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评论》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md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星期评论》是国民党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创办的进步期刊,主要撰稿人有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朱执信等。该刊介绍、研究国内外劳工运动,宣传社会主义和其他新思潮,倡导妇女解放,在“五四”时期名噪一时。该刊曾和《每周评论》一起,被时人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又与《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星期日》一起,并称为宣传新文化的“四大周刊”。
  关键词:《星期评论》;进步期刊;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5—0048—10
  《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的重要期刊,它接受孙中山及其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改名为中国国民党)的指导与经济支持,是国民党人响应“五四”新思潮的产物。当时,它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创办的《每周评论》齐名,被时人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后来又与《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星期日》一起,并称宣传新文化的“四大周刊”。鉴于《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一书对《星期评论》的介绍过于简单,且评价有失公允,本文对该刊作一些重新介绍。
  一、宗旨、性质
  宗旨就是办刊方针。1919年6月8日,《星期评论》创刊号出版,登载了沈玄庐执笔的《发刊词》,这是一篇集中反映其办刊宗旨的文字。除此之外,涉及该刊办刊宗旨的文字还有:1919年6月3日,戴季陶、沈玄庐和孙棣三联名在《民国日报》上刊登的《星期评论》出版公告;1919年11月30日,在该刊第26号上以“本社同人”的名义发表的《星期评论半年来的努力》;1920年6月6日,在《星期评论》最后一号(第53号)以“本社同人”的名义刊登的《星期评论刊行中止的宣言》,以及刊登在该刊第2、3、5号中缝处的“海外同胞注意”。
  综合以上五篇文字,可以看到,《星期评论》的办刊宗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立的精神
  沈玄庐在《发刊词》中写道:“我说,我是我的我,一切世界,都从心里的思想创造出来。这个心原是我一个人的心,却凡是人都有心,就都有我。合众我众心的思想和意识,就是创造或改造世界的根本。”“我就要问我,现在的世界是谁的世界?我便直截了当答应是‘我的世界’。又问现在的国家是谁的国家,我也直截了当答应是‘我的国家’。”《星期评论》对自我的强调,与《新青年》所提倡的“自主而非奴隶的”的独立精神是一致的。
  2 批判的态度“我们星期评论的任务就是对于哲学、文艺、社会、政治的自由批判。这半年来我们的努力,就是在这‘自由批判’上的努力。”在“五四”精神的鼓舞下,《星期评论》提出国民要有主人翁的精神,对中国的一切问题要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判断,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主张。“我们出版《星期评论》,就是把我们所自信的彻底的思索,明白的理会,切实的主张,写了出来,供天下人研究,求天下人批评。”批判的态度是一种平等的精神,它反对盲从、独断、唯我独尊,主张自由地批评别人,也欢迎别人批评自己。总而言之,要“使星期评论,成为主刊者和阅者共同的自由批判机关”。
