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释意
所谓功态养生法,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将自身置于功中状态。那么,什么是功态呢?功态是多种养生功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由于功态是这些养生法的高级阶段,因此,修炼者必须经过相当过程后才能达到这个状态。而笔者所指的功态养生法,则是一种易学易练、人人可行的养生之法。
二、功态的作用
1.更好的培养锻炼“内气”
所谓“内气”即练功效应,这种效应包括细胞的运动、生物电现象及末梢神经的表观感受。中医所说的气有两个含义:一指体内流动着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精气、营气、卫气等;二是概括脏腑器官组织生理活动,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2.更有效地聚积能量
,进入养生功态后,大脑静化,肢体达到最大的放松,这对于保护机体,蓄积能量是大有作用的。
3.“洗脑”的作用
功态养生法对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
三、操作方法
由于功态养生法灵活性大,自由化程度高,因此,在操作时完全摒除一切条条框框。其宗旨,使身心时刻处于功态;其肢体,没有任何的姿势限制;其意感,随内在的触动而体认之;其思绪,则由感由心自然而发。兹分述如下:
1.姿势
开始时,可随意选定一个姿势作为进入功态的起始式,这种姿势可以是一站桩姿势,也可随便摆一个自感合适的姿势,这种姿势不论是站、坐、卧均可。
究竟选定何种姿势为好,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人具体情况。对于已有一定站桩基础,或者已练过一阶段大成拳的人来说,可由某一熟知的桩式站起。对于基础较差者,或者体弱多病者来说,则可采取任一自然的姿势。但不论采取何种姿势,最终都会出现不适之感,此时,大脑会自发的给肢体输送一个自动调整的信号,使肢体再过度至另一个适当的姿势。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肢体调整与养生桩的肢体调整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养生桩而言,在肢体调整的过程中,任何的姿势过渡均有一定的规范性或半规范性,而功态下的肢体调整,则是更自由化的、无任何规范性的随意状态。当出现不适状态后,即可凭借自身的感受,随意调整肢体的位置。但不论出现哪种调整的意识,均应顺其自然。如此调整的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肢体经过充分的调适后,精神饱满,身轻如燕,此时,若有自动终止练功的念头,停止即可;另一种是若有睡意的感觉,可顺应肢体的要求,干脆睡一觉。一般而言,体弱多病者易产生睡意,这是大脑皮层内抑制的结果。功态时入睡反而是一种好现象,这对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旦功态睡眠清醒后,大脑清晰,体力倍增。
2.意感与体认
所谓意感即意与非意(感觉)的中间态,亦即介于意念活动与肢体感受之间的特殊状态。对于大成拳而言,意感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内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功态的意感-与一般桩功的意感是有所区别的。桩功的意感是一种主动性应用,而功态的意感则是随意性的体认。进入功态后,肢体的功感效应要比常规的桩功更加明显与强烈。此时,或热或胀或麻的效应会均匀充盈整体,气机的运行有时则如大海波涛,奔腾不已,当出现如此效应后,可在松适恬静的功态前提下,进行较为淡化的体认活动。
“内气”强化至一定程度后,可使肢体发生触动现象。所谓触动即肢体会白发的产生抖动或振颤动作。其作用机理为:由于体内气机的发动,会冲击着某些部位运动分析器使之兴奋,无意中指挥了某些部位肌肉,特别是手脚的肌肉,使其活动起来。
当出现自发趋势时,可在较弱的体认前提下,进行自发的运动,如手欲抖动则任其抖动,足要颤动则让其颤动,身欲大动则可大动。但无论何等自发动作,待一定程度后,会出现自动停止的趋势,此时,要顺应其势,把运动的肢体停下来。当然,如果不想让肢体产生运动,可让大脑给运动系统输送一个轻微的放松信号,肢体就会保持安静的状态,但这种静态可能是暂时的,过一会儿,可能还会产生自发的态势。
功态的自发性,没有主观欲念,没有引导的方法,没有收功的讲究,一切听任自然。如果功态下永远没有自发的现象,则永远不去诱导它。由于功态的这种顺应自然的特性,决不出任何偏差,而且不需要任何的收功方法,欲动则动,欲停则停。每当动作停止后,身体会更加舒适、放松,经脉不通者会变得通畅,身心会进入更佳的养生状态。
3.情感的宣泄
在功态下,情感方面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此时,则应任其自然的宣泄。比如,对于有一定功力基础,或者身体本来就没病,甚至比较健康的人来说,当进入功态后,身心会无比舒适,大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这正是王芗斋先生所指的“如醉如痴”。正因为如此,心情亦格外愉快,面部也会出现似笑非笑的表情。此时,也可微微笑出声,这就是情感的宣泄。
四、特别说明
由于功态养生法可能会产生自发性动作和自然性情感宣泄,因此,训练时应一人一室为宜,不然的话,功态时产生的现象会影响其他人。反过来,其他人也会影响到功态养生者。
