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阅读教学在农村孩子心中落地生根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综观目前农村语文教学,这一重要理念并未得到全面真正落实。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薄弱,农村教学环境自身也存在一些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使得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的课改进程还比较缓慢,表现出种种不适应新课标的问题和弊端。针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加希望学生在接受语言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童年时期的幸福。由此,有了以下对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一、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实现阅读教学生活化
  阅读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构建大语文教学的需要,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把语文学习放到生活中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语文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发现,即使是新课文的学习,也可以融入生活实际。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广大农村教师要开动脑筋,语文教学一定会有趣味。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了学生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在教学本课时,加强说话训练,说说你在周末的时候做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夏天下河游泳,秋天在田野里奔跑。”有的说:“爬树掏鸟蛋。”这都来源于生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说的欲望,且因学生们曾经置身于这样的活动中,才能体会大自然的迷人,从而理解法布尔的“着迷”和“迷恋”,不知不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古诗时,不能单纯地为教学而教学。多数古诗与农村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容易让他们展开想象。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诗中描写的农村早春风光与孩子的现实生活很近。我先让学生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找到与诗中事物的共同点,学生学起来也就更快乐了。
  二、加强“听、说、读、写”,实现阅读教学有序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大包大揽。语文学习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到喜闻乐见的生活中去。
  1.让学生展示自己,展现生活。
  农村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好,更要教活。农村学生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机会太少,教师就得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展示自己。从低年级开始,语文教材就安排了“口语交际”这样一个综合性环节。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训练“我来当导游”时,就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来教学。分好小组,布置学生课前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与美景,开展一次“旅游节”活动,评选最佳导游。因为要展示的事和物都是农村学生比较熟悉的,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活动开展得很成功。通过这样的“口语交际”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小学的语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并不深奥,难点在于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理解语言的韵味,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体会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将抽象的文字变換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体会语言的温度。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小稻秧历险记》一课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借助孩子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将这篇课文改成课本剧,让学生来表演,生动的语言、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我们在教学中要借助于具体的情境,创设出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一文,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遇到的让人生气的事情,再播放“九一八”事件的视频,教师配以简单的说明,深入课文,体会作者如何来描写敌军的狼狈,我军的英勇,学生通过对比,自能体会我军的英勇顽强和侵略者的蛮横狼狈。这种情绪的波动非常重要,由于年代久远,通过视频激发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该有的对侵略者的愤怒,才能体会中国军人的奋起反抗,增强民族凝聚力。
  学语文的重要意义是学会运用,如果我们只局限于一本书,只把学生圈在教室内,学生学习语文也将失去意义,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农村语文教学也出现了新转机。把农村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农村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坚持了“对话”的阅读本质观。在人物篇教材中,“对话”的本质尤其明显。苏教版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如何在课堂上引领学生与文本发生深层的对话,达到走向语言和生命对话的高度,让人物形象走向“立体化”?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品质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受教育人数的增加,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在领导重视、队伍充实、提高管理队伍水平和加强"两课"教学等方面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自觉维系自然界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道德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从"
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而数学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少不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便提高其学习效率。  一、形成积极的预习意识  小学生的知识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加之学生的差异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教师需要兼顾大部分人的学习状况,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课前预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可以缩小不同学生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