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国家就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宏观上为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很多民工子女得以就读于城市公办学校。但审视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过程,我们发现,歧视、排斥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全纳教育是通过促进教育公平进而推动社会公平,其中,弱势群体始终是全纳教育关注的焦点。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形式,是落实教育过程的具体单位。本文将从微观层面入手,探究如何构建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以保证民工子女受教育过程的公平。
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与民工子女教育
1. 全纳教育的内涵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有五条基本原则:每个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儿童都有各自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不同特性和需求差异;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学生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学校应该提供一种有效教育,反对排斥和歧视学生。
著名全纳教育专家布思提出,全纳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主张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地区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的过程,全纳是一个与排斥相连的、没有终结的过程,适应于所有类型的排斥,而不局限于残疾人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国内全纳教育专家黄志成教授认为全纳教育是这样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全纳教育理念已超出特殊教育的范畴,覆盖了普通教育,主张普通教育要接纳所有的学生,不同经济地位、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 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现状
民工子女又被称为流动儿童、外来人口子女等。虽然很多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但其在校学习与生活现状并不容乐观。
(1)民工子女无法适应课堂教学,学业陷入困境。
民工子女的文化背景、性格特征、个体需要等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对其个性差异不予考虑,不能因材施教,导致民工子女不能适应课堂教学。天津市对流动人口子女的调查显示,中途辍学的的孩子有50%是因为“学习困难,跟不上”,25%的孩子是因为“没有学习兴趣”。还有调查发现相当多民工子女对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适应,没法参与课堂学习,学业陷入困境。
(2)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课堂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有些教师由于民工子女来自于低收入家庭而对他们持有偏见,只看到他们的缺点,认为他们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总拖后腿,对他们的教育往往只限于管制其不良行为,负面评价较多,人为地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学习兴趣等。课堂教育资源(如师生互动、学生座位排列、仪器设备的操作等)常常分配不公,导致民工子女不但在学业上体验不到成功,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甚至出现人格缺陷。
(3)民工子女在课堂中被师生歧视、排斥,游离在学校教育之外。
教师习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将学生分类,区别对待不同类别的学生。民工子女的学业与城市学生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导致他们存在于课堂“被遗忘的角落”。成绩不好的民工子女即使没有违反纪律也免不了受歧视,教师往往剥夺其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如做游戏、回答问题、辩论、演讲、操作实验等),或当众展示他们质量较差的作业,用歧视性的语言和举动对待他们。城市学生也歧视他们,如嘲笑其夹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给他们起外号、拒绝与他们一同游戏等。调查显示,33.5%的民工子女认为最不开心的事情就是受歧视。民工子女不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享受学习活动,课堂带给他们的只有焦虑、恐惧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4)民工子女有很多心理问题,期待及时、有效的帮助。
在被师生排斥的同时,民工子女逐渐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如自我封闭,强烈的孤独感、焦虑感,没有自信,自暴自弃,甚至敌视身边的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课题组的调查显示,53.4%的流动少年儿童感觉学习压力大,40.1%有焦虑感,66.3%的流动少年儿童希望得到交往指导,40.3%希望得到心理辅导。其它研究也显示近半数民工子女具有自卑感或自我封闭的个性特点。排斥与歧视造成的恶果就是增强了民工子女的自卑感。
3. 教育公平呼唤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
大量事实表明,民工子女在公立学校入学之后,被显性排斥(即身体上的排斥)覆盖的隐性排斥(即情感或心理上的排斥)日益明显,他们的受教育过程仍然不平等。教育公平对教育者提出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优质的学校教育,让民工子女学习及情感或心理上的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满足,从而使其生命价值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完全发展。其中课堂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民工子女绝大部分学习与生活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是实践教育公平的具体场所,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的落实最终都要体现在课堂这一微观层面。