  3 提倡新文化,宣传社会主义近代的世界是一个联系的世界,近代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处于这样的时代,中国人不仅不能夜郎自大,而且也无法躲进小楼成一统。“现在世界的大势怎么样了?世界的思潮又怎么样了?我的国家,处于现在世界的大势该怎么样?处于现在世界的思潮又该怎么样?”要探明世界大势和中国前途,就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研究西方、学习西方。“中国人已经晓得旧思想旧政治旧社会的不好,但是却不晓得用什么新的东西去代他。所以我们的‘宣传事业’比一切事业都要紧。”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主张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劳工神圣等,都是《星期评论》的重要内容。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成了20世纪初最有影响的世界思潮,《星期评论》紧跟时代步伐,是当时中国研究、宣传社会主义的重要论坛。
  以上三个方面,总括起来,用《星期评论》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发起星期评论,是在五月中旬。星期评论的发刊,是六月八日。可以说是“五四”运动的产物之一,也可以说是“六五”运动产物之一。所以星期评论的主旨,就是在发挥“五四”、“六五”两大运动的精神,来创造继“五四”、“六五”两大运动而起的人类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发刊的新出版品,比较在思想界有信用、读者最多的,要算本志。”这是《星期评论》对自己的性质和影响的一个界定。根据活跃在那一时期的一些知名人士的回忆,这个界定大体是符合实际的。《星期评论》是“五四”精神的产物,是属于《新青年》领导的新文化阵线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出版周期、版式、栏目
  《星期评论》为周刊,每周一号,逢周日出版。从1919年6月8日第一号出版到1920年6月6日第五十三号终刊,只有“双十纪念号”增刊、第31号“新年特刊”、第48号“劳动纪念号”例外。1919年10月10日(星期五),为了纪念武昌起义,该刊推出“双十纪念号”增刊5张,同年10月12号正常出版第19号;1920年1月1日(星期四),《星期评论》原拟推出“新年号”特刊5张,后因来不及印刷,便在1月3日连同第3l期一同排印,⑥这样,第31号便有了6张,并提前一天出版。1920年5月1日星期六,该刊推出“劳动纪念号”特刊10张代替原本应该在5月2日出版的第48号。从1919年6月8日创刊,到1920年6月6日停刊,《星期评论》共出版54号(正刊53号,外加“双十纪念号”增刊)。
  《星期评论》一般每号1张四开四版。例外的有1919年10月10日的“双十纪念号”增刊,1920年1月3日“新年号”特刊、1920年5月1日“劳动纪念号”特刊,以及第34号(2张)、39号(3张)、41号(2张)。
  《星期评论》在中缝处开辟广告,为当时新文化阵营的进步刊物刊登出版预告或介绍。在《星期评论》刊登过出版预告的杂志有《建设》、《新教育》、《新青年》、《每周评论》、《新中国》、《新潮》、《新群》、《少年》、《少年中国》、《教育潮》、《新社会》、《曙光》、《北京大学学生周刊》、《觉悟》、《新星》、《新的小说》、《平民教育》、《奋斗旬刊》、《新空气》、《新中国》、《美术》、《解放与改造》、《科学》等。在《星期评论》上刊登过介绍的杂志有《建设》、《新青年》、《新教育》、《新潮》、《民铎》、《新中国》、《少年中国》、《教育潮》、《湘江评论》、《七日评论》、《体育周刊》、《南洋》、《川滇黔周刊》、《自觉周刊》、《岳麓周刊》、《女子爱国报》、《星期日》、《新生活》、《救国》、《平民》、《心声》、《民风》、《新湖南》、《解放与改造》、《黑潮》、《新群》、《曙光》、《工学》、《光明》、《平民导报》、《新妇女》、《新芬》、《女界钟》、《民德周报》、《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民心》、《新声》、《钱江评论》、《工读》、《教育运动》、《平民民报》。   《星期评论》也为一些书目做广告,但不多。该刊先后为孙中山的《孙文学说》、胡适的《尝试集》和《中国哲学史大纲》、汪兆铭的《巴黎和议后之世界与中国》做过广告。此外,该刊中缝处还刊登过《民国日报》的特别启事。
  《星期评论》共设过21个栏目:评论、世界思潮、记事、杂录、创作、随便谈、主张、世界大势、思潮、纪事、研究资料、谈话、诗、通信、参考资料、通讯、短评、小说、讽刺话、论辩、书报介绍。1920年2月15日,《星期评论》在第37号发表声明,不再备载各处通讯,改为在《民国日报》通讯栏内发表。《星期评论》的栏目设计很明显地受到创刊早于它约半年的《每周评论》的影响。《每周评论》创刊于1918年12月22日,逢周日出版,主要栏目有:国外大事述评、国内大事述评、社论、特别附录、山东问题、杜威讲演录、问题与主义、论说、名著、随感录、欧游记者特别通讯、国内劳动状况、通信、通讯、新文艺、文艺时评、评论之评论、选论、选录、书报评介、译件、杂录等(每期有5个以上栏目)。胡适曾评述《星期评论》说:“他的体裁格式和我们的《每周评论》很相像。”
