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课程“高等材料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有益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跟踪学科前沿,拓展教学内容,跟踪科研课题,激发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学习,完善考核方式,体现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生教学;高等材料学
作者简介:王建江(1963-),男,浙江温岭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教授;许宝才(1972-),男,河北饶阳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78-02
研究生培养包含许多环节,其中课程教学是基础环节,是研究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主渠道,是各位教师传授科研方法,开阔研究生眼界,使研究生吸取各方面营养,掌握宽广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主阵地。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知识体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塑造,而且最终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
“高等材料学”是军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科点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学位课程,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和创造性理念,对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视不够,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乃至创业精神的培养思考不多,教师重知识传授,轻学生主动探索,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与实践,力求不断提高该课程授课质量与水平。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的本质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知识、文化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程是为研究生提供宽广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所在。研究生学习专业学位课程不仅是为了学习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而且是为了能在复杂深入的理论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激发出学习动机,发挥研究生潜在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辩证地、客观地、全方位地分析与探索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利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种种具体问题,为社会创造和生产新知识。[2]
因此,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必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首先要克服长期以来课程教学目标就是传授基础知识这一片面认识,要变传统的接受式教育模式为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使教学目标树立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的作用和社会价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术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未来的研究中更有信心,更有创造和创新能力。[3]研究生课程应明确树立学习知识不是研究生课程的最终目的,学习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未知;要秉承以人为本、探索创新、自主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善于推理和表达等新的教育理念。
二、跟踪学科前沿,拓展教学内容
研究生教学是高层次教学,其课程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研究生的教育特征所决定的。首先,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是担负一定科研项目的工作者,教师授课时有条件也有能力将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引进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及时更新;其次,研究生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才富有活力,而科学研究是一个前进的过程,其结论始终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之中。因此,研究生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前沿性,教学结论自然具有发展性与不确定性。通过“高等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发现,存在教学体系创新性不够,前沿性和国际性知识不足的现象,课程内容陈旧滞后,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很少,满足不了研究生对了解国际前沿动态的渴望,对掌握学科发展方向的期盼。许多内容存在着与本科生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部分章节的教学内容甚至沦为本科生教学的简单延续,缺乏先进性。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跟踪学科前沿、拓展教学内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首先,更新研究生教材。选用上海交通大学胡赓祥等编著的《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提高教学起点,增加教学深度。
其次,跟踪学科前沿。比如在学习到材料凝固内容时,结合当年举办的中俄双边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学术交流会,介绍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与理论。又比如,在学习到功能材料内容时,给同学们介绍石墨烯、碳纳米管、吸波隐身等新材料发展动态。
最后,拓展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章节,介绍自身承担科研项目的遇到的问题,介绍当前全军优秀博士、硕士论文最新研究成果,引证学科理论与知识的发展成熟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开扩他们的眼界,明确努力方向。
三、跟踪科研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共有四个研究方向,它们分别是“材料结构复合技术”、“材料反应加工技术”、“新型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损伤与断裂”。学习“高等材料学”课程的研究生将来要从事这当中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研究工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热爱所从事的研究,使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为将来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打好基础,笔者做了以下教改尝试。
第一,在绪论课教学中特别增加了“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一节内容,围绕学科发展历程、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导师队伍、科研现状、科研成果、条件建设、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等方面给同学们进行了全面介绍,让同学们知道自己在学科建设中扮演的角色,特别是结合各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让学生领略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增强学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争创优秀学位论文。
