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花钱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被时间的流沙淹没。然而花钱作为一枚凝固的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涉及宗教(儒、道、佛)、民俗(如洗儿)、哲学(如天圆地方)、书法等,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将着重剖析花钱的宗教因素。也就是在儒、道、佛的思想影响下,花钱纹饰所具备的的独特寓意。方称宇先生曾把花钱分为核心和外延两类,而宗教因素正是花钱的核心主导思想,所谓核心就是花钱祈吉避灾的功用,而外延则指游艺、玩赏的功能,文中以核心部分进行论述。
关键词:宗教;花钱;纹饰
一、花钱的概念及发展
在古钱币学界对于花钱这一名称曾是众说纷纭。鉴于这类钱币的纹饰大多涉及宗教因素,在功用上也以宗教所推崇的“压胜”有关,所以有学者称其为“压胜钱”,而有些西方学者称其为“魔钱”,但在笔者看来,对这类古钱币概括最为全面的莫过于“花钱”一名了。花钱是相对于流通货币而言不具有流通价值,外形相像却会有大量纹饰,用于祈福、辟邪、装饰、游艺的一种钱形物品,如求子钱、开炉钱、坠帐钱、马钱等。
花钱到底始于何时,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目前断代是汉代。笔者也未考究到新的见解,由此也以其始于汉代为准,此时的花钱是伴随着谶纬思想而诞生的。当时花钱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延货币而生的本体钱,内容多为吉语类,如“君宜高官”等;二是佩饰类,多为异形花钱。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工艺的进步花钱的纹饰种类也趋于复杂化。
然而正是由于在中国各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尤其是宗教因素的影响)在年代历史的沉淀中,这方寸大小的花钱才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蘊,方能在今日笔者以及各收藏家的眼中称得上是“宝”。
二、彰显仁孝的儒家祈福大花钱
在蒙昧未知的远古时期,在经济落后、思想愚昧的古代,古人为了能求得平安康健、事事顺利,他们只能敬畏自然的力量,并借助内心幻化出的神力量去满足自己内心的期盼。而这种祈吉辟邪的思想已是吉祥文化的雏形,随着自然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吉祥文化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下成就了精彩纷呈的花钱,人们取吉利、讨口彩成为带有国民的普遍意识。[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乃是汉代的主流思潮,儒家主张仁德、孝义,更是以百善孝为先为主推,同时谶纬思想的出现也为儒家思想注入了神学的色彩,在种种种思想的影响下吉祥文化无疑显得厚重而又有活性。此时的吉祥文化开始注重孝义、谦廉,反映在花钱纹饰中更是不胜枚举。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花钱纹饰中麒麟送子、五男二女、连生贵子、瓜瓞绵绵、多子多福等均是彰显孝义的求子花钱。还有大量的二十四孝纹饰的孝行花钱,如田真哭荆花钱。寓意仁德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花钱也深受大多数仁人志士所推崇。在传统吉祥图案中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这是运用了比德的手法把自然美的某种特征比喻成人的品行,通过对自然美的接触、感受、欣赏,从而达到砥砺品行的目的。[2]梅花傲雪而绽,兰花清幽脱俗,竹子中通外直,菊花迎霜开放,这些大自然的常规被先人们升华为难能可贵的人格修养,以最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物来寓意君子的谦恭、仁德。儒教影响下的花钱纹饰多以吉语花钱最多,而对花钱影响最为广泛的则是道教思想,道教思想影响下的花钱以趋吉避凶的压胜花钱为主导。
三、避邪镇宅的道教压胜大花钱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西方宗教相比更具中国文化特色,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道教发起于东汉,盛行与两宋时期。道教主张“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思想,认为天地万物皆有灵性,将世间万物划为“天”、“地”、“人间”三界之中。简单来说,阴阳、长生不老和驱邪是道教的基本内容,而花钱和道教从一开始就是休戚相关的。[3]
道教思想影响下,花钱纹饰多以神仙人物祈求健康长寿、羽化成仙,以道教具有标志性的符合及道具、咒语镇邪避恶求得平安。老子、星宿、八卦、法器、符咒等主题纹饰在花钱中屡见不鲜。如图则是一枚宋代早期的星宿(玄武钱)、咒语为一体的花钱,钱面为天圆地方格局的道家咒语,“太上咒曰,天圆地方,六律九章。符神到处,万鬼灭亡。急急如律令,奉敕摄此符神灵。”竖布于方形框内,与钱币圆形呼应,寓意“天圆地方”的道家思想;钱背穿上为符箓,穿左为妖魔鬼怪,穿右为人格化的玄武,披发持剑而立于龟蛇之上,整个画面格局和谐自然。宋代的玄武钱大多均为这样的格局。这类花钱多用于镇宅钱、上梁钱等。然而,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对于花钱的涉猎无论是在数量还是题材上都略显单薄。此类花钱,多是用来供奉神佛的供养钱、庙宇钱、明咒钱等,亦是为了求吉纳福,只是题材数量甚少。
结语
在古钱币学家马定祥看来,“民俗钱”,不应视为“货币”,而是应该以“文物”视之。确实如此,花钱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其纹饰、题材生动直观地反映了前人的人生观、幸福观以及宗教信仰,是普通货币不可企及的。也正是在多种文化(哲学、宗教、民俗生活等)的滋润下,才铸就了这枚形似流通货币而内核迥异的,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功用、价值的吉祥大花钱。(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吉祥剪纸图案.序[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
