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的“金与绿”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ng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幕开启,北京市东北部一个美丽小城——密云县日益成为全国焦点。
  从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到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市),从北京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北京市节能先进区县到如今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密云自2001年就启动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步伐,充分领略到生态经济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4年,密云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9亿元,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99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855元,增长10.2%;全县林木生态覆盖率达8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85%和7.6%,大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超额完成市定下降2%的年度任务。
  这样的成绩,在更加注重内涵式增长的新常态下显然极易得到普遍性关注。在中国经济因20年高速增长造成环境恶化、发展难以持续的大背景下,密云是如何质效兼顾地制订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又是如何结合生态优势打造产业格局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哪些创新和突破?围绕这些问题,《财经界》日前专访了密云县副县长蒋学甫。
  生态与经济的平衡术
  《财经界》:在密云县政府网站上,“红色密云、绿色密云、金色密云”被放在最为显目的位置上,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蒋学甫:事实上,这是密云对自身发展的形象定位。2011年8月,密云县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凝炼提出了密云形象,既红色密云、绿色密云、金色密云。
  红色密云是指密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党领导密云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形象。绿色密云是指密云有着山青、水净、天蓝的绿色优美环境,有着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文明行动,是北京环境最优美、生态质量最好的区县。金色密云是指密云人民抓住发展机遇,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发展后劲十足,财政收入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密云的未来充满了金色的希望。
  《财经界》:既要打造生态质量最好的绿色密云,又要创建高速增长的金色密云,密云的“平衡术”是什么?
  蒋学甫:密云“有山有水、又大又美”,要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好环境,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达成的共识是: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全局,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政策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财经界》:按照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密云近年来展开了怎样的探索,制定了哪些具体发展目标?
  蒋学甫:自2001年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以来,密云在北京市就率先推进了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2009年起,县委、县政府又根据密云功能定位和首都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深化密云特色科学发展体系,坚持继承与创新,制定了“密云生态涵养发展区工作方略”,提出了“三个走在前列”奋斗目标,确立了“绿色国际休闲之都”发展定位,明确了密云的产业方向、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明确提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前提是保护环境,核心是加快发展,根本是促进富民,力争“十二五”期末经济建设走在北京市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前列、社会建设走在北京市郊区前列、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体系造就“金与绿”
  《财经界》: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在您看来,目前密云在机制管理方面有哪些创新?
  蒋学甫:十几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以水源保护为重点,生态元素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的密云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体系日趋完善。
  总体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制定并全面落实《密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开展密云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分析,初步建立了生态文明基础数据库。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密云水库及周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具体而言,一是率先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二是高标准创建全覆盖保水防控体系;三是率先创建网格化生态管理体系。
  所谓网格化生态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将网格化生态管理理念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的方式,体系中涵盖“一网建设、二级指挥、三级平台、四级管理”。2012年6月,密云已在全北京市率先实现网格化工作全覆盖。
  《财经界》:我们知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密云县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是否形成一些好的专项资金机制?
  蒋学甫:在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方面,密云县不断强化保障机制。《密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县政府每年筹集不低于财政收入10%的资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引导资金。持续增加县财政投资力度,2009年以来,全县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年增长15%。
  同时,密云每年投入7633万元,成立了共15000余人的“六护”(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队伍。“六护”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密云县生态环境管理逐步趋向于精细化、制度化、常态化。
  此外,密云还不断创新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2007年密云县政府主导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以“保护水源地环境,促进水源区发展”为己任的公募基金会——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拓宽了筹资渠道,完善了“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财经界》:新常态下,GDP至上的考核机制已难以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密云的先期实践中是否形成了一些好的探索?
  蒋学甫:实行分区差异化考核,是密云通过长期探索挖掘出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密云按照生态与发展、保护与建设、当前与长远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在过去“库南城镇产业发展区”和“库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基础上,将全县区域细分为新城核心区、绿色发展区、绿色拓展区、水源保护区四个功能区。基于不同功能区发展的重点不同,设定不同的分值及权重,在考核的具体内容上也有所区别和侧重。   具体而言,新城核心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权重分别为20%、50%、30%。绿色发展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权重分别为40%、30%、30%。绿色拓展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权重分别为30%、35%、35%。水源保护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权重分别为20%、30%、50%。
  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
  《财经界》:我们看到,此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制度创新成为一个核心任务。您对此如何理解?
