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和经济文化现实情况,提出了建筑节能的对策,指出了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
关键词:建筑节能;夏热冬冷;政府主导;合同能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8)05—0120—05
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我国现有资源已难以支撑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道路。
一、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节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迅速增加,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任务之一。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还不包括建筑材料生产能耗。因此,建筑节能是节能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夏热冬冷地区的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大体上可以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个地区七月份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一般高出2℃左右,是在这个纬度范围内除沙漠干旱地区之外最炎热的地区;一月份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一般要低8—10℃,是世界上同纬度下冬季最寒冷的地区。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决定了该地区建筑能耗的构成。长期以来,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仅满足于数量的增加,对建筑节能的重视不够。夏热冬冷地区经济发达,用能巨大,生活水平较高,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较高,节能潜力巨大。因此研究该地区的节能对策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存在几个问题,具体如下。
1 过分依赖市场来推行建筑节能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运用市场调节手段,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和GDP的快速增长,显然是一个最理想的模式。然而,在现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技术也不够成熟的情况下,纯粹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切实际的。例如,节能产品价格过高导致其不能真正地走向千家万户。有关机构研究表明玻璃门窗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目前,为了增加建筑门窗的节能性能,建筑开发商普遍推荐使用节能窗。然而,目前市场上大力推行的LOW-E中空玻璃门窗,价格太高,单片LOW—E玻璃大约210—250元/平方米。普通家庭很难承受。
另外,在新的节能法还未出台前,很多节能技术不能真正得到应用。如同样两个开发商,其中一个开发商开发的房子采用了节能措施,如有外墙保温,太阳能利用,屋顶绿化等,而另外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急功近利,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采用新型节能产品和新技术。在目前建筑节能的标识未推广的情况下,购房者对建筑节能性能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去选择节能型的建筑。这样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没有采用节能技术的房子成本低,销售量大,从而导致开发商丧失采用建筑节能技术的积极性,整个社会节能工作也就不能很好地开展。
目前节能降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共识。只有依靠政府主导,推动能源市场化进程,才有可能使节能真正走向成熟的市场化。一些经济较发达夏热冬冷地区,在政府支持下推广市场节能。形成的成功经验,将有力地推动全国节能工作的开展。
2 盲目实施建筑节能措施
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关方面并没有针对当地的气候、文化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盲目试用其他地区的一些节能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目前,建筑节能工作在北方开展得比较好。南方地区相对缺少很好的建筑节能经验。很多南方地区套用北方经验,强制实行外墙保温。实际上在南方地区,外墙保温并不一定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弄不好还可能增加建筑或者建材能耗。建筑物墙两边存在温度差,保温材料不让温度差引起传热,这样就能节能。但是越到南方,建筑物墙两边的温度差越小,而温差越小就越不需要过多的保温,甚至不需要作保温。比如在冬天,东北室外温度零下28℃、室内20℃,温差就是48℃;而在上海、南京这一带温差就不到15℃。北方温差大,外墙保温能节省大量的能量;可是南方温差小,保温作用不大。保温在南方有时候还会起反效果。在春夏或夏秋相交的季节,南方室外温度处在18℃-25℃这一区间的时间较长,是很舒适的天气。可是室内由于白天太阳透过大面积的窗户照射而变得很热,这时候保温做得越好,热量就越不容易排出去(如果室内通风不好),反而需要开空调来降温。当然在冬季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应该依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建筑物的功能特点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取其利多弊少。
二、建筑节能对策
夏热冬冷地区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节能工作也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针对以上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对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提出以下对策。
1 由政府主导建筑节能工作
(1)尽快建立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实行能源审计
我国一直没有建筑能耗的统计制度。目前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缺乏我国建筑物所消耗终端能源的准确数据,不能准确地描述我国建筑能耗的特点。
缺乏建筑能耗统计数据,成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障碍,我国建筑能耗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建筑节能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节能潜力最大的是哪些类型建筑等问题亟待解决。
能耗统计是节能工作的有力依据。统计上来的能耗数据是作为制定政策的基准,成为大型公建能源审计、节能改造和北方既有居住建筑的供热计量、节能改造的技术支撑与政策的指针。通过能耗统计与收集,还可以了解哪一类型的建筑耗能较大,针对这一类型建筑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及整改方案,譬如,如果民用建筑耗能大,将会加大在北方实施供热改革力度,南方实施电价改革方案等。
