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回顾了基于市场需求的专利文献出版的历史,总结了当前专利文献信息复合出版与发布的模式。
【关键词】专利 文献 出版
专利文献属于科技文献,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科技文献,它是一种集技术、经济、法律三种属性为一体文献,其情报价值往往不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以及超额利润。因此,社会经济对于专利文献的需求从来没有减弱过,同时,专利文献也根据时代的需求而不断演化,尤其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让专利文献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我们从知识产权出版社及众多社会机构中国专利文献出版与利用的发展分析中可窥全豹。
一、专利文献出版起步、引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
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专利文献发布于1985年9月12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在同一年,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前身专利文献出版社出版。首次出版的专利文献包括三种专利公报——《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外观设计专利公报》。这些公报的正式出版完全是在原始的手工以及基础的印刷设备支持下完成的。初期的文字编排全部是手工录入,工作人员对专利申请受理部门转来的纸件文档进行录入校对等工作,对图片只能进行剪切,然后手工拼版。三审定稿后,接着照相,将软片按页拼成印刷版,再经过印刷、装订、检验,正式发布。
专利法的实施大大促进的社会专利的申请,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产能受到了限制。为了提高制版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出版社先后从前联邦德国、英国、日本引进了先进的电子照排和印刷设备。经过学习与消化,我国也建立起了包括照排、印刷、出版发行和流程管理以及质量监督等重要环节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专利文献的出版得到了正规、科学、高效的管理。
为了方便对数量不断增长的专利文献的检索,1987年,第一套中国专利检索工具书《中国专利索引》正式出版,填补了我国专利检索工具书的空白。
这一时期的关键节点是我国专利法的实施。在大环境鼓励下,大量的专利申请审批文件进入出版流程,导致相应的出版机制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合理出版流程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由于社会对专利获取的需求,产生了第一步中国专利索引。这一阶段文献基本都是以纸介质为主,基本是跟随世界先进国家经验学习、探索。
二、专利文献出版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
上世纪80年代末,专利公报的订户达2000余个,专利说明书的订户达120余个,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是进入90年代后,新的矛盾开始出现:纸载体文献不仅查阅、检索不便,而且存放和保管也相当困难;另外,每一套系部头越来越庞大,成套的文献很难拆开来卖,有些订户取消了订单。从生产者角度而言,这种类别繁多、印数极少的文献又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电子出版与按需出版提上了日程。
新技术的学习。知识产权出版社继续拓展对外学习之路,CD-ROM光盘技术、OCR字符识别技术、SGML标准这些新概念成为学习目标。基于这些新技术的学习,出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出版系统不断升级。
项目研发。经过新技术的学习,出版社在专利局申请了系列解决专利文献出版的课题,进行深入研发。1991年,“PDM专利文献管理系统”一文在《专利法研究》上发表,标志着新技术在专利文献出版本地化应用的巨大成功。
产业化应用。1992年,出版社制出了中国第一批专利文献光盘,这是我国出版界首次采用CD-ROM光盘作为出版载体。1994年,出版社正式发行《中国专利说明书》光盘。从1996年开始,纸载体专利说明书的出版基本停止,改用CD-ROM光盘。
按需出版(印刷)。1993年,出版社从德国引进了一套高速数码印刷设备,从此开始了小批量出版物印刷的历程。也为以后的图书按需出版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关键节点是纸质文献出版向电子文献出版过渡。新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电子出版与按需印刷领域,市场的需求成为业务进步的推动要素;技术的学习、创新成为业务增长的支撑要素。这一时期,光盘、数据库开始出现,更方便地为用户提供了专利管理、检索与利用,同时,按需印制充分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专利文献出版繁荣、创新阶段(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专利文献出版突破了线性流程的藩篱,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更新了自己的出版模式,取得了本质的飞跃。2000年1月,中国专利文献各种形式全部实现了在互联网公开出版,专利文献信息的出版传播进入了网络时代。
一些新的名词、技术、工作方式进入了专利文献出版流程。数据加工、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服务、复合出版、网站建设、产品研发等新理念新技术方式在专利文献出版上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其出版与传播。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或成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无纸化的电子出版系统。2003年,致力于无纸化出版的电子出版系统成功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专利文献的出版流程完全实现了无纸化,计算机和网络替代了堆积如山的流程稿件。具系统开发人员测算,该系统完成的文献出版任务却相当于纸质出版时期的20倍,专利文献的出版周期缩短了二分之一以上。作为该系统的延伸,专利申请的前期文档扫描和中间文档的扫描也逐步规范,专利文献的纸质印刷完全采用了按需出版。
