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琴是我国古代文人品德的象征,是和谐平静的代表,笔者通过古代文献资料的讲解,从中阐明古人在“琴”中寄托的平和满足的心境。而在现代社会中,“琴”与其柔缓的心态早已远离人群,取而代之的是焦躁、急功近利。最后,笔者希望“琴”之音能够重返舞台,使人最终回归自然,回归最原始的幸福感。
关键词:古琴;平静之心;喧嚣;回归自然
1我国古代古琴的养心之说
我国历朝历代无不弹琴论琴,琴是道德的表现,是心态的象征。文人墨客曾弹琴于檐下、溪边、山间、雨中,无处不渗透着琴的和谐、平静的微妙。弹琴可以养心静心,作者将不断探索古人如何以琴养心。
明代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说,“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重首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指,审之在听,此谓以和感、以和应也。”由此看来,制琴与治天下是相通的,必须是杰出的贤人,能够约束自己品行的人,才能制琴,才能治理天下。琴讲究和谐,包括制作材料、声音音调的和谐,而治天下也是如此,没有和谐的心态,融合的观念,是治不好天下的。这里作者强调了“和”,和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平静超乎一切的氛围,温和之心凌驾于所有杂念之上。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声音》中说:“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哗人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写出了琴的特性,大的声音不会刺耳,小的声音也不至于听不清,而是恰到好处“得中”的。我们所听到的西洋乐器注重和声,讲究的是不同器乐演奏不同音高搭配在一起,而产生的协和或不协和的和声,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听力感受。所以西方音乐常以众多人的乐队的形式出现,曲目壮观,演奏者激烈,从中能够获得观众的激情。而我国古典音乐通常是单独出场的,不为煞人,却讲究韵律,表现人心中最细腻的情愫,带给演奏者和听众一种安静谐和,也就是应劭所说的“和人意气、感人善心”。同时,正如李贽《琴赋》中说:“琴者,心也,琴也,吟也,所以吟其心也。”
笔者最热爱的要数白居易的诗歌,他在《夜琴》中写道:“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诗人描写的仿佛是弹琴的过程,其实写的是自己的心境。虽不知白居易的性格如何,但在这首诗里,他一定是个慢性子,他缓缓地拨弄琴弦,不急不躁。他陶醉在自己的琴声中,虽然缓慢悠长,有时甚至只有数音,听上去寥寥无味,但是曲中的滋味,作者心中的感情,琴就能懂,琴懂,便不再需要第二个人。
由此可见,古琴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古琴使人平静,唯有平静才能品得真正的乐趣,那不是功名利禄,也不是寻欢作乐,而是人们由内心散发出的幸福感,即使琴声缓慢,即使无人聆听,抚琴者依旧能够在琴中找到超然脱俗的自我价值。
2今朝琴声为谁醉
在喧嚣忙碌的今天,古琴这个物件,似乎已经离现代人很远很远了。人是贪婪的,为了满足欲望,飞快地在马路上穿梭,对利益笑脸相迎,对善意紧锁眉头。小朋友的游戏时间被作业挤满了,他们没有时间聆听雨滴落地、小鸟飞过的声音,没有时间学习给陌生人一个微笑,给自然一声感激。在飞速地社会发展中,人心急躁、冲动、冷漠。人们的心被名利、地位、财富慌忙地占满了,哪里还有空闲体会古代人的心境呢?