能源审计也不可忽视。能源审计是一种能源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审计类别的不同对用能单位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经济效果的客观考察,通过对用能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析、检验测 试、诊断评价并提出节能改造措施。
通过能源审计可以掌握用户能源管理状况及用能水平,排查节能障碍和浪费环节,寻找节能机会与潜力,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夏热冬冷地区经济较发达,各种制度也比较完善,容易建立节能统计制度。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统计和能耗审计可以为其它地区的节能工作提供示范作用。
(2)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
我国曾经有过的唯一建筑节能优惠政策是节能建筑可以减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但此税种已于2001年1月1日停止执行。此后国家一直未再制定相关经济激励政策。
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建立专有资金,用于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奖励节能先进用户,提高用户节能积极性,并对既有建筑、交通设施进行节能改造。
节能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能完成。政府应对节能先进用户进行奖励,对能耗大,排放大的用户进行惩罚,真正做到赏罚分明。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由于用户、产权单位与国家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住户经济负担重,积极性也不够。事实上,如果改造费用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单位、个人共同负担,可能会出现节能的新局面。这方面,发达国家做得比较早也比较好。我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一些既有的成功经验。如美国加州政府,每年拿出5亿美元专项资金,专门用来改造既有建筑,奖励节能先进用户。住户在对自己的房子进行节能改造后,就可以申请该项资金。现阶段,在我国要实现所有地方政府都负担建筑节能改造的费用可能有困难,但夏热冬冷地区可以率先尝试。如上海政府目前正在对一些旧住宅建筑进行改造,既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又起到加固房屋,美化环境的作用。
(3)建立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
政府应加强终端能耗管理,研究能效标识制度,提高高效电器的市场份额,推进家用电器产品的机构调整合更新换代;制定强制性家用电器的最低能耗标准以及节能产品的认证制度和标识制度;倡导家电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效节能的产品,将电器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标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相结合;提高公众对购买节能产品的认可。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夏热冬冷地区,更该如此。
2 积极实行合同能源管理
在企业中推行节能改造项目时,首先面临着节能的经济效益问题。在传统的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的企业自身承担,潜在的风险让企业裹足不前,制约了企业采用节能新技术的积极性。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企业节能改造有望达到零投资、零风险的理想状态。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机制。它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为客户提供节能潜力分析、节能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选购、施工、节能量检测、人员培训等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向客户保证实现合同中所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
在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与节能量直接挂钩。项目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客户得到全部设备和以后的节能效益。
合同能源管理能对我国节能工作起到如下作用。首先,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在节能项目上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能创造实施节能项目的内在动力;其次,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而是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大部分风险,企业仍然可获得节能项目的效益,这克服了目前实施节能项目的主要市场障碍;第三,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节能项目时具有专业技术服务、系统管理、资金筹措等多方面综合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项目成本,还通过分享节能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获得利润,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吸引其它节能机构和投资者组建更多的节能服务公司。这样可以在全社会实施更多的节能项目,推动和促进节能的产业化。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人才多,财力大,节能潜力也大,可以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引进国外经验,形成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这其中,夏热冬冷地区应该成为重点。
3 优先开展科研攻关
科技是建筑节能的基础性支撑。科技管理部门首先应培育专业的建筑节能科研开发机构,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的科研开发机制,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内外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形成研究一批、开发一批、储存一批、认定推荐一批的科研开发新格局;其次应抓紧组织科研项目和调研课题的开展与论证,完成一批建筑节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成套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项目,如:对建筑能耗统计现状与对策、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建筑节能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建筑热工测试技术与现场检测方法和建筑外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体系的耐久性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等项目的研究。