[2]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3]方称宇.中国花钱与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关键词:宗教;花钱;纹饰
一、花钱的概念及发展
在古钱币学界对于花钱这一名称曾是众说纷纭。鉴于这类钱币的纹饰大多涉及宗教因素,在功用上也以宗教所推崇的“压胜”有关,所以有学者称其为“压胜钱”,而有些西方学者称其为“魔钱”,但在笔者看来,对这类古钱币概括最为全面的莫过于“花钱”一名了。花钱是相对于流通货币而言不具有流通价值,外形相像却会有大量纹饰,用于祈福、辟邪、装饰、游艺的一种钱形物品,如求子钱、开炉钱、坠帐钱、马钱等。
花钱到底始于何时,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目前断代是汉代。笔者也未考究到新的见解,由此也以其始于汉代为准,此时的花钱是伴随着谶纬思想而诞生的。当时花钱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延货币而生的本体钱,内容多为吉语类,如“君宜高官”等;二是佩饰类,多为异形花钱。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工艺的进步花钱的纹饰种类也趋于复杂化。
然而正是由于在中国各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尤其是宗教因素的影响)在年代历史的沉淀中,这方寸大小的花钱才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蘊,方能在今日笔者以及各收藏家的眼中称得上是“宝”。
二、彰显仁孝的儒家祈福大花钱
在蒙昧未知的远古时期,在经济落后、思想愚昧的古代,古人为了能求得平安康健、事事顺利,他们只能敬畏自然的力量,并借助内心幻化出的神力量去满足自己内心的期盼。而这种祈吉辟邪的思想已是吉祥文化的雏形,随着自然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吉祥文化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下成就了精彩纷呈的花钱,人们取吉利、讨口彩成为带有国民的普遍意识。[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乃是汉代的主流思潮,儒家主张仁德、孝义,更是以百善孝为先为主推,同时谶纬思想的出现也为儒家思想注入了神学的色彩,在种种种思想的影响下吉祥文化无疑显得厚重而又有活性。此时的吉祥文化开始注重孝义、谦廉,反映在花钱纹饰中更是不胜枚举。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花钱纹饰中麒麟送子、五男二女、连生贵子、瓜瓞绵绵、多子多福等均是彰显孝义的求子花钱。还有大量的二十四孝纹饰的孝行花钱,如田真哭荆花钱。寓意仁德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花钱也深受大多数仁人志士所推崇。在传统吉祥图案中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这是运用了比德的手法把自然美的某种特征比喻成人的品行,通过对自然美的接触、感受、欣赏,从而达到砥砺品行的目的。[2]梅花傲雪而绽,兰花清幽脱俗,竹子中通外直,菊花迎霜开放,这些大自然的常规被先人们升华为难能可贵的人格修养,以最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物来寓意君子的谦恭、仁德。儒教影响下的花钱纹饰多以吉语花钱最多,而对花钱影响最为广泛的则是道教思想,道教思想影响下的花钱以趋吉避凶的压胜花钱为主导。
三、避邪镇宅的道教压胜大花钱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西方宗教相比更具中国文化特色,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道教发起于东汉,盛行与两宋时期。道教主张“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思想,认为天地万物皆有灵性,将世间万物划为“天”、“地”、“人间”三界之中。简单来说,阴阳、长生不老和驱邪是道教的基本内容,而花钱和道教从一开始就是休戚相关的。[3]
道教思想影响下,花钱纹饰多以神仙人物祈求健康长寿、羽化成仙,以道教具有标志性的符合及道具、咒语镇邪避恶求得平安。老子、星宿、八卦、法器、符咒等主题纹饰在花钱中屡见不鲜。如图则是一枚宋代早期的星宿(玄武钱)、咒语为一体的花钱,钱面为天圆地方格局的道家咒语,“太上咒曰,天圆地方,六律九章。符神到处,万鬼灭亡。急急如律令,奉敕摄此符神灵。”竖布于方形框内,与钱币圆形呼应,寓意“天圆地方”的道家思想;钱背穿上为符箓,穿左为妖魔鬼怪,穿右为人格化的玄武,披发持剑而立于龟蛇之上,整个画面格局和谐自然。宋代的玄武钱大多均为这样的格局。这类花钱多用于镇宅钱、上梁钱等。然而,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对于花钱的涉猎无论是在数量还是题材上都略显单薄。此类花钱,多是用来供奉神佛的供养钱、庙宇钱、明咒钱等,亦是为了求吉纳福,只是题材数量甚少。
结语
在古钱币学家马定祥看来,“民俗钱”,不应视为“货币”,而是应该以“文物”视之。确实如此,花钱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其纹饰、题材生动直观地反映了前人的人生观、幸福观以及宗教信仰,是普通货币不可企及的。也正是在多种文化(哲学、宗教、民俗生活等)的滋润下,才铸就了这枚形似流通货币而内核迥异的,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功用、价值的吉祥大花钱。(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吉祥剪纸图案.序[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
[2]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3]方称宇.中国花钱与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