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薇1995年去了日本,当时她的丈夫陈建国已到日本多年,即将完成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的攻读。刚到日本时,两个人只能住在东京附近的川崎县,那里有很多公寓,专供外地到东京打工的日本人或中国留学生居住。所谓公寓其实就是简易搭建的二层小楼,分为若干个单独的宿舍,日文称作“寮”。江薇夫妇俩每月花3万日元租下的“寮”仅仅6个塌塌米大小,勉强够两个人平躺睡觉的地方,卫生间小得仅够一个人转身。到日本的头一年里,江薇为了补贴家里的开销,一边在一所语言学校学习日语,一边在一个拉面馆做服务生,每月赚取5万日元的工资。江薇普通话讲得比较标准,精通英语,在朋友的帮助下,后来她又找到了一份短期中文家教工作,令她很满意。
小礼品带出的机会
江薇要教的是一个叫由加利(ひかり)的日本居家妇女。她的丈夫是美国人,在日本的一家大型企业做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之所以要让他的日本妻子学习中文,是因为他刚刚接到了总部的调令,夫妻俩将于3个月后到中国赴任。由加利的英文很好,在找江薇之前也曾在日本中文学校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她更希望有一个可以和她沟通的老师来教她标准的普通话。这时候江薇流利的英语就派上了大用场。因为马上就要到中国生活了,由加利很紧张,所以不断增加学习时间。到最后一个月时,甚至要求江薇全天加班给她“灌”中文。这使得江薇当月的收入达到了14万日元。
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由加利觉得江薇人不错,教学水平也不错,又主动给她介绍了一些与自己情况类似的阔太太去做家教。为了感谢由加利的关照,江薇把自己从中国带来的珠绣编的小包作为礼物送给了她。在由加利丈夫的同事为他们夫妇举办的告别晚会上,她专门用这个中国味的小包搭配自己的晚装,使得在场的太太们都很羡慕,不停向由加利打听是从哪里购买的。当由加利带点炫耀和感激地将这件事告诉江薇时,江薇愣住了。这个福建特有的珠绣编小包在国内根本不值什么钱,谁会想到在日本却因为独特的味道而颇为引人关注。回家后江薇对陈建国说起此事,当时陈建国正在等待几个应聘的日本公司的通知,两人每天晚上讨论的话题就是如果陈建国没能顺利找到工作,两人到底怎么安排未来的生活。所以两人都觉得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创业机会,他们讨论了半宿,最后陈建国出了一个主意,让江薇再去给那些日本妇女当家教时,索性挑选两三款珠绣编小包与自己的服装精心搭配,然后看看这些日本女人的反应。不过,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第二天一早陈建国就接到了日本一家大型公司的通知,他被录用了,而且头两年月收入是35万日元,公司负责帮他办理工作签证。两年后如果他通过了考核,公司可以给他申请长久居留证。得到这一消息后,夫妻俩兴奋极了。这时候所有创业的想法都没人在意了。直到2个月后,陈建国已经开始融入公司的环境,他们租到了一个比较舒适的公寓,江薇也顺利通过了日语二级考试。
一次,陈建国的日本上司邀请他们夫妇到家中作客。在日本有这样一种礼节,去别人家拜访时,一定要带上小礼物,作为对主人家邀请的感谢。江薇很自然就想到了珠绣编小包。这次作客后,陈建国总能接到同事的邀请,起初两人还感到特别奇怪,后来江薇在与这些日本同事的太太相互通电话时才找到原因:大家都对江薇带去的礼物特别感兴趣,有人还郑重其事地拜托,希望江薇帮助她们再购买一些。这些事又撩动了江薇的心思,她已经看出这是一个不错的市场。稳重的江薇决定试探性地开展一些业务。她托家人帮她在福建批发了100多个不同图案的小包邮寄到日本。买这100多个包用了1000多元人民币,加上邮费和其它费用,寄到日本一共不到3万日元。拿到这些珠绣编小包,怎么定价让江薇很是踟蹰。陈建国说,在日本随便吃顿快餐最少也要五六百日元,更何况这些包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种民族的工艺品,不可以定价太低。于是江薇根据不同包的做工和大小壮着胆子将价格订在了3000-8000日元之间。