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须有政策性投入。对于新的节能产品,政府可采取财政补贴、减免税收、返税等鼓励政策。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加速折旧等方式来推进节能工作的快速运行。如浙江省政府对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制度的研究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与研究院合作的形式,开发了不少节能新产品,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4 因地制宜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随着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和长期利用,总的数量不会逐渐减少趋于枯竭,甚至可以不断得以补充,即不断“再生”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一般情况下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目前可再生能源使用的主要问题是价格过高,使用不方便。如太阳能是最好的能源,但使用起来比较复杂,遇到阴雨天气更是需要常规能源进行补充。但如果能将耗能设备合并起来使用,就能达到规模效应,成本就会降低。例如,公共浴室需要使用大量热水,如果对普通浴室辅以太阳能加热设备,不仅在有太阳的时候使用,还能将能量储存起来,大大提高了效率。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
沼气是很好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广大农村大有作为。它不仅成本低使用方便而且能极大的降低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目前,秸秆、薪柴是中国农村传统的生活用能资源。据2000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全国农村居民每年要烧薪柴1.45亿吨,农村能源消耗总量达3.7亿吨标准煤。而直接燃烧薪柴的热转化效率极低。除能源极大浪费外,人畜粪便处理难还造成农村脏、乱、差。沼气分布广泛,能有效杀灭病菌、保护环境,适宜在我国广大农村大力推广。经济发达地区可加大对沼气利用技术的投入。
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要积极降低可再生能源生产价格,这样才能真正大规模的推广可再生能源。
5 实施运行后评估
建筑节能运行后评估对整个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建筑是否节能不是依据前期采用了多少节能技术,而是要通过后期的评估才能确定。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都声称是节能建筑,主要依据的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一些节能技术,如外墙保温,遮阳等等。但是否节能,还需要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节能专业机构应在节能项目建设过程中及竣工后,对部分材料、构件、建筑物的热工性能、采暖空调系统效果进行检测。通过对既有类似建筑能耗计算和实测节能建筑能耗相关数据,得出建筑物是否节能的结论。国外节能评估工作已较成熟,拥有很多专业机构。我国在这方面还需要培育相关机构,开展节能评估工作。
6 大力培养建筑节能人才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禁锢,造成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人才往往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而缺乏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建筑节能需要既懂得建筑的构造,又懂得节能技术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应大力探索如何培养建筑节能人才,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7 注重宣传教育
强大的节能动力来自于广泛的节能舆论宣传和深入的节能意识教育。欧盟国家建筑业主愿意投入成本,不断降低建筑能耗。正是因为他们已认识到建筑用能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正在对
关键词:建筑节能;夏热冬冷;政府主导;合同能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8)05—0120—05
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我国现有资源已难以支撑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道路。
一、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节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迅速增加,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任务之一。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还不包括建筑材料生产能耗。因此,建筑节能是节能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夏热冬冷地区的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大体上可以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个地区七月份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一般高出2℃左右,是在这个纬度范围内除沙漠干旱地区之外最炎热的地区;一月份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一般要低8—10℃,是世界上同纬度下冬季最寒冷的地区。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决定了该地区建筑能耗的构成。长期以来,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仅满足于数量的增加,对建筑节能的重视不够。夏热冬冷地区经济发达,用能巨大,生活水平较高,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较高,节能潜力巨大。因此研究该地区的节能对策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存在几个问题,具体如下。
1 过分依赖市场来推行建筑节能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运用市场调节手段,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和GDP的快速增长,显然是一个最理想的模式。然而,在现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技术也不够成熟的情况下,纯粹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切实际的。例如,节能产品价格过高导致其不能真正地走向千家万户。有关机构研究表明玻璃门窗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目前,为了增加建筑门窗的节能性能,建筑开发商普遍推荐使用节能窗。然而,目前市场上大力推行的LOW-E中空玻璃门窗,价格太高,单片LOW—E玻璃大约210—250元/平方米。普通家庭很难承受。
另外,在新的节能法还未出台前,很多节能技术不能真正得到应用。如同样两个开发商,其中一个开发商开发的房子采用了节能措施,如有外墙保温,太阳能利用,屋顶绿化等,而另外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急功近利,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采用新型节能产品和新技术。在目前建筑节能的标识未推广的情况下,购房者对建筑节能性能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去选择节能型的建筑。这样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没有采用节能技术的房子成本低,销售量大,从而导致开发商丧失采用建筑节能技术的积极性,整个社会节能工作也就不能很好地开展。