  蒋学甫:首先,这是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的要求,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愿景的首要选择,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途径。
  其次,制度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硬实力,先进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是单一的制度设计,而是制度结构的创新和制度体系的构建,最终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约束性、规范性和引导性规定和准则。
  此外,制度创新也是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深刻、持久和重大的“生态革命”。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有法律、制度、政策尚不完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对现有制度体系进行继承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财经界》:那么,您如何评价密云当前的机制体制创新,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蒋学甫:目前,密云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深化实施的重要阶段。全县已形成“保水是第一责任”、“保护环境是前提”、“生态涵养发展区要坚持科学发展”的基本共识,“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促生态”的方式取得一定成效。
  但在未来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瓶颈和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密云生态建设补偿机制需进一步强化创新。尽管县财政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10%用于环境建设,但密云水库周边镇村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和维护费用、库北生态保护专项转移补助资金偏大,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地区经济社会承载能力,继续完善国家、市和县级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发展市场化生态补偿新方式。
  此外,绿色低碳循环体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也需进一步拓展。具体包括:低端产业亟需加快退出;节能减排空间和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企业清洁生产和部分城镇(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距离国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城市生态管理精细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各行业和广大居民自觉自主参与的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以绿色为特征的产业布局
  《财经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作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密云如何规划产业支撑点?
  蒋学甫:2010年7月,密云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把休闲旅游产业作为密云的战略性重要支柱产业,把密云建设成为以绿色为特征,以国际为水准,以高端重大项目为支撑,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国际休闲之都。
  《财经界》:按照这一总体设计,密云是如何安排产业方向、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
  蒋学甫: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密云坚持走绿色高端高效高就业的产业发展之路;在产业结构上,以环境友好型工业为主要支撑,以休闲旅游产业为战略支柱,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重要基础,以总部经济为后发优势;在产业布局上,建设“两区”(县经济开发区和非水源保护区中的产业园区)、“两带”(潮河产业带和白河产业带)、“一基地”(密云总部基地—密云生态商务区),进一步明确了密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财经界》:生态产业发展成效如何?
  蒋学甫:长期以来,密云一直坚持绿色招商、严格项目准入,积极鼓励引进“高精尖”、市场前景好、节能环保、税收贡献率高的项目,加快生态优势不断向发展优势转化,探索出一条紧紧围绕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发展路径,并形成很多先进模式和启示。
  司营子村循环农业就是一个产业转型的成功案例。司营子村位于冯家峪镇地处密云水库上游,合同肉鸡的养殖业原是冯家峪镇的一个重要产业,但养殖业管理一旦放松,将对环境和水源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司营子村坚决由高污染、高风险的肉鸡养殖业退出,转向零污染、以生产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完美实现了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既可以有效利用当地的栗枝、秸秆等废弃资源,出完耳的废弃菌棒(菌渣)还可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生产蔬菜,也能进行堆制和沤制处理,生产绿色有机肥料。
  紧邻密云水库东岸、地处清水河下游北岸的阶地上的太师庄循环农业园,以种植食用菌和蔬菜为主导产业链,其为较好处理及利用园区内生产废弃物(蔬菜秸秆等),专门建设了300立方沼气池,并配合建成沼液滴灌系统,沼气用于锅炉房、温室、厨房作燃料,沼液作为肥料浇灌蔬菜,沼渣作为优质肥料可短期内快速提高地力,形成一个完美的沼气循环闭合利用。
  首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严格的环保管理、长期的研发投入等措施打造出一座“生态矿山”。如为加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其自建了污水泵站,将污水全部输入尾矿库,经自然沉淀澄清后返回选矿再利用;为实现尾矿100%利用目标,其不断加大投入,先在尾矿坝建设二级泵站时安装了旋流器、振动筛等分级设施,而后又建设尾矿提取建筑用砂车间,最后又增加压滤机等设施,将尾矿浆中的细砂全部提取出来,从而实现当期尾矿零排放。
  《财经界》:在生态文明探索中,密云一直在谋求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密云生态商务区可以说是一个成功案例,目前来看,其具有哪些生态特色和优势?