为了保证民工子女受教育过程的公平,构建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是当务之急。教育者必须将全纳教育理念运用在课堂实践中,让民工子女参与课堂的全过程、不受歧视地获得同样的教育待遇,让他们与别的学生一样都成为课堂生活的主宰。在学校课堂中经历的平等参与的体验,对民工子女以后融入社会、改造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他们不再被动地适应社会,而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中。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还提倡同学之间的合作,民工子女在与同伴平等的交往、合作中能够获得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获得促进社会交往所需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
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构建
1. 尊重差异的课堂
“自然界用尽所有心力,尽可能使得我们一群孩子禀性各异,自然不遗余力把无限的可能性隐藏其中,没有人能确定或预言这些可能性,但有时似乎我们做父母(教师)的,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却要根除这种多样性。”教育公平并不是要求同一,将统一的要求强加给学生是变相的不公平。
全纳教育理念尊重个体差异,主张以平等的和多样性的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把民工子女的具体差异包括进来,分阶段、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根据他们的不同发展需要和认知能力因材施教。“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民工子女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源自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要慎重对待,评价方式应因人而异。几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哥拉就告诉我们“人是万物的尺度”,衡量一切事物都要以人为本。教师要持有多元评价观,关注民工子女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关注他们知、情、意、行的发展。对他们的课堂发言、作业等,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如,信息技术课上,对平时较少接触电脑的民工子女的要求可以是能按教师讲授和演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语文课上,有的民工子女动手能力强,但语言表达较差,可要求其边组装某个物件边讲解。
尊重差异,不是消极适应差异,而是谋求创造种种条件,让每个民工子女的潜能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因人评价是不具有威胁性的评价,它重视民工子女正在发展的能力或智力强项,同时尽力加强其智力弱项,使评价成为促进民工子女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2. 学会关心的课堂
美国教育家诺丁斯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是关心的课堂。
(1)教师要学会关心
民工子女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子女,在优质的家庭教育缺失、学业遇到困难及社会不认同的前提下,特别渴求从教育者这里得到关心和理解。有调查显示,49.28%的民工子女在学习或其他方面遇到困难时最愿意向老师求助。说明在民工子女的心目中,老师是值得信赖的人。教师要珍惜这份信赖,关心、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有研究都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保证教和学的任务有效完成的前提条件。
在民工子女“最近发展区”内精心地设计教学活动;细心地观察民工子女学习、生活、身体状态;耐心地倾听其表达的信息,适当地鼓励并肯定其有创新性的地方,将他们发言中某个精彩的地方在课堂上大声重复给全班同学听,对他们提出的有建设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安排某个时间段小组或全班一起讨论,所有这些都可以使民工子女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心。
(2)城市学生要学会关心
教师有责任帮助与民工子女共处的城市学生发展其关心能力。课堂实践中可以通过培养城市学生的移情能力促进其学会关心。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有效的移情可以对他人产生同情心,而同情心又是帮助困境中的他人的重要条件。帮助城市学生了解民工子女的情绪和需要,让他们在与那些由于其帮助而从中获益的民工子女的交流中获得深刻体验与满足。城市学生学会了移情就能主动关心民工子女,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从而营造一种友爱的氛围。这种宽容、友爱的课堂氛围对促进民工子女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就会有归属感与安全感。
(3)民工子女要学会关心
民工子女要学会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身体、学业和心理健康发展,如,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充沛的精力;阅读名人传记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或用格言勉励自己,增强自信;正确评价自己,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关心是一种交流,双方可以有角色的变换,被关心者可以成为关心者,关心者也可以成为被关心者。民工子女在得到师生关爱的同时要学会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如帮请假的同学记笔记,帮老师整理实验器材等。这种互相关心的良性循环,可以消除民工子女的孤独感、被排斥感,促进其更自然地融入集体。
3. 充分参与的课堂
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坚持民工子女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民工子女的充分参与应该成为合格课堂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得师生在能力、知识方面的非对等性交往和学生之间在社会地位、家庭教育方面的非对等性交往变为课堂参与者在人格、道德上的平等交往,要不断排除民工子女参与过程中的障碍,尽力给他们积极的参与创造条件。
(1)自由的课堂氛围