(二)过档文献的数字化。在实现中国专利文献全面电子化的基础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年与清华大学合作制订了中国专利文献数据格式XML标准(DTD)。将全部专利文献全文代码化,是数字出版最基础的工作。2001年,中国专利文献OCR生产线投入运转。这套生产线承担着每年数百万页新公开专利文献的代码化任务。OCR生产线能够对不同版式、不同字体的中文、西文进行高速文字转换,差错率可以达到十万分之一以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出版社现在与北京各大书馆、北京各大档案馆、黄河水利委员会、国内多家出版单位等建立了良好的协作联系,OCR成为数字出版的最基础项目。 (三)知识碎片化加工与出版。新的阶段,知识资源的碎片化与深度挖掘日益成为出版业的重要业务内容,知识产权出版社新业务的发展顺应了这种趋势。2003年至今,出版社在专利数据深加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深度加工数据库有:中国中药专利数据库(China TCM Patent Database)、中国化学药物专利数据库(China Chemical Medicine Patent Database)等。东方灵顿作为一家资深从事专利数据深加工的民营企业,也在从事大量的药物专利数据加工工作,并形成数据库,远销海外。深加工与专业数据库的建设,为专利文献进一步出版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专利信息服务平台。2000年,中国知识产权网建成,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网络出版的中国专利文献。2002年,中国专利全文(混合模式)检索系统建成,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网络化、多途径的全文检索;2003-2004年开发成功集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为一体的专利信息分析系统,为专利文献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便利。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地方知识产权局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例如北京知识产权局建设的北京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保定大为、汉之光华、佰腾等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服务平台或者分析系统,为公众利用专利信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这一时期专利文献的出版为了满足专利检索、利用的社会需求,不断改变自己的出版方式。从纸质文献需求的个性化提供,到整体全文数据库的提供,到文献深入挖掘、碎片化知识的提供,专利文献出版集成了多种形式的出版手段,真正形成了复合型的出版。
四、专利文献的出版模式总结
通过上文对专利文献出版历史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复合出版阶段,各种类型、各种载体、各种标引深度的专利文献为不同的领域提供服务。下图描述了一件专利从开始申请、加工,一直到出版、发布的整个流程。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审批系统和检索咨询系统为专利文献内容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与技术保障;而基于出版管理平台的多渠道发布,使得不同类型、载体的专利文献信息能够更广泛的为人们所利用。专利执法人员利用手机终端(App)检索核对产品专利编号就是一个很实际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姚文平.打造专利文献出版和数字加工产业基地[N].知识产权报.2010-08-11
[2]王昊,赵婧,石鹏燕.浅析专利申请电子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科技,2014(3)
[3]张静.山西农业专利保护情况调查及建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2)
[4]刘毅.法治理念、法学教育与法律现代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作者简介:
李德升,男,供职于知识产权出版社,天津财经大学博士后。
张召建,女,供职于知识产权出版社。
【关键词】专利 文献 出版
专利文献属于科技文献,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科技文献,它是一种集技术、经济、法律三种属性为一体文献,其情报价值往往不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以及超额利润。因此,社会经济对于专利文献的需求从来没有减弱过,同时,专利文献也根据时代的需求而不断演化,尤其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让专利文献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我们从知识产权出版社及众多社会机构中国专利文献出版与利用的发展分析中可窥全豹。
一、专利文献出版起步、引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
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专利文献发布于1985年9月12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在同一年,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前身专利文献出版社出版。首次出版的专利文献包括三种专利公报——《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外观设计专利公报》。这些公报的正式出版完全是在原始的手工以及基础的印刷设备支持下完成的。初期的文字编排全部是手工录入,工作人员对专利申请受理部门转来的纸件文档进行录入校对等工作,对图片只能进行剪切,然后手工拼版。三审定稿后,接着照相,将软片按页拼成印刷版,再经过印刷、装订、检验,正式发布。
专利法的实施大大促进的社会专利的申请,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产能受到了限制。为了提高制版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出版社先后从前联邦德国、英国、日本引进了先进的电子照排和印刷设备。经过学习与消化,我国也建立起了包括照排、印刷、出版发行和流程管理以及质量监督等重要环节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专利文献的出版得到了正规、科学、高效的管理。
为了方便对数量不断增长的专利文献的检索,1987年,第一套中国专利检索工具书《中国专利索引》正式出版,填补了我国专利检索工具书的空白。
这一时期的关键节点是我国专利法的实施。在大环境鼓励下,大量的专利申请审批文件进入出版流程,导致相应的出版机制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合理出版流程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由于社会对专利获取的需求,产生了第一步中国专利索引。这一阶段文献基本都是以纸介质为主,基本是跟随世界先进国家经验学习、探索。
二、专利文献出版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
上世纪80年代末,专利公报的订户达2000余个,专利说明书的订户达120余个,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是进入90年代后,新的矛盾开始出现:纸载体文献不仅查阅、检索不便,而且存放和保管也相当困难;另外,每一套系部头越来越庞大,成套的文献很难拆开来卖,有些订户取消了订单。从生产者角度而言,这种类别繁多、印数极少的文献又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电子出版与按需出版提上了日程。