  蒋学甫:这的确是密云凭借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的“以山为景、以水为魂、以绿为染、以河为镜”的商务园区,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园区的建设和产业定位两个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商务区突出“绿色、低碳”等特征,全区绿化覆盖率为32.4%、平均净容积率小于2.1,30米以下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78%以上,绿色建筑达标率100%,建筑物屋顶绿化比例大于50%。
  产业定位方面,商务区则抓住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及郊区化办公趋势的机遇,坚持错位经营、差异化发展,依托无出其右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与北京城市中心CBD、金融街、丽泽商务园、丰台总部基地等园区形成产业互补,重点吸引和承接科技创新、健康医疗、绿色环保、设计创意及配套商务服务业等产业,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具有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总部。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这句话也可以叫做“金(经济发展)我所欲也,绿(生态环境)亦我所欲也”,如何在新常态下让“二者得兼”,密云县政府正在通过管理创新、机制保障、绿色产业布局的方式来寻求这样的一个答案。而伴随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进一步探索,密云也正在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所提出的“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迈进。
其他文献
淘汰的电子废弃物去哪儿?  随着我国家用电器报废高峰期的到来,这个问题已成为国家和公众关心的重点。  电子废弃物又被形象地喻为“城市矿产”,具有资源性和污染性的双重属性,合理利用可以获得新的价值,不合理处置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消除。  为此,我国专门出台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近两年又启动了相关试点建设。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城市矿产”处置现状如何?哪些方
立春、雨水,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已经来了。但突如其来的一场寒潮却让东北的气温一下下降了十多度,而东北的经济也如同气温一样,冷的程度比其他地区重,冷的时间也比其他地方长。  在刚刚出炉的2015经济数据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名义GDP增长率分别是-0.29%、3.41%和0.26%,继2014年后继续在全国倒数,更有文章打出了“东北三省经济硬着陆”、“断崖式下跌”、“重回冰封”的标题。  但正如寒潮
摘要:本文通过对信用卡主要套现方式的研究,探析如何对套现手法进行识别,对套现实现有效监管。  关键词:信用卡 套现 监管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发展速度惊人,人民银行数据显示,至2014年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已达4.55亿张,人均持有0.34张。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组织撰写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1-2014)》及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间,信用卡年末应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长江和沱江的交汇处,是四川出海的通道。泸州古称“江阳”,今为“中国酒城”,生产泸州老窖和郎酒两种名酒。泸州龙马潭是1996年调整组建的新区,因境内有龙马潭景区而得名。龙马潭是四川通往滇东、黔北的咽喉要地,是泸州连接成都、重庆的必经之路,境内有被誉为“出川第一港”的国际集装箱码头。  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工作平台  近年来,龙马潭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国农村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罗贤育表示:“新农村建设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其中经济方面的建设即通常讲的农村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的市场发展的真正持续繁荣必须靠合理的产业来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才是城镇化的核心
关键是“老经济”要加上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做好这个“加法”,将是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中国经济在一两年内进入中速平稳增长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那时,中国经济发展将会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同时中速增长期的动能问题也就凸现出来了。  目前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约为8000美元,而美国超过5万美元,其他发达国家也在4万美元以上。这就决定了总体上中国仍处在追赶期,增长动能部分来自于
11月15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11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政研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出席发布会,介绍了电力运行、投资管理、企业债核准、价格运行和监管、经济体制改革、信用体系建设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波恩会议等方面情况,并就绿色发展的价格政策、共享经济等相关问题,回答了与会记者提问。  热点一:关于电力运行情况  1-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5.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增速
2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实现路径,要求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
我国由于供给侧结构性的原因,市场“汰劣存优”的功能难于发挥,效率低的企业退出困难,于是出现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产能是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个人认为,应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协同发力,通过“汰劣存优”来实现提质增效的去产能。  为什么会出现产能过剩?  钢铁、煤炭、有色金属、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结构性原因。  周期性原因是,
结合自身实际,大连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转型为突破口、  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以引领和服务区域共同振兴为使命的振兴之路  大连,别称滨城,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倚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广阔腹地,面积1.25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11公里,总人口700万人,是国家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和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东北三省重要的老工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