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云杉大灰象甲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包括加强苗木检疫工作、加强苗圃地管理及化学喷雾防治,以为云杉大灰象甲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杉大灰象甲;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青海湟源
中图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121-01
云杉大灰象甲2014年在湟源县和平乡茶汉素村部分育苗地区发生以来,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其虫口密度大时,可导致云杉苗木枯死。为了加强对云杉大灰象甲的防治,有效控制其危害和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湟源县森防站2015 年开始对其进行了系统观测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幼虫期采用毒死蜱进行土壤处理,成虫期采用噻虫啉喷雾防治效果最好。本文对湟源县云杉大灰象甲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湟源县位于祁连山支脉大通山与日月山、华石山环抱之中。地势由北、西向东倾斜。湟源县海拔2 470~4 898 m,垂直高差2 428 m,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3 ℃,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分别为13.9 ℃和-10.6 ℃,≥10 ℃年积温为1 027.5 ℃。结冻期长,无霜期短。年平均降水量为400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454.3 mm,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并且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差异大,全年86%的降水量集中在5—9月[1]。
湟源县总土地面积为155 303.9 hm2,其中林地面積为82 898.9 hm2,占总土地面积53.38%;非林地面积72 405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6.62%。林地中,有林地2 765.3 hm2,疏林地6.6 hm2,灌木林地62 061.0 hm2,宜林荒山5 782.6 hm2,未成林地12 233.9 hm2,森林覆盖率29.75%。其中,沙棘林面积8 863 hm2,杨树农田林网1 380万株。
2 形态特征
云杉大灰象甲(Sympizomias velatus Chevrolat)属鞘翅目象甲科[2],是目前为害青海云杉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湟源县主要分布于和平乡茶汉素村。
成虫体长:雄虫9~10 mm,雌虫8.6~10.5 mm,密被淡褐和灰白色鳞片。啄粗短,啄端至头顶,中央纵列1条凹沟,两侧1浅沟伸至复眼前面。复眼近圆形,黑色隆起。触觉膝状。端部膨大。前胸宽大于长,两边近弧形,中央有黑褐色带纹,两侧灰褐色。鞘翅密被白色和深褐色鳞片,翅基部和中部灰白色较多。每鞘翅上有10条由刻点组成的行纹,行间有倒伏短毛。雄虫两鞘翅末端钝圆,末节腹板近半圆形,雌虫两鞘翅末端较尖,末节腹板近三角形。卵长1.2~1.5 mm长筒形,略扁,乳白色,近孵化时变灰褐色,有一淡黄色。粘附于两叶或嫩叶卷折之间。幼虫老熟时体长11~14 mm,乳白色,头浅黄色。蛹体长7~12 mm,乳白色微黄额褐色。腹末有黑褐色刺一对。各虫态历期大致为:卵6~8 d,幼虫310~330 d,蛹22~24 d,成虫54~71 d[2-3]。
3 生物学特性
大灰象甲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冠下表皮土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土。成虫羽化后,在土中潜伏5 d左右才出土爬到树枝上咬食幼嫩芽叶,刚出土时不太活跃,食量也很小,以后食量很快增加。具假死性,稍受惊吓即落地,静止片刻后又爬至树上。晴天一日中一般以8:00—10:00和15:00—21:00时取食最盛,日间其他时间及清晨叶面露水未干、雨天很少取食,多隐栖于叶间,耐饥力可达7 d以上。成虫出土取食补充营养10 d以上才开始交尾。雌雄虫全生育期可交尾多次,每次交尾时间长短不一,长的可达十几个小时。在虫口密度高的苗圃,交尾盛期常见有3个成虫重叠爬行的现象。交尾后1周左右产卵,卵块粘附于两叶重叠间或嫩叶卷折之间,偶尔也可产在土上用叶片粘盖。幼虫孵化前虫体在卵内蠕动,先从卵的一端咬一小孔,静止片刻后,又再咬卵壳,经多次反复,使孔渐大,经70 min后即破壳而出。幼虫爬出卵壳即落入土中,多在离根茎30 cm内活动,取食土壤有机质和云杉须根。老熟后,作一椭圆形、内壁光滑的土室化蛹[2-3]。
4 防治方法
4.1 加强苗木检疫工作
特别是大苗移植时,对带有土丘的苗木加强检疫,防止带有幼虫的苗木随苗木调运传播。
4.2 加强苗圃地管理
加强苗圃地的管理工作,幼虫期用毒死蜱3 000 g/hm2进行土壤处理。防治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中旬。
