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自若 笔飞墨舞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y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顺德祠堂享誉岭南,有“顺德祠堂南海庙”之誉。顺德祠堂墙楣上的壁画形象生动、色彩美观大方,还包含着建筑重修、重建时间等重要信息。文章根据2007-2009年间顺德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探讨祠堂壁画及壁画师的情况。
  关键词:顺德;祠堂;壁画;画师
  1 壁画的题材
  顺德祠堂壁画的题材包括水墨云龙、人物、花鸟石、山水等,极具装饰功能,也有明确的教化功能,对道德准则、传统价值观、人生观的推崇是壁画题材的一大特色。
  1.1 对功名、富贵的追求
  如《晋爵图》《青云得路》《福禄寿》《富贵图》《锦上添花》《英雄富贵》《金带图》《一气高升》《富贵寿巧图》《春魁报喜图》《将相王侯图》等,是重要的壁画题材。其中,《五桂联芳》更是频频见于祠堂,这个典故是:“五代时,有窦然山,字禹均。任职谏议,生五子,相继登科,有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因此,也被称为“窦家五桂”。祠堂多以此题材,希望子孙后代都能像窦家五子般联袂登科、出人头地。
  1.2 对读书修身的重视
  如《朝云侍读图》《教子一经图》《传经图》《伏生传经图》《讲道德经》都是壁画中极为常见的主题。其中,《一家词赋图》中,两老者坐于桌旁,手拿书卷,捋须交谈。老者身后,一个童子饶有兴致地望向旁边的仕女与年轻士子。仕女坐在桌旁大石上,士子拿着书,面目严肃,似在讲解书中知识。表现了一家大小均传诵经书,以达至诗礼传家、修身养性。
  读书的意境和情趣也是壁画师所追求的。《静坐深山读周易》中以清雅的山石、老树为背景,营造恬静出世的氛围,文人坐于石上,研读经书。而读诗、作诗,更常与酒、琴、棋结合,称为“诗酒琴棋”。
  《晒腹图》则诙谐地表现饱读诗书的乐趣。此典故出自《世说新语》:“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图中一文人大腹便便地倚坐在地,一面看书,一面晒太阳。身旁书童手扶书卷,画面惟妙惟肖。
  1.3 对天子龙颜的强调
  这个主题主要通过水墨云龙来体现。此种题材常被命名为《为龙点睛》《教子朝天图》《国色龙颜》《风云际会》《际会图》《教子腾云》等。祠堂头门正中,壁画在缠绕的云纹间绘制大龙与小龙各一,龙头相对,龙口喷水柱,大龙龙头稍倾向下,小龙龙头向上昂,互相呼应。画面似乎是表现大龙对小龙谆谆教诲,要忠心守护、侍奉天子。云龙旁写有“终非池中物”,寓意该祠子孙后代,必能冲出桎梏、飞黄腾达。
  1.4 对孝道的推崇
  《鹿乳供亲》《二十四孝图》均是民间耳熟能详表现孝道的典故,其中的要点是子息繁衍、儿孙满堂。因而《公孙耍乐图》《三多图》和隐喻世代生息、繁衍不断的《三田和合图》等题材较为多见。这种对子息昌盛的向往之情,既可以通过人物画中的典故表现,亦可通过花鸟山石表现。冲鹤潘家祠的《富贵百子图》就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美好寓意的物件糅合在了一起:一对喜鹊站在松树枝上,松树旁放置大石,石上站着一只锦鸡,石旁长有牡丹数朵。松树上有淡蓝淡红的松子,数量颇丰,点出了此壁画的主题。人物画中,眉目慈善的老叟与多名憨态可掬的儿童,组成了充满和乐童趣的画面。
  1.5 对仁义的推崇
  《英雄会》《说仁义》《兴汉三杰》《授三略》《踏雪寻梅》《五贤聚会图》《三聘诸葛》等题材,多是反映古人的仁义和高风亮节的著名典故。
  1.6 对长寿的追求
  多福多寿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普遍追求。顺德祠堂壁画中有绘制仙鹤、松树、柏树等寓意福寿的动、植物,如《松鹤双寿》《福寿双全》等,也有以人物画题材来表现的。《松芝益寿图》中心为一老叟,白发白须白眉,面目慈善,向身旁两人展示手中灵芝,老者身后还有松树。这幅画将具有长寿意味的“老者、松、芝”元素重新组合成一幅有直白寓意的并具有一定故事性的壁画,配上“益寿松芝多吉庆,延年柏酒醉长春”的诗句,极具吉祥寓意。
  顺德祠堂壁畫也借道家、民间典故等题材隐喻长寿,如《八仙醉酒》《饮中八仙图》《桃源洞》《路中访道》《群仙会》《醉乐瑶池》《王子晋登仙》《鹤结仙缘》《渔女登仙图》,以及寓意神仙增寿的《海屋添筹图》等。其中,《瑶池宴乐》《王子晋登仙》最为常见。
  1.7 对隐逸情怀、高风亮节的向往
  这个主题以花石、山水、兰花、《七贤图》《爱莲说》《采菊东篱下图》《诗酒琴棋》《渔樵耕读》《渊明归隐》《携琴访友图》等塑造“呼童耕春望烟迹,为植芭蕉把地锄”的画面。庞德公、陶渊明、王羲之、刘伶、李白等高士都是颇受壁画师青睐的人物形象。
  2 对壁画师的初步探讨
  2.1 壁画在顺德的发展历史
  壁画自何时起应用于顺德建筑,目前缺乏材料,难以考究。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调查,最早的壁画年款来自北滘龙涌九川谈公祠的山水壁画,由横溪袁添绘于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其次是裕源黎氏大宗祠的山水人物壁画,由瑞云居士在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绘制。画中人物神情生动自然,略粗的衣纹线条与清后期的壁画极为相似,设色淡雅。因而笔者认为嘉庆时的壁画已经相当成熟,应该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