主张民工子女参与课堂不是强迫他们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而是允许他们选择喜爱的学习材料、学习方式等。比如,英语课上,有些民工子女不擅长流利对话,但会唱歌,可允许其把刚学的月份单词用熟悉的音乐表达出来与师生分享;数学课学习测量时,允许其离开座位自由测量任何物体,甚至可以测量教师的腰围。课堂应该成为这样一个场所,“学生们在其中合法自由地展示和探索他们多种多样的人生目的。伴随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和成长。我们必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追求不会压制和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即使有这种妨碍的可能性,我们也应该愿意冒这种险。”教师不应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而应把课堂定位在促进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民工子女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时兴趣会迁移到其他领域,产生出新问题,尽管这些新问题可能不符合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的要求,但却是活动主体真正感兴趣的。教师应及时对这些生成性问题产生的价值作出判断,允许学生学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在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民工子女才能充分参与学习活动。
(2)平等享用课堂资源
课堂资源是课堂中可供学生利用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环境资源和学生资源等四个方面。要使民工子女充分参与课堂,就要保证他们与城市学生一样平等地享用课堂资源。比如,教师资源方面,教师与民工子女互动的时间要相对延长,互动的内容要有促进其发展的意义,不能总是让他们回答判断性、描述性的问题而剥夺其参与复杂问题的讨论权;再如环境资源方面,座位的安排也会影响民工子女的参与,要改变课桌一成不变的秧田形排列格局,代之以井田形、圆形、弧形等,使所有学生都处在与教师、与同伴交流的有效区域内。
4. 平等合作的课堂
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提倡合作,让民工子女在合作中成长。课堂合作包括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本文只讨论后者,因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可见,平等合作的同伴关系在民工子女身心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该鼓励并指导学生之间尤其是城市学生与民工子女之间的合作。民工子女在平等、尊重、无歧视、无排斥的合作气氛中与同伴交流,能够得到教师以外的更多帮助。城市学生的接纳与尊重能够让他们获得归属感,从而重新肯定自我,增强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胆展示个性的自信心,为以后顺利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的主题,通过描述每项任务所需要的不同智能,让学生知道没有人能胜任所有的任务。当学生共同面对一项任务时,相互间的合作自然就发生了。教师在安排分组时不宜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混合编组更有利于民工子女的发展。混合编组时应注意: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既有城市学生又有民工子女;成员在能力上优势互补,如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观察能力强,有的组织能力强,每个组员至少能在一项任务上表现优异;应该用特定工作确定学生的角色,如记录员,时间控制员,总结者和报告员等,因为学生在合作中被赋予个别角色时,能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成员间可定期进行角色轮换。当完成一项任务时,可以重新编组,尽可能使每个民工子女有机会与其他同学形成合作关系。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与民工子女教育
1. 全纳教育的内涵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有五条基本原则:每个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儿童都有各自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不同特性和需求差异;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学生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学校应该提供一种有效教育,反对排斥和歧视学生。
著名全纳教育专家布思提出,全纳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主张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地区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的过程,全纳是一个与排斥相连的、没有终结的过程,适应于所有类型的排斥,而不局限于残疾人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国内全纳教育专家黄志成教授认为全纳教育是这样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全纳教育理念已超出特殊教育的范畴,覆盖了普通教育,主张普通教育要接纳所有的学生,不同经济地位、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 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现状
民工子女又被称为流动儿童、外来人口子女等。虽然很多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但其在校学习与生活现状并不容乐观。
(1)民工子女无法适应课堂教学,学业陷入困境。
民工子女的文化背景、性格特征、个体需要等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对其个性差异不予考虑,不能因材施教,导致民工子女不能适应课堂教学。天津市对流动人口子女的调查显示,中途辍学的的孩子有50%是因为“学习困难,跟不上”,25%的孩子是因为“没有学习兴趣”。还有调查发现相当多民工子女对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适应,没法参与课堂学习,学业陷入困境。
(2)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课堂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有些教师由于民工子女来自于低收入家庭而对他们持有偏见,只看到他们的缺点,认为他们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总拖后腿,对他们的教育往往只限于管制其不良行为,负面评价较多,人为地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学习兴趣等。课堂教育资源(如师生互动、学生座位排列、仪器设备的操作等)常常分配不公,导致民工子女不但在学业上体验不到成功,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甚至出现人格缺陷。