越大的包定价越便宜,越小的包定价越高。因为两者工艺不同,使用场合也不一样。大包是平日外出时使用的,而小手包通常是在参加晚会或需要着装比较华丽时才会使用。定好价格后,江薇给当初那些希望她代为购包的日本太太一一打电话,让她们到家中挑选。虽然这批包是珠绣编的,但是因为家人在挑选时没在意款式,所以大多数都样式普通。尽管这样,很多人还是跟捡到宝一样,一下子购买好几个。不到几天时间,除了几个样式、工艺实在太普通的包,其他全部被挑走了。最后,就连剩下的几个包也被一个叫清纪子的妇女以每个1000日元的价格全部买走了。货卖完后江薇一算账,这批不到3万日元成本的包竟然让她足足赚到了50万日元的纯利,相当于博士毕业的丈夫一个半月的工资。
走了一段弯路
旗开得胜,江薇与丈夫陈建国商量将这个生意做大。但是要做珠绣编包的生意,首先就要确保包的款式新,不能再选死板的四方、长方款包了,可是怎么选?由谁负责从国内选呢?陈建国认为,江薇有曾经在国内多年女士包的设计功底,让别人代替她去选不如她亲自出马稳妥。陈建国在日本大公司中工作,在家属往返签证问题上也不会有什么障碍。
在1997年的某一天,江薇从日本回到了老家福州。整整半个月时间,江薇四处寻找货源,但是收效甚微。当地的珠绣编包多少年一成不变,想挑选在款式上与日本服饰潮流搭配的款型难如登天。考虑来考虑去,江薇从市场上挑选了一批珠绣编包,她认为至少这批包在工艺上还算精致。这一次,江薇一共选了500多个包,而且集中在进货成本低但在日本售价较高的小手包。在找了一家公司将货物托运到日本的同时,江薇自己先带着几个样品赶回了日本,她需要解决在日本的销售问题。一回到日本,江薇就给清纪子打电话。因为清纪子告诉过她,她在北海道的家人拥有一个商店,她以前在江薇那里“淘”的那些落脚货,就是在他们家的商店销售的,卖得还不错。江薇以每个包900日元的价格批发给清纪子40个包。随后,她又找到神奈川县的一个礼品店老板,那个老板看过样品后,答应替她代销。神奈川县是很多日本人及国外游客到东京后一定要去的旅游区之一,得到这位礼品店老板的称许,江薇更加信心百倍。500个包运到日本后,江薇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进行分类、登记,除掉清纪子拿走的40个包,其余的珠绣编包全部送到了神奈川县的那家礼品店中。之后,江薇就在家里坐等消息。两个月后,她非但没有等来自己希望的好消息,反而是一些令她沮丧的消息不断传来。先是清纪子打来电话询问是否可以退货,这种小手包不如以前的大包好卖,在当地需求量很小。因为这种小手包主要用来搭配高档晚礼服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而当地很少有这样的活动,所以2个月只卖掉了七八个。而神奈川那家礼品店虽然两个月售出了将近100个小手包,但这家店的老板说购买的顾客大都是游客,杀价杀得很厉害,利润非常低。江薇知道这不是事实,肯定是这家店的老板看她是中国人,而且没有在日本办理任何经营手续,所以才会蒙她。江薇马上将剩余的包从那家礼品店全部取回来,加上清纪子退回来的30多个包,300多个包整整装满了一个大箱子,江薇只能将它们先放在卧室中。一连几天,看到这些包江薇就发愁。怎么办呢?这时候陈建国告诉她,铺货也要看哪里更适合销售,以及什么样的市场适合销售什么款式,不能这么硬闯,而且如果有心要做这件事,不如自己开一家店经营。于是江薇开始每天到东京及附近的区县转,挨个市场的看。这时,她的一个老乡对她说,不妨考虑在川崎县的一条手工艺街上开一个小店铺。别看这条街平日客流量不大,但因为这条街上销售的多是日本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生活用品等,所以这条街也是日本中产阶级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每到周末很多人会开车到这里来转一转,还有很多外地到东京旅游的有钱人也愿意在这里选择几样价格昂贵的手工制作品。
这个思路提醒了江薇。如果选择在这条街上开店的话,她自己的设计能力也可以体现出来了,加上制作一些新款式的包出售,一定效果不错。她再次回到福建,原本想在珠绣最具特色的厦门找个师傅学艺,却发现这里的现代珠绣虽然精美漂亮,但缺乏她心目中的那种古朴、典雅。经人指点,她终于在武夷山下的一个村落中找到了一个世代制作珠绣的老人,并跟着老人开始学做珠绣。