  据苏禹老师所著《顺德祠堂》,道光年间的壁画出现在北滘槎涌的东昌郑公祠,是吴栋石于己亥年(1839)绘制的《教子腾云》《传经图》。有明确咸丰年间纪年的壁画有杏坛高赞的友乔梁公祠、乐从葛岸的岑氏大宗祠、杏坛龙潭的龙兴坊闸门楼。
  大量壁画的创作年代集中在同治、光绪年间。画上有明确同治、光绪年款的约有62间,另有若干间祠堂、民居。虽壁画只有干支年款,不能确定具体时间,但建筑本身是典型的清后期风格,壁画创作也应是此时间。因此,同治、光绪年间壁画的实际数量应该更多。此时期的壁画师数量也很多,罗源泉、陈墨泉、陈生泉、陈月泉、麦月泉、陈香泉、韩柱石、曾瑞轩、陈瑶石、梁默亭等一大批壁画师均在此时期有大量作品流传。曾为广州陈家祠作画的著名画师杨瑞石,其创作高峰期也集中于光绪年间,在顺德不少祠堂都留下了墨宝。因此推测,同治、光绪年间是顺德壁画业发展极为辉煌的时期。   至民国年间,壁畫创作仍在继续。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前的顺德壁画的年款最晚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绘制于杏坛罗水罗氏大宗祠中。其次是民国二十年(1931)的右滩黄氏大宗祠壁画。至抗日战争前,以装修工匠出名的桃村仍有500多人从事壁画业,战争开始后才逐渐失传。
  2.2 壁画师的身份初探
  查阅顺德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资料可知,只有极小部分祠堂的壁画由族内子孙创作,如诵芬黄公祠的《孟浩然踏雪寻梅图》即由其十六传孙黄开宝绘制。此外,几乎都是由职业画师完成的。
  壁画师与一般建筑工匠不同,这些在脚手架上摆弄灰瓦的丹青艺人被“三行”尊称为“装修先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在祠堂、民居的墙头挥洒出一幅幅人物、花鸟,最后还会加上一句“某某年某月某某某戏墨”“某某年某月某某某学绘”的落款,为我们了解祠堂的修建历史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料。
  但是,当笔者试着整理这群壁画师的资料时产生了极大的疑问。画师名字的命名方式雷同,以“泉”作名字中最后一字的画师有20名之多;以“石”作名字中最后一字的画师有11名;以“轩”“亭”作名字中最后一字的画师有8名。而且这些画师的姓氏不同,应该不是同一家族中同一辈分的人。还有些画师喜欢自称为“雷泉山人”“墨泉居士”等,似乎“雷泉”“墨泉”更像是一个别号。
  据壁画落款、文献记载,顺德祠堂壁画师多来自顺德本地北滘镇桃村、容桂街道桂洲等地。《顺德县志》载:“桃村之圬者皆流通他郡”,其中,“圬”是抹灰、粉刷之意,明确出自北滘桃村工匠之手的砖雕、灰塑多见于顺德祠堂。乐从平布的愈进林公祠中的壁画落款为“桃村关子成造”,北滘林头梁氏大宗祠绘制壁画的黎江,在龙江世埠、北滘桃村和碧江、乐从路州等地祠堂、庙宇、书塾绘制壁画的关梦颜、关逸南都是清代晚期重要的桃村壁画师。除了桃村,桂洲也是壁画师的重要诞生地。出色者有陈生泉,与陈墨泉、陈月泉、陈流泉、陈香泉等人曾多次合作绘制祠堂壁画,他们或许是来自同一地域的个体画师,分别承接业务,有时共同完成某一地壁画,又或许是同一作坊的工匠,集体对外承接业务。这一点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苏禹.顺德祠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郭汝诚.顺德县志:卷三:舆地略[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 要:鸟纹造型是青铜器纹饰艺术中的一大分支,虽然各地区之间的鸟纹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但是它们都能体现出这一时期的政治、宗教和艺术,具有相当深厚的内涵。鸟纹不仅仅是青铜器上的符号,还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图腾。1984年在铜陵市铜官区出土的龙耳鸟纹鉴,是东周时期鸟纹作为外部装饰器物的重要代表,对于研究东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试图从商周时期的鸟纹出发,浅谈鸟纹这一特殊符号的源流及发展,再对铜
期刊
摘 要:我国古代铜镜博大精深,在浩瀚的铜镜之海中,鄂爾多斯博物馆馆藏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从中选出一面做研究,从铜镜照进唐代鄂尔多斯地区社会,了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理解各民族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融合形成今天的中华文化、中华之魂。  关键词:唐代;铜镜;海兽葡萄纹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的含义是极
