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海角七号”了吗?
电影《海角七号》横扫台湾,累积票房飙破4亿新台币,超过《色戒》,直逼《泰坦尼克号》,成为2008年度票房黑马。
“你‘海角’了吗?”和“我X你妈的台北!”成为岛上年轻人的流行语;马英九夫妇亲赴影院观看,而台湾媒体则借片名挖苦与电影同期“上映”的阿扁贪腐案是“海角七亿”;这股飓风甚至刮到了一向重娱乐轻艺术的香港娱乐圈,连舒淇在香港出席活动时也不可避免地被问到:“你看《海角七号》了吗?”这部宝岛民众力捧的电影,俨然已成为两岸三地今秋的新闻性话题。
为这部总投资仅5000万新台币的电影处女作,导演魏德圣举债3000万。但为什么偏是它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以至于几乎每个走出电影院的台湾观众都会主动地为它进行无偿的宣传,甚至有人先后看了18次?其中所蕴含的情结,也许只有台湾本地人才能深切体会到。
新浪潮之后的台湾电影
台湾不是没有过“本土电影”,比如以侯孝贤、杨德昌为旗手的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儿子的大玩偶》、《恋恋风尘》、《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艺术性电影一度蜚声国际;而第三代导演蔡明亮所导演的《天边一朵云》等在岛内的票房成绩都不俗。但这些个人风格强烈的电影,却给许多人带来了这样的印象:台湾电影太艰深、太文艺,看不懂。甚至有圈内人刻薄地下了定义:“台湾出品,必属烂片。”
2007年,陈怀恩的导演处女作《练习曲》,为体质虚弱的台湾电影业注入一股清流,因为浓郁的本土文化氛围和风物,引起热烈反响,甚至带动了台湾环岛旅行的升温。陈怀恩说,当初拍片只是要拍一部给台湾人看的,而且只有台湾人看得懂的电影。他成功了。《练习曲》成为岛内年度华语片冠军,很多台湾人买票进场,只是为了看一眼电影中自己的老家——正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魏德圣的理念也很近似。他说以前的台湾电影喜欢拍愁苦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一个知识分子讲给另一个知识分子听的故事,而他自己更希望用欢乐来体现小小海岛居民的特色。有台湾人和我讲述过《海角七号》在岛内卖票时的盛况,很多时候,长长人龙竟然都是阿公阿嬷。台湾资深影评人王长安撰文说,《海角七号》里的小人物之所以打动观众,是因为他们“快乐地面对生活,自在地面对歧见,宽厚地面对历史”。
虽然陈怀恩曾是侯孝贤的摄影师,魏德圣曾是杨德昌《麻将》的副导演,但他们的影片已超脱出台湾第二代导演的格式,闯出了一条新路。
除了《练习曲》、《海角七号》,这两年台湾还有不少令人惊喜的本土电影:比如描写新竹七男二女九个高中生的青春岁月的《九降风》(意为九月的季风);比如以同性恋情为题材的《刺青》、《花吃了那女孩》;讽喻社会现实的都市题材伪纪录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而新近上映的《囧男孩》则描绘了两个调皮捣蛋、异想天开的小男孩之间的友谊与亲情。一系列影片引发了本土电影热潮,带动了台产电影的人气与票房。有人甚至说:台湾电影“复活”了!
“在地人”的自我认同
人们总会惯性地为自己寻找一种身份认同 :西班牙人都是amigo,上海人都是“自家宁”,潮汕人都是“嘎己囊”……在台湾,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自己人”都被称为“在地人”。
其实,对于一个大陆人来说,《练习曲》也许就是一个观光片,而《海角七号》里描述的50年日据所留下的情结,也须亲身经历过才可以体会。
《海角七号》是小人物的群像,影片中有闽南人、原住民、客家人、日本人,他们的身份也囊括了“民代主席”、警察、邮递员、前台、清洁工、推销员、教会弹钢琴的女孩、月琴大师等多种身份,所使用的语言更是五花八门。所有这些人,在恒春这样一个既保持了农业社会特点、同时也是开放的现代旅游景点的小镇上遭遇。
片中最抢眼的角色之一——“民代主席”说的几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山也BOT,海也BOT,什么都BOT。这么好的一片海滩也要被饭店围起来。”“什么好东西都让有钱人拿去了,我们的子弟只能出去外面给人家当伙计。”(BOT,指台湾常见的开发方式,Build,“政府”托由厂商来建设;Operate, 厂商继续营运50年;Transfer,最后转移回来给“政府”)
这些关于台湾发展现象的日常“碎碎念”出现在电影的对白里,民众的心声也被一语道出了。
当这些台湾人“身边的故事”带着海的气息、风的声音、马拉桑的醇香,满载一个小岛的记忆被搬上大银幕,它感动了整个台湾。