第二,让同学们分别参加上2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聆听师兄们报告,交流感受体会,并着重就师兄们的报告与本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以增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习动力与热情。 第三,参加本学科科研项目结题评审会,让他们全过程旁听该原始创新项目的鉴定会。从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到专家的质疑,从课题组成员的答辩到评审意见通过,从聆听观摩到讨论交流,使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引导学生理解科研人员取得成果的喜悦和面临深入研究的挑战,使科研实践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课程教学中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课程知识,鼓励研究生勇于思考,乐于拓宽思路,敢于表达。尽一切力量激活研究生创新灵感,打开研究生思考大门,努力使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与研究生共同探讨问题,努力获取新知识的发展提高过程。
四、改革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学习
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效果,把课程教学由以传授已有知识和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传授性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教学方式,要努力做到把课程教学的单向灌输方式变为研究生主动学习和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4]本课程注意采取启发式、讲座式、研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第一,增加研讨式教学内容,拿出五分之一多课时,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结合研究生将来的课题研究内容,提炼问题,指定专人课下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课上登上讲台,讲解问题,然后大家讨论,教师最后总结讲评。讲评不仅涉及概念、定义等知识性问题,还包括讲评上台学生讲解的逻辑、层次、重点甚至仪态、语音和板书等。特别要求发言者要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先说出来,说明确,其次才是分析、解释。言简意赅的表达能力与牢牢把握概念核心要素的能力,对课题申报与文章撰写等科研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引导研究生从不知到知之,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传授给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创造真知的过程,更是教师与研究生、研究生与研究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二,教学中适时开展专题讲座。比如,笔者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的“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专题讲座就收到很好效果。特别是讲到学院在自蔓延高温合技术领域所作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主要成果,在国内外所处的研究水平时,同学们反响强烈。
第三,教学中注意认知方法的改造。从教育的角度看,比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认知方法。作为专业学位课程的“高等材料学”,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建立一整套学科概念。由于概念建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它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反复认识才行,而属于知识细节的数学表达与推导就不能要求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从这个意义上讲,概念重于数学。为此,本课程以“概念-问题-探究”的认知方法取代传统的“灌输-记忆-计算”的认知模式。这种新认知方法的关键是问题的提炼,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个知识点要善于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讲授,通过问题来深化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问题能够丰富概念认识过程,使学生在概念上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比较,形成更多的判断,从而使抽象、枯燥、艰涩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概念因为大量问题的导引而与实际情况相关联,概念之间形成有机整体。不难看出,“概念-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与科学研究过程中人的思维模式极为相似,科研上以问题开端,最后上升为概念。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学习,使启发式教学成为训练研究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舞台。这样的课程教学氛围,可促使教师与研究生之间能产生多种思维风格与学术观点的交叉、融合,迸发智慧火花,有益于提高研究生个人的科研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过程中肯定存在大家都感兴趣或者是有疑问的问题,对此学生与老师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通过鼓励研究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创新思想,并在这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及指点,这种交换意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思考。在深入分析与思考问题本身的同时,可以做到由共性到特性、由一般到特殊的扩散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的,启发讨论教学方式对于激励研究生探求问题有极大益处,也有利于其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高,能促使研究生成为高素质高层次人才。
第五,充分利用当代的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加强制作高质量的PPT课件和相应视频软件,为教学方式不断注入新颖高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本课程教学效率。
五、完善考核方式,体现教学效果
选择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是深化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很多,常见的有闭卷或开卷考试、课程论文或文献综述等,其目的就是要充分体现教学效果。闭卷考试可考查研究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程度。课程论文或文献综述等考核方式,可促使研究生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拓宽知识面。在考试内容的确定上要能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研究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本课程采取了三种方式完成了考核:
第一,要求学生按教师指定内容完成对本课程某方面的总结与归纳,查阅文献,制作出PPT上台讲授三十分钟。教师根据讲授者课堂讲授标准(包括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讲授准确、重点突出、讲姿教态、语言气质等)和进步幅度,给出成绩,占总成绩百分之二十五。
第二,全面复习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由学生拟一份本课程考试试卷并给出标准答案,在题量上要求作为中等水平学生在2~3小时内闭卷可以完成。在题目类型上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在内容上要覆盖课程全部内容,分布合理,重点突出(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一定难度和深度,有综合、有独创。其他方面的要求是:试卷不能类同,不能完全照搬已有题目,要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每题有分值,有评分标准,占总成绩百分之五十。
第三,完成传统的闭卷考试试题,主要考概念、推理,占总成绩25%。
总之,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的教学目标、新颖的教学内容等真正落实到课程的具体要素之中,即落实到教材、教师、学生、课堂等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操作与行动,使先进的理念发挥实际效能,提高了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蓝天水.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85-87.
[2]韩仁武,胡亮.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0,17(4):66-68.
[3]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4):36-39.