目前节能降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共识。只有依靠政府主导,推动能源市场化进程,才有可能使节能真正走向成熟的市场化。一些经济较发达夏热冬冷地区,在政府支持下推广市场节能。形成的成功经验,将有力地推动全国节能工作的开展。
2 盲目实施建筑节能措施
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关方面并没有针对当地的气候、文化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盲目试用其他地区的一些节能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目前,建筑节能工作在北方开展得比较好。南方地区相对缺少很好的建筑节能经验。很多南方地区套用北方经验,强制实行外墙保温。实际上在南方地区,外墙保温并不一定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弄不好还可能增加建筑或者建材能耗。建筑物墙两边存在温度差,保温材料不让温度差引起传热,这样就能节能。但是越到南方,建筑物墙两边的温度差越小,而温差越小就越不需要过多的保温,甚至不需要作保温。比如在冬天,东北室外温度零下28℃、室内20℃,温差就是48℃;而在上海、南京这一带温差就不到15℃。北方温差大,外墙保温能节省大量的能量;可是南方温差小,保温作用不大。保温在南方有时候还会起反效果。在春夏或夏秋相交的季节,南方室外温度处在18℃-25℃这一区间的时间较长,是很舒适的天气。可是室内由于白天太阳透过大面积的窗户照射而变得很热,这时候保温做得越好,热量就越不容易排出去(如果室内通风不好),反而需要开空调来降温。当然在冬季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应该依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建筑物的功能特点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取其利多弊少。
二、建筑节能对策
夏热冬冷地区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节能工作也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针对以上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对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提出以下对策。
1 由政府主导建筑节能工作
(1)尽快建立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实行能源审计
我国一直没有建筑能耗的统计制度。目前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缺乏我国建筑物所消耗终端能源的准确数据,不能准确地描述我国建筑能耗的特点。
缺乏建筑能耗统计数据,成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障碍,我国建筑能耗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建筑节能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节能潜力最大的是哪些类型建筑等问题亟待解决。
能耗统计是节能工作的有力依据。统计上来的能耗数据是作为制定政策的基准,成为大型公建能源审计、节能改造和北方既有居住建筑的供热计量、节能改造的技术支撑与政策的指针。通过能耗统计与收集,还可以了解哪一类型的建筑耗能较大,针对这一类型建筑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及整改方案,譬如,如果民用建筑耗能大,将会加大在北方实施供热改革力度,南方实施电价改革方案等。
能源审计也不可忽视。能源审计是一种能源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审计类别的不同对用能单位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经济效果的客观考察,通过对用能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析、检验测 试、诊断评价并提出节能改造措施。
通过能源审计可以掌握用户能源管理状况及用能水平,排查节能障碍和浪费环节,寻找节能机会与潜力,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夏热冬冷地区经济较发达,各种制度也比较完善,容易建立节能统计制度。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统计和能耗审计可以为其它地区的节能工作提供示范作用。
(2)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
我国曾经有过的唯一建筑节能优惠政策是节能建筑可以减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但此税种已于2001年1月1日停止执行。此后国家一直未再制定相关经济激励政策。
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建立专有资金,用于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奖励节能先进用户,提高用户节能积极性,并对既有建筑、交通设施进行节能改造。
节能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能完成。政府应对节能先进用户进行奖励,对能耗大,排放大的用户进行惩罚,真正做到赏罚分明。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由于用户、产权单位与国家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住户经济负担重,积极性也不够。事实上,如果改造费用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单位、个人共同负担,可能会出现节能的新局面。这方面,发达国家做得比较早也比较好。我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一些既有的成功经验。如美国加州政府,每年拿出5亿美元专项资金,专门用来改造既有建筑,奖励节能先进用户。住户在对自己的房子进行节能改造后,就可以申请该项资金。现阶段,在我国要实现所有地方政府都负担建筑节能改造的费用可能有困难,但夏热冬冷地区可以率先尝试。如上海政府目前正在对一些旧住宅建筑进行改造,既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又起到加固房屋,美化环境的作用。
(3)建立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
政府应加强终端能耗管理,研究能效标识制度,提高高效电器的市场份额,推进家用电器产品的机构调整合更新换代;制定强制性家用电器的最低能耗标准以及节能产品的认证制度和标识制度;倡导家电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效节能的产品,将电器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标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相结合;提高公众对购买节能产品的认可。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夏热冬冷地区,更该如此。
2 积极实行合同能源管理
在企业中推行节能改造项目时,首先面临着节能的经济效益问题。在传统的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的企业自身承担,潜在的风险让企业裹足不前,制约了企业采用节能新技术的积极性。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企业节能改造有望达到零投资、零风险的理想状态。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机制。它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为客户提供节能潜力分析、节能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选购、施工、节能量检测、人员培训等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向客户保证实现合同中所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