(3)民工子女在课堂中被师生歧视、排斥,游离在学校教育之外。
教师习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将学生分类,区别对待不同类别的学生。民工子女的学业与城市学生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导致他们存在于课堂“被遗忘的角落”。成绩不好的民工子女即使没有违反纪律也免不了受歧视,教师往往剥夺其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如做游戏、回答问题、辩论、演讲、操作实验等),或当众展示他们质量较差的作业,用歧视性的语言和举动对待他们。城市学生也歧视他们,如嘲笑其夹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给他们起外号、拒绝与他们一同游戏等。调查显示,33.5%的民工子女认为最不开心的事情就是受歧视。民工子女不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享受学习活动,课堂带给他们的只有焦虑、恐惧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4)民工子女有很多心理问题,期待及时、有效的帮助。
在被师生排斥的同时,民工子女逐渐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如自我封闭,强烈的孤独感、焦虑感,没有自信,自暴自弃,甚至敌视身边的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课题组的调查显示,53.4%的流动少年儿童感觉学习压力大,40.1%有焦虑感,66.3%的流动少年儿童希望得到交往指导,40.3%希望得到心理辅导。其它研究也显示近半数民工子女具有自卑感或自我封闭的个性特点。排斥与歧视造成的恶果就是增强了民工子女的自卑感。
3. 教育公平呼唤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
大量事实表明,民工子女在公立学校入学之后,被显性排斥(即身体上的排斥)覆盖的隐性排斥(即情感或心理上的排斥)日益明显,他们的受教育过程仍然不平等。教育公平对教育者提出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优质的学校教育,让民工子女学习及情感或心理上的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满足,从而使其生命价值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完全发展。其中课堂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民工子女绝大部分学习与生活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是实践教育公平的具体场所,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的落实最终都要体现在课堂这一微观层面。
为了保证民工子女受教育过程的公平,构建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是当务之急。教育者必须将全纳教育理念运用在课堂实践中,让民工子女参与课堂的全过程、不受歧视地获得同样的教育待遇,让他们与别的学生一样都成为课堂生活的主宰。在学校课堂中经历的平等参与的体验,对民工子女以后融入社会、改造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他们不再被动地适应社会,而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中。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还提倡同学之间的合作,民工子女在与同伴平等的交往、合作中能够获得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获得促进社会交往所需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
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构建
1. 尊重差异的课堂
“自然界用尽所有心力,尽可能使得我们一群孩子禀性各异,自然不遗余力把无限的可能性隐藏其中,没有人能确定或预言这些可能性,但有时似乎我们做父母(教师)的,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却要根除这种多样性。”教育公平并不是要求同一,将统一的要求强加给学生是变相的不公平。
全纳教育理念尊重个体差异,主张以平等的和多样性的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把民工子女的具体差异包括进来,分阶段、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根据他们的不同发展需要和认知能力因材施教。“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民工子女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源自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要慎重对待,评价方式应因人而异。几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哥拉就告诉我们“人是万物的尺度”,衡量一切事物都要以人为本。教师要持有多元评价观,关注民工子女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关注他们知、情、意、行的发展。对他们的课堂发言、作业等,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如,信息技术课上,对平时较少接触电脑的民工子女的要求可以是能按教师讲授和演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语文课上,有的民工子女动手能力强,但语言表达较差,可要求其边组装某个物件边讲解。
尊重差异,不是消极适应差异,而是谋求创造种种条件,让每个民工子女的潜能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因人评价是不具有威胁性的评价,它重视民工子女正在发展的能力或智力强项,同时尽力加强其智力弱项,使评价成为促进民工子女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2. 学会关心的课堂
美国教育家诺丁斯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是关心的课堂。
(1)教师要学会关心
民工子女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子女,在优质的家庭教育缺失、学业遇到困难及社会不认同的前提下,特别渴求从教育者这里得到关心和理解。有调查显示,49.28%的民工子女在学习或其他方面遇到困难时最愿意向老师求助。说明在民工子女的心目中,老师是值得信赖的人。教师要珍惜这份信赖,关心、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有研究都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保证教和学的任务有效完成的前提条件。
