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几篇课文,采用了把一首古诗词(或古文名句)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的方式,这就是“诗词故事”,大家把它们称作“文包诗”。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益的尝试。
首先,这种“诗词故事”的形式,是我国古人描述诗歌写作过程、交代诗歌写作背景常用的一种方式。例如人们非常熟悉的贾岛“推敲”的故事,最早就记载在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贾忤旨》中。它用说故事的方式,来演说古人写诗的经过。由于这种方式生动活泼,因而很容易被人们接受,贾岛的这首诗也因这个故事而家喻户晓。事实上,这种将故事性的叙说与相应诗作相结合的记载,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并不少见。例如,清代诗人王士禛在其《菜根堂诗集序》中写到这首诗的写作情景道:“顺治丁酉秋,予客济南,诸名士云集明湖。一日会饮水面亭,亭下杨柳千余株,披拂水际,叶始微黄,乍染秋色,若有摇落之态。予怅然有感,赋诗四首。”天气渐凉,水面亭下翠褪黄显、乍染秋色的柳丝,轻拂着水面。诗人为眼前的景色所触动,于是写出了《秋柳》诗四首:“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这也是古人的一种“诗词故事”的形式。在这里,诗文完全融为一体,文章是诗篇的渲染,诗篇是文章的灵魂。
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诗词故事”形式,就是借鉴了我国传统的表现方式,又结合了当代教学理念所作的尝试。它通过某种具体的故事性叙说,来引导学生逐步走进诗人的文本。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文包诗”形式,也只是整个苏教版小语教材古典诗词选文中的一种形式,大部分古典诗词使用的仍然是原文。这是苏教版小语教材兼容并蓄、形式多样的体现。
其次,这类“诗词故事”的课文所描述的情景,是根据该诗原来的写作背景、诗人的写作过程及该诗文本所体现的内容来写的。课文对这些诗的解读,与大多数读者对该诗的通常的理解是一致的。苏教版小语教材对此采取了非常严谨的态度。它不追求表面的华美、动人,它的每一描述,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依据。
再次,“诗词故事”不过是“讲解”的一种形式。严格说来,任何“讲解”(包括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对原始文本都会产生一定的“损耗”,也会暗示受众按照讲解者的思路去思考,也就是所谓的封闭受众个人的想象空间。但不能因此否认“讲解”在“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言说”(讲解)与“沉默”(文本)是统一的。为了解放学生的想象空间,就让教师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让学生自己去言说,去领悟,这是十分脱离“常识”的。同时,我们所理解的解放学生的想象空间,是指不用一个模式、或一种标准来评判学生的答案。“雪化了以后是春天”,这样富于诗意的回答固然十分值得欣赏,但老老实实回答说“雪化了以后是水”,也应该没有错。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诗词故事”面对的是小学儿童,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平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异,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开蒙教育:使他们通过自读课文,萌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领会诗歌内涵,感悟古诗的学习方法,并由此喜欢我们的古典诗词。
(江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首先,这种“诗词故事”的形式,是我国古人描述诗歌写作过程、交代诗歌写作背景常用的一种方式。例如人们非常熟悉的贾岛“推敲”的故事,最早就记载在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贾忤旨》中。它用说故事的方式,来演说古人写诗的经过。由于这种方式生动活泼,因而很容易被人们接受,贾岛的这首诗也因这个故事而家喻户晓。事实上,这种将故事性的叙说与相应诗作相结合的记载,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并不少见。例如,清代诗人王士禛在其《菜根堂诗集序》中写到这首诗的写作情景道:“顺治丁酉秋,予客济南,诸名士云集明湖。一日会饮水面亭,亭下杨柳千余株,披拂水际,叶始微黄,乍染秋色,若有摇落之态。予怅然有感,赋诗四首。”天气渐凉,水面亭下翠褪黄显、乍染秋色的柳丝,轻拂着水面。诗人为眼前的景色所触动,于是写出了《秋柳》诗四首:“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这也是古人的一种“诗词故事”的形式。在这里,诗文完全融为一体,文章是诗篇的渲染,诗篇是文章的灵魂。
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诗词故事”形式,就是借鉴了我国传统的表现方式,又结合了当代教学理念所作的尝试。它通过某种具体的故事性叙说,来引导学生逐步走进诗人的文本。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文包诗”形式,也只是整个苏教版小语教材古典诗词选文中的一种形式,大部分古典诗词使用的仍然是原文。这是苏教版小语教材兼容并蓄、形式多样的体现。
其次,这类“诗词故事”的课文所描述的情景,是根据该诗原来的写作背景、诗人的写作过程及该诗文本所体现的内容来写的。课文对这些诗的解读,与大多数读者对该诗的通常的理解是一致的。苏教版小语教材对此采取了非常严谨的态度。它不追求表面的华美、动人,它的每一描述,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依据。
再次,“诗词故事”不过是“讲解”的一种形式。严格说来,任何“讲解”(包括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对原始文本都会产生一定的“损耗”,也会暗示受众按照讲解者的思路去思考,也就是所谓的封闭受众个人的想象空间。但不能因此否认“讲解”在“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言说”(讲解)与“沉默”(文本)是统一的。为了解放学生的想象空间,就让教师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让学生自己去言说,去领悟,这是十分脱离“常识”的。同时,我们所理解的解放学生的想象空间,是指不用一个模式、或一种标准来评判学生的答案。“雪化了以后是春天”,这样富于诗意的回答固然十分值得欣赏,但老老实实回答说“雪化了以后是水”,也应该没有错。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诗词故事”面对的是小学儿童,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平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异,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开蒙教育:使他们通过自读课文,萌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领会诗歌内涵,感悟古诗的学习方法,并由此喜欢我们的古典诗词。
(江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