  《星期评论》上刊载的文章,从内容上看主要可以分为劳工思潮、社会主义思潮、三民主义思潮、女子解放思潮、工读互助思潮五大类。其中介绍劳工思潮的文章篇目最多。《星期评论》上共发表诗歌60多篇,作者包括刘大白、沈玄庐、戴季陶、朱执信、徐蔚南、查光佛、胡适、康白情、罗家伦等诸多文人。姜涛认为,由以上作者构成的“星期评论之群”的新诗写作不仅是“新诗发生的历史图景”的一个部分,他们“在分享白话诗最初活力的同时,又在形式、理念、主题等方面上,都呈现出某种特殊性”。作为一份关注时局政治的小报,短、平、快是其必然的特色。《星期评论》中包含了大量关注现实政治的报道和评论,南北和会、秘密外交、山东问题等当时国内时政的热点都是该刊关注的焦点。国际上的如朝鲜、爱尔兰等民族解放运动,日本、欧美各国的劳工风潮,俄罗斯“十月革命”后的发展动向等,在该刊的报道、评述中也占有相当多的分量。
  三、创办人、撰稿人
  《星期评论》的创办人为戴季陶、沈玄庐和孙棣三,主要撰稿人有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罗家伦、蒋梦麟等名噪一时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该刊供过稿。朱执信、胡汉民、廖仲恺等国民党的重要理论人物也有一些言说在该刊发表。
  在《星期评论》的三位创办人中,戴季陶是核心人物。戴季陶(1891—1949),原名传贤,祖籍浙江吴兴,出生于四川广汉,曾担任过《民权报》、《天铎报》主笔,是国民党党内著名的理论家、宣传家。
  从其一生来看,戴季陶是一位颇为复杂的人物:辛亥时期,他是新闻界的青年才俊,“穷达利眼识天仇”成为业内的佳话;“五四”时期,他受孙中山之托,创办《星期评论》,有“提倡新思想的健将,革除旧习惯的先驱”的美名,是享誉一时的青年导师;大革命时期,他却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位臭名昭著的理论家”。他从1912年9月开始担任孙中山的随从秘书,直至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是孙先生的忠实追随者。孙中山逝世后,他在继承孙中山遗教的名义下强调要建立“纯正三民主义”,形成了所谓的戴季陶主义,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反共反苏提供了理论基础。
  《星期评论》时期的戴季陶,不失为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范。“那时有不少外地学生到上海来找《星期评论》的领导人,多半由戴季陶和沈玄庐接见。”戴季陶的1919年,过得忙碌而充实。当时,他既主编《星期评论》,又参与编辑《建设》,还为《民国日报》及其副刊《觉悟》供稿,工作非常繁忙。回顾自己的1919年,他说;“去年这一年,在我自己是十年来最满意的一年。……虽是在半年多的当中,整天整夜忙不了的工作,但是只觉得我自己的工作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艺术,越做越高兴,越忙越快活。所以,这过去一年间的生活,可以使我生出永远无限的感激,可以使我脑筋中留住一个不断的憧憬。”
  1920年,他认识了迁居上海的陈独秀,还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和筹办活动。当时,陈独秀住在渔阳里2号,戴季陶住在渔阳里6号;一个编《新青年》,一个编《星期评论》;都是鼓吹劳工运动、宣传社会主义的积极分子,两人“过从颇密”。维经斯基来沪以后,多次召集《新青年》、《星期评论》、《时事新报》的主持人开会商谈,打算由他们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戴季陶积极参与了这些活动,但等上海共产党主义小组成立时,却因为和孙中山交情太深的缘故,没有参加。
  沈玄庐也是《星期评论》杂志社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沈玄庐(1883~1928),原名沈定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带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地主,他却领导了抗租运动,并鼓励动员工农群众;作为年轻的知县,他却鞭笞了巡抚的父亲;作为省议员,他却怒斥省督军;作为另立山头的西山会议派的领导人之一,他却呼吁不怕牺牲,赶赴广州争夺权位;作为国民党保守派代表人物,尽管已经被剥夺权力,他却仍在伺机东山再起;作为自治实践的创办者,他的实践却因其新思路和新观念而使掌权者胆战心惊。”同戴季陶一样,沈一生的经历颇为复杂。辛亥革命后,他曾任浙江省参议会议长。1920年参加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是中共最早的一批党员。1921年9月,沈玄庐在浙江萧山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团体“衙前农民协会”。大革命时期,沈玄庐退出共产党,成为积极主张清共、反共的国民党西山会议派的成员。
