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生物学》是工科生物类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运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法也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以《基础生物学》课程为主,对探究式课堂教学在其中的运用,以及问题设计等內容展开分析。
【关键词】生物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181-02
《基础生物学》这一课程同时融合了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与发展动态,将生命所涉及到的细胞、代谢、遗传、健康与疾病以及生物技术等多个内容进行讲述。进行教学时,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可行性比较高的教学方法。由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问题设计,才能进一步凸显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建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创造力
学生思维的激发,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建立一个切实的经验情境,并且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而并非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教师要按照学生自身所积累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创建一个能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教学环境,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主性,主动的参与到探究当中[1]。以《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中《蛋白质》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解蛋白质功能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展示“三鹿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的图片,这时学生便会自动联想到劣质奶粉的事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劣质奶粉会导致大头娃娃呢?”随后,学生可以结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对蛋白质功能进行总结。
此外,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相关内容时,也可以向学生提问:“假设我们班级中的每个同学都是一个氨基酸,那么将所有同学组合,一个可以排列成多少对组合?”让学生进行探究,在班级中进行自由结组,最终总结这一问题的答案。通过教学情境与问题的设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通过实际探究,学生可以轻松的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文中的基础内容之后,也可以向学生普及一些其他的相关知识,例如当我们在进行呼吸运动时,肋间外肌与膈肌分别发挥了何种作用。这时学生便可以自己先感受呼吸运动,并对自己的胸围差进行测量,测量时会有一些学生发现自己并没有胸围差,所以在呼吸时也无法感知到胸廓的改变。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现象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对“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以此指导学生对肋间外肌与膈肌分别在呼吸作用中所承担的作用。
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高效率问题
教师在进行生物学教学时,可以从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这一环境入手,对生物学现象与知识进行解释,以此设计教学问题。这样一来便可以调动学生对生物学的探究积极性与热情[2]。以《基础生命科学》中的《生殖系统、繁殖与胚胎发育》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怀孕、花粉受精”等这些学生十分常见的话题,最后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即“花粉受精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怀孕的过程是怎样的?”等。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与小组中的其他同学展开讨论,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最终总结诶结论,教师这时便可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要点,进而完成教学。在这一探究的过程中,因为话题的提出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所以能够让学生顺利的完成知识与转移的应用,也可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总结生物教学要点,设计疑难问题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点。所以,问题的设置也必须要体现生物学教学的核心,以教学重难点为主进行教学。针对生物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其实教师可以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进行解决[3]。例如,教师在学习《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中的《体温调节》一课时,便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体温一定与遗传有关吗?”“如何才能实现体温的调节?”“体温升高的什么原因导致?”等,通过上述问题,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而深入展开讨论,对“体温调节”的相关内容展开探究,进而突破《体温调节》这一课的重难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基础生物学》这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与扩充,教师运用探究式课程教学法,进行问题的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这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振洪,余勤,赵伟春,宋忠诚.基于问题意识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基础生物学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2:1435-1437.
[2]苏燕,李晓晶,席海燕,张学明,魏春华,李嘉欣.课堂讲授与网络主题探究模式相结合运用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04:106-107.
[3]张亦飞,陈秉初,金钧.“科学史经典实验”的生物学课堂探究教学思考[J].生物学通报,2014,07:43-44.
【关键词】生物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181-02
《基础生物学》这一课程同时融合了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与发展动态,将生命所涉及到的细胞、代谢、遗传、健康与疾病以及生物技术等多个内容进行讲述。进行教学时,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可行性比较高的教学方法。由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问题设计,才能进一步凸显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建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创造力
学生思维的激发,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建立一个切实的经验情境,并且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而并非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教师要按照学生自身所积累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创建一个能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教学环境,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主性,主动的参与到探究当中[1]。以《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中《蛋白质》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解蛋白质功能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展示“三鹿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的图片,这时学生便会自动联想到劣质奶粉的事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劣质奶粉会导致大头娃娃呢?”随后,学生可以结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对蛋白质功能进行总结。
此外,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相关内容时,也可以向学生提问:“假设我们班级中的每个同学都是一个氨基酸,那么将所有同学组合,一个可以排列成多少对组合?”让学生进行探究,在班级中进行自由结组,最终总结这一问题的答案。通过教学情境与问题的设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通过实际探究,学生可以轻松的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文中的基础内容之后,也可以向学生普及一些其他的相关知识,例如当我们在进行呼吸运动时,肋间外肌与膈肌分别发挥了何种作用。这时学生便可以自己先感受呼吸运动,并对自己的胸围差进行测量,测量时会有一些学生发现自己并没有胸围差,所以在呼吸时也无法感知到胸廓的改变。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现象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对“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以此指导学生对肋间外肌与膈肌分别在呼吸作用中所承担的作用。
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高效率问题
教师在进行生物学教学时,可以从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这一环境入手,对生物学现象与知识进行解释,以此设计教学问题。这样一来便可以调动学生对生物学的探究积极性与热情[2]。以《基础生命科学》中的《生殖系统、繁殖与胚胎发育》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怀孕、花粉受精”等这些学生十分常见的话题,最后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即“花粉受精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怀孕的过程是怎样的?”等。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与小组中的其他同学展开讨论,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最终总结诶结论,教师这时便可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要点,进而完成教学。在这一探究的过程中,因为话题的提出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所以能够让学生顺利的完成知识与转移的应用,也可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总结生物教学要点,设计疑难问题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点。所以,问题的设置也必须要体现生物学教学的核心,以教学重难点为主进行教学。针对生物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其实教师可以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进行解决[3]。例如,教师在学习《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中的《体温调节》一课时,便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体温一定与遗传有关吗?”“如何才能实现体温的调节?”“体温升高的什么原因导致?”等,通过上述问题,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而深入展开讨论,对“体温调节”的相关内容展开探究,进而突破《体温调节》这一课的重难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基础生物学》这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与扩充,教师运用探究式课程教学法,进行问题的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这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振洪,余勤,赵伟春,宋忠诚.基于问题意识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基础生物学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2:1435-1437.
[2]苏燕,李晓晶,席海燕,张学明,魏春华,李嘉欣.课堂讲授与网络主题探究模式相结合运用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04:106-107.
[3]张亦飞,陈秉初,金钧.“科学史经典实验”的生物学课堂探究教学思考[J].生物学通报,2014,0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