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辉祖智断田产案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o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乾隆年间,湖南宁远县住着一个叫匡诚的人,匡诚没有儿子,为将来养老计,就从当地的陈家收养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匡学义。但后来,匡诚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匡学礼,就给了匡学义八亩地让他回归了本族。又过了些年,匡学礼患了重病,就送给匡学义八亩地,请他对自己家的事多加关照。后来,匡学礼病故,留下了二百多亩田产。匡学礼的妻子李氏不识字,就让能识文断字的匡学义帮助打理田产。这样前后经过了十七年,在李氏的辛苦努力下,家里的田产又增加了一百多亩。
  话说有一天,某人要买李氏的一块田产,恰好匡学义外出了,李氏就找了一个邻居帮着查检地契,结果发现地契上写着“田产是李氏和匡学义一人出资一半购买的”!李氏大为惊讶,这怎么可能呢?匡学义只是帮忙,并没有出钱购买田产啊!连忙把所有的地契都找出来,结果发现所有的地契都是这么写的。这样一来,李氏就有口难辩了,因为这就意味着李氏所有的田产将来都得分一半给匡学义。匡学义回来后,李氏便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可匡学义一口咬定所有田产都是两人共同出资购买的。无奈之下,李氏只好以欺诈田产为由将匡学义告到了官府。县令认真审理了此案,最后认定所有田产确实是两人共有的,因为地契上写得清清楚楚;李氏不服,又不断上告,但告来告去,各级官府都根据地契上的文字判定田产归李氏及匡学义共同所有……
  乾隆五十二年,宁远知县调走,汪辉祖成为新任宁远知县。这时,李氏又来告状,汪辉祖认真审阅了案卷,判断这的确是一起欺诈田产的案件。可是,因为李氏不识字、所有地契都是由匡学义一手经办的,所以,如果依法断案的话,只能判定匡学义胜诉。汪辉祖是个极为负责任的官员,真心想为李氏主持公道,想帮助李氏把田产夺回来,就苦思冥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有一天,汪辉祖将李氏及匡学义传到堂上,开始审理这个案子。双方各自陈述之后,匡学义要求按照地契上所写认定田产的归属,汪辉祖便依据地契上所记载的证据判田产各自拥有一半。李氏当然不同意,再三哀求汪辉祖分清是非,并在堂上大哭大闹,汪辉祖便装出生气的样子将李氏赶了出去。然后,汪辉祖与匡学义开始聊家常,不停地夸匡学义善于经营、治家有方,匡学义也十分得意,便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汪辉祖看匡学义面露得意之色,就突然问他:“你家现在一共有多少田产?”匡学义回答道:“一共十三亩。”汪辉祖又问一年能收多少粮食,匡学义答道:“可收稻谷三十一石、米十六石。”汪辉祖又问:“听说你家有七口人,都能帮你做活吗?”匡学义回答:“不是,只有十八岁的大儿子能帮我做点儿活。”汪辉祖又问:“这么说来,你种地所得,交了军粮后,余下的不过十四五石米,你要赡养六口之家,不容易啊!”匡学义说:“是啊,日子过得是清苦一些。”汪辉祖便问:“那么,你哪来的余钱与李氏一起买田产呢?买了那么多田产,即使是出资一半,也是个很大的数目啊!看来,你的钱肯定是偷来的了!”说罢,立即站起身,把事先准备好的历年来失窃案的卷宗拿了过来,拍案大怒道:“你老实交代,这些案子是不是你干的?”匡学义吓得大惊失色,跪地叩头说:“大人,我是守法良民,从来没干过偷窃之事啊!”汪辉祖故意愤怒地说:“还敢狡辩!如果没偷盗,你用来购买田产的钱是哪来的?”匡学义吓得面如土色,说:“大人,实不相瞒,买田产的钱全是李氏出的,我只是在地契上作假写成与她‘同买’,想等她过世后与她儿子争田产……”有了匡学义的交代,汪辉祖便重新审理了此案,命人涂掉了地契上的匡学义的名字,将所有田产都判归李氏所有。一件十分棘手的案子就这样解决了。
  这是《病榻梦痕录》一书中记载的一个案例。此案并不复杂,只要思维正常的官员,稍加思索,就能看得出这是一桩欺诈田产案。汪辉祖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拘泥于僵化的审案程序,而是以闲聊的方式使匡学义放松了警惕,套出了他家每年种田所得的数目,然后指出匡学义有“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的嫌疑,恐吓他要把他当小偷抓起来,结果匡学义当场崩溃,为了洗脱自己的“小偷”罪名,主动交代了在地契上做假欺诈田产的事实,从而使案情真相水落石出。
  (編辑 花咖)
其他文献
