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信息化》:不久前,中国电信集团教育信息化行业应用基地落户兰州,请介绍一下基地成立的宗旨是什么?作为运营单位,甘肃万维公司在教育信息化行业有哪些成功经验?
李忠: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基地,既是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国电信履行央企责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体现。这次成立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基地,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机制,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服务的市场规则,满足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通过打造中国电信教育行业应用的自有核心能力,促进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快速、规模发展,助推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
万维从2005年开始跟踪、研究教育行业,我们研发了一些面向不同客户的信息化产品,例如面向全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在“三通两平台”政策指引下,开发了教育云和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我们提供移动教务、翼校通、教育资源应用及电子书包等服务,研发这些应用及产品其目的就是借助中国电信的网络、渠道等优势助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便捷的办公和有效沟通手段,推进家校共育。另外,我们通过与教育行业专家的合作,共同进行政策研究及整体规划,开发的产品更贴近教育行业的使用需求;通过与一线教师的合作,让一线教师参与产品体验,不断完善和优化产品功能,使得这些产品真正能够使用起来,发挥作用;通过与全国6大高校的广泛合作,共建教育信息化实验基地等措施,将高校科研成果成功转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实践者,在您看来,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困难急需解决?
李忠: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教育信息化。通过这些年的探索,我认为,目前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面临很大挑战。
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人员,还是学校校长、教师,都应在观念上转变,广大的教职工首先要接受信息技术,才能进而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理论学习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重要性、乃至推动整个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
其次,近几年建设的信息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往往缺少及时解答用户使用问题的渠道,使用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支持,造成很多系统已经投资建设,但是没有很好的应用起来,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另外,基层教职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存在“不会用、不能用”的问题。因此,在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同时,构建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撑体系迫在眉睫。教职工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通过服务体系随时获得使用帮助是关键所在,整个服务团队支撑服务的技能提升是使用好系统的基础。比如说某教师正在使用某系统,在系统界面上是否有教师随时能够和服务中心及时联系的方式,并能够快捷地通过服务中心提供的远程支撑系统接管教师的桌面,提供操作帮助,使得教师能够顺畅地使用系统。
第三,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资源共建共享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均衡、公平;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实践教学资源缺乏,产业对接水平较低,校校通尚未实现,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训、对接;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但质量、应用水平不高,发展的关键在于优质、融合;继续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初步实践了网络办学,资源积累基础薄弱,开放大学尚未全面形成,发展的关键在于个性、灵活。
第四,目前教育行业网络接入的现状是天、地网络初步成形,互联互通尚未实现,网络带宽有待提升,发展的关键词是“解决有无、普及覆盖、性能提升”;资源与应用的现状是初具规模,质量、数量均显不足,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发展的关键词是“有无、能用、好用”;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是单个业务系统较多,业务环节尚未全部覆盖,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发展的关键词是“单个应用、数据互通、流程再造”;保障体系的现状是组织体系未理顺,资金投入机制未形成,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发展的关键词是“理顺机制、确保投入、规范发展”。
作为中国电信的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基地,有义务、有责任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更加完善的、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将积极为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提供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借助领先的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领先的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打破目前的困局。
《中国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您有怎样的思考?其中有哪些挑战需要去面对?
李忠:未来的教室一定是云端教室,包括电子课本、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白板等等,教育资源像水、电、空气一样方便地广泛共享。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协作者,而不是简单的“传道者”;学生不用再在课堂啃书本而是可以通过周围的社区、网络资源等载体学习;管理者自主管理;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成为常态,最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我认为未来将进入全面融合及创新阶段。随着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将会促进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的发展趋势为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及资源,终端趋于移动化、多样化,轻松实现资源共享。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目前的教育类信息产品,从技术角度考虑的多,而从教育角度考虑的少,问题主要在于企业对教育的不了解,产品自然也就难以被教育市场认可了。另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覆盖不足,整体发展失衡,区域、城乡差距较大;教育信息资源仍显不足,优质适用的资源严重缺乏,资源的有效利用共享水平低;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亟待深入,应用水平亟待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尚未形成有效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交换、共享体系,数据集中程度低等都成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教育信息化》:您对教育部门实施信息化项目的具体建议是什么?凭借您的经验,教育部门在选择信息化产品供应商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核?