“琴到无人听时工”,如陶渊明所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有人说弹琴就是为了弹给他人听的,不然弹琴的意义何在,不如对牛弹琴。陶渊明却不这么认为,弹不弹琴是自己的事,有没有人听是他人的事,弹琴对我来说就足够开心了,何苦还要费心的寻觅一个听众呢。现在的人又何尝不是,把太多的精力花费在关注他人的私事上,乐于与他人对比炫耀,忘记了快乐的本源,忘记了弹琴应有的乐趣。
嵇康“余少好声音,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变,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声音也。”现代人又何尝得以时间,来真诚的追寻一件简单事物呢?不论万物如何兴盛或衰竭,不论自己的内心欢喜忧愁,对这件事物的追求永不改变。它使人心境平和,即使练习过了无数遍,即使没有其他新奇的事物陪伴,都能坚定而忠诚。
古代文人雅士对弹琴的要求很高:“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等。可见古人在弹琴一件事中严肃认真、谨小慎微的态度。从一个小的态度就能够感知个人的人生态度,对弹琴都不认真的人,必然大部分事情都是得过且过的。现在的社会不认真的人太多,对于工作、毕生追求的事业都不能静下心全力以赴的话,还有能够认真的事物吗?没有认真便没有了享受认真的乐趣,没有信仰。
琴声消失了,很难找回来。世人在寻觅,可是能够寻到吗?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传说伯牙向成连学琴三年,琴艺大长,技法娴熟自如,琴音悠扬,悦耳动听,可是做不到神情专一,达不到那种天迥地阔的博大境界,问其师,成连道:“吴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伯牙与其一同前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后说:“子居习室,吴将迎师。”说完就走了。过了多时,伯牙见成连还未回来,四处无人,只听见海水冲刷,拍打峭岩,发出一阵阵崩牙裂谷的涛声,山林窅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日:“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从此之后,伯牙成为天下鼓琴妙手。
近代琴学家叶明媚在其《鼓琴音乐的移情作用》中说到:当伯牙有了这趟经历后,他的琴艺突飞猛进而终于“遂为天下妙手”是有道理的。因为伯牙在凝神观照大自然时,心中不存在丝毫杂念,只被自然界“海水汩膜漰澌之声,山林窅寞,群鸟悲号”等变幻惊心的美所深深吸引。大自然这种磅礴的气势激起伯牙慷慨淋漓的情绪,他继而将胸中这股豪气移注于物,于是不知不觉中与自然同化,而进入“物我两忘”、“物我为一”的境界。而伯牙遂将一己的情感移注到物中去分享物的生命的经验和他弹琴的艺术活动中,因而他的弹奏也就超越了“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空泛的阶段而变为有情的演绎。
由此可见,一切难解难寻的情感,均在于山水之间。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却偏偏要在生息繁衍中脱离本性。古人懂得自然有规律,于是立法约束人们的欲望,人知动物有生长期限,于是杜绝过多的肉食。而现代人却不得不破坏动物的生长规律,以获得顿顿肉食,这是市场经济效益。城市高速发展了,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却在下降。人在迷惑,幸福究竟源于何物?
我们不如躺在田野间,穿梭树林里,盘坐溪流边,安静问问自然,听它如何回答。奢侈品的拥有不是幸福,人群间的伪心吹嘘不是幸福,只是暂时的心灵刺激,转瞬即逝。只有内心庞大的平靜和满足,才是长久的、真正的幸福感。
白居易在《船夜援琴》中写道:“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期间无古今。”这时的白居易和江、船、鸟、鱼、琴都是一体的,人在琴中,琴在心中,万物皆在,一切皆空。世事繁乱复杂,没有人是简单的,既然如此,不如放下。只有平心静气、能够放下一切的人,才能领悟幸福。“白发渔樵江渚上,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关键词:古琴;平静之心;喧嚣;回归自然
1我国古代古琴的养心之说
我国历朝历代无不弹琴论琴,琴是道德的表现,是心态的象征。文人墨客曾弹琴于檐下、溪边、山间、雨中,无处不渗透着琴的和谐、平静的微妙。弹琴可以养心静心,作者将不断探索古人如何以琴养心。
明代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说,“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重首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指,审之在听,此谓以和感、以和应也。”由此看来,制琴与治天下是相通的,必须是杰出的贤人,能够约束自己品行的人,才能制琴,才能治理天下。琴讲究和谐,包括制作材料、声音音调的和谐,而治天下也是如此,没有和谐的心态,融合的观念,是治不好天下的。这里作者强调了“和”,和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平静超乎一切的氛围,温和之心凌驾于所有杂念之上。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声音》中说:“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哗人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写出了琴的特性,大的声音不会刺耳,小的声音也不至于听不清,而是恰到好处“得中”的。我们所听到的西洋乐器注重和声,讲究的是不同器乐演奏不同音高搭配在一起,而产生的协和或不协和的和声,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听力感受。所以西方音乐常以众多人的乐队的形式出现,曲目壮观,演奏者激烈,从中能够获得观众的激情。而我国古典音乐通常是单独出场的,不为煞人,却讲究韵律,表现人心中最细腻的情愫,带给演奏者和听众一种安静谐和,也就是应劭所说的“和人意气、感人善心”。同时,正如李贽《琴赋》中说:“琴者,心也,琴也,吟也,所以吟其心也。”
笔者最热爱的要数白居易的诗歌,他在《夜琴》中写道:“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诗人描写的仿佛是弹琴的过程,其实写的是自己的心境。虽不知白居易的性格如何,但在这首诗里,他一定是个慢性子,他缓缓地拨弄琴弦,不急不躁。他陶醉在自己的琴声中,虽然缓慢悠长,有时甚至只有数音,听上去寥寥无味,但是曲中的滋味,作者心中的感情,琴就能懂,琴懂,便不再需要第二个人。
由此可见,古琴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古琴使人平静,唯有平静才能品得真正的乐趣,那不是功名利禄,也不是寻欢作乐,而是人们由内心散发出的幸福感,即使琴声缓慢,即使无人聆听,抚琴者依旧能够在琴中找到超然脱俗的自我价值。
2今朝琴声为谁醉
在喧嚣忙碌的今天,古琴这个物件,似乎已经离现代人很远很远了。人是贪婪的,为了满足欲望,飞快地在马路上穿梭,对利益笑脸相迎,对善意紧锁眉头。小朋友的游戏时间被作业挤满了,他们没有时间聆听雨滴落地、小鸟飞过的声音,没有时间学习给陌生人一个微笑,给自然一声感激。在飞速地社会发展中,人心急躁、冲动、冷漠。人们的心被名利、地位、财富慌忙地占满了,哪里还有空闲体会古代人的心境呢?
