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绀婴幼儿心脏不停跳下行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红细胞比容>45%)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要点。

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17例发绀患儿在心脏不停跳CPB下完成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7例;中位月龄9.7个月(2.5~73.8)个月;体质量(8.3±3.4) kg。维持在浅低温CPB状态,通过术中放血和预充新鲜冷冻血浆以达到合理血液稀释,调整流量保持心脏在适度低前负荷状态下跳动,全程行常规+平衡+改良性超滤,应用血液回收装置行血液保护。

结果

新鲜冷冻血浆用量为(285.6±27.9) mL,温度维持在(34.2±1.8) ℃,灌注流量为55~100 mL/kg。术中动脉压为(5.7±0.6) kPa,尿量为(12.1±5.7) mL/kg。转流中无一例发生心室颤动,全组患儿CPB时间为(76.2±36.4) min,术后气管插管时间为(55.7±45.3) h,术后住院时间为(12.7±6.5) d。患儿均存活。

结论

通过合理实施CPB管理策略,可保证发绀患儿在心脏不停跳CPB下顺利完成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效果,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的变化,为IVIG无反应型KD患儿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发病10 d内接受IVIG标准治疗的KD患儿83例,比较IVIG无反应组与敏感组患儿间血清TNF-α、sTNFR1水平的差异。同时选取健康对照儿童33例,比较其与KD患儿间的差异。结果
Noonan综合征(NS)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特征包括特殊面容、矮身材、胸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还可有多种其他系统的损害,易被忽视。现就近年来对NS的研究历史和基因型、临床表现及与基因型的相关性、临床诊治进展进行介绍。
目的比较应用克氏针操纵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技术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47例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儿的病例资料,按手术复位方式分为2组,A组25例采用克氏针操纵复位,B组22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随访时间、骨折分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
晕厥是儿童常见症状,对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但诊治过程非常困难。寻找儿童晕厥诊治过程中临床特征及生物标志分子,并以此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期儿童晕厥诊治研究中发现的新的生物标志分子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介绍。
期刊
目的了解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并予及时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11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病房住院且被诊断为PID的27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病史、出生史、家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转归等情况。结果27例PID患儿中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13例(48.15%),联合免疫缺陷病6
目的研究新生儿畸形的主要染色体核型及其临床表型。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396例先天畸形新生儿按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并进行核型分析;对各型核型异常患儿的临床表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新生儿396例中检出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型159例,异常率为40.2%,其中国内外首次报道3例。2.异常核型中以21-三体(唐氏综合征)最为常见,共130例,占
肠道神经系统病变是慢性小儿便秘的重要原因,这些病变包括先天性巨结肠,也包括巨结肠同源病,如节细胞不成熟、节细胞减少症及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等。目前对同源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式尚有广泛的争议和不确定性,现对巨结肠同源病的诊断和治疗相关问题介绍如下。
肺动脉高压(PH)是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症候群,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近年来,小儿PH靶向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就最近关于小儿PH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和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轻中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对氧交换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16例轻中度新生儿呼吸衰竭在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分别进行nCPAP((75例)和BIPAP(41例)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2、8和24 h患儿6项氧交换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良氧合指数(P/F)、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