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晓东:关于副中心的话题由来已久,有的媒体甚至把副中心之争说成是“三国杀”。而从我们整理的资料来看,何止是“三国杀”,简直就是群雄逐鹿。仅媒体列举的可以进入候选的城市就包括:保定、天津、石家庄、廊坊,承德、张家口,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刚刚对北京通州要建成副中心的表态,很容易让人解读成北京自己对于副中心的态度。
今天我们邀请的这几位媒体同行,分别来自保定、天津、石家庄、廊坊。现在来看,保定最积极,大家也很看好;天津似乎是不动声色;廊坊距北京最近,好像已经有所行动了,“动批”不是要搬到那你们那里吗?各位都是消息灵通人士,借机会给我们透露透露。
王辉:廊坊的情况,正如郭总所说,距北京最近,只有40公里。距天津60公里,距天津港100公里,距北京机场和天津机场各70公里。在区位优势上,恐怕在座诸位都没法比了吧。
廊坊的行动可不是今天才开始的,早就动手了!借助京津优势尤其是北京优势做大自己、发展自己,这在廊坊上下都已经成为了共识。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郭晓东:但还有一种说法,叫大树底下不长草,时髦一点儿的话,叫灯下黑。
王辉:郭总你非得把我们的尴尬摆出来。实事求是地说,廊坊在科技、人才、资金、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都没法跟北京和天津比,有些东西争也争不来。
从2003年到现在,10年半的时间,廊坊对接京津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刚开始没有太多的环保意识,是投资就欢迎。2008年之后,引资方向发生转变,提出了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等规划,着重在附加值比较高的项目,有了绿色发展的设想。今年,新任领导层又提出了绿色、高端、率先、和谐的定位。
我觉得,廊坊不会去争副中心,主要还是想寻求自己在京津冀、环渤海这一区域发展中的优势。优势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农业。廊坊永清县是蔬瓜果大县,70%的瓜菜输往北京。相当于北京的一个菜篮子基地。
何玉新:我得拦您一句,北京人知道永清是菜篮子吗?有多少北京人知道他们每天吃的其实是廊坊的菜?
郭晓东:我就知道山东寿光是北京的菜篮子,新发地那儿到处都是牌子。
王辉:这也许是宣传问题,我现在不就在借机会宣传一下吗?但事实的确如此,廊坊每时每刻都在为北京做着巨大的贡献。
郭晓东:除了农业,廊坊也应该有其它优势吧?我知道廊坊有一个大学城。
王辉:实际上只能算是职业培训,能够为一些企业培养产业工人。
郭晓东:刚开始建大学城的时候,就是这种定位吗?
王辉:那不是。刚开始的时候目标很大。
李连成: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施行中,教育资源的分流也是一个大问题。能想像北大、清华搬到河北去吗?可能只能搬一些类似于职业学校的这种大学。北京房山也有个大学城,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叫得响的学校。
栗占勇:人大不是要在通州建新校区吗?
郭晓东:那是我的母校。主要是人大校园太狭小了。
寇国莹:对啊,北京昌平也有大学城。教育资源要分流,何必要跑到河北?
何玉新:像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都在郊区建设了新校区,主要学科迁过去了。都在天津区域里,是可能的。要说把北京的大学搬到河北,那不可能。
王辉:不只是教育资源难以分流,守着北京和天津这两块巨型磁铁,几乎所有高端资源都被他们吸过去了。这些年,廊坊在招商时也提出了总部的概念,力图招一些知名的民企、国企,甚至是五百强的企业。但是,和北京、天津一比,廊坊的优势太不明显了,仅人才培养这一项,如果不从京津两地输送的话,廊坊本地对人才的吸引力显然是不够的。
李连成:关键是人才待遇和消费水平也不够呀。
王辉:这是实话。这些年,廊坊行政服务中心一直在力推服务优化,三四年了都还在推进过程中,可见有不少阻力。廊坊离北京虽然很近,但属于河北,省际间的医保、社保、人保无法自由沟通。
前不久有报道说,燕郊一家非常著名的三甲医院门庭冷落,因为在那里住的很多是北京人,去那里看病不能报销。要知道,那家医院可是河北省最大的民营三甲医院,它的董事长是三河市最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三年前我就采访过他,当时他的目标就是想让北京的高收入群体能够有一个高质量的疗养场所。但是,省际间的制度不能对接,现在的他很茫然。
郭晓东:如果把廊坊划归了北京,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王辉:划归北京,如果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廊坊人肯定会很兴奋,很激动。
李连成:何止廊坊,这句话连唐山人都听了十年了。
王辉:就算是句真话,只要不兑现,听了十年了,也就不把它当真话了。
郭晓东:到目前为止,好像廊坊的领导还没有正式提出过加入北京的规划。
王辉:不会提的。廊坊在对接京津上非常低调,但是行动上其实做了很多。首先是交通,廊坊打算5年内将全市的高速公路里程扩大到500公里,比之前的计划翻了一番。此外,就是借助永清、固安的宋辽历史文化,以及文安县的民间高跷文化、三河的饮食文化,提高廊坊的文化魅力。
郭晓东: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廊坊和北京的关系,你会怎么说?
