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及其匡正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同时,道德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在现代社会,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们的相互关系。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高等学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仍屡见不鲜。道德建设要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个体和社会的统一,具体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应把教育引导和制度管理结合起来,使具有外在强制性特征的道德他律性,逐步转化为具有内在自觉性特征的道德自律性。
  关键字:道德;负道德;大学生;心理分析;匡正
  
  一大学生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及分析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有时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非道德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负道德心理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对这些负道德心理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无知心理觉得"不知道什么是道德"。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从众心理主要是道德管理问题
  从众心理觉得"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制度经济学中有一条重要原理,当个人改变行为不能扭转局势时,人们会选择最终不利于自己的制度。大学生就餐秩序混乱是高校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下课铃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直奔饭厅,人人争先恐后寸步不让见缝就钻,结果售饭窗前一片混乱。这时如果某人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礼貌谦让、排队等待,他在仍是一团混乱的食堂里反倒成了傻瓜。最后他只好和其他人一样,冲向那乱成一团的窗口。这就是道德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类似的情况在今日的社会中数不胜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真正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身体力行,令行禁止,不让第一个"闯红灯"的人坦然而去,可能就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君子可欺以其方",道德风气建造难,崩塌易,少数人钻空子得了利,可诱使更多的人学他们的样,道德风尚很快会垮下去。
  (三)侥幸心理主要是道德成本问题
  侥幸心理觉得"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道德成本是对道德行为或非道德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正层面含义,即遵守道德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二是负层面含义,即违反道德的人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的惩罚。[1]在大学里及成人教育的考试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有受到应得的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非道德行为付出应付的成本,引得后来人的仿效。制假售假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首先还是打击不力,罚他一千,他能再赚一万、十万,制假者付出的非道德成本太低。道德成本是道德环境建设中的一把尺度,如果道德成本很高,就可能使道德行为人望而却步,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在鼓励与之相悖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负道德成本过低,那可能使非道德行为人有恃无恐,使非道德行为难以约束和控制。
  (四)反叛心理主要是道德示范问题
  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在我们的社会中确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弄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意识和举动故意做得很张扬,以引人注目;有些人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向道德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公正往往是引发不道德甚至故意反道德行为的原因。你不守规则大发不义之财,你利用手中职权获取各种特权,还有什么资格侈谈道德,甚至谴责我们的不道德行为呢?因此,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在高校必须强调教师和管理者的道德示范作用。[2]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道德的"从上做起"比"从我做起"更具价值,从世界各国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看,也只有"从上做起",才能真正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迅速改变和提高。在高校,老师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总之,在道德教育、道德管理、道德成本和道德示范中,道德教育属于理论教育,道德管理属于强制教育,道德成本属于实践教育,道德示范属于案例教育。四种教育相互关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正反面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将决定学生的道德水平。
  二大学生负道德心理的匡正
  上述分析表明,非道德行为的产生是有其很深的社会、环境、心理根源的。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观点,人之初本无"性善"、"性恶"之分,后天的环境是养成良好道德的关键。必须通过不断的教育,使人们逐步理解、接受,并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即使是已经掌握了较多知识的大学生,也有一个道德教育问题,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强化道德理念。而道德的他律,主要是通过制度、法律和管理来实现的,在高校还要通过校规校纪来实现。一般来说,社会道德所要求的基本准则,很多都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或通过社会舆论、社会共识的形式肯定下来。人们在处理人与人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都必须遵守这些准则;如果违背这些准则,则会受到法律、制度的惩罚,或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道德法庭的"审判"。西方有句谚语:"塑造一个贵族,要给三代人换血",贵族高贵的"血",是在一个法律严谨、制度严密、管理严格的环境中逐渐"换"出来的。在这里,他律的作用是巨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牵涉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的素质由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方面组成,缺一不可,而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道德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道德的约束作用,需要各方面的严格执法、严格管理;道德的成本调节,又牵涉到法律、制度的建设;道德的示范作用,需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如果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进展,个人道德修养则难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难以提高。[3]
  因此,我们在高校道德建设中,必须按党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说:"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的精神,根据负道德心理的种种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黎文森.关于大学生道德心理的调查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03).
  [2]刘丽萍.论大学生道德心理形成机制与人文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7).
  [3]周精辟,杨亭林.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特点的分析及对策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7).
  作者简介:张育(1987-),山西晋中人,现为天津商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为青年素质发展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 要: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是我国刑法中的重要罪名,但在实务中往往难以将二者区分,为进一步明确二者在司法实务中的适用,本文对其界限予以厘清。  关键词:抗税罪 妨害公务罪 实务 界限    一、一案例引发的思考   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是我国刑法中的重要罪名,但在实务中,有时很难对二者作明确界定,区分二者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下述案例:甲经营一小商店,在税务人员收缴税款时,甲与税务人员发生口角,并
期刊
摘 要:我国自建国以来进行了数次重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其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当下探索新时期如何实现当下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与分配公平实现之间最佳契合的问题开展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土地所有权、经营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建国以来历次土地改革运动对我们探索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最佳契合提供了可为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土地所有权 经营权 改革    千百年来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特点和途径三个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
期刊
摘 要:罗森贝克说"证据是诉讼的脊梁",审理电子商务纠纷案件的关键在于对电子证据的认定,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认定问题。  关键词:电子证据;可采性;证明力    电子证据在我国的发展极其缓慢,但是由于在诉讼中的重要性,关于如何分配电子证据的举证责任,如何确定其可采性,如何分析其证明力的强弱,值得关注与研究。  一、责任探索:电子证据认定的举证分配  (一)困境--区别于普通
期刊
摘 要:当前"应试型"合同法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对其反思,主张合同法教学进行"应用型"的探索。提出合同法的"应用型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构建"知识教授--课下巩固--实践体验"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合同法教学;司法考试;应试型;应用型    一、"应试型"合同法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08年开始,法学教育的在校本科生可以参加全国司法考试,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期刊
摘要:人力资本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主导因素,同时也能有效解决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本文就如何搞好公司治理中的人力资本管理提出了几项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 人力资本 管理 措施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本的有关科学论述,笔者得出以下两点基本结论:第一,劳动力(即人力)是资本。所谓资本,其实质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劳动力具有价值,上述三个因素决定了其价值量的大小;同时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能
期刊
摘 要:数据显示,不同形式的网络版权侵权行为正在急速增长,而这些侵权案件也正日益成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负担。本文通过讨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职能和网络版权的主要特点,认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要加强自身的技术管理能力,同时提高网络版权保护的责任。通过介绍美国和韩国的相关经验也可以看出,政府在相关立法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2006年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和2010年开始实施《侵权责任法》是一个巨
期刊
摘 要:"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为了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在实际处理问题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方法。  关键词:特殊学生;高校;教育管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显现出个体或群体的差异性,突显出个体或群体的特异性问题,由此而衍生的"特殊学生
期刊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作为基础教育"母机"的高等师范院校,他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对高师的课程及其设置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新课改;设置课程    高师课程最终是为了培养基础教育的教师,而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又取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对于教学的要求和对学生
期刊
摘要: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的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广泛关注的话题,这不仅给毕业生本人带来了很大困扰,给整个社会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基于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以及成因进行分析,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本身等方面就解决此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    近年来,由于我国就业市场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在城乡、地区及行业等方面存在差距,用人单位吸纳能力下降,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