[4]吴锵,刘瑛,丁锡锋.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责任编辑:王意琴)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生教学;高等材料学
作者简介:王建江(1963-),男,浙江温岭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教授;许宝才(1972-),男,河北饶阳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78-02
研究生培养包含许多环节,其中课程教学是基础环节,是研究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主渠道,是各位教师传授科研方法,开阔研究生眼界,使研究生吸取各方面营养,掌握宽广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主阵地。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知识体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塑造,而且最终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
“高等材料学”是军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科点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学位课程,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和创造性理念,对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视不够,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乃至创业精神的培养思考不多,教师重知识传授,轻学生主动探索,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与实践,力求不断提高该课程授课质量与水平。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的本质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知识、文化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程是为研究生提供宽广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所在。研究生学习专业学位课程不仅是为了学习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而且是为了能在复杂深入的理论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激发出学习动机,发挥研究生潜在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辩证地、客观地、全方位地分析与探索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利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种种具体问题,为社会创造和生产新知识。[2]
因此,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必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首先要克服长期以来课程教学目标就是传授基础知识这一片面认识,要变传统的接受式教育模式为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使教学目标树立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的作用和社会价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术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未来的研究中更有信心,更有创造和创新能力。[3]研究生课程应明确树立学习知识不是研究生课程的最终目的,学习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未知;要秉承以人为本、探索创新、自主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善于推理和表达等新的教育理念。
二、跟踪学科前沿,拓展教学内容
研究生教学是高层次教学,其课程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研究生的教育特征所决定的。首先,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是担负一定科研项目的工作者,教师授课时有条件也有能力将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引进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及时更新;其次,研究生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才富有活力,而科学研究是一个前进的过程,其结论始终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之中。因此,研究生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前沿性,教学结论自然具有发展性与不确定性。通过“高等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发现,存在教学体系创新性不够,前沿性和国际性知识不足的现象,课程内容陈旧滞后,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很少,满足不了研究生对了解国际前沿动态的渴望,对掌握学科发展方向的期盼。许多内容存在着与本科生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部分章节的教学内容甚至沦为本科生教学的简单延续,缺乏先进性。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跟踪学科前沿、拓展教学内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首先,更新研究生教材。选用上海交通大学胡赓祥等编著的《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提高教学起点,增加教学深度。
其次,跟踪学科前沿。比如在学习到材料凝固内容时,结合当年举办的中俄双边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学术交流会,介绍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与理论。又比如,在学习到功能材料内容时,给同学们介绍石墨烯、碳纳米管、吸波隐身等新材料发展动态。
最后,拓展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章节,介绍自身承担科研项目的遇到的问题,介绍当前全军优秀博士、硕士论文最新研究成果,引证学科理论与知识的发展成熟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开扩他们的眼界,明确努力方向。
三、跟踪科研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共有四个研究方向,它们分别是“材料结构复合技术”、“材料反应加工技术”、“新型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损伤与断裂”。学习“高等材料学”课程的研究生将来要从事这当中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研究工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热爱所从事的研究,使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为将来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打好基础,笔者做了以下教改尝试。
第一,在绪论课教学中特别增加了“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一节内容,围绕学科发展历程、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导师队伍、科研现状、科研成果、条件建设、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等方面给同学们进行了全面介绍,让同学们知道自己在学科建设中扮演的角色,特别是结合各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让学生领略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增强学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争创优秀学位论文。
第二,让同学们分别参加上2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聆听师兄们报告,交流感受体会,并着重就师兄们的报告与本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以增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习动力与热情。 第三,参加本学科科研项目结题评审会,让他们全过程旁听该原始创新项目的鉴定会。从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到专家的质疑,从课题组成员的答辩到评审意见通过,从聆听观摩到讨论交流,使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引导学生理解科研人员取得成果的喜悦和面临深入研究的挑战,使科研实践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课程教学中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课程知识,鼓励研究生勇于思考,乐于拓宽思路,敢于表达。尽一切力量激活研究生创新灵感,打开研究生思考大门,努力使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与研究生共同探讨问题,努力获取新知识的发展提高过程。