  沈玄庐为创办《星期评论》倾注了很多心血。“当初发起刊物的时候,仅仅只凑集了三五十元的开办费。……连剑侯(沈玄庐的字——引者)的老母亲,也负担了发行上的不少工作去。”据曾在星期评论社工作过的杨之华回忆,沈玄庐不仅出资办刊,担任主编,为刊物写稿、审稿,还亲自做发行工作,有时自己骑着自行车在上海市区送发报纸。《星期评论》的发刊词是沈玄庐撰写的,他对于《星期评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五四”时期,沈玄庐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行动。在《除却青年无希望》一文中,他指出:“中华民国前途的责任,除却青年诸君,更有谁人负担。”他运用《星期评论》这一平台,大力宣传新思潮,在浙江青年学生中颇有影响力。当时,沈不仅在《星期评论》上发表《学校自治的生活》、《介绍“钱江评论”》、《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学校市制草案》、《学生与文化运动》、《杭州学生底血》等文章,从舆论上支持浙江的高校自治和学生运动,而且还在实际生活上给予帮助。他将被浙江省政府查禁的《浙江新潮》周刊第三期移到上海,由星期评论社代为刊印,还“拍胸脯表示,如当局真敢停办‘一师’,那就将学校迁到他的家里去复课”。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的印象里,沈玄庐“是火一般热烈有血性的人”,是“学生运动精神上的支持者”、“我们的导师”。   与戴季陶相比,沈玄庐发表在《星期评论》上的作品以文学创作见长。作为《星期评论》诗人群的核心人物,他发表的诗作有31篇,约占整个《星期评论》发表新诗数量的一半。沈玄庐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和新诗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孙棣三②也是《星期评论》的创办人之一,但我们对其了解得不多,可以找到的相关资料也极少。他在《星期评论》上仅发表了7篇作品,且集中在前6期报纸上。1919年8月10日,《星期评论》第10期刊发沈玄庐、孙棣三、戴季陶三人联名给江苏督军李纯的信,抗议其将《星期评论》作为过激党的刊物,要求查禁的命令。此后,该刊上再无孙棣三的踪影。巧合的是从第11期起,李汉俊开始在《星期评论》发表作品,并成为该刊的一个重要人物。
  除主编戴季陶、沈玄庐之外,最主要的撰稿人非李汉俊莫属。他的文章数量多达36篇,仅次于戴、沈二人。1920年2月1日,《星期评论》社的总发行及编辑所从爱多亚路新民里5号搬到法租界白尔路三益里17号(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寓所),李汉俊“整天在社里的编辑部工作”,成为主持刊物日常运作的重要人物,其地位与主编无异。在此,我们对其也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
  李汉俊(1890—1927),原名书诗,又名人杰,湖北潜江人。早年留学日本,1918年,因反对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协定》罢学回国,回国后主要从事著述和翻译工作。“五四”运动之后,“他的第一件最有价值的事就是参加了《星期评论》编辑部的工作。”1920年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李汉俊积极参加该会的活动,并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脱离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后期,李汉俊加人中国国民党,并先后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湖北党部青年部长。1927年底,李汉俊被军阀胡宗铎作为“铮铮之共产党员”在汉口杀害。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曾被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称为“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他参与创办《劳动界》,编辑《新青年》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李汉俊加入《星期评论》较晚。他首次在《星期评论》上发表文章是在1919年8月17日(第11号)。他的主要文章有:《I.W.W的沿革》、《I.W.W概要》、《我的“考试毕业”观》、《男女解放》、《浑朴的社会主义者底特别的劳动运动意见》、《劳动者与“国际运动”》等。