珠绣是具有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工艺品,采用闪亮夺目、五彩缤纷砂粒大穿孔的玻璃细珠,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针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江薇仅学这些技法就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她一边练习各种针法,一边尝试着设计了一些款式,打好版型,设计好图案样式后,交给当地村民帮助制作。5个月后,江薇亲手制作了一款精美的小包,这是她的第一个作品,同时,由村民们帮助制作的各种款式的包也积攒到了一定的数量。江薇带着这些包再次回到日本。用她和丈夫以前积攒下来的300多万日元作资本,在川崎手工艺一条街上开了一个小店。在店铺布置上,江薇反复更改了许多次,最后她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包和由她设计、村民们帮助制作的那些包摆在前面最醒目的地方,而将上次积压下来的300多个包放在店铺的最里面。结果,开业第一天,那个由她自己亲手制作的小包就以1.9万日元的高价被人买走了,由她设计、村民们帮助制作的那些包也卖得很好,300多个积压包时不时也能“走”上一两个,存货越来越少。江薇的生意终于红火起来。
随着生意好转,靠江薇一个人在日本制作根本赶不上供货。她原本想从福建老家找两个技术好的工人到日本帮助制作,以便减少物流周转费用,但是反复申请了很多次,就是无法给工人拿到签证。没办法,她只好分两步走,一方面将自己打好的样发回国内,由家人送到她当初学艺的村庄,组织村民制作;一方面在日本招收了几个中国人当徒工,手把手地教他们,希望就地解决人工问题,但并不成功。像她自己这样有设计和制作功底的人当初学艺都学了5个月,这些从未接触过这项工作的人学习起来就更慢了,最后即使做出一两样东西,手工也显得粗糙不堪。那一段时间,江薇急坏了,眼看着手中那300多个积压货也快销完了,新货却迟迟不能到日本。怎么办呢?
认准原汁原味
一直到几个月以后,江薇才算解决了她的货源问题,福建那个村落成了她在国内的制作基地。
货源问题解决以后,江薇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款式设计,这是她的强项。她在包上大量使用了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为了提高商品的档次,江薇精心地研究各种制作珠绣的原料。她发现,泰国和马来西亚生产的珠子光泽更柔和漂亮,于是选购了一些,一一搭配出漂亮的图案,果然要比以往国内珠绣原料显得更有质感。她一方面让福建的村民为她加工自己设计的大包,这些商品一到日本就直接发往她在日本各地发展的代销点;另一方面,她高薪聘请了国内几位多年制作珠绣编包的老人,按照她提供的样式和原料进行制作,然后摆放在自己店铺中。其中一款由精选的珍珠和宝石、水晶制作的珠绣手袋,成了江薇的“镇店之宝”。这款总成本大约7万日元的小包,被标到了230万日元,在她店中展示3个月之后被人买走了。
时间一长,江薇的小店也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很多日本人在表示对这种珠绣小包感兴趣的同时,也时常会询问还有没有其他的珠绣产品。一天,一个气质优雅的日本中年妇女来到江薇的店中,她拿出一条黑色丝制的披肩,希望江薇可以运用她的设计和绣工将珠绣绣在披肩上。江薇心想,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珠绣不仅仅可以运用到包上,还可以运用到很多装饰品上呀。于是,她拿出自己去云南采风时拍下的白族服饰的图片,根据上面的图案风格给这个女士的披肩重新布局、设计,很快就绣好了。由于披肩上的珠绣仅仅是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因此无需绣得很复杂,不仅省工时,还可以将很多图案灵活运用。自此,江薇原来招来的那些学徒工算是找到了用武之地。他们每天根据江薇提供的图案绣制披肩,后来又慢慢拓展到家居产品,如杯垫、盘垫等。江薇的生意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多越来越红火。
