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影视行业互联网转型的步伐加速。行业对影视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新要求。本文旨在回应下一代超高清技术语境对影视创作人才的要求,以培养“技术型创意人才”与“科研引领,多方融合”为核心理念,提出影视创作及理论类课程的教学设想、改革方案和实施举措,以期通过教育转型适应新时代对影视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教学改革 超高清技术 影视创作 人才培养 移动互联网
一、问题的提出:
超高清时代的影视行业变局
2018年4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推动广东省4K超高清电视应用与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工作方案的通知。报告中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将广东省打造成以促进4K超高清电视应用与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全国广播影视产业试验田和示范区,为全国4K超高清电视发展和广播影视业转型升级积累经验、探索路径。[1] 这则官方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广东省正式将打造4K超高清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作为全省产业与文化战略的重心。在这个备忘录的指引下,2019年上半年,广东4K超高清产业飞速发展:制作了4200小时4K节目,全省可提供4K节目达1.8万小时;加快建设4K电视云服务平台,全省4K电视用户达1890万户;成立4K产业发展联盟,集聚了近500家企业。[2]
在全球化的发展格局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大势所趋。2019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等六部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3] 在粤港澳大湾区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区域化经济与文化中心之时,随着4K、8K下一代超高清电视和5G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广电媒体从内容商向服务商发展,媒体进一步深度融合,带来了整个影视行业格局的变革。
超高清时代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贯穿了编创的各个环节。更大的画幅,更清晰的画质以及带有更多元指向性的声音空间,无疑将带来更多元的信息量呈现,从而改变影视语言的整体面貌。在超高清时代,全景声、VR(虚拟现实)交互等多种技术形式和视频制作的进一步融合,以及传统影视创作模式和制作流程的重构,均对影视人才的培养提出新挑战。这也就对影视创作及理论类课程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堂授课与课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影视专业课程应当与时俱进地围绕全省的超高清布局和战略,对影视创作教学中的内容、形式、资源、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超高清时代的影视创作、创意与技术人才。为此,针对面向下一代超高清技术的影视创作类课程教学改革便迫在眉睫。
二、改革的核心理念与目标
影视创作及理论类课程是戏剧与影视学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它包含创作实践与理论讲授,具体课程不仅涉及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导演创作等内容创意及理论课程,也包含影视摄影制作、影视照明技术、影视声音等技术类课程。作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它巩固了影视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构思创意能力,近年来为影视行业与电视台等机构输送大量人才。
本次改革的核心理念有两点,一是打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技术型创意人才”,二是采用“科研引领,多方融合”的协同创新教育模式。所谓“技术型创意人才”是指既能够熟练运用超高清时代先进科技手段,又能巧妙依托技术来拓展创意能力与内容生产力的复合型创意人才。培养“技术型创意人才”既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又是改革的终极目标。在以往的影视创作及理论课程体系中,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作品的完成度较低,极易造成基本技术操作的失误,所以“眼高手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与超高清时代的业界接轨,是本教育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影视创意行业中,“眼高手低”并不完全是一个贬义词。“眼高手低”是“眼高手高”的第一步与基础,没有高远的眼界、心境和格局意识,是不可能在创作上有所突破的。因此,面对大量学生动手能力的缺失,需要在制作与技术方面提升课程的应用性和示范性,但同时需要辩证地认识到,艺术的灵感来源技巧,技巧源于精湛的技术,应当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在当代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技术型创意人才”一词中既包含“技术”也包含“创意”,要以辩证的目标去看待两者的关系。在该教学改革的目标设定下,需要明确技术只是手段和路径,而并非最终目的。“技术型创意人才”的最终目的和目标是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技术,创作出关于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优秀超高清影视作品,而并非仅仅掌握技术。
第二点核心理念即是采用“科研引领,多方融合”的协同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影视传媒单位、政府部门和高校间的多位互动,打通学界、业界与政府资源渠道,将超高清的创作理念贯穿于改革的整个流程中。“科研引领,多方融合”的协同创新教育模式是改革的基本方针和贯穿理念,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校企协同已经逐步贯彻,但不够彻底,且无法迎合超高清时代的要求。在下一代超高清技术的探索中,政府部门、业界和学界应当协同彼此资源,打破技术壁垒,在教育的过程中争取引入政府宣传部门、行业企业资源,将未来技术的应用、理念与教育接轨,使多方在合作中摸索并总结经验,以提升对超高清技术研发、应用与内容生产的综合能力。
在“技术型创意人才”和“科研引领,多方融合”的核心理念指挥下,本教学改革旨在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最新的尖端科技融入教学与科研中,将严谨的技术学习融入艺术与创意专业课程实践中,从而实现从被动的技术手段学习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创作参与型教学的转化。
三、改革的对策与方案设想
艺术革命起源于技术革命,纵观影视发展的历史,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胶片”到“数字”,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促成了影视艺术的样式革新、美学升级与观念进化,解放了电影艺术蕴含的潜力。如今,在互联网思维和高新技术的引领下,国内外的影视专业院校都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如美国的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等国际顶级影视院校都纷纷增加了针对最新技术的创作课程,传授最尖端的技术手段和制作思维,让学生们与时俱进地与业界接轨。在课程资源建设和校企协同平台创新方面,美国院校也积极同业界公司合作,通过实习和定向培养等模式,源源不断地為美国影视剧产业输送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 超高清技术 影视创作 人才培养 移动互联网