四、改革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学习
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效果,把课程教学由以传授已有知识和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传授性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教学方式,要努力做到把课程教学的单向灌输方式变为研究生主动学习和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4]本课程注意采取启发式、讲座式、研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第一,增加研讨式教学内容,拿出五分之一多课时,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结合研究生将来的课题研究内容,提炼问题,指定专人课下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课上登上讲台,讲解问题,然后大家讨论,教师最后总结讲评。讲评不仅涉及概念、定义等知识性问题,还包括讲评上台学生讲解的逻辑、层次、重点甚至仪态、语音和板书等。特别要求发言者要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先说出来,说明确,其次才是分析、解释。言简意赅的表达能力与牢牢把握概念核心要素的能力,对课题申报与文章撰写等科研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引导研究生从不知到知之,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传授给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创造真知的过程,更是教师与研究生、研究生与研究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二,教学中适时开展专题讲座。比如,笔者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的“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专题讲座就收到很好效果。特别是讲到学院在自蔓延高温合技术领域所作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主要成果,在国内外所处的研究水平时,同学们反响强烈。
第三,教学中注意认知方法的改造。从教育的角度看,比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认知方法。作为专业学位课程的“高等材料学”,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建立一整套学科概念。由于概念建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它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反复认识才行,而属于知识细节的数学表达与推导就不能要求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从这个意义上讲,概念重于数学。为此,本课程以“概念-问题-探究”的认知方法取代传统的“灌输-记忆-计算”的认知模式。这种新认知方法的关键是问题的提炼,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个知识点要善于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讲授,通过问题来深化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问题能够丰富概念认识过程,使学生在概念上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比较,形成更多的判断,从而使抽象、枯燥、艰涩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概念因为大量问题的导引而与实际情况相关联,概念之间形成有机整体。不难看出,“概念-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与科学研究过程中人的思维模式极为相似,科研上以问题开端,最后上升为概念。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学习,使启发式教学成为训练研究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舞台。这样的课程教学氛围,可促使教师与研究生之间能产生多种思维风格与学术观点的交叉、融合,迸发智慧火花,有益于提高研究生个人的科研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过程中肯定存在大家都感兴趣或者是有疑问的问题,对此学生与老师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通过鼓励研究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创新思想,并在这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及指点,这种交换意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思考。在深入分析与思考问题本身的同时,可以做到由共性到特性、由一般到特殊的扩散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的,启发讨论教学方式对于激励研究生探求问题有极大益处,也有利于其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高,能促使研究生成为高素质高层次人才。
第五,充分利用当代的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加强制作高质量的PPT课件和相应视频软件,为教学方式不断注入新颖高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本课程教学效率。
五、完善考核方式,体现教学效果
选择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是深化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很多,常见的有闭卷或开卷考试、课程论文或文献综述等,其目的就是要充分体现教学效果。闭卷考试可考查研究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程度。课程论文或文献综述等考核方式,可促使研究生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拓宽知识面。在考试内容的确定上要能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研究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本课程采取了三种方式完成了考核:
第一,要求学生按教师指定内容完成对本课程某方面的总结与归纳,查阅文献,制作出PPT上台讲授三十分钟。教师根据讲授者课堂讲授标准(包括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讲授准确、重点突出、讲姿教态、语言气质等)和进步幅度,给出成绩,占总成绩百分之二十五。
第二,全面复习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由学生拟一份本课程考试试卷并给出标准答案,在题量上要求作为中等水平学生在2~3小时内闭卷可以完成。在题目类型上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在内容上要覆盖课程全部内容,分布合理,重点突出(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一定难度和深度,有综合、有独创。其他方面的要求是:试卷不能类同,不能完全照搬已有题目,要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每题有分值,有评分标准,占总成绩百分之五十。
第三,完成传统的闭卷考试试题,主要考概念、推理,占总成绩25%。
总之,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的教学目标、新颖的教学内容等真正落实到课程的具体要素之中,即落实到教材、教师、学生、课堂等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操作与行动,使先进的理念发挥实际效能,提高了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蓝天水.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85-87.
[2]韩仁武,胡亮.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0,17(4):66-68.
[3]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4):36-39.
[4]吴锵,刘瑛,丁锡锋.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