在宁波商帮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做人当如叶澄衷”,这不仅因为叶澄衷是十九世纪末期的“五金大王”,经营着涉及五金、火油、钢铁等多个行业的商业帝国,更因为他身为巨富,仍怀着一颗仁慈之心,为中国教育及慈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首善之人”。  1840年,叶澄衷出生在宁波镇海县一个贫苦家庭。六岁时,父亲去世,生活更加没有着落。节衣缩食读了半年书后,母亲再也拿不出学费,他只好辍学到当地一家油坊做学徒。
恰逢深秋,借着差旅的机会,我去了一趟南京的清凉公园。清凉公园这个名字真好,有清爽气,心里念叨着,应该盛夏来,觅得一份凉意。深秋其实也不错,荒野遍阶,草木都透着香气,月桂的香中透着甜,总让人想起桂花汤圆。  在清凉公园有一座需要拾级而上的园子,名字真有个性,曰:“半亩园”,园子中有一座楼,曰:“扫叶楼”。扫叶楼小且婉约,粉墙黛瓦,竹风花影,文石玲珑,很是典雅,恰似一阕宋词。  秋日,可不就是要扫落叶
在黄昏,锄头比握着锄头的人更渴望回家。这时,夕阳是大手笔,将余晖泼墨般挥洒。田地啊,庄稼啊,草啊,还有人,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不知藏在哪片草丛下的虫子,也唧唧复唧唧,为夜幕的即将开启演奏冗长的序曲。如果听得入神,真有可能听出那首萨克斯曲《回家》的旋律来。  是的,回家。天空中,几只鸟飞过,叫着。一个人要是懂鸟语,这时就会听出它们其实是在喊“回家”。?黄昏,也似乎被它们驮在翅膀上,一块儿带走了。  
季羨林被人推崇为大师时,有三辞“桂冠”之说。对于别人强加己身的国学大师这个称号,他笑答道:“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國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老身一词借用京剧女角之词,幽默风趣,浑身鸡皮疙瘩又说出自己的不自在,自谦为国学小师,表现出其虚怀若谷的胸襟。  同样被称为国学大师
1899年的一天,尼采离开他在杜林的旅馆,前往一家小饭店。途中,他看见一个车夫正鞭打一匹马,于是跑上前去,当着车夫的面,抱住马头痛哭。当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泪水与一只动物的泪水交融时,人们虽然无法探知此时动物的心理感受,但我知道,这是生命对生命的忏悔。  生命对生命的忏悔,不只存在于伟人与动物之间。在这个地球上,无论是哪个物种,只要具有生命,都应无贵贱之分,都应被尊重、被爱护。然而,我们谁又能说,在我
吃蟹是风雅的事。吴越人吃蟹,有“蟹八件”:锤、铲、匙、钎、筷、镊、砧,将蟹肉全部吃尽,一点也不浪费。高手吃蟹,肉尽而红壳完好无损。其实并非贪,也不是馋,而在一个“雅”字。吃出境界,就要有点“痴气”。  李渔是蟹痴,嗜蟹如命,自称买蟹钱为“买命钱”,在那篇有名的《蟹赋》中,他连呼“蟹乎!蟹乎!”,爱蟹之情跃然纸上。在李渔之前,文人如张志和、杜牧、苏东坡等都有题咏,但因未痴情绝对,所以可以说,直到李渔
黄昏是一只金色的大鸟,领着它的一群孩子。这是姑妈的故事中常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在姑妈的语言世界里,黄昏被涂抹上了最尊贵、最美好的颜色。幸福的人们都是在黄昏,走进了茂密的沙枣林,沙枣花的芳香,也像一只金色的大鸟,领着它的一群孩子。  戈壁边缘的一座村庄。人们习惯了在黄昏的时候,坐在门前的木头上,遥望远方。单调的生活中,只有短暂的黄昏时刻,让他们充满遐想。  我是他们当中的一个。  敦煌东部,绿洲逐渐萎
在我位于南方山区的老家,田埂随处可见:它们横亘在高高低低的梯田边,像一脉脉田脊,蓄水护田,界分田块。  父亲的一生,便与这田埂密不可分。他从家走向田埂,从一条田埂走向另一条田埂。  山里种田,最大的难题是水源不足,而田里是否有足够的水,决定了收成的好坏。田埂,便是用来蓄水的。开春插秧之前,父亲就会给田埂“镶埂”:铲去贴挨着水的“旧边”,再用半干半湿的软泥镶起新边,再赤着脚,一脚一脚地踩实,不留一丁
俗话说的“四两拨千斤”,就是太有拳技法,即以巧以智胜人的功夫。你一拳似有千斤凶猛地抢过来,我轻轻地一闪以四两之力拨过去;由于你用力过猛,一拳打空收不住,自然会一下踉跄趴下去。在人际交往中,妙语,“四两”,亦可拨动“千斤”。  说到妙语“四两”可拨“千斤”,古往今来的例子多极。  三国时一年大旱,刘备下令禁止 用粮食酿酒,对酿酒者要依法论罪;更有甚者,若执法人员从百姓家中搜出了酿酒的器器,也要按酿酒
乡村随处可见的诸多植物当中,我最喜爱的是向日葵。它们或成片地群聚于田野,或散落在农家的菜园,或零星地孑立于河堤上,或独自长在山坡上……无论土壤肥沃还是贫瘠,在哪里它们都可以恣意地释放生命的热烈激情,从不掩饰忠贞追随阳光的秘密。作为阳光的痴情恋人,它们活得率真,活得神采飞扬。  我曾经在一堆嶙峋的乱石缝间,看到一株向日葵。或许是某个采石人无意中丢下的一粒种子,它就那般不管不顾地,在那坚硬的沙石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