一、问题的提出:
超高清时代的影视行业变局
2018年4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推动广东省4K超高清电视应用与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工作方案的通知。报告中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将广东省打造成以促进4K超高清电视应用与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全国广播影视产业试验田和示范区,为全国4K超高清电视发展和广播影视业转型升级积累经验、探索路径。[1] 这则官方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广东省正式将打造4K超高清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作为全省产业与文化战略的重心。在这个备忘录的指引下,2019年上半年,广东4K超高清产业飞速发展:制作了4200小时4K节目,全省可提供4K节目达1.8万小时;加快建设4K电视云服务平台,全省4K电视用户达1890万户;成立4K产业发展联盟,集聚了近500家企业。[2]
在全球化的发展格局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大势所趋。2019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等六部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3] 在粤港澳大湾区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区域化经济与文化中心之时,随着4K、8K下一代超高清电视和5G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广电媒体从内容商向服务商发展,媒体进一步深度融合,带来了整个影视行业格局的变革。
超高清时代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贯穿了编创的各个环节。更大的画幅,更清晰的画质以及带有更多元指向性的声音空间,无疑将带来更多元的信息量呈现,从而改变影视语言的整体面貌。在超高清时代,全景声、VR(虚拟现实)交互等多种技术形式和视频制作的进一步融合,以及传统影视创作模式和制作流程的重构,均对影视人才的培养提出新挑战。这也就对影视创作及理论类课程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堂授课与课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影视专业课程应当与时俱进地围绕全省的超高清布局和战略,对影视创作教学中的内容、形式、资源、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超高清时代的影视创作、创意与技术人才。为此,针对面向下一代超高清技术的影视创作类课程教学改革便迫在眉睫。
二、改革的核心理念与目标
影视创作及理论类课程是戏剧与影视学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它包含创作实践与理论讲授,具体课程不仅涉及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导演创作等内容创意及理论课程,也包含影视摄影制作、影视照明技术、影视声音等技术类课程。作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它巩固了影视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构思创意能力,近年来为影视行业与电视台等机构输送大量人才。
本次改革的核心理念有两点,一是打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技术型创意人才”,二是采用“科研引领,多方融合”的协同创新教育模式。所谓“技术型创意人才”是指既能够熟练运用超高清时代先进科技手段,又能巧妙依托技术来拓展创意能力与内容生产力的复合型创意人才。培养“技术型创意人才”既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又是改革的终极目标。在以往的影视创作及理论课程体系中,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作品的完成度较低,极易造成基本技术操作的失误,所以“眼高手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与超高清时代的业界接轨,是本教育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影视创意行业中,“眼高手低”并不完全是一个贬义词。“眼高手低”是“眼高手高”的第一步与基础,没有高远的眼界、心境和格局意识,是不可能在创作上有所突破的。因此,面对大量学生动手能力的缺失,需要在制作与技术方面提升课程的应用性和示范性,但同时需要辩证地认识到,艺术的灵感来源技巧,技巧源于精湛的技术,应当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在当代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技术型创意人才”一词中既包含“技术”也包含“创意”,要以辩证的目标去看待两者的关系。在该教学改革的目标设定下,需要明确技术只是手段和路径,而并非最终目的。“技术型创意人才”的最终目的和目标是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技术,创作出关于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优秀超高清影视作品,而并非仅仅掌握技术。
第二点核心理念即是采用“科研引领,多方融合”的协同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影视传媒单位、政府部门和高校间的多位互动,打通学界、业界与政府资源渠道,将超高清的创作理念贯穿于改革的整个流程中。“科研引领,多方融合”的协同创新教育模式是改革的基本方针和贯穿理念,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校企协同已经逐步贯彻,但不够彻底,且无法迎合超高清时代的要求。在下一代超高清技术的探索中,政府部门、业界和学界应当协同彼此资源,打破技术壁垒,在教育的过程中争取引入政府宣传部门、行业企业资源,将未来技术的应用、理念与教育接轨,使多方在合作中摸索并总结经验,以提升对超高清技术研发、应用与内容生产的综合能力。
在“技术型创意人才”和“科研引领,多方融合”的核心理念指挥下,本教学改革旨在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最新的尖端科技融入教学与科研中,将严谨的技术学习融入艺术与创意专业课程实践中,从而实现从被动的技术手段学习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创作参与型教学的转化。
三、改革的对策与方案设想
艺术革命起源于技术革命,纵观影视发展的历史,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胶片”到“数字”,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促成了影视艺术的样式革新、美学升级与观念进化,解放了电影艺术蕴含的潜力。如今,在互联网思维和高新技术的引领下,国内外的影视专业院校都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如美国的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等国际顶级影视院校都纷纷增加了针对最新技术的创作课程,传授最尖端的技术手段和制作思维,让学生们与时俱进地与业界接轨。在课程资源建设和校企协同平台创新方面,美国院校也积极同业界公司合作,通过实习和定向培养等模式,源源不断地為美国影视剧产业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