李忠: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进步带动各行各业逐步走向信息化。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还需要各教育主管单位、学校从自身所处的实际现状认真考虑,贴合实际,找准定位,根据区域、经济、人文等个性化因素,找准真正需要的信息化落脚点,统一领导、统一规划、有序布局、稳步推进,避免重复建设、无序建设、过度建设,避免对资源投入的浪费。
教育局等教育主管单位应更多的从所管辖学校综合实力入手,在国家教育总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吸取行业教育信息化成功经验、实地考察、专家论证,出具切实可行的方案规划,统一建设有口碑、长效型教育信息化项目。学校首先也需要对自身的各项实力有深刻认识,知道自己在教育信息化中所处的阶段,哪些和实际提高教学能力、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在教育主管单位的统一规划下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
无论对哪种类型教育单位,信息化建设最终都需要被用起来,只有真正使用后,信息系统才能体现出自身价值,才能不断改进,才能逐步推进实施单位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氛围,进而促进国家教育信息化整体进步。因此除了建立有价值、实用好用的信息化平台外,做好教职工及教师、家长用户信息化平台使用操作水平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
在教育信息化产品供应商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支撑能力,是否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提供长期的服务保障,解决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其次是选择成型早、具有前瞻性的产品,成型早的产品在理念、功能、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可以避免因产品缺陷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第三是要考查企业行业经验,主要包括对教育政策及行业环境的理解、在业界的品牌影响力和口碑等。信息化产品供应商的选型,需要综合考量,同时供应商的综合实力、项目管理能力、地域成本等都是考量因素。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贵公司会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来推进教育信息化?
李忠: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拥有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的通信信息服务网络,建成了全球规模大、国内商用早、覆盖广的CDMA 3G网络,为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行业提供了网络基础保障。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美洲、欧洲、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可配合各省教育系统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基地办公占地13000多平方米,拥有高新技术人才600多人。基地拥有8年行业研究经验、51人专职研究团队,目前已与西北师大等6所高校、36位教师展开全面合作。
基地凭借中国电信无处不在的固网、宽带、3G移动网络等基础优势,推陈出新,探索结合点,以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校园监控、移动办公等切合实际的电信特色服务深度融合,带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借助中国电信所特有的、可深入县乡的维护支撑体系,为教育行业普及全民信息化,减少教育区域差异化营造有力条件;此外通过教育部合作、参与各类教育信息化规范讨论及标准制定、各类信息化领先技术及应用在教育行业的尝试应用,教育基地扎根教育、深入了解,实现同教育行业信息化共同成长,进一步实现巩固在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实力和竞争力。
基地作为中国电信内部单位,有效秉承中国电信各项竞争优势,同时作为多年从事教育行业专业化策划、研发、运营、支撑团队,已积累并形成兰州基地特有的竞争优势。
首先,基地始终坚持在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实行的第一时间深入学习领悟,通过持续的政策解读,积极探索电信同教育行业的融合契机。在8年的教育信息化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教育兰州基地从无到有、尝试创新,陆续形成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沟通信息化、资源信息化的平台及产品。长期的创新、研发、积累、合作,使得基地在教育行业和电信行业都颇具影响,成为国内同类企业的领先者,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和口碑。
其次,基地始终以教育信息化一线需求作为创新及研发重心,从教育主管单位、教育专家、一线教职工、家长、学生群体广泛采集,结合先进科技,解决最迫切、最实际的教育信息化需求,找准定位、夯实基础,以先进、实用、好用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及应用进一步扩大自身竞争实力。
最后,基地在多年的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平台研发运营以及解决方案提供的经验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运营、支撑、维护体系。作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进一步增强自身差异化特质,拉大同其他教育信息化企业差距,突显竞争力。
《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国电信在众多行业信息化领域都有成功足迹,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在您看来,中国电信布局教育行业的长远意义是什么?下一步有什么规划?
李忠:中国电信布局教育行业,首先是作为国有企业的责任,其次是企业盈利和发展的需要。
作为国有企业,为教育行业提供服务,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十二五”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就以很大的篇幅明确的把教育信息化列为一项重要任务,并强调将“三通两平台”作为建设重点。作为运营商,中国电信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将充分发挥中国电信自身优势,对当前教育信息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而独特的支撑能力,与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各市教育局及区县教育局协同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全方位创新,打造领先的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深入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的推广和规模化的发展,努力成为行业的引领者,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国家对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以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每年教育行业给中国电信带来的收益在总收入中占比也在逐年增加。
基地通过集体智慧,思考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继续壮大基地各项实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平台、产品的研发升级,扩大产品优势,助推普及教育信息化;产品创新、机制体制创新,调动团队创造力及活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多方合作、扩大专家团队、树立品牌,内外兼修,铸造优势;进一步完善支撑体系及支撑队伍,提升基地运营、研发、解决方案、客户服务等各类人员技能及综合素质,夯实基础;基地下一步将根据多年积累的教育行业运营经验,继续聚焦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以丰富的教育行业运营经验及互联网产品研发技术,支撑现有优势产品应用,不断打造创新产品。?