(1)根部灌药。苗期害虫猖獗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50%二嗪农乳油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灌根。具体操作方法是每8~10 d灌1次,连续灌 2~3次。在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40%甲基异柳磷(每50~75 g溶于50~75 kg水)于16:00开始灌根效果更好[4]。
(2)撒施毒土。采用5%特丁磷37.5~45.0 kg/hm2进行沟施或穴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 kg/hm2拌细砂或细土375~450 kg/hm2,在根旁开沟撒入,随即覆土,或结合锄地将药土施入。在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毒液灌根防治[4-5]。
4.3 化学喷雾防治
每年6月中旬在成虫羽化期,每隔7 d用噻虫啉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傍晚用喷雾器,按清水30桶/hm2的总量,加1%噻虫啉8 mL/桶,配成2 000倍药液,充分搅拌均匀后,喷洒地面,傍晚时喷施可保证药效,效果更佳。幼虫为害苗棵时,幼虫正好与施用的药物接触,胃毒、重熏、触杀三管齐下,可充分发挥药效,甚至100%有效。植株施药可采用90%敌百虫800~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者50%二嗪农乳油1 000~1 500倍液进行防治。具体的操作是:成虫发生期喷 2~3次,每7~10 d喷1次,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4-5]。
5 参考文献
[1] 馬广云.湟源县林木种苗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3):214-215.
[2] 魏天祥.云杉大灰象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8):73.
[3] 马有忠,丁得庆,张燕.云杉大灰象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试验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24):197.
[4] 李智勤.绿色带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02(11):28-29.
[5] 韩光霞,闫强.北安市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J].种子世界,2011(8):44.
关键词 云杉大灰象甲;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青海湟源
中图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121-01
云杉大灰象甲2014年在湟源县和平乡茶汉素村部分育苗地区发生以来,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其虫口密度大时,可导致云杉苗木枯死。为了加强对云杉大灰象甲的防治,有效控制其危害和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湟源县森防站2015 年开始对其进行了系统观测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幼虫期采用毒死蜱进行土壤处理,成虫期采用噻虫啉喷雾防治效果最好。本文对湟源县云杉大灰象甲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湟源县位于祁连山支脉大通山与日月山、华石山环抱之中。地势由北、西向东倾斜。湟源县海拔2 470~4 898 m,垂直高差2 428 m,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3 ℃,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分别为13.9 ℃和-10.6 ℃,≥10 ℃年积温为1 027.5 ℃。结冻期长,无霜期短。年平均降水量为400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454.3 mm,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并且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差异大,全年86%的降水量集中在5—9月[1]。
湟源县总土地面积为155 303.9 hm2,其中林地面積为82 898.9 hm2,占总土地面积53.38%;非林地面积72 405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6.62%。林地中,有林地2 765.3 hm2,疏林地6.6 hm2,灌木林地62 061.0 hm2,宜林荒山5 782.6 hm2,未成林地12 233.9 hm2,森林覆盖率29.75%。其中,沙棘林面积8 863 hm2,杨树农田林网1 380万株。
2 形态特征
