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意象思维的运用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eda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意象思维是指创作主体为表达某种情思把“物象”转化为“心象”、创造成“艺象”的思维活动.浸润和体验、移情和联想、转化和表达是基于意象思维的教学关键.在具体实践时,我们可以通过“物象—心象”的演化、“心象—艺象”的转化、“艺象—意境”的深化来改进“造型·表现”教学,从而有效落实美育价值.
其他文献
促进学生成长是学校课后服务的内部价值,是解决家长接送难题、制衡校外培训无序发展、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等外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作为近年来的政策关键词,学校课后服务在政策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将学生固定在教室里、与学生需要不匹配、未能拓展学生成长空间、忽略学生内在纪律等问题,未能有效促进学生成长.为学生成长计,可将学生成长分解为资格性成长、社会性成长和个体性成长,并据此建构学校课后服务课程.
新时代城市小学面临家校劳动教育观念畸变、儿童劳动素养缺失、劳动教育基地稀缺的典型困境,以学校区域社会资源为载体,通过与社区等联合建设劳动课程基地,为学生建构并实施有现代科技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在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的劳动育人模式中探寻立德树人的新路径,可以为城市小学常态、有序、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样本借鉴.
高品质的教育科学研究是学校教育教学“优质均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能有效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促使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靶向导研,从定靶导向,精准定位研究维度;练靶析径,逐级加大研究深度;验靶促能,多元助力研究效度等三个方面有效促进教育科研提质增效.
单篇古诗教学容易产生诗意解析过度、学生参与不够、阅读探究缺位、人文熏陶乏力等问题.互文性视野下的古诗教学,“以诗解诗”能进一步明确古诗教学的定位、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习得阅读探究的方法、内化传统人文的精神,具体教学可以从以诗解读背景、以诗解读字句、以诗解读主题、以诗解读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
混合式学习指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混合并存的双线学习.从整合单元内容、创设真实情境、建构问题境脉、嵌入多元评价等策略出发,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融合起来,以期实现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更新与迭代.
提高教学质量是深化小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学质量的管控十分必要.向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管理要质量,应该遵循一定程序与结构.因此,通过对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管控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结构性的四个层面的质量管控,即课前准备质量管控,课中实施质量管控,课后学生作业质量管控,教后经验总结质量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