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意义建构的教育理论,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知识的意义建构,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型教学 问题 启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源于结构主义(Structionism),其创始人可追溯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而学习者的认识活动一般涉及图式、同化、调节和平衡四个环节。这就是皮亚杰所谓的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早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在他看来,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程度是要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他强调教育者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在皮亚杰、维果茨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心理学家科尔皮格、卡茨、拉斯菲尔德等人对认知结构的性质、发展条件、教学的认知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使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并逐步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占支配地位的教学流派。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在教学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有以下四个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其中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新时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政教学在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升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使许多教师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角,以教学内容充实、理论阐释深刻、语言流畅、讲课富有激情、课堂气氛活跃等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标准,传统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真正理解和接受,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传统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以“教”为主。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实行大班教学,且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等,使不少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进度选择讲授法作为主要教学法。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论教学就是理论灌输”的认识,从而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排斥心理。
(三)讲授模式僵化,缺乏真实的学习情境。
传统的思政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缺乏新意;只注重理论阐释,忽视联系实际;或是旁征博引却偏离主题,过分强调趣味性的内容又往往离题太远而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从而造成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社会活动相脱节,空洞的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活动单一,只强调老师“教”和学生“学”。
认为教学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也仅仅体现为简单的师生关系,而忽视了认知主体的学生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因而对“协作学习”认识不足.没有重视小组式的讨论和交流。
(五)对学生的考评缺乏科学性。
传统评价学生的方式是通过学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学效果检测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考试独立于教学过程,缺少科学性。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考核办法中,标准化测试容易操作但有缺陷,它只能测出学生全部能力的非常表面的有限信息,仅仅依靠这类考试的分数来评判学生,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公正评价,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刻认识“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转变重“教”轻“学”的传统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让课堂教学由“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将教学活动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对理论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能力。
(二)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情境化教学。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学习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脱离实际情境的教学模式,认识到真实情境创设能够让学习者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完成意义建构。也只有在实际的情景下学习,学习者才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师首先要吃透理论,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在此基础上,筛选教学内容,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现实问题,突出对学生独自解决或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提倡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优化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的效果,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的协作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成为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丰富教学方法的策略,促进意义建构能力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知识成功地“转移”进了学生头脑,更不意味着学生已把这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认知。因此,“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最终目标。要帮助学生完成意义构建,就要帮助学生激活头脑中的图式去“顺应”或“同化”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该多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五)改革传统评估手段,建立多维评估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考查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创造性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的评价体系,选择适当的评价内容和灵活的评价方法。与此同时,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除了学生自评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组内进行相互评价。为了保证评价效果和质量,还可以让组长负责监督评价活动。同时,不同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交流意见。总之,建立既公平合理又能考查学生真实水平的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5.
[2]李延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58-162.
[3]郭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7):151-153.
[4]方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0,(2):61-63.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型教学 问题 启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源于结构主义(Structionism),其创始人可追溯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而学习者的认识活动一般涉及图式、同化、调节和平衡四个环节。这就是皮亚杰所谓的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早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在他看来,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程度是要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他强调教育者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在皮亚杰、维果茨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心理学家科尔皮格、卡茨、拉斯菲尔德等人对认知结构的性质、发展条件、教学的认知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使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并逐步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占支配地位的教学流派。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在教学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有以下四个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其中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新时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政教学在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升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使许多教师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角,以教学内容充实、理论阐释深刻、语言流畅、讲课富有激情、课堂气氛活跃等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标准,传统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真正理解和接受,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传统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以“教”为主。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实行大班教学,且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等,使不少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进度选择讲授法作为主要教学法。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论教学就是理论灌输”的认识,从而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排斥心理。
(三)讲授模式僵化,缺乏真实的学习情境。
传统的思政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缺乏新意;只注重理论阐释,忽视联系实际;或是旁征博引却偏离主题,过分强调趣味性的内容又往往离题太远而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从而造成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社会活动相脱节,空洞的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活动单一,只强调老师“教”和学生“学”。
认为教学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也仅仅体现为简单的师生关系,而忽视了认知主体的学生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因而对“协作学习”认识不足.没有重视小组式的讨论和交流。
(五)对学生的考评缺乏科学性。
传统评价学生的方式是通过学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学效果检测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考试独立于教学过程,缺少科学性。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考核办法中,标准化测试容易操作但有缺陷,它只能测出学生全部能力的非常表面的有限信息,仅仅依靠这类考试的分数来评判学生,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公正评价,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刻认识“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转变重“教”轻“学”的传统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让课堂教学由“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将教学活动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对理论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能力。
(二)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情境化教学。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学习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脱离实际情境的教学模式,认识到真实情境创设能够让学习者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完成意义建构。也只有在实际的情景下学习,学习者才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师首先要吃透理论,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在此基础上,筛选教学内容,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现实问题,突出对学生独自解决或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提倡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优化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的效果,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的协作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成为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丰富教学方法的策略,促进意义建构能力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知识成功地“转移”进了学生头脑,更不意味着学生已把这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认知。因此,“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最终目标。要帮助学生完成意义构建,就要帮助学生激活头脑中的图式去“顺应”或“同化”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该多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五)改革传统评估手段,建立多维评估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考查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创造性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的评价体系,选择适当的评价内容和灵活的评价方法。与此同时,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除了学生自评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组内进行相互评价。为了保证评价效果和质量,还可以让组长负责监督评价活动。同时,不同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交流意见。总之,建立既公平合理又能考查学生真实水平的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5.
[2]李延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58-162.
[3]郭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7):151-153.
[4]方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0,(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