李忠: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基地,既是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国电信履行央企责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体现。这次成立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基地,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机制,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服务的市场规则,满足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通过打造中国电信教育行业应用的自有核心能力,促进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快速、规模发展,助推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
万维从2005年开始跟踪、研究教育行业,我们研发了一些面向不同客户的信息化产品,例如面向全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在“三通两平台”政策指引下,开发了教育云和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我们提供移动教务、翼校通、教育资源应用及电子书包等服务,研发这些应用及产品其目的就是借助中国电信的网络、渠道等优势助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便捷的办公和有效沟通手段,推进家校共育。另外,我们通过与教育行业专家的合作,共同进行政策研究及整体规划,开发的产品更贴近教育行业的使用需求;通过与一线教师的合作,让一线教师参与产品体验,不断完善和优化产品功能,使得这些产品真正能够使用起来,发挥作用;通过与全国6大高校的广泛合作,共建教育信息化实验基地等措施,将高校科研成果成功转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实践者,在您看来,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困难急需解决?
李忠: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教育信息化。通过这些年的探索,我认为,目前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面临很大挑战。
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人员,还是学校校长、教师,都应在观念上转变,广大的教职工首先要接受信息技术,才能进而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理论学习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重要性、乃至推动整个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
其次,近几年建设的信息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往往缺少及时解答用户使用问题的渠道,使用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支持,造成很多系统已经投资建设,但是没有很好的应用起来,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另外,基层教职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存在“不会用、不能用”的问题。因此,在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同时,构建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撑体系迫在眉睫。教职工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通过服务体系随时获得使用帮助是关键所在,整个服务团队支撑服务的技能提升是使用好系统的基础。比如说某教师正在使用某系统,在系统界面上是否有教师随时能够和服务中心及时联系的方式,并能够快捷地通过服务中心提供的远程支撑系统接管教师的桌面,提供操作帮助,使得教师能够顺畅地使用系统。
第三,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资源共建共享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均衡、公平;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实践教学资源缺乏,产业对接水平较低,校校通尚未实现,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训、对接;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但质量、应用水平不高,发展的关键在于优质、融合;继续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初步实践了网络办学,资源积累基础薄弱,开放大学尚未全面形成,发展的关键在于个性、灵活。
第四,目前教育行业网络接入的现状是天、地网络初步成形,互联互通尚未实现,网络带宽有待提升,发展的关键词是“解决有无、普及覆盖、性能提升”;资源与应用的现状是初具规模,质量、数量均显不足,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发展的关键词是“有无、能用、好用”;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是单个业务系统较多,业务环节尚未全部覆盖,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发展的关键词是“单个应用、数据互通、流程再造”;保障体系的现状是组织体系未理顺,资金投入机制未形成,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发展的关键词是“理顺机制、确保投入、规范发展”。
作为中国电信的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基地,有义务、有责任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更加完善的、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将积极为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提供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借助领先的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领先的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打破目前的困局。
《中国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您有怎样的思考?其中有哪些挑战需要去面对?
李忠:未来的教室一定是云端教室,包括电子课本、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白板等等,教育资源像水、电、空气一样方便地广泛共享。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协作者,而不是简单的“传道者”;学生不用再在课堂啃书本而是可以通过周围的社区、网络资源等载体学习;管理者自主管理;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成为常态,最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我认为未来将进入全面融合及创新阶段。随着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将会促进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的发展趋势为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及资源,终端趋于移动化、多样化,轻松实现资源共享。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目前的教育类信息产品,从技术角度考虑的多,而从教育角度考虑的少,问题主要在于企业对教育的不了解,产品自然也就难以被教育市场认可了。另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覆盖不足,整体发展失衡,区域、城乡差距较大;教育信息资源仍显不足,优质适用的资源严重缺乏,资源的有效利用共享水平低;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亟待深入,应用水平亟待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尚未形成有效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交换、共享体系,数据集中程度低等都成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教育信息化》:您对教育部门实施信息化项目的具体建议是什么?凭借您的经验,教育部门在选择信息化产品供应商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核?