云杉大灰象甲(Sympizomias velatus Chevrolat)属鞘翅目象甲科[2],是目前为害青海云杉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湟源县主要分布于和平乡茶汉素村。
成虫体长:雄虫9~10 mm,雌虫8.6~10.5 mm,密被淡褐和灰白色鳞片。啄粗短,啄端至头顶,中央纵列1条凹沟,两侧1浅沟伸至复眼前面。复眼近圆形,黑色隆起。触觉膝状。端部膨大。前胸宽大于长,两边近弧形,中央有黑褐色带纹,两侧灰褐色。鞘翅密被白色和深褐色鳞片,翅基部和中部灰白色较多。每鞘翅上有10条由刻点组成的行纹,行间有倒伏短毛。雄虫两鞘翅末端钝圆,末节腹板近半圆形,雌虫两鞘翅末端较尖,末节腹板近三角形。卵长1.2~1.5 mm长筒形,略扁,乳白色,近孵化时变灰褐色,有一淡黄色。粘附于两叶或嫩叶卷折之间。幼虫老熟时体长11~14 mm,乳白色,头浅黄色。蛹体长7~12 mm,乳白色微黄额褐色。腹末有黑褐色刺一对。各虫态历期大致为:卵6~8 d,幼虫310~330 d,蛹22~24 d,成虫54~71 d[2-3]。
3 生物学特性
大灰象甲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冠下表皮土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土。成虫羽化后,在土中潜伏5 d左右才出土爬到树枝上咬食幼嫩芽叶,刚出土时不太活跃,食量也很小,以后食量很快增加。具假死性,稍受惊吓即落地,静止片刻后又爬至树上。晴天一日中一般以8:00—10:00和15:00—21:00时取食最盛,日间其他时间及清晨叶面露水未干、雨天很少取食,多隐栖于叶间,耐饥力可达7 d以上。成虫出土取食补充营养10 d以上才开始交尾。雌雄虫全生育期可交尾多次,每次交尾时间长短不一,长的可达十几个小时。在虫口密度高的苗圃,交尾盛期常见有3个成虫重叠爬行的现象。交尾后1周左右产卵,卵块粘附于两叶重叠间或嫩叶卷折之间,偶尔也可产在土上用叶片粘盖。幼虫孵化前虫体在卵内蠕动,先从卵的一端咬一小孔,静止片刻后,又再咬卵壳,经多次反复,使孔渐大,经70 min后即破壳而出。幼虫爬出卵壳即落入土中,多在离根茎30 cm内活动,取食土壤有机质和云杉须根。老熟后,作一椭圆形、内壁光滑的土室化蛹[2-3]。
4 防治方法
4.1 加强苗木检疫工作
特别是大苗移植时,对带有土丘的苗木加强检疫,防止带有幼虫的苗木随苗木调运传播。
4.2 加强苗圃地管理
加强苗圃地的管理工作,幼虫期用毒死蜱3 000 g/hm2进行土壤处理。防治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中旬。
(1)根部灌药。苗期害虫猖獗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50%二嗪农乳油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灌根。具体操作方法是每8~10 d灌1次,连续灌 2~3次。在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40%甲基异柳磷(每50~75 g溶于50~75 kg水)于16:00开始灌根效果更好[4]。
(2)撒施毒土。采用5%特丁磷37.5~45.0 kg/hm2进行沟施或穴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 kg/hm2拌细砂或细土375~450 kg/hm2,在根旁开沟撒入,随即覆土,或结合锄地将药土施入。在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毒液灌根防治[4-5]。
4.3 化学喷雾防治
每年6月中旬在成虫羽化期,每隔7 d用噻虫啉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傍晚用喷雾器,按清水30桶/hm2的总量,加1%噻虫啉8 mL/桶,配成2 000倍药液,充分搅拌均匀后,喷洒地面,傍晚时喷施可保证药效,效果更佳。幼虫为害苗棵时,幼虫正好与施用的药物接触,胃毒、重熏、触杀三管齐下,可充分发挥药效,甚至100%有效。植株施药可采用90%敌百虫800~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者50%二嗪农乳油1 000~1 500倍液进行防治。具体的操作是:成虫发生期喷 2~3次,每7~10 d喷1次,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4-5]。
5 参考文献
[1] 馬广云.湟源县林木种苗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3):214-215.
[2] 魏天祥.云杉大灰象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8):73.
[3] 马有忠,丁得庆,张燕.云杉大灰象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试验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24):197.
[4] 李智勤.绿色带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02(11):28-29.
[5] 韩光霞,闫强.北安市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J].种子世界,201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