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回归生活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一、让数学回归生活的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为了践行新课程理念,让数学走向生活,在教学中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用现实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不仅完成了对学习对象的建构,而且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补充、替换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題。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让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让知识呈现生命态,让课堂焕发生命和活力。
  案例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导入片段
  师: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出我们班同学在一分钟内大约一共能跳多少次绳,怎么测算呢?
  学生讨论后,争相回答。
  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名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这样太麻烦了,我只要测出一名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然后再乘全班的人数。
  生3:这个办法不可取,如果选出的这名同学跳得快,算出来的得数就太大了;反之,如果选出的这名同学跳得慢,算出的得数就太小了。
  学生大都承认生3说的有道理,怎么办呢?这时,生4兴奋地说:“可以先测出几名同学跳的次数,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后再乘全班的人数,”大家认为这个方法好。
  接着,师生一起选出有代表性的3名同学进行跳绳测试,经过统计,3名同学一分钟内共跳234次,于是师生共同构造出下面的例题:
  在一分钟内,3名同学共跳绳234次,照这样计算,全班46名同学一分钟内共跳绳多少次?
  跳绳是学生熟悉的一项体育活动,把它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学生跃跃欲试、急于探究的良好心态,学生不断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又不断地被否定,思维一度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在经历一番思考之后,生4的发言犹如向平静的湖面投进一颗石子,重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呈现柳暗花明的局面,学生在例题产生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而且体会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
  案例二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第五单元“1的认识”教学片段
  教法A: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师:小朋友,你从图中看到什么?
  学生列举从图中看到的物体。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个小朋友等,它们都是一个。(接着出示计数器)请小朋友看,计数器也有一个。
  教法B:开始同上,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交流,
  师: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个小朋友等,它们都是一个,小朋友,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一个吗?
  一名学生到前面拨一个珠。
  师:真棒!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个小朋友等都是“1”,这样的“1”可以用计数器上的一粒珠表示。
  两位老师都在用计数器教“1”,但其中蕴藏的教育思想是大不相同的,教法A中,计数器上的一粒珠是作为个案出现的,是学生观察到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个小朋友后的再举例,而教法B中,计数器上的“1”是对前面几个“1”的概括,学生在观察、交流、拨珠的过程中体会到计数器的“1”不仅可以表示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个小朋友,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一个物体。经历了计数器上的“1”是众多生活中“1”的概括过程。
  强调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内容的置换,内容的置换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借助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材料帮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去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实现数学与生活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其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生活情境——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的反思
  
  给数学知识找一个“生活原型”,不能理解成将生活画面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中来,用“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
  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意味着教学内容就是生活画面的重现,完整的生活世界既包括科学的经验,也包括科学理论和科学逻辑;既包括人的存在的经验与本质,又包括世俗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因此,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是要打破世界的隔阂,它既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没有忽略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正如郑毓信教授所指出的:数学教学无疑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但是“生活味”显然又不应完全代替数学课程的“数学味”。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来自两个方面,有来自数学外部的(即现实生活实际)也有来自数学内部的,无论来自数学外部或内部,只要能生成学生的认知矛盾,才能引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都是有价值的,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教学应与生活联系”绝不是说所有数学知识的教学都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要预防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做法上的绝对化。
  总之,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努力做到把握好生活化的度,使“生活化”与“数学化”得以和谐统一,让数学课真正富有实效、富有活力。
其他文献
盛夏七月不能阻挡探寻的热情,本刊记者驱车前往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探访。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激情的企业,一个将“建设百亿云硫,打造百年云硫”口号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制改革形势的深化,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了施工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数量、成本与质量的矛盾愈显突出。从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加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误区.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给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此,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与学,作一点粗浅的
综合近年来旧电厂小机组脱硫改造有场地小、投资低、上马快、运营稳定的需要,笔者推荐一种优化的新型石灰石一石膏简易湿法脱硫工艺,该工艺在工艺流程、设备配置上都进行了精简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效的、富有挑战性的.切实开展有效学习,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尝试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依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借助生活体验,化抽象为具体,注重实
针对检查井周围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这一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论述了施工管理及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存在的质量隐患,并提出了设计入手、加强施工管理、改善面层与
微分方程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解法也各不相同,一阶线性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是最简单而又最基础的微分方程,它在物理、力学、天文、化学、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工程技术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编选了5个经典实例来说明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实际应用,愿读者领会其中的思维理念,掌握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精髓,使得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而实现用知识来指导实践的思想。
近日,深圳市正式接入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深圳居民持符合互通标准的深圳I通卡(计划年内发行),将可在全国已接入交通部互联互通的城市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全国已接入交通部互联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职高生自信心不足,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探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点滴设想。  关键词 职高生现状;自信心;数学教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