扰总会随之出现
1~3岁的宝宝,开始懂得自己寻找安全感,依恋物对他们来说,是有生命和情感的,并不是妈妈眼中脏乎乎的一只小玩偶。  妙妙有个很脏的毛绒玩具小兔,走到哪里都拎着它的耳朵把它带到哪里。吃饭的时候,她会把小兔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吃一口,给它假装吃一口;睡觉的时候必须抱着它;最要命的是如果出门没带小兔,那不管怎么着急都必须回家取,否则妙妙就会哭得死去活来。妈妈很担心,她知道孩子会有依恋物,但不知道妙妙这样的情
敢于表达的孩子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交和学习机会,更容易赢得成人和同伴的关注与喜爱。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胆子小、不爱表达,这可愁坏了父母们。  广场上,一位阿姨正在分发气球,好几个小朋友围上去:“阿姨,给我一个,我也要一个。”果果也想要,妈妈说:“你也去跟阿姨要吧!”果果小声咕哝了一句:“我不想要了。”然后藏在了妈妈身后。  不难发现,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一遇到陌生的环境或需要表达的场合就往后退缩,就像
关于便便题材的绘本不少,但为什么这本如此经典,深受孩子喜爱?也许它蕴含的更多心理学层面的意义,还没有被你意识到。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是很多父母耳熟能详的一本绘本,也受绝大多数孩子的喜爱。但是这本绘本,除了用幽默搞笑的手法和孩子探讨了便便在这个成人世界里的禁忌话题外,还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一段關系之旅  在故事中,小鼹鼠因为不知道是谁在它的头上拉了一坨便便,就找了不同的动物去问,这其实是
原创特别推荐  希望您“实验”入围的图画书,将您与孩子共读之后的故事和感想发送给我们。我们将择优刊登在杂志上,并将在年终评选“阅读小博士”,为小朋友颁发奖状和奖品,资深的读者还有柳会成为父母评审员代表,参与童书排行榜的评选!评选时间:投稿常年有效,10月份进行评选及揭晓。  参与邮箱:fumubidu1980@126.com  《老仙女的魔咒》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蒲蒲兰)  她看上去是一位普通的老太
迈克·博恩斯坦,著名童书“博恩熊”系列(中国读者熟知的“贝贝熊”系列)的第二任创作者。在他30岁时接过父亲创作了20年,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博恩熊”系列童书,继续创写熊家族的温馨故事。  本期,我们在他来访中国时,进行了一场独家对话。书,连接三代人的媒介  无论是博恩斯坦夫妇从最初尝试为两个儿子创作一本他们感兴趣的童书,还是两个儿子看着这样的故事在父母的笔下一天天成形,直到他们自己长大再次为下一代讲
我们搜集了许多一年级的故事。  想用故事告诉你,孩子上一年级,  什么最重要,遇到问题怎么办,  上课怎么学,作业该怎么陪……  一年级总会有问题,父母总有许多的“不知道”。  别着急,  名校校長、  资深班主任、  学科老师、  儿童学习专家、  儿保医生,  将联手答疑解惑,帮助你和孩子,  共同度过有故事的一年级。
冷分南北。北方的冷,屋里暖气如春,户外凛冽干冷,温差非常大;南方的冬天完全浸润在湿冷中,宝宝穿衣、洗澡、睡觉,都更不容易。不论南北,妈妈都要多费心思,在方方面面构筑好防线,让宝宝安然过冬。  南方宝宝过冬攻略  有人戏称:“北方的干冷是物理攻击,多穿衣服就可轻松防御;南方的湿冷是魔法攻击,穿再多衣服都没用。”由此可见,南方的湿冷真的很难熬。面对南方冬天的“魔法攻击”,该如何用心保护好宝宝呢?  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