期刊
摘 要:关帝庙是祭祀关羽的庙宇,关帝碑记是各地记录关羽生平事迹、精神气节、信仰、祭祀等有关活动的碑文,也是伴随着关羽信仰的兴起而产生的。现存的嘉峪关碑铭、碑文记述了嘉峪关关帝庙的兴建原因、经过、显灵事迹等重大事件,并对关羽的生平事迹、功绩等进行了评说,碑铭中关帝庙的称谓变化也反映了关帝在历代被崇拜加封的演变。  关键词:嘉峪关碑文;关帝庙;文化信仰  1 从碑文看关帝庙修建原因及修缮情况  关帝庙
期刊
摘要:敦煌学研究依托丰富的敦煌文献、莫高窟壁画等珍贵原始资料,以学者强大的史料搜集和甄别能力,在一代又一代学者孜孜不倦探索、积淀的加持下,超越传统政治史、经济史等,将史学研究目光向下,对传统研究领域进行突破,拓宽社会文化史、宗教史研究视角,促使敦煌学作为一门学科日益壮大并成为一门显学,且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敦煌学著作。其中,游艺文化研究作为研究古人的游艺活动,以求更加切实地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实况,成为
期刊
摘要:纸质革命文物的修复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以贺瑞麟《死前日记》的修复为例,浅谈纸质革命文物的修复方法。文章从文物的历史背景开始,介绍了贺瑞麟的人物生平,调查了文物的保存现状和基本情况,制订了合理的修复方案,经相关修复专家讨论确定了具体的修复技术路线。文物修复前兼具残缺、水渍、微生物损害、动物损害等相关病害,并有继续恶化发展的趋势,亟待修复。采用传统古籍修复工艺与现代纸浆修复技术相结
期刊
摘 要:铁质文物受环境影响明显,易腐蚀。根据铁刀基体及锈蚀物检测分析结果,选择EDTA二钠、NaOH、苯并三氮唑、B72及氟硅分别作为铁刀保护中的去锈剂、脱盐剂、缓蚀剂及封护剂,对铁刀进行合理保护,效果良好。  关键词:去锈;脱盐;缓蚀;封护  铁元素较为活泼,决定了铁质文物极易腐蚀、不易保存,其保护修复工作比其他金属文物更加复杂,对保存环境要求也更高。本次修复的这把抗战铁刀整体锈蚀,刀体坑洼不平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广州艺术博物院近年藏品征集工作内容,提炼新时期博物馆的收藏经验。即方略上注重成系统成体系的收藏,避免零散泛化;思想上响应时代号召,体现为民宗旨;技术上须先找准收藏定位,明确征集方向。同时了解艺术动态,掌握捐赠信息,确定收藏目标,主动出击争取。三者环环相扣,可资为藏品的征集、捐献打下坚实基础,指明未来方向,提供操作样板。  关键词:藏品征集;收藏体系;捐赠;藏品利用  收藏是博物馆
期刊
摘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应积极置身其中,利用博物館资源,做好文化扶贫工作。文章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阐释博物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探索,并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反思与探讨。  关键词:精准扶贫;文化扶贫;博物馆教育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当我们分析贫困地区时,可以发现一个地区的贫穷表面上看是属于经济问
期刊
摘 要:文章简述了福州的非遗文化特色,探索非遗展示馆的定位和办馆理念,对福州非遗展示馆的内容选取、展陈布局和呈现形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呈现  1 福州非遗文化简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传并成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和表现形式①,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福州历史文化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遗产。从晋朝的八姓入闽到晚唐的王潮、王审知兄弟开闽,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展示方式不断更新,展示技术和手段更加多元立体。文章以山西博物院为例,通过其在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对数字化展示手段的探索和应用,探讨数字化展示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沉浸式体验  1 时代背景  博物馆是每个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征集、收藏、保护、展示以及研究文物的空间,是城市的文化会客厅。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的文化机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