他曾在《星期评论》上掀起过两次不小的波澜:一次是“新年号”上刊发的《男女解放》一文。文章“登出之后,有好几位女子教育家,甚不谓然。其中有两位颇怒李君之文为无理的”,并寄来文章予以驳击,使得《星期评论》破例在第34期特设“论辩”专栏予以辩白。另一次是在《星期评论》上发表《浑朴的社会主义者底特别的劳动运动意见》(第50期)、《劳动者与“国际运动”》(第51—53期)两篇长文,与张东荪就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星期评论》上署名的作者共有51人。其中作品在3篇以上的有: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朱执信、刘大白、沈仲九、孙棣三、周颂西、查光佛、徐苏中、康白情、廖仲恺、胡适、蓓玉。14人中,9人为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的追随者。由此可见当时国民党人接纳、投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态度。
  四、社址、发行
  《星期评论》社址最初设在上海爱多亚路新民里五号,1920年1月29日迁至李汉俊哥哥李书城的寓所上海白尔路三益里十七号,同年2月1日在新社址正式办公。
  星期评论的发行方式有以下几种:
  1 随上海《民国日报》附送 凡上海《民国日报》的订户,一律免费赠送。
  2 直接订阅或邮购读者直接订阅或邮购《星期评论》。《星期评论》最初价目为每号铜子二枚,外埠大洋二分,含邮费在内。从第10期(1919年8月10日)起,增加长期定阅价目,半年五角,全年一元。海外定价最初拟定美洲每年连邮费美金一元五毫,南洋每年连邮费三盾,寄上海环龙路四十四号林焕庭代收。1919年11月2日《星期评论》第22期刊登特别启事,声明之前拟定的国外价目不够邮资,改定如下:美洲,全年美金二元五毫;星加坡,全年四元;荷领群岛,五盾半。凡学校及各团体购阅每期总寄二十分(份)以上的七折(含邮资)。为了更好地推动《星期评论》在外埠的销售,该刊后又决定从第31期起(1920年1月3日)改为每期总寄十分(份)以上七折(含邮资)。在邮资方面,起初《星期评论》对邮购者提供的邮票照数实收,但规定只限用半分的面额。从第37期(1920年2月15日)开始,除零星补购或邮汇不通地点之外,一律不再收用邮票,改为现金支付。对邮汇不通地点邮购者提供的邮票只限用三分和二分的面额。
  3 代理发行《星期评论》在各地的代派所主要有:上海——四马路泰东图书馆、民国日报社、望平街新世界、四川路青年会、亚东图书馆。杭州——教育潮社。绍兴——越铎日报社。长沙——体育周刊社、群益图书公司。北京——中华书局。天津——中华书局。湖州——有正书局。开封——心声社。为了扩大《星期评论》的影响,该刊还建立了个人负责某地的代理发行工作,如成都的陈岳安、河南的郭厚巷、丹阳的黄竞西、厦门的刘德仁、杭州的施存统等,都曾为《星期评论》代理过发行工作。从《星期评论》中缝提供的资料看,该刊在兰州、广州也设置过代派所。广州是国民党人长期经营的地方,《星期评论》在那儿有代派所不足为怪。但兰州地处比较偏僻的西北,该刊在那里也有代理发行点,则其在国内的影响和发行量之大,由此可以略窥一斑。
  4 发行量据星期评论社同人回忆,《星期评论》最开始发行的时候,“除了由民国日报附送的而外,自己直接发行的,不过一千张。后来销数一天加多一天,现在除民国日报附送外,比最初已经加了许多倍。”李立三在一次讲话中,认为《星期评论》“销路最广,销到十几万份”,这个数字可能超过了事实。台湾学者吕芳上认为《星期评论》的发行量应该为三万多份。综合考虑当时《新青年》、《东方杂志》、《每周评论》、《新潮》等国内其他著名刊物的发行量,吕芳上的这个说法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五、停刊原因
  1919年6月8日,《星期评论》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精神的影响下创刊。1920年6月6日,《星期评论》在出版了第53期后出人意料地宣布停刊。对于停刊的原因,《星期评论》在第53期上以本社同人的名义发表了一个《星期评论刊行中止的宣言》。这个宣言把停刊的原因归结为两点:
  1 反动当局的阻扰“近两个月以来,由官僚武人政客资本家等掠夺阶级组织而成的政府,对于我们星期评论,因为没有公然用强力来禁止的能力,于是用秘密干涉的手段,一方面截留各处寄给本社的书报信件,一方面没收由本社寄往各处的本志,自四十七期以后,已寄出的被没收,未寄出的不能寄出。我们辛辛苦苦作成,印字排字工人辛辛苦苦印成的《星期评论》,像山一样的堆在社里,各处爱阅的诸君,不但是接不着我们的报,并且连本社言论受无形禁止的情形,也还不晓得。真是痛心极了!本志出版的目的,是在把我们的研究和批评,传达于各处的爱阅诸君。现在我们的宣传,既然受了这样大的打击,我们努力的效力,除上海一个地方以外,便失了效力。”①在北洋军阀政府的各种干预下,《星期评论》从一个在全国有影响的副刊变成了一个足不出沪、孤鸣于一隅的闲谈所,这是刊物的主办者们不得不考虑停刊的原因。