在民工子女“最近发展区”内精心地设计教学活动;细心地观察民工子女学习、生活、身体状态;耐心地倾听其表达的信息,适当地鼓励并肯定其有创新性的地方,将他们发言中某个精彩的地方在课堂上大声重复给全班同学听,对他们提出的有建设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安排某个时间段小组或全班一起讨论,所有这些都可以使民工子女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心。
(2)城市学生要学会关心
教师有责任帮助与民工子女共处的城市学生发展其关心能力。课堂实践中可以通过培养城市学生的移情能力促进其学会关心。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有效的移情可以对他人产生同情心,而同情心又是帮助困境中的他人的重要条件。帮助城市学生了解民工子女的情绪和需要,让他们在与那些由于其帮助而从中获益的民工子女的交流中获得深刻体验与满足。城市学生学会了移情就能主动关心民工子女,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从而营造一种友爱的氛围。这种宽容、友爱的课堂氛围对促进民工子女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就会有归属感与安全感。
(3)民工子女要学会关心
民工子女要学会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身体、学业和心理健康发展,如,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充沛的精力;阅读名人传记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或用格言勉励自己,增强自信;正确评价自己,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关心是一种交流,双方可以有角色的变换,被关心者可以成为关心者,关心者也可以成为被关心者。民工子女在得到师生关爱的同时要学会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如帮请假的同学记笔记,帮老师整理实验器材等。这种互相关心的良性循环,可以消除民工子女的孤独感、被排斥感,促进其更自然地融入集体。
3. 充分参与的课堂
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坚持民工子女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民工子女的充分参与应该成为合格课堂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得师生在能力、知识方面的非对等性交往和学生之间在社会地位、家庭教育方面的非对等性交往变为课堂参与者在人格、道德上的平等交往,要不断排除民工子女参与过程中的障碍,尽力给他们积极的参与创造条件。
(1)自由的课堂氛围
主张民工子女参与课堂不是强迫他们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而是允许他们选择喜爱的学习材料、学习方式等。比如,英语课上,有些民工子女不擅长流利对话,但会唱歌,可允许其把刚学的月份单词用熟悉的音乐表达出来与师生分享;数学课学习测量时,允许其离开座位自由测量任何物体,甚至可以测量教师的腰围。课堂应该成为这样一个场所,“学生们在其中合法自由地展示和探索他们多种多样的人生目的。伴随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和成长。我们必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追求不会压制和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即使有这种妨碍的可能性,我们也应该愿意冒这种险。”教师不应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而应把课堂定位在促进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民工子女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时兴趣会迁移到其他领域,产生出新问题,尽管这些新问题可能不符合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的要求,但却是活动主体真正感兴趣的。教师应及时对这些生成性问题产生的价值作出判断,允许学生学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在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民工子女才能充分参与学习活动。
(2)平等享用课堂资源
课堂资源是课堂中可供学生利用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环境资源和学生资源等四个方面。要使民工子女充分参与课堂,就要保证他们与城市学生一样平等地享用课堂资源。比如,教师资源方面,教师与民工子女互动的时间要相对延长,互动的内容要有促进其发展的意义,不能总是让他们回答判断性、描述性的问题而剥夺其参与复杂问题的讨论权;再如环境资源方面,座位的安排也会影响民工子女的参与,要改变课桌一成不变的秧田形排列格局,代之以井田形、圆形、弧形等,使所有学生都处在与教师、与同伴交流的有效区域内。
4. 平等合作的课堂
全纳教育视域中的课堂提倡合作,让民工子女在合作中成长。课堂合作包括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本文只讨论后者,因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可见,平等合作的同伴关系在民工子女身心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该鼓励并指导学生之间尤其是城市学生与民工子女之间的合作。民工子女在平等、尊重、无歧视、无排斥的合作气氛中与同伴交流,能够得到教师以外的更多帮助。城市学生的接纳与尊重能够让他们获得归属感,从而重新肯定自我,增强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胆展示个性的自信心,为以后顺利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的主题,通过描述每项任务所需要的不同智能,让学生知道没有人能胜任所有的任务。当学生共同面对一项任务时,相互间的合作自然就发生了。教师在安排分组时不宜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混合编组更有利于民工子女的发展。混合编组时应注意: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既有城市学生又有民工子女;成员在能力上优势互补,如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观察能力强,有的组织能力强,每个组员至少能在一项任务上表现优异;应该用特定工作确定学生的角色,如记录员,时间控制员,总结者和报告员等,因为学生在合作中被赋予个别角色时,能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成员间可定期进行角色轮换。当完成一项任务时,可以重新编组,尽可能使每个民工子女有机会与其他同学形成合作关系。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江南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