李忠: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进步带动各行各业逐步走向信息化。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还需要各教育主管单位、学校从自身所处的实际现状认真考虑,贴合实际,找准定位,根据区域、经济、人文等个性化因素,找准真正需要的信息化落脚点,统一领导、统一规划、有序布局、稳步推进,避免重复建设、无序建设、过度建设,避免对资源投入的浪费。
教育局等教育主管单位应更多的从所管辖学校综合实力入手,在国家教育总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吸取行业教育信息化成功经验、实地考察、专家论证,出具切实可行的方案规划,统一建设有口碑、长效型教育信息化项目。学校首先也需要对自身的各项实力有深刻认识,知道自己在教育信息化中所处的阶段,哪些和实际提高教学能力、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在教育主管单位的统一规划下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
无论对哪种类型教育单位,信息化建设最终都需要被用起来,只有真正使用后,信息系统才能体现出自身价值,才能不断改进,才能逐步推进实施单位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氛围,进而促进国家教育信息化整体进步。因此除了建立有价值、实用好用的信息化平台外,做好教职工及教师、家长用户信息化平台使用操作水平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
在教育信息化产品供应商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支撑能力,是否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提供长期的服务保障,解决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其次是选择成型早、具有前瞻性的产品,成型早的产品在理念、功能、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可以避免因产品缺陷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第三是要考查企业行业经验,主要包括对教育政策及行业环境的理解、在业界的品牌影响力和口碑等。信息化产品供应商的选型,需要综合考量,同时供应商的综合实力、项目管理能力、地域成本等都是考量因素。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贵公司会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来推进教育信息化?
李忠: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拥有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的通信信息服务网络,建成了全球规模大、国内商用早、覆盖广的CDMA 3G网络,为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行业提供了网络基础保障。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美洲、欧洲、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可配合各省教育系统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基地办公占地13000多平方米,拥有高新技术人才600多人。基地拥有8年行业研究经验、51人专职研究团队,目前已与西北师大等6所高校、36位教师展开全面合作。
基地凭借中国电信无处不在的固网、宽带、3G移动网络等基础优势,推陈出新,探索结合点,以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校园监控、移动办公等切合实际的电信特色服务深度融合,带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借助中国电信所特有的、可深入县乡的维护支撑体系,为教育行业普及全民信息化,减少教育区域差异化营造有力条件;此外通过教育部合作、参与各类教育信息化规范讨论及标准制定、各类信息化领先技术及应用在教育行业的尝试应用,教育基地扎根教育、深入了解,实现同教育行业信息化共同成长,进一步实现巩固在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实力和竞争力。
基地作为中国电信内部单位,有效秉承中国电信各项竞争优势,同时作为多年从事教育行业专业化策划、研发、运营、支撑团队,已积累并形成兰州基地特有的竞争优势。
首先,基地始终坚持在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实行的第一时间深入学习领悟,通过持续的政策解读,积极探索电信同教育行业的融合契机。在8年的教育信息化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教育兰州基地从无到有、尝试创新,陆续形成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沟通信息化、资源信息化的平台及产品。长期的创新、研发、积累、合作,使得基地在教育行业和电信行业都颇具影响,成为国内同类企业的领先者,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和口碑。
其次,基地始终以教育信息化一线需求作为创新及研发重心,从教育主管单位、教育专家、一线教职工、家长、学生群体广泛采集,结合先进科技,解决最迫切、最实际的教育信息化需求,找准定位、夯实基础,以先进、实用、好用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及应用进一步扩大自身竞争实力。
最后,基地在多年的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平台研发运营以及解决方案提供的经验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运营、支撑、维护体系。作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进一步增强自身差异化特质,拉大同其他教育信息化企业差距,突显竞争力。
《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国电信在众多行业信息化领域都有成功足迹,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在您看来,中国电信布局教育行业的长远意义是什么?下一步有什么规划?
李忠:中国电信布局教育行业,首先是作为国有企业的责任,其次是企业盈利和发展的需要。
作为国有企业,为教育行业提供服务,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十二五”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就以很大的篇幅明确的把教育信息化列为一项重要任务,并强调将“三通两平台”作为建设重点。作为运营商,中国电信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将充分发挥中国电信自身优势,对当前教育信息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而独特的支撑能力,与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各市教育局及区县教育局协同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全方位创新,打造领先的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深入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的推广和规模化的发展,努力成为行业的引领者,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国家对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以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每年教育行业给中国电信带来的收益在总收入中占比也在逐年增加。
基地通过集体智慧,思考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继续壮大基地各项实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平台、产品的研发升级,扩大产品优势,助推普及教育信息化;产品创新、机制体制创新,调动团队创造力及活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多方合作、扩大专家团队、树立品牌,内外兼修,铸造优势;进一步完善支撑体系及支撑队伍,提升基地运营、研发、解决方案、客户服务等各类人员技能及综合素质,夯实基础;基地下一步将根据多年积累的教育行业运营经验,继续聚焦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以丰富的教育行业运营经验及互联网产品研发技术,支撑现有优势产品应用,不断打造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