  2 刊物的主办者自感知识、能力不足“自去年以来,我们一面努力于本志的著作和发行,一面努力从事于学术研究。一年以来,狠感觉知识缺乏,有许多基本科学,都非从事于系统的研究不可。所以同人决意把本志中止刊行,暂时以刊行本志同样的努力,致力于学术的研究。”
  这是《星期评论》自己的言说。这两个原因,第一点无疑是能站住脚的,而第二点则显得有点牵强,好像在说“我们原来就是勉强地办着,现在刚好遇到这一困难,停刊正合我意”。
  那么《星期评论》的停刊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从相关资料看,还有以下原因:
  1 戴季陶的离去 据陈望道回忆,1920年5月,戴季陶因孙中山要他去广州,电邀陈望道来沪接办该刊。戴季陶在同陈望道见面时曾大哭,说舍不得走,舍不得离开这个刊物。但不知何故,在戴、陈两人见面的第二天,《星期评论》的几位主编又开会决定停办。戴季陶是《星期评论》的核心人物,在当时有“提倡新思想的健将,革除旧习惯的先驱”的美称。1926年,蔡和森也说:“‘五四’后学生起来革命化了,是需要新思想的,戴季陶、陈仲甫都是很重要的。”把戴季陶与陈独秀并提,可见当时戴季陶在新文化运动阵营中的影响。尽管我们无法知道《星期评论》几位主编开会决定停刊的具体详情,但戴季陶的离去无疑是关键的因素。
  2 丛书潮的兴起 欧阳军喜认为,新文化运动由“杂志的时代”进到了“丛书的时代”,这是导致《星期评论》刊的重要原因。1920年6月6日,《星期评论》在停刊宣言中说:“我们在本志中止刊行以后,预定的计划是:(1)研究基本学术,准备在近之将来,出版宣传社会主义的定期刊行品。(2)刊行有研究价值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书籍(现在决定从事著译的约有六七种)。(3)平时研究所得,随时刊行不定期的小册子。”同一天,《民国日报》上刊登的国民党“社会经济丛书”的出版预告中说:“我们同人,在这一年中,作了多少研究,对于中国人知识上的要求,也供给了若干资料。近来觉得片断的批评,对于今后思想界没有多大的贡献,所以决定把现在定期刊行的事业,暂行中止,一面静心从事于系统的研究,一面把一年来的旧稿,努力增削,同时致力于翻译和著述。现在决定在一年以内,刊行下列各种书籍,定名为‘社会经济丛书’,共计十六种约五千六百页。”对比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欧阳军喜的这个判读是准确的。
  综合以上各点,可以得出结论,《星期评论》的停刊包括了核心人物的离开、发行的受阻和丛书潮的兴起三大原因,是综合影响而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
  六、影响、评价
  《星期评论》在当时的中国究竟影响如何呢?我们从三个方面的材料加以考察。
  1 来自“五四”时期其他刊物的声音《教育潮》是“五四”时期由经亨颐、夏丐尊、杨贤江等人主办的,是宣传新思潮、提倡新教育的刊物。该刊在第三期介绍《每周评论》时,把它与北方的《每周评论》并提,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
  2 《星期评论》的自我评价 1920年6月,《星期评论》停刊,在以本社同人的名义发表的《星期评论刊行中止的宣言》中写道:“五四运动以后发刊的新出版品,比较在思想界有信用、读者最多的,要算本志。”
  3 同时代人的回忆
  1946年,周恩来回忆说:“当时戴季陶在上海主编的《星期评论》,专门介绍社会主义,北平胡适主编的《每周评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都是进步读物,对我的思想都有许多影响。”1956年,施复亮回忆说:“第一师范是当时浙江文化中心,全校共四百多人,订阅《新青年》一百多份,《星期评论》四百来份。”
  《星期评论》创刊不久,胡适在《每周评论》第28号(1919年6月29日)发表文章《欢迎我们的兄弟——(星期评论)》。8月31日,《每周评论》被查封,戴季陶在《星期评论》第14号上发表《可怜的‘他’》,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当局这一倒行逆施的抗议。这足以证明《星期评论》与《每周评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关系。再结合上文提及的三个方面的资料,我们认为把《星期评论》界定为“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潮、新文化的主要阵地,应该不是言过其实。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果实。那么《星期评论》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又有什么关系呢?
