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调控凋亡通路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调控凋亡通路的影响。

方法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8周龄,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组(P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组于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30 min时尾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1.0 mg/kg。于再灌注3 h时处死大鼠取左心室,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分离线粒体和胞浆,采用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线粒体和胞浆细胞色素c(Cyt c)、活化型caspase-3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和P组AI升高,Bcl-2和线粒体Cyt c表达下调,MMP降低,胞浆Cyt c和活化型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相比,P组AI降低,Bcl-2和线粒体Cyt c表达上调,MMP升高,胞浆Cyt c和活化型caspase-3表达下调(P<0.05)。

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抑制线粒体调控的凋亡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包膜外扩散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74例口腔鳞癌经术后病理证实均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按照有、无包膜外扩散将患者分为两组,回顾临床和病理资料,随访患者术后复发的情况,分析包膜外扩散和其他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对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 无包膜外扩散和有包膜外扩散两组患者的术后总复发率分别为47.6%和75.0%,颈部复发率分别为9.5%和4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本文阐述了卫星移动通信中,如何建立通信秩序管控系统在终端用户以及互联接入服务中采取技术措施,发现、处置违法行为和有害信息,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溯源”.
患者男性,29岁,因反复咳嗽,胸痛1个月于2000年6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多月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痛、咳嗽、咳痰并低热(35 ℃),持续1周.在外院检查结果未明,未做治疗.查体:胸廓无压痛,胸右上部叩诊为实音,双肺呼吸音清,右上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音.胸片示:右上肺有一约17 cm × 14 cm × 7.5 cm的肿块,边缘不整、有分叶、内有坏死,液化.实验室检查:碱性肌磷酸酶(CK)为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铁道车辆》已走过50年风雨历程。回首这50年,从1963年7月1日沐浴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风而创刊,到如今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
目的评价异丙酚预先给药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2月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丙酚预先给药组(P组)。采用夹闭肝门左、中叶肝动脉及门静脉分支45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P组于肝缺血前30 min时经股静脉泵注异丙酚12 mg·kg-1
期刊
期刊
目的:文本主要是为了研究C-RAN无线资源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方法:结合C-RAN网络架构特征和管理特点,分析大数据对于C-RAN无线资源管理的作用.结果:在C-RAN集中管理模式下,会
目的 介绍自行研制的内置式三焦点牵引成骨器,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只杂种犬,手术均截去下颌颏部骨组织,制造出25~30 mm的下颌骨正中联合部位骨缺损动物模型.在两侧骨断端分别制作一个宽度约10 mm的骨输送盘.安装自行研制的内置式牵引成骨器.术后1周开始加力,牵引速率0.5 mm/12 h,在13~16 d两侧输送盘在正中对接后,牵引结束.术后分期拍下颌横断(牙合)片,在牵引完成后固定第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人种特异性疾病,其疾病概念和治疗方法均确立于日本.随着红霉素疗法的发现和确立,DPB的预后有了划时代的变化.最近,关于DPB研究的最大进步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于DPB的人种特异性和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第二,关于红霉素及其它14员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