所谓功态养生法,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将自身置于功中状态。那么,什么是功态呢?功态是多种养生功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由于功态是这些养生法的高级阶段,因此,修炼者必须经过相当过程后才能达到这个状态。而笔者所指的功态养生法,则是一种易学易练、人人可行的养生之法。
二、功态的作用
1.更好的培养锻炼“内气”
所谓“内气”即练功效应,这种效应包括细胞的运动、生物电现象及末梢神经的表观感受。中医所说的气有两个含义:一指体内流动着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精气、营气、卫气等;二是概括脏腑器官组织生理活动,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2.更有效地聚积能量
,进入养生功态后,大脑静化,肢体达到最大的放松,这对于保护机体,蓄积能量是大有作用的。
3.“洗脑”的作用
功态养生法对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
三、操作方法
由于功态养生法灵活性大,自由化程度高,因此,在操作时完全摒除一切条条框框。其宗旨,使身心时刻处于功态;其肢体,没有任何的姿势限制;其意感,随内在的触动而体认之;其思绪,则由感由心自然而发。兹分述如下:
1.姿势
开始时,可随意选定一个姿势作为进入功态的起始式,这种姿势可以是一站桩姿势,也可随便摆一个自感合适的姿势,这种姿势不论是站、坐、卧均可。
究竟选定何种姿势为好,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人具体情况。对于已有一定站桩基础,或者已练过一阶段大成拳的人来说,可由某一熟知的桩式站起。对于基础较差者,或者体弱多病者来说,则可采取任一自然的姿势。但不论采取何种姿势,最终都会出现不适之感,此时,大脑会自发的给肢体输送一个自动调整的信号,使肢体再过度至另一个适当的姿势。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肢体调整与养生桩的肢体调整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养生桩而言,在肢体调整的过程中,任何的姿势过渡均有一定的规范性或半规范性,而功态下的肢体调整,则是更自由化的、无任何规范性的随意状态。当出现不适状态后,即可凭借自身的感受,随意调整肢体的位置。但不论出现哪种调整的意识,均应顺其自然。如此调整的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肢体经过充分的调适后,精神饱满,身轻如燕,此时,若有自动终止练功的念头,停止即可;另一种是若有睡意的感觉,可顺应肢体的要求,干脆睡一觉。一般而言,体弱多病者易产生睡意,这是大脑皮层内抑制的结果。功态时入睡反而是一种好现象,这对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旦功态睡眠清醒后,大脑清晰,体力倍增。
2.意感与体认
所谓意感即意与非意(感觉)的中间态,亦即介于意念活动与肢体感受之间的特殊状态。对于大成拳而言,意感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内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功态的意感-与一般桩功的意感是有所区别的。桩功的意感是一种主动性应用,而功态的意感则是随意性的体认。进入功态后,肢体的功感效应要比常规的桩功更加明显与强烈。此时,或热或胀或麻的效应会均匀充盈整体,气机的运行有时则如大海波涛,奔腾不已,当出现如此效应后,可在松适恬静的功态前提下,进行较为淡化的体认活动。
“内气”强化至一定程度后,可使肢体发生触动现象。所谓触动即肢体会白发的产生抖动或振颤动作。其作用机理为:由于体内气机的发动,会冲击着某些部位运动分析器使之兴奋,无意中指挥了某些部位肌肉,特别是手脚的肌肉,使其活动起来。
当出现自发趋势时,可在较弱的体认前提下,进行自发的运动,如手欲抖动则任其抖动,足要颤动则让其颤动,身欲大动则可大动。但无论何等自发动作,待一定程度后,会出现自动停止的趋势,此时,要顺应其势,把运动的肢体停下来。当然,如果不想让肢体产生运动,可让大脑给运动系统输送一个轻微的放松信号,肢体就会保持安静的状态,但这种静态可能是暂时的,过一会儿,可能还会产生自发的态势。
功态的自发性,没有主观欲念,没有引导的方法,没有收功的讲究,一切听任自然。如果功态下永远没有自发的现象,则永远不去诱导它。由于功态的这种顺应自然的特性,决不出任何偏差,而且不需要任何的收功方法,欲动则动,欲停则停。每当动作停止后,身体会更加舒适、放松,经脉不通者会变得通畅,身心会进入更佳的养生状态。
3.情感的宣泄
在功态下,情感方面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此时,则应任其自然的宣泄。比如,对于有一定功力基础,或者身体本来就没病,甚至比较健康的人来说,当进入功态后,身心会无比舒适,大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这正是王芗斋先生所指的“如醉如痴”。正因为如此,心情亦格外愉快,面部也会出现似笑非笑的表情。此时,也可微微笑出声,这就是情感的宣泄。
四、特别说明
由于功态养生法可能会产生自发性动作和自然性情感宣泄,因此,训练时应一人一室为宜,不然的话,功态时产生的现象会影响其他人。反过来,其他人也会影响到功态养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