“琴到无人听时工”,如陶渊明所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有人说弹琴就是为了弹给他人听的,不然弹琴的意义何在,不如对牛弹琴。陶渊明却不这么认为,弹不弹琴是自己的事,有没有人听是他人的事,弹琴对我来说就足够开心了,何苦还要费心的寻觅一个听众呢。现在的人又何尝不是,把太多的精力花费在关注他人的私事上,乐于与他人对比炫耀,忘记了快乐的本源,忘记了弹琴应有的乐趣。
嵇康“余少好声音,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变,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声音也。”现代人又何尝得以时间,来真诚的追寻一件简单事物呢?不论万物如何兴盛或衰竭,不论自己的内心欢喜忧愁,对这件事物的追求永不改变。它使人心境平和,即使练习过了无数遍,即使没有其他新奇的事物陪伴,都能坚定而忠诚。
古代文人雅士对弹琴的要求很高:“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等。可见古人在弹琴一件事中严肃认真、谨小慎微的态度。从一个小的态度就能够感知个人的人生态度,对弹琴都不认真的人,必然大部分事情都是得过且过的。现在的社会不认真的人太多,对于工作、毕生追求的事业都不能静下心全力以赴的话,还有能够认真的事物吗?没有认真便没有了享受认真的乐趣,没有信仰。
琴声消失了,很难找回来。世人在寻觅,可是能够寻到吗?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传说伯牙向成连学琴三年,琴艺大长,技法娴熟自如,琴音悠扬,悦耳动听,可是做不到神情专一,达不到那种天迥地阔的博大境界,问其师,成连道:“吴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伯牙与其一同前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后说:“子居习室,吴将迎师。”说完就走了。过了多时,伯牙见成连还未回来,四处无人,只听见海水冲刷,拍打峭岩,发出一阵阵崩牙裂谷的涛声,山林窅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日:“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从此之后,伯牙成为天下鼓琴妙手。
近代琴学家叶明媚在其《鼓琴音乐的移情作用》中说到:当伯牙有了这趟经历后,他的琴艺突飞猛进而终于“遂为天下妙手”是有道理的。因为伯牙在凝神观照大自然时,心中不存在丝毫杂念,只被自然界“海水汩膜漰澌之声,山林窅寞,群鸟悲号”等变幻惊心的美所深深吸引。大自然这种磅礴的气势激起伯牙慷慨淋漓的情绪,他继而将胸中这股豪气移注于物,于是不知不觉中与自然同化,而进入“物我两忘”、“物我为一”的境界。而伯牙遂将一己的情感移注到物中去分享物的生命的经验和他弹琴的艺术活动中,因而他的弹奏也就超越了“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空泛的阶段而变为有情的演绎。
由此可见,一切难解难寻的情感,均在于山水之间。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却偏偏要在生息繁衍中脱离本性。古人懂得自然有规律,于是立法约束人们的欲望,人知动物有生长期限,于是杜绝过多的肉食。而现代人却不得不破坏动物的生长规律,以获得顿顿肉食,这是市场经济效益。城市高速发展了,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却在下降。人在迷惑,幸福究竟源于何物?
我们不如躺在田野间,穿梭树林里,盘坐溪流边,安静问问自然,听它如何回答。奢侈品的拥有不是幸福,人群间的伪心吹嘘不是幸福,只是暂时的心灵刺激,转瞬即逝。只有内心庞大的平靜和满足,才是长久的、真正的幸福感。
白居易在《船夜援琴》中写道:“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期间无古今。”这时的白居易和江、船、鸟、鱼、琴都是一体的,人在琴中,琴在心中,万物皆在,一切皆空。世事繁乱复杂,没有人是简单的,既然如此,不如放下。只有平心静气、能够放下一切的人,才能领悟幸福。“白发渔樵江渚上,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