电影《海角七号》横扫台湾,累积票房飙破4亿新台币,超过《色戒》,直逼《泰坦尼克号》,成为2008年度票房黑马。
“你‘海角’了吗?”和“我X你妈的台北!”成为岛上年轻人的流行语;马英九夫妇亲赴影院观看,而台湾媒体则借片名挖苦与电影同期“上映”的阿扁贪腐案是“海角七亿”;这股飓风甚至刮到了一向重娱乐轻艺术的香港娱乐圈,连舒淇在香港出席活动时也不可避免地被问到:“你看《海角七号》了吗?”这部宝岛民众力捧的电影,俨然已成为两岸三地今秋的新闻性话题。
为这部总投资仅5000万新台币的电影处女作,导演魏德圣举债3000万。但为什么偏是它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以至于几乎每个走出电影院的台湾观众都会主动地为它进行无偿的宣传,甚至有人先后看了18次?其中所蕴含的情结,也许只有台湾本地人才能深切体会到。
新浪潮之后的台湾电影
台湾不是没有过“本土电影”,比如以侯孝贤、杨德昌为旗手的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儿子的大玩偶》、《恋恋风尘》、《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艺术性电影一度蜚声国际;而第三代导演蔡明亮所导演的《天边一朵云》等在岛内的票房成绩都不俗。但这些个人风格强烈的电影,却给许多人带来了这样的印象:台湾电影太艰深、太文艺,看不懂。甚至有圈内人刻薄地下了定义:“台湾出品,必属烂片。”
2007年,陈怀恩的导演处女作《练习曲》,为体质虚弱的台湾电影业注入一股清流,因为浓郁的本土文化氛围和风物,引起热烈反响,甚至带动了台湾环岛旅行的升温。陈怀恩说,当初拍片只是要拍一部给台湾人看的,而且只有台湾人看得懂的电影。他成功了。《练习曲》成为岛内年度华语片冠军,很多台湾人买票进场,只是为了看一眼电影中自己的老家——正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魏德圣的理念也很近似。他说以前的台湾电影喜欢拍愁苦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一个知识分子讲给另一个知识分子听的故事,而他自己更希望用欢乐来体现小小海岛居民的特色。有台湾人和我讲述过《海角七号》在岛内卖票时的盛况,很多时候,长长人龙竟然都是阿公阿嬷。台湾资深影评人王长安撰文说,《海角七号》里的小人物之所以打动观众,是因为他们“快乐地面对生活,自在地面对歧见,宽厚地面对历史”。
虽然陈怀恩曾是侯孝贤的摄影师,魏德圣曾是杨德昌《麻将》的副导演,但他们的影片已超脱出台湾第二代导演的格式,闯出了一条新路。
除了《练习曲》、《海角七号》,这两年台湾还有不少令人惊喜的本土电影:比如描写新竹七男二女九个高中生的青春岁月的《九降风》(意为九月的季风);比如以同性恋情为题材的《刺青》、《花吃了那女孩》;讽喻社会现实的都市题材伪纪录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而新近上映的《囧男孩》则描绘了两个调皮捣蛋、异想天开的小男孩之间的友谊与亲情。一系列影片引发了本土电影热潮,带动了台产电影的人气与票房。有人甚至说:台湾电影“复活”了!
“在地人”的自我认同
人们总会惯性地为自己寻找一种身份认同 :西班牙人都是amigo,上海人都是“自家宁”,潮汕人都是“嘎己囊”……在台湾,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自己人”都被称为“在地人”。
其实,对于一个大陆人来说,《练习曲》也许就是一个观光片,而《海角七号》里描述的50年日据所留下的情结,也须亲身经历过才可以体会。
《海角七号》是小人物的群像,影片中有闽南人、原住民、客家人、日本人,他们的身份也囊括了“民代主席”、警察、邮递员、前台、清洁工、推销员、教会弹钢琴的女孩、月琴大师等多种身份,所使用的语言更是五花八门。所有这些人,在恒春这样一个既保持了农业社会特点、同时也是开放的现代旅游景点的小镇上遭遇。
片中最抢眼的角色之一——“民代主席”说的几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山也BOT,海也BOT,什么都BOT。这么好的一片海滩也要被饭店围起来。”“什么好东西都让有钱人拿去了,我们的子弟只能出去外面给人家当伙计。”(BOT,指台湾常见的开发方式,Build,“政府”托由厂商来建设;Operate, 厂商继续营运50年;Transfer,最后转移回来给“政府”)
这些关于台湾发展现象的日常“碎碎念”出现在电影的对白里,民众的心声也被一语道出了。
当这些台湾人“身边的故事”带着海的气息、风的声音、马拉桑的醇香,满载一个小岛的记忆被搬上大银幕,它感动了整个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