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癌症发病及流行状况,为癌症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西南大学1972~2006年所有癌症患者均纳入调查范围,并对校园内居住及工作环境的放射性、微波、水、空气、居室装修等进行检测。[结果]共发现222例癌症患者,男性142例,女性80例,男女之比为1.78︰1。癌症病人年龄平均为(63.23±12.81)岁;排在前5位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共计138例,占癌症患者的62.16%。1972~1981年粗发病率年平均85.42/10万,死亡率58.73/10万;1982~1991年粗发病率年平均为159.29/10万,死亡率为110.62/10万;1992~2001年粗发病率年平均为248.15/10万,死亡率为195.17/10万。2002~2006年粗发病率年平均为371.32/10万,死亡率为232.70/10万。2006年教职工粗发病率为345.94/10万,标化发病率为214.61/10万,死亡率为230.63/10万;社区居民粗发病率为198.8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37.91/10万,死亡率为124.30/10万。普查发现仅为13.87%,症状出现查出占81.25%,偶然发现占5.20%。炊事员和某些特殊工种(木工漆工、驾驶员、印刷工)的癌症发病危险高于教学科研、专业技术人员,OR值分别为4.707和2.477(P﹤0.05)。校园内居住及工作环境的放射性、微波、水、空气、居室装修等检测,均在国家规定的正常范围。[结论]我校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粗发病率在国内居于较高水平,但标化率并不高于全国和重庆市区的水平;癌症患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人口老龄化、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工种是癌症的危险因素。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是癌症防治工作的重点;改善工作环境与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癌症普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