王辉:我感觉,廊坊人在思想上其实离北京很近,中间隔着一些东西,距离感也是无法抹去的。
今天我们邀请的这几位媒体同行,分别来自保定、天津、石家庄、廊坊。现在来看,保定最积极,大家也很看好;天津似乎是不动声色;廊坊距北京最近,好像已经有所行动了,“动批”不是要搬到那你们那里吗?各位都是消息灵通人士,借机会给我们透露透露。
王辉:廊坊的情况,正如郭总所说,距北京最近,只有40公里。距天津60公里,距天津港100公里,距北京机场和天津机场各70公里。在区位优势上,恐怕在座诸位都没法比了吧。
廊坊的行动可不是今天才开始的,早就动手了!借助京津优势尤其是北京优势做大自己、发展自己,这在廊坊上下都已经成为了共识。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郭晓东:但还有一种说法,叫大树底下不长草,时髦一点儿的话,叫灯下黑。
王辉:郭总你非得把我们的尴尬摆出来。实事求是地说,廊坊在科技、人才、资金、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都没法跟北京和天津比,有些东西争也争不来。
从2003年到现在,10年半的时间,廊坊对接京津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刚开始没有太多的环保意识,是投资就欢迎。2008年之后,引资方向发生转变,提出了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等规划,着重在附加值比较高的项目,有了绿色发展的设想。今年,新任领导层又提出了绿色、高端、率先、和谐的定位。
我觉得,廊坊不会去争副中心,主要还是想寻求自己在京津冀、环渤海这一区域发展中的优势。优势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农业。廊坊永清县是蔬瓜果大县,70%的瓜菜输往北京。相当于北京的一个菜篮子基地。
何玉新:我得拦您一句,北京人知道永清是菜篮子吗?有多少北京人知道他们每天吃的其实是廊坊的菜?
郭晓东:我就知道山东寿光是北京的菜篮子,新发地那儿到处都是牌子。
王辉:这也许是宣传问题,我现在不就在借机会宣传一下吗?但事实的确如此,廊坊每时每刻都在为北京做着巨大的贡献。
郭晓东:除了农业,廊坊也应该有其它优势吧?我知道廊坊有一个大学城。
王辉:实际上只能算是职业培训,能够为一些企业培养产业工人。
郭晓东:刚开始建大学城的时候,就是这种定位吗?
王辉:那不是。刚开始的时候目标很大。
李连成: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施行中,教育资源的分流也是一个大问题。能想像北大、清华搬到河北去吗?可能只能搬一些类似于职业学校的这种大学。北京房山也有个大学城,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叫得响的学校。
栗占勇:人大不是要在通州建新校区吗?
郭晓东:那是我的母校。主要是人大校园太狭小了。
寇国莹:对啊,北京昌平也有大学城。教育资源要分流,何必要跑到河北?
何玉新:像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都在郊区建设了新校区,主要学科迁过去了。都在天津区域里,是可能的。要说把北京的大学搬到河北,那不可能。
王辉:不只是教育资源难以分流,守着北京和天津这两块巨型磁铁,几乎所有高端资源都被他们吸过去了。这些年,廊坊在招商时也提出了总部的概念,力图招一些知名的民企、国企,甚至是五百强的企业。但是,和北京、天津一比,廊坊的优势太不明显了,仅人才培养这一项,如果不从京津两地输送的话,廊坊本地对人才的吸引力显然是不够的。
李连成:关键是人才待遇和消费水平也不够呀。
王辉:这是实话。这些年,廊坊行政服务中心一直在力推服务优化,三四年了都还在推进过程中,可见有不少阻力。廊坊离北京虽然很近,但属于河北,省际间的医保、社保、人保无法自由沟通。
前不久有报道说,燕郊一家非常著名的三甲医院门庭冷落,因为在那里住的很多是北京人,去那里看病不能报销。要知道,那家医院可是河北省最大的民营三甲医院,它的董事长是三河市最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三年前我就采访过他,当时他的目标就是想让北京的高收入群体能够有一个高质量的疗养场所。但是,省际间的制度不能对接,现在的他很茫然。
郭晓东:如果把廊坊划归了北京,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王辉:划归北京,如果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廊坊人肯定会很兴奋,很激动。
李连成:何止廊坊,这句话连唐山人都听了十年了。
王辉:就算是句真话,只要不兑现,听了十年了,也就不把它当真话了。
郭晓东:到目前为止,好像廊坊的领导还没有正式提出过加入北京的规划。
王辉:不会提的。廊坊在对接京津上非常低调,但是行动上其实做了很多。首先是交通,廊坊打算5年内将全市的高速公路里程扩大到500公里,比之前的计划翻了一番。此外,就是借助永清、固安的宋辽历史文化,以及文安县的民间高跷文化、三河的饮食文化,提高廊坊的文化魅力。
郭晓东: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廊坊和北京的关系,你会怎么说?
王辉:我感觉,廊坊人在思想上其实离北京很近,中间隔着一些东西,距离感也是无法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