  1930年,李立三在《党史报告》中说,“五四”时期“中国青年界上发生许多文化团体的组织,在全国不下十数,可是和党的产生最有关系的有几个:①新青年社;②星期评论社;③新中国社;④觉悟社;⑤在湖南就有新民学会;⑥在湖北就有共存社;⑦还有少年中国学会,这是国家主义派的前身。这些文化团体以后并不是完全加入共产党,但是当时都是代表反抗帝国主义、反抗封建势力的思想,这中间最占势力的是新青年社和星期评论社。”   1930年前后的一份未署名的《中国党史纲要大纲》把星期评论社和新青年社、新民学会、新中国社、少年中国学会、共存社、民生社、觉悟社并立,称为“共产党的细胞”,也就是说,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等人主办的《星期评论》参与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证诸于事实,我们认为,这个说法是可靠的。
  首先,《星期评论》的社址设在上海。上海是中国当时最大的工业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上海工人阶级不仅人数最多,而且觉悟最高。《星期评论》敏锐地看到了工人运动在未来中国的价值,有意识地把研究和指导工人运动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1920年5、6月间,中国共产党的雏形——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诞生。它们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星期评论社的核心成员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直接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工作。这可以从中共“一大”成立前后众多当事人的回忆得到证实。戴季陶虽然因为孙中山的强烈反对,没有加入上海共产主义组织,但确实参与了酝酿工作。沈玄庐在1920年7、8月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李汉俊则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最早的一批成员。1920年12月,陈独秀应陈炯明之邀,前往广东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李汉俊在上海代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人。
  第三,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众多成员和星期评论社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存统、俞秀松和陈公培在参加北京工读互助团失败后来到上海,就住在星期评论社内。陈望道在1920年4、5月间应戴季陶、沈玄庐等人之邀来到星期评论社,准备在戴离开后主持该社的工作。据陈望道回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就是星期评论社约他翻译的,原拟在《星期评论》上刊登,后因该刊停办,才改出单行本。
  后世的研究者把《每周评论》、《星期评论》、《湘江评论》、《星期日》并称为“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潮新文化的“四大周刊”,那么在这四大周刊中,《星期评论》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这四大周刊在当时都是属于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兄弟刊物。
  (2)《每周评论》创刊在1918年12月,时间最早,其他三个周刊的创刊、版式、栏目都受到《每周评论》的影响,带有它的影子,这在当时就有定论。《每周评论》、《星期评论》、《湘江评论》、《星期日》的创刊时间分别是1918年12月22日、1919年6月8日、1919年7月14日、1919年7月13日。《星期评论》虽然排第二,但早于其他两个刊物1个多月,对《湘江评论》和《星期日》的创办肯定也是有影响的。
  (3)四大周刊中,《每周评论》、《星期评论》、《湘江评论》偏重于议论,针砭时弊,而《星期日》则长于文艺创作。
  (4)四大周刊中,办刊时间最长的是《星期评论》(共53号,外加增刊1号),其次是《星期日》(共52号),再次是《每周评论》(共37号),最短的是《湘江评论》(共4号,外加临时增刊1号)。
  (5)四大周刊的发行量分别为:《每周评论》约5万份,《星期评论》约3万份,《湘江评论》5000份,《星期日》约3000份。
  综上所述,参考当时人把《每周评论》和《星期评论》并提,誉为“舆论界最亮的两颗明星”的说法,我们认为把《星期评论》界定为“五四时期舆论界的明星”是顺理成章的。
其他文献
摘要:在建筑历史的文本中,早期建造活动从来不是重点内容。不过,有的历史学家还是根据考古发现对周朝以前的早期建造活动有较为深入的描述。而哲学家们在存在论、美学以及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思考,也往往回溯至早期建造活动,特别是海德格尔关于艺术起源的思考、亚历山大的建构与冥想的艺术理论,对建筑理论的探究有深刻的启示。文章对洞穴理念、基本建造机制、与建造活动相关的字词、建筑艺术起源等问题作出探究,旨在表明早期建造
期刊
摘要:作为同时代、同为颠覆整个西方价值体系的思想巨子,令人不解的是,尼采和马克思始终没有直接对话或彼此评说。然而,思想史上的“两河流域”在绝对精神、形而上学、道德、宗教、哲学和资本主义原则上的一致批判,改写了整个人类文化样态。尼采与马克思的避让,是一种分道,也是一种对峙,更是一种逼近与切合。对人类苦痛的直击使他们殊途而同归。  关键词:柏拉图主史;黑格尔主义;尼采;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B516.
