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佐米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o2009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伊沙佐米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以伊沙佐米为基础方案化疗的41例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后反应率及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平均3个疗程含伊沙佐米的方案化疗,总体反应率为53.66%(22/41),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及以上的比率为24.39%(10/41).既往接受过二线以上治疗、ISS分期Ⅲ期、肾功能不全及细胞遗传学高危的患者总体反应率较低(P<0.05).中位随访22个月,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2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6个月.主要不良事件包括血小板减少(4.9%)、恶心(12.2%)、呕吐(4.9%)、皮疹、带状疱疹等,无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或加重,大多为Ⅰ~Ⅱ级,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伊沙佐米对部分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CPH)脾切除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4月行CPH脾切除术后PVT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术后无PVT患者8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2组一般资料、术后1 d、3 d、5 d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凝固时间(K值)、凝血形成速率(α角)、凝血最终
近年来,随着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的快速发展[1]、更加灵活的供者选择策略[2-3]、对高龄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管理经验的日趋丰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适应证和获益人群得到很大的扩充.虽然新药和生物免疫治疗使allo-HSCT在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而言,移植的比例仍旧不断上升,几乎占allo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黏膜组织细胞特异性莫洛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肝肠钙黏连蛋白17(CDH17)及胃蛋白酶原(PGC)表达,并分析这3项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确诊并行手术的胃癌患者80例,另选择同期3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取手术标本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胃黏膜组织Bmi-1、CDH17、PGC及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50(CA50)、CA199、CA242、CA724及癌胚抗原(CEA)]表达,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Rh血型系统抗原种类繁多,抗原强度仅次于ABO血型系统,输注Rh系统不相合血液会引起迟发性溶血反应,不规则抗体产生等输血不良反应[1-2].临床上最重要、最常见的是D、C、E、c、e 5个抗原.目前的常规检测大多只检测D抗原,本研究通过对RhD阳性献血者的C、E、c、e抗原的检测,分析Rh表型的分布情况,探讨Rh表型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系因免疫调节功能发生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致使红细胞破坏的一种溶血性贫血,临床上AIHA的病因可能是原发性或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增殖性疾病、感染以及肿瘤[1].输血是治疗AIHA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AIHA患者输血可能存在特殊的危险性,尤其当患者血液中自身抗体阳性且干扰配血试验时,使输血变得更加复杂,当遇到此类患者,要求尽量不输或谨慎输注.但近年来受大环境、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
1病例资料rn患者,男性,7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喘1个月余,加重1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肺栓塞、脑出血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6.3℃,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 130/8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两肺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侧锁骨中线外侧0.5 cm,心率91次/min,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主动脉瓣第1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
XG抗原是Mann在1962年发现于1例白血病患者,1994年由国际输血协会(ISBT)确认和命名为红细胞系统抗原,抗原的系统命名是XG,系统编号012,2020年确认这个系统有2个抗原.目前XG抗原国内报道不多[12],本文参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对XG抗原的研究报道,在抗原的基因、各外显子编码序列,以及抗原的分子生物学构造、功能和抗原的免疫学反应格局及抗原的分布频率等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的数量变化,探讨cGVHD与内皮系统损伤修复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23例allo-HSCT后cGVHD患者的外周血,以同期无cGVHD患者(15例)及健康供者(20例)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EPC数量;并对不同分类分级cGVHD患者EPC数量进一步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GVHD组及无cGVHD组外周血EPC含量均显著减少-(439±238.7)个/mL vs (1130±254.
目的:评估卡泊芬净在预防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中侵袭性真菌病(IF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同期对照比较IST后28 d内SAA患者静脉使用卡泊芬净或碳酸氢钠/制霉菌素交替漱口预防IFD的疗效和安全性,未脱离粒细胞缺乏者延长至恢复期,或最多60 d;评估真菌突破感染率、生存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卡泊芬净组纳入45例患者,对照组纳入65例患者.卡泊芬净组真菌感染突破6例(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4例(52.3%)(P<0.001);卡泊芬净组中死于真菌感染0例,对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T细胞亚群及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73例IM患儿包括伴肝功能损伤31例(IM A组)、不伴肝功能损伤42例(IM B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比例、绝对计数以及CD4+T和CD8+T上PD-1、Tim-3表达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患儿CD3+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增高、CD4+和CD8+T细胞上PD-1、Tim-3表达频率升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