如今,江薇为了获得更多的“中国灵感”,经常跑回国,一个省一个省地采风。丈夫陈建国也在2002年时辞掉了在日本大公司的工作,长居日本负责打理店铺。这个店让夫妻俩都非常自豪,不仅仅是因为从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最主要的是日本人在这里“越中国味越好”的选择让他们感受到了在异国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愉悦。
小礼品带出的机会
江薇要教的是一个叫由加利(ひかり)的日本居家妇女。她的丈夫是美国人,在日本的一家大型企业做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之所以要让他的日本妻子学习中文,是因为他刚刚接到了总部的调令,夫妻俩将于3个月后到中国赴任。由加利的英文很好,在找江薇之前也曾在日本中文学校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她更希望有一个可以和她沟通的老师来教她标准的普通话。这时候江薇流利的英语就派上了大用场。因为马上就要到中国生活了,由加利很紧张,所以不断增加学习时间。到最后一个月时,甚至要求江薇全天加班给她“灌”中文。这使得江薇当月的收入达到了14万日元。
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由加利觉得江薇人不错,教学水平也不错,又主动给她介绍了一些与自己情况类似的阔太太去做家教。为了感谢由加利的关照,江薇把自己从中国带来的珠绣编的小包作为礼物送给了她。在由加利丈夫的同事为他们夫妇举办的告别晚会上,她专门用这个中国味的小包搭配自己的晚装,使得在场的太太们都很羡慕,不停向由加利打听是从哪里购买的。当由加利带点炫耀和感激地将这件事告诉江薇时,江薇愣住了。这个福建特有的珠绣编小包在国内根本不值什么钱,谁会想到在日本却因为独特的味道而颇为引人关注。回家后江薇对陈建国说起此事,当时陈建国正在等待几个应聘的日本公司的通知,两人每天晚上讨论的话题就是如果陈建国没能顺利找到工作,两人到底怎么安排未来的生活。所以两人都觉得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创业机会,他们讨论了半宿,最后陈建国出了一个主意,让江薇再去给那些日本妇女当家教时,索性挑选两三款珠绣编小包与自己的服装精心搭配,然后看看这些日本女人的反应。不过,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第二天一早陈建国就接到了日本一家大型公司的通知,他被录用了,而且头两年月收入是35万日元,公司负责帮他办理工作签证。两年后如果他通过了考核,公司可以给他申请长久居留证。得到这一消息后,夫妻俩兴奋极了。这时候所有创业的想法都没人在意了。直到2个月后,陈建国已经开始融入公司的环境,他们租到了一个比较舒适的公寓,江薇也顺利通过了日语二级考试。
一次,陈建国的日本上司邀请他们夫妇到家中作客。在日本有这样一种礼节,去别人家拜访时,一定要带上小礼物,作为对主人家邀请的感谢。江薇很自然就想到了珠绣编小包。这次作客后,陈建国总能接到同事的邀请,起初两人还感到特别奇怪,后来江薇在与这些日本同事的太太相互通电话时才找到原因:大家都对江薇带去的礼物特别感兴趣,有人还郑重其事地拜托,希望江薇帮助她们再购买一些。这些事又撩动了江薇的心思,她已经看出这是一个不错的市场。稳重的江薇决定试探性地开展一些业务。她托家人帮她在福建批发了100多个不同图案的小包邮寄到日本。买这100多个包用了1000多元人民币,加上邮费和其它费用,寄到日本一共不到3万日元。拿到这些珠绣编小包,怎么定价让江薇很是踟蹰。陈建国说,在日本随便吃顿快餐最少也要五六百日元,更何况这些包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种民族的工艺品,不可以定价太低。于是江薇根据不同包的做工和大小壮着胆子将价格订在了3000-8000日元之间。越大的包定价越便宜,越小的包定价越高。因为两者工艺不同,使用场合也不一样。大包是平日外出时使用的,而小手包通常是在参加晚会或需要着装比较华丽时才会使用。定好价格后,江薇给当初那些希望她代为购包的日本太太一一打电话,让她们到家中挑选。虽然这批包是珠绣编的,但是因为家人在挑选时没在意款式,所以大多数都样式普通。尽管这样,很多人还是跟捡到宝一样,一下子购买好几个。不到几天时间,除了几个样式、工艺实在太普通的包,其他全部被挑走了。最后,就连剩下的几个包也被一个叫清纪子的妇女以每个1000日元的价格全部买走了。货卖完后江薇一算账,这批不到3万日元成本的包竟然让她足足赚到了50万日元的纯利,相当于博士毕业的丈夫一个半月的工资。
