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三问”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an415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特聘专家、山东临沂教育专家翟召博的一篇《为师三问》文章,被多家报刊转载,他的“水涨船不高”“教学难相长”“忙得不学习”这三问问得当前诸多教育者深感惭愧。2008年,他来我校讲学,我深受启发,在当下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中,真正能将教改落到实处。既“治标”又“治本”的培训,我认为,取决于专家的指导方向和自身的大胆反思。
  关键词:教师培训;改革;教学
  在参加了我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国名师培训兰州班第一期”培训后,那“三问”再次触动了我的教学生活,尤其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顶级专家的深深学养所感染。针对培训,写下敲响我灵魂的“为师三问”感悟,时时鞭策自己。专家的讲解、点拨是那么的新颖,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一、一问“当老师,你准备好了吗?”
  时代在变化,教师的知识在更新,想想自己,其实很惭愧,原来我的知识更新速度是如此的缓慢,观念更新更是望尘莫及。在培训中,我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尤其是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二司副司长、北大教授申继亮和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教授给了我更多的启发。
  第一,当老师,要有做好老师的理想信念。第二,当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第三,当老师,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二、二问“上课,你教给了学生什么?”
  曾经,我把学校的功能简单理解为:教知识、学做人的场所。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而且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就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一切制度框框,结果教师是教书匠,培养的学生是“工业产品”。培训后,我深刻理解了“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的经典之言,面对“全面深化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今天,我更多地掌握了一些新词,如“教师”与“导师”的区别,“教室”与“学堂”的差别。
  学校要发挥出三大功能作用,解决好“管理问题、教育问题、学生生涯”的问题。因此,教学给一线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发问:“上课,你教给了学生什么?”,扪心自问,才发现作为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没有落实好学校的三大功能作用,我只是每天起早贪黑地“管理学生”,最大限度地做到“管住学生”,让他们在学校的制度范围内,记住我教给他们的书本知识,至于“没记住怎么办”“我不爱学习怎么办”“我每天认真做了老师要求的,可就是没有效果怎么办”“我所学的以后给我的人生规划、出路带来多大的益处”等问题,我才觉得有时候是束手无策。这里涉及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课堂效率的问题、人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大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恰恰是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经过多次的培训,毋庸置疑,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只是落实的问题;对于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则虽在探索,但仍然走不出羁绊,影响了师生关系,甚至学生都怀疑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到底有多大的实用性。
  所以,我认为:上课时,教师的教是被动的,应当切实做好“导”,而且要因势利导,才能寓教于乐,才能做到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决不可违背教育的根本原则,盲目地维护师道尊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自己的手脚,还会不断地耽误学生,那就是最大的罪孽了。
  三、三问“为人师表,离你多远?”
  我们经常以从事“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自豪,也以得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自喜。
  在人教社大讲堂里,专家非常谦虚地称我们是“名师”时,深感愧疚。说实话,那一刻更能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现在又提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口号:立德树人。很显然,这是对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广大人群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规范的基本条件,“立德”在前,“树人”在后,鲜明地指出“立德”是基础,“树人”是方法。我的理解是“师德师风要自立,要立而不倒”“树人育人要培植,要培而自强”。教师非常关键,其实教师站稳讲台,尤其站上十几年二十几年讲台后,觉得自己的话就是制度和圣旨,却忘了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策略,对我们的要求远远比我们要求学生的更规范、更细致、更高远。
  所以我自问:为人师表,离你多远?回头一看,自己的差距不是认识不够,而是在对待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感化很不足。谁都知道学生的学校教育有很多成分来自团体教育和感染、同化教育,而我除了课堂的说教外,日常的感染教育作用在哪里呢?很少很少。我也更多地看到:这次培训我们的每位专家,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德行高扬?每位专家虽然都有自己主讲的话题,但每个话题里都透视着他们对职业的强烈的责任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他们如此地敬业,才成就了事业。我也自悟:把职业当成了事业就是敬业。80多岁的专家讲课神采飞扬、精神矍铄,和他们交谈,才知道他们每天都在学习,都在提高,不断历练自己的德行,不断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也成就了长寿之秘诀。
  总之,短短的培训,却开启了我长久的探索之路,在教育改革的大潮里,我要敢于清贫、乐于追求、给予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为师之道,创新自己的为师之法。
其他文献