在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与节能量直接挂钩。项目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客户得到全部设备和以后的节能效益。
合同能源管理能对我国节能工作起到如下作用。首先,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在节能项目上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能创造实施节能项目的内在动力;其次,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而是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大部分风险,企业仍然可获得节能项目的效益,这克服了目前实施节能项目的主要市场障碍;第三,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节能项目时具有专业技术服务、系统管理、资金筹措等多方面综合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项目成本,还通过分享节能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获得利润,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吸引其它节能机构和投资者组建更多的节能服务公司。这样可以在全社会实施更多的节能项目,推动和促进节能的产业化。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人才多,财力大,节能潜力也大,可以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引进国外经验,形成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这其中,夏热冬冷地区应该成为重点。
3 优先开展科研攻关
科技是建筑节能的基础性支撑。科技管理部门首先应培育专业的建筑节能科研开发机构,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的科研开发机制,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内外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形成研究一批、开发一批、储存一批、认定推荐一批的科研开发新格局;其次应抓紧组织科研项目和调研课题的开展与论证,完成一批建筑节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成套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项目,如:对建筑能耗统计现状与对策、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建筑节能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建筑热工测试技术与现场检测方法和建筑外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体系的耐久性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等项目的研究。
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须有政策性投入。对于新的节能产品,政府可采取财政补贴、减免税收、返税等鼓励政策。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加速折旧等方式来推进节能工作的快速运行。如浙江省政府对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制度的研究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与研究院合作的形式,开发了不少节能新产品,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4 因地制宜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随着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和长期利用,总的数量不会逐渐减少趋于枯竭,甚至可以不断得以补充,即不断“再生”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一般情况下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目前可再生能源使用的主要问题是价格过高,使用不方便。如太阳能是最好的能源,但使用起来比较复杂,遇到阴雨天气更是需要常规能源进行补充。但如果能将耗能设备合并起来使用,就能达到规模效应,成本就会降低。例如,公共浴室需要使用大量热水,如果对普通浴室辅以太阳能加热设备,不仅在有太阳的时候使用,还能将能量储存起来,大大提高了效率。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
沼气是很好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广大农村大有作为。它不仅成本低使用方便而且能极大的降低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目前,秸秆、薪柴是中国农村传统的生活用能资源。据2000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全国农村居民每年要烧薪柴1.45亿吨,农村能源消耗总量达3.7亿吨标准煤。而直接燃烧薪柴的热转化效率极低。除能源极大浪费外,人畜粪便处理难还造成农村脏、乱、差。沼气分布广泛,能有效杀灭病菌、保护环境,适宜在我国广大农村大力推广。经济发达地区可加大对沼气利用技术的投入。
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要积极降低可再生能源生产价格,这样才能真正大规模的推广可再生能源。
5 实施运行后评估
建筑节能运行后评估对整个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建筑是否节能不是依据前期采用了多少节能技术,而是要通过后期的评估才能确定。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都声称是节能建筑,主要依据的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一些节能技术,如外墙保温,遮阳等等。但是否节能,还需要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节能专业机构应在节能项目建设过程中及竣工后,对部分材料、构件、建筑物的热工性能、采暖空调系统效果进行检测。通过对既有类似建筑能耗计算和实测节能建筑能耗相关数据,得出建筑物是否节能的结论。国外节能评估工作已较成熟,拥有很多专业机构。我国在这方面还需要培育相关机构,开展节能评估工作。
6 大力培养建筑节能人才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禁锢,造成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人才往往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而缺乏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建筑节能需要既懂得建筑的构造,又懂得节能技术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应大力探索如何培养建筑节能人才,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7 注重宣传教育
强大的节能动力来自于广泛的节能舆论宣传和深入的节能意识教育。欧盟国家建筑业主愿意投入成本,不断降低建筑能耗。正是因为他们已认识到建筑用能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正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