走了一段弯路
旗开得胜,江薇与丈夫陈建国商量将这个生意做大。但是要做珠绣编包的生意,首先就要确保包的款式新,不能再选死板的四方、长方款包了,可是怎么选?由谁负责从国内选呢?陈建国认为,江薇有曾经在国内多年女士包的设计功底,让别人代替她去选不如她亲自出马稳妥。陈建国在日本大公司中工作,在家属往返签证问题上也不会有什么障碍。
在1997年的某一天,江薇从日本回到了老家福州。整整半个月时间,江薇四处寻找货源,但是收效甚微。当地的珠绣编包多少年一成不变,想挑选在款式上与日本服饰潮流搭配的款型难如登天。考虑来考虑去,江薇从市场上挑选了一批珠绣编包,她认为至少这批包在工艺上还算精致。这一次,江薇一共选了500多个包,而且集中在进货成本低但在日本售价较高的小手包。在找了一家公司将货物托运到日本的同时,江薇自己先带着几个样品赶回了日本,她需要解决在日本的销售问题。一回到日本,江薇就给清纪子打电话。因为清纪子告诉过她,她在北海道的家人拥有一个商店,她以前在江薇那里“淘”的那些落脚货,就是在他们家的商店销售的,卖得还不错。江薇以每个包900日元的价格批发给清纪子40个包。随后,她又找到神奈川县的一个礼品店老板,那个老板看过样品后,答应替她代销。神奈川县是很多日本人及国外游客到东京后一定要去的旅游区之一,得到这位礼品店老板的称许,江薇更加信心百倍。500个包运到日本后,江薇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进行分类、登记,除掉清纪子拿走的40个包,其余的珠绣编包全部送到了神奈川县的那家礼品店中。之后,江薇就在家里坐等消息。两个月后,她非但没有等来自己希望的好消息,反而是一些令她沮丧的消息不断传来。先是清纪子打来电话询问是否可以退货,这种小手包不如以前的大包好卖,在当地需求量很小。因为这种小手包主要用来搭配高档晚礼服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而当地很少有这样的活动,所以2个月只卖掉了七八个。而神奈川那家礼品店虽然两个月售出了将近100个小手包,但这家店的老板说购买的顾客大都是游客,杀价杀得很厉害,利润非常低。江薇知道这不是事实,肯定是这家店的老板看她是中国人,而且没有在日本办理任何经营手续,所以才会蒙她。江薇马上将剩余的包从那家礼品店全部取回来,加上清纪子退回来的30多个包,300多个包整整装满了一个大箱子,江薇只能将它们先放在卧室中。一连几天,看到这些包江薇就发愁。怎么办呢?这时候陈建国告诉她,铺货也要看哪里更适合销售,以及什么样的市场适合销售什么款式,不能这么硬闯,而且如果有心要做这件事,不如自己开一家店经营。于是江薇开始每天到东京及附近的区县转,挨个市场的看。这时,她的一个老乡对她说,不妨考虑在川崎县的一条手工艺街上开一个小店铺。别看这条街平日客流量不大,但因为这条街上销售的多是日本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生活用品等,所以这条街也是日本中产阶级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每到周末很多人会开车到这里来转一转,还有很多外地到东京旅游的有钱人也愿意在这里选择几样价格昂贵的手工制作品。
这个思路提醒了江薇。如果选择在这条街上开店的话,她自己的设计能力也可以体现出来了,加上制作一些新款式的包出售,一定效果不错。她再次回到福建,原本想在珠绣最具特色的厦门找个师傅学艺,却发现这里的现代珠绣虽然精美漂亮,但缺乏她心目中的那种古朴、典雅。经人指点,她终于在武夷山下的一个村落中找到了一个世代制作珠绣的老人,并跟着老人开始学做珠绣。