在中国文学史上,在逆境中活得乐观潇洒且文学上成绩斐然的人实属不多,苏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帮助苏轼成功突围的就是佛禅思想。  北宋,禅宗思想盛行,受其影响的文人很多,苏轼也是其中的一个。他吸收并达到了禅宗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即淡泊于世事,又能以平常心去对待日常的生活。这使他一生都能保持雄健、乐观的思想,无论多么坎坷依然旷达洒脱,既不完全地出世避世,也不执著地入世媚世,获得了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下
期刊
摘 要:在当今形势下,鼓励中职生自主创业,对于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谈了创业的社会需要及时代背景,在分析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不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特见解。  关键词:创业教育;中职生;中职教育;创新精神  创业教育是近几年中职学校新加入的教育内容,与学生品德教育、文化课知识、专业知识教育一样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
期刊
摘 要:学校借助区域数字化课题、翻转课堂研究的引领,利用电子书、微课录课笔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以“翻转”理念下基于问题的课堂翻转为研究载体,开展了以“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学校借力市南区教育指导中心的专家为教师做专题培训;语、数、英学科教研员亲临课堂听课、评课,为教师直面指导、答疑解惑,为翻转课堂的研究指明前行的方向。经历了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初步摸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将“解决问题”融入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笔者结合新教材的编排意图,从“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材;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发展创新意识。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的意义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图从音乐之于人的本质方面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阐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中有关“道法自然”的自然教学。日常音乐课堂的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创作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因人定教,追求一种“不教而教”的自然教学法,传递一种“音乐即生活,生活是音乐”的艺术理解。  关键词:返璞归真;音乐教学;道法自然  当前,我国农村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在观念和方法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两者的变
期刊
摘 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这不仅是聋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终极目标,也是每一位特教数学教师教学的最高标准。教师要了解聋生的数学掌握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让他们徜徉在神奇广阔的数学天地中沟通合作,通过多维互动、点面结合达成最终教学目标。  关键词:多维互动;点面结合;教学体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
期刊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浙江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参加第一次高考时间缩短,教学任务紧张,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历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课堂提问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越来越为教师所重视。可以说,若课堂提问运用得好,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中,给教学双方留下适当的合作交流时间和空间,从而使整个历史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看,教师课堂提问较多,而有效的课
期刊
摘 要:在所有的诗歌中,田园诗和隐逸诗是最具有“诗性”的类型,因为这种诗歌是更趋向于内心的、更追求本真与自我的诗歌。对于这类诗文的教学,教师除了要做好基本的字词句教学、主题思想的引导外,还要注重其诗性的回归。  关键词:高中语文;隐逸诗;诗性;本真;情怀  所谓隐逸诗,是指归隐田园或以归隐田园为理想的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描写清闲安逸生活的诗歌,这类诗歌更具诗性的美感,在我国诗坛之上占据了十分重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浙江省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回归课本的目的就是要寻“源”。课本才是母题库,每一道高考题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源头。纵观近年来的浙江省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回归教材的趋势。在各省份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不少让学生感到陌生的题目,但是它们都是由课本基础知识变形而来的。本文就笔者在高三“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复习教学过程中采用“追本溯源,回归课本”的教学方式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
期刊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可以造就一个团结、进取、积极、上进的班集体,固然会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生。善于挖掘自己,反思自己,才能提升自己,更好地驾驭自己。因此,一位优秀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怎样当好班主任。  一、要有团队精神  班主任要使各科任课教师团结一致,共同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和学生素质。每个人都是单独个体,不同科目的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能力也有高有低,学生的认可度也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