新技术的学习。知识产权出版社继续拓展对外学习之路,CD-ROM光盘技术、OCR字符识别技术、SGML标准这些新概念成为学习目标。基于这些新技术的学习,出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出版系统不断升级。
项目研发。经过新技术的学习,出版社在专利局申请了系列解决专利文献出版的课题,进行深入研发。1991年,“PDM专利文献管理系统”一文在《专利法研究》上发表,标志着新技术在专利文献出版本地化应用的巨大成功。
产业化应用。1992年,出版社制出了中国第一批专利文献光盘,这是我国出版界首次采用CD-ROM光盘作为出版载体。1994年,出版社正式发行《中国专利说明书》光盘。从1996年开始,纸载体专利说明书的出版基本停止,改用CD-ROM光盘。
按需出版(印刷)。1993年,出版社从德国引进了一套高速数码印刷设备,从此开始了小批量出版物印刷的历程。也为以后的图书按需出版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关键节点是纸质文献出版向电子文献出版过渡。新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电子出版与按需印刷领域,市场的需求成为业务进步的推动要素;技术的学习、创新成为业务增长的支撑要素。这一时期,光盘、数据库开始出现,更方便地为用户提供了专利管理、检索与利用,同时,按需印制充分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专利文献出版繁荣、创新阶段(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专利文献出版突破了线性流程的藩篱,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更新了自己的出版模式,取得了本质的飞跃。2000年1月,中国专利文献各种形式全部实现了在互联网公开出版,专利文献信息的出版传播进入了网络时代。
一些新的名词、技术、工作方式进入了专利文献出版流程。数据加工、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服务、复合出版、网站建设、产品研发等新理念新技术方式在专利文献出版上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其出版与传播。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或成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无纸化的电子出版系统。2003年,致力于无纸化出版的电子出版系统成功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专利文献的出版流程完全实现了无纸化,计算机和网络替代了堆积如山的流程稿件。具系统开发人员测算,该系统完成的文献出版任务却相当于纸质出版时期的20倍,专利文献的出版周期缩短了二分之一以上。作为该系统的延伸,专利申请的前期文档扫描和中间文档的扫描也逐步规范,专利文献的纸质印刷完全采用了按需出版。
(二)过档文献的数字化。在实现中国专利文献全面电子化的基础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年与清华大学合作制订了中国专利文献数据格式XML标准(DTD)。将全部专利文献全文代码化,是数字出版最基础的工作。2001年,中国专利文献OCR生产线投入运转。这套生产线承担着每年数百万页新公开专利文献的代码化任务。OCR生产线能够对不同版式、不同字体的中文、西文进行高速文字转换,差错率可以达到十万分之一以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出版社现在与北京各大书馆、北京各大档案馆、黄河水利委员会、国内多家出版单位等建立了良好的协作联系,OCR成为数字出版的最基础项目。 (三)知识碎片化加工与出版。新的阶段,知识资源的碎片化与深度挖掘日益成为出版业的重要业务内容,知识产权出版社新业务的发展顺应了这种趋势。2003年至今,出版社在专利数据深加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深度加工数据库有:中国中药专利数据库(China TCM Patent Database)、中国化学药物专利数据库(China Chemical Medicine Patent Database)等。东方灵顿作为一家资深从事专利数据深加工的民营企业,也在从事大量的药物专利数据加工工作,并形成数据库,远销海外。深加工与专业数据库的建设,为专利文献进一步出版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专利信息服务平台。2000年,中国知识产权网建成,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网络出版的中国专利文献。2002年,中国专利全文(混合模式)检索系统建成,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网络化、多途径的全文检索;2003-2004年开发成功集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为一体的专利信息分析系统,为专利文献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便利。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地方知识产权局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例如北京知识产权局建设的北京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保定大为、汉之光华、佰腾等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服务平台或者分析系统,为公众利用专利信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这一时期专利文献的出版为了满足专利检索、利用的社会需求,不断改变自己的出版方式。从纸质文献需求的个性化提供,到整体全文数据库的提供,到文献深入挖掘、碎片化知识的提供,专利文献出版集成了多种形式的出版手段,真正形成了复合型的出版。
四、专利文献的出版模式总结
通过上文对专利文献出版历史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复合出版阶段,各种类型、各种载体、各种标引深度的专利文献为不同的领域提供服务。下图描述了一件专利从开始申请、加工,一直到出版、发布的整个流程。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审批系统和检索咨询系统为专利文献内容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与技术保障;而基于出版管理平台的多渠道发布,使得不同类型、载体的专利文献信息能够更广泛的为人们所利用。专利执法人员利用手机终端(App)检索核对产品专利编号就是一个很实际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姚文平.打造专利文献出版和数字加工产业基地[N].知识产权报.2010-08-11
[2]王昊,赵婧,石鹏燕.浅析专利申请电子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科技,2014(3)
[3]张静.山西农业专利保护情况调查及建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2)
[4]刘毅.法治理念、法学教育与法律现代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作者简介:
李德升,男,供职于知识产权出版社,天津财经大学博士后。
张召建,女,供职于知识产权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