珠绣是具有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工艺品,采用闪亮夺目、五彩缤纷砂粒大穿孔的玻璃细珠,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针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江薇仅学这些技法就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她一边练习各种针法,一边尝试着设计了一些款式,打好版型,设计好图案样式后,交给当地村民帮助制作。5个月后,江薇亲手制作了一款精美的小包,这是她的第一个作品,同时,由村民们帮助制作的各种款式的包也积攒到了一定的数量。江薇带着这些包再次回到日本。用她和丈夫以前积攒下来的300多万日元作资本,在川崎手工艺一条街上开了一个小店。在店铺布置上,江薇反复更改了许多次,最后她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包和由她设计、村民们帮助制作的那些包摆在前面最醒目的地方,而将上次积压下来的300多个包放在店铺的最里面。结果,开业第一天,那个由她自己亲手制作的小包就以1.9万日元的高价被人买走了,由她设计、村民们帮助制作的那些包也卖得很好,300多个积压包时不时也能“走”上一两个,存货越来越少。江薇的生意终于红火起来。
随着生意好转,靠江薇一个人在日本制作根本赶不上供货。她原本想从福建老家找两个技术好的工人到日本帮助制作,以便减少物流周转费用,但是反复申请了很多次,就是无法给工人拿到签证。没办法,她只好分两步走,一方面将自己打好的样发回国内,由家人送到她当初学艺的村庄,组织村民制作;一方面在日本招收了几个中国人当徒工,手把手地教他们,希望就地解决人工问题,但并不成功。像她自己这样有设计和制作功底的人当初学艺都学了5个月,这些从未接触过这项工作的人学习起来就更慢了,最后即使做出一两样东西,手工也显得粗糙不堪。那一段时间,江薇急坏了,眼看着手中那300多个积压货也快销完了,新货却迟迟不能到日本。怎么办呢?
认准原汁原味
一直到几个月以后,江薇才算解决了她的货源问题,福建那个村落成了她在国内的制作基地。
货源问题解决以后,江薇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款式设计,这是她的强项。她在包上大量使用了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为了提高商品的档次,江薇精心地研究各种制作珠绣的原料。她发现,泰国和马来西亚生产的珠子光泽更柔和漂亮,于是选购了一些,一一搭配出漂亮的图案,果然要比以往国内珠绣原料显得更有质感。她一方面让福建的村民为她加工自己设计的大包,这些商品一到日本就直接发往她在日本各地发展的代销点;另一方面,她高薪聘请了国内几位多年制作珠绣编包的老人,按照她提供的样式和原料进行制作,然后摆放在自己店铺中。其中一款由精选的珍珠和宝石、水晶制作的珠绣手袋,成了江薇的“镇店之宝”。这款总成本大约7万日元的小包,被标到了230万日元,在她店中展示3个月之后被人买走了。
时间一长,江薇的小店也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很多日本人在表示对这种珠绣小包感兴趣的同时,也时常会询问还有没有其他的珠绣产品。一天,一个气质优雅的日本中年妇女来到江薇的店中,她拿出一条黑色丝制的披肩,希望江薇可以运用她的设计和绣工将珠绣绣在披肩上。江薇心想,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珠绣不仅仅可以运用到包上,还可以运用到很多装饰品上呀。于是,她拿出自己去云南采风时拍下的白族服饰的图片,根据上面的图案风格给这个女士的披肩重新布局、设计,很快就绣好了。由于披肩上的珠绣仅仅是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因此无需绣得很复杂,不仅省工时,还可以将很多图案灵活运用。自此,江薇原来招来的那些学徒工算是找到了用武之地。他们每天根据江薇提供的图案绣制披肩,后来又慢慢拓展到家居产品,如杯垫、盘垫等。江薇的生意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多越来越红火。
如今,江薇为了获得更多的“中国灵感”,经常跑回国,一个省一个省地采风。丈夫陈建国也在2002年时辞掉了在日本大公司的工作,长居日本负责打理店铺。这个店让夫妻俩都非常自豪,不仅仅是因为从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最主要的是日本人在这里“越中国味越好”的选择让他们感受到了在异国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