期刊
从自然界取得标的物是否具有可专利性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2013年,美国分子病理学会诉Myriad基因公司案的判决结果引起各方解读,并促使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布了对涉及自然法则、自然现象和自然产品的可专利性判断的审查指南。文章通过对自然界取得的标的物授予专利权的判断标准分析,阐明专利制度对利益诉求的平衡作用和价值指向。  可专利性;判断标准;自然界标的物;审查指南  DF523A011708  19世纪
期刊
摘要:比利时学者威勒姆·德尔德《遗产及其文化边界:基于中国例证对西方范式的挑战》一文,从质疑许多遗产公约的全球有效性入手,指出国际遗产文件的“理论框架无法领会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还鲜明地指出,中西方。对待遗产的不同态度根本性地源于内因(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非外因(如经济发展)。缘此内因,文章进一步将其引申为,中西方对待遗产的态度差异虽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处理,但内在地源于不同的思
期刊
摘要:品牌危机中的微博传播是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在品牌危机中微博转发网络与回复网络的结构图。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两个网络的声望微博主的品牌危机传播博文在类型框架、主题、归因、修辞四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声望微博主的属性、微博转发/回复功能特点和跟随者行为动机是影响品牌危机中博文被转发或被回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品牌危机传播;微博;转发网络;回复网络  中图分类号:G1
期刊
摘要:建筑空间的动态性是近年来经常讨论的问题。论文通过对建筑空间动态性的溯源梳理了对当代空间动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数字技术对于空间动态性设计的作用,并以“数字水展馆”为例研究了空间动态性的新表现,以揭示“数字化维度下建筑空间动态性”既是空间动态性探索的历史延续,又因数字化的发展而具备了新的技术潜能和表现特征。最后从数字技术出发,探讨了这些新表现对未来空间动态性设计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文章认为,从发生角度看,园林形式由文化观念支配决定,因而,园林是观念的形式。同时园林又是人的精神活动场所,寄寓园主的愿望和安慰自己的种种说法,是精神家园。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本质上是“有意义的形式”,我们传承园林艺术时,切忌抛弃意义的一面做纯粹形式的拼凑。  关键词:园林本质;有意义的形式;传承  笔者认为,对园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建筑空间或形式美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其实人类的任何建筑,都是出于
期刊
摘要:献血是一种有助于医学发展的公益行为,但献血过程中容易出现使献血人受到伤害的事件。面对实践中日益多发的献血受害事件,单纯的民法救济路径显现出了明显的缺陷,极易对献血事业造成负面影响。为此,需要提倡私法救济手段、公法救济手段以及公私法之外的社会救济手段在献血受害救济中的综合运用,以维护社会公平,保障我国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以献血受害事件为视角,我国公益法制建设尚存在明显不足,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完善
期刊
电影是较易被跨文化受众接受的产品之一,应该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尽管中国电影国内票房快速增长、市场发展态势喜人,但国产片海外输出依旧困难。国产电影国内收入与海外收入差距之大,折射出中国电影国内外市场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如何扩大对外贸易量,是中国电影长期面临的难题。促进中国对外电影贸易,必须从影片内容、海外市场渠道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进行切实的改革。  中国电影;对外贸易;海外市
期刊
摘要:朱光潜先生不仅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同时也对中国比较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诗学理论著作《诗论》有意识地借鉴比较文学的方法,并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对中西诗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对诗歌中的许多重要艺术现象进行了阐释,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另外,《诗论》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思维的超越意识也是非常突出的,具有了现代批评的特征。从这些角度来衡量,《诗论》在中国现代诗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