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详尽的论述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具体的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质量监督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人口的日益增加,带动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必然严注意僵住工程质量的问题,这是建筑行业最重要的问题。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已经进入了依法质监的轨道睡到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积淀了一些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发展的问题。本文针对此状况,做下述讨论。
一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常见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怎样才能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 1) 社会过多依赖工程质量监督核验,客观上把工程质量与监督机构视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这就颠倒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制造者对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而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是政府授权的,质量监督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政府同样也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客观上造成了以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以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三步到位等级核定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的矛盾与不和谐。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
( 2) 质监系统缺乏外界激励机制,无论施工企业还是监理单位,始终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而质监机构在发展之初,就依靠的行政文件,缺乏竞争机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系统自身对市场的免疫力最终将丧失殆尽。
( 3) 现有质监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有缺陷。工程质量监督,是一套整合性的工作,它包括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执法几个部分。所以,监管人员的素质与监管力度是成正比的,也是工程质量的保障。目前,国内工程质量的已得到改善,但仍有好多隐患存在,塌方事故和工程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原有的质量意识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与此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市场的混乱,利润至上,质量意识淡薄,的情况屡见不鲜。假设我们的监管体系忽视了质量本身,淡化了对其意识,保障质量将从何谈起。为了振兴本行业,质量意识需要提高。监管部门是工程质量认证的唯一部门,它关乎到人的生命和安全。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的一個监管机构的有效评估机制,使监管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也是强化整个行业对质量认识的有效手段,更是避免事故出现的重要环节。
( 4) 监督工作手段单一,技术含金量低。
( 5) 政府质量监督的地位,在实际把握上不够准确。
二 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墙体拉结筋的绑扎
构造柱与墙体水平拉结筋施工不规范,表现在:拉结筋的平面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有的钢筋距墙皮的距离太小,而有的将两根钢筋放在墙的中部; 拉结筋沿墙高度设置不符合设计要求,加密区没按要求加密,其他部位设置也不均匀,或者间距过大,超过了设计要求; 拉结筋不直,影响其在灰缝中的握裹力; 有的施工单位以赶工期或施工方便为由,在纵横墙交接处留了直槎,预留了拉结筋,施工人员为了施工方便,经常将拉结筋随意弯起,砌筑时随便放下,这种做法严重降低了钢筋的拉结效果。
(2)构造柱插筋
从基础或基础梁或地圈梁内伸出的构造柱插筋移位,为了使其能和上部构造柱竖筋搭接,强行将插筋扳倒到构造柱竖筋的位置,这样做大大削弱了构造柱的构造使用,对抗震设防是不利的。
(3) 构造柱根部
许多项目构造柱经常发生烂根,其原因是有的单位施工时在构造柱根部圈梁处不凿毛、不清扫,留有落地灰、碎砖块、碎木屑等; 或由于构造柱采用整层高度一次浇灌,又不能确保浇灌质量,使构造柱上部的混凝土结构离散,骨料堆积; 或由于振捣不密实等原因,造成构造柱根部出现严重的蜂窝麻面及露筋现象。
(4)混凝土强度等级
有的施工单位认为圈梁和构造柱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是非承重结构,没有意识到在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或地震发生时圈梁和构造柱所起的重要作用,对圈梁和构造柱的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要求不重视,常常造成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三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
( 1) 加强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将工程巡查与行政处罚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有效结合,提高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质量监督机构要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及时统计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并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行为及对违规的各方责任主体进行行政处罚。加强对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工作,通过信用建设进行约束外,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把不良记录与资质年检、工程招投标挂钩,把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 2) 树立全面质量意识,开展质量通病综合治理树立全面工程质量概念,在确保结构工程质量前提下,加大对工程使用功能、节能、环保的监督力度。质量意识的核心就是要体现出全面质量的概念,即在确保工程结构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工程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较高的节能、环保水平。
( 3) 推行监督告知制度,实行工程质量预警质监工作应该可以得到受监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让各方责任主体从建设工程活动开始,就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调动受监单位在工作中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自觉性,尽量减少和避免质量行为的错误和造成质量事故,将原来的监督计划改为监督告知书。
( 4) 质量巡查与监督验收人员相分离,为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按新的监督方式即质量巡查与监督验收相结合、质量巡查与监督验收人员相分离开展工作。通过调整业务科室,分别设立监督巡查科和监督验收科。监督巡查科负责监督工作方案的制定、交底和实施,参加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并对桩基工程、门窗工程、幕墙工程及监督方案中设置的监督控制点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形式是监督组对受监工程实体质量和质量行为的巡查; 监督验收科是对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单位工程交( 竣) 工验收三个主要阶段进行监督。质量巡查与监督验收相互协作、相互约束、相互补充。工程验收和巡查监督科按时间进行角色转换,同时将工作相互交接。
( 5) 改进监督手段,提高监管效率,质量监督必须不断提高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提高监管效率。在监督手段上由定性检查转变为定量检查,做到仪器检测,改变过去检测手段采用眼看手摸的落后方法。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配置钢筋扫描仪、数字显示式回弹仪、取芯机、激光测距仪、激光定位仪、便携式桩基动测仪等设备,重点对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的数量、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承重砌体的砂浆强度等进行监督抽测,对工程内在质量进行科学定量地分析判断,加大监督抽测的频率,树立监督工作的技术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也使质量控制点有效前移,通过设备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使预控防范能力大为提高。
现今,随着建设行政工作法制化的推进,质量监督人员应用法律和法规来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中问题,并要依照法律程序处理与建设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依法监督、依法行政。如今,质量监督重点要做好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考试工作,争取在近期内取得执业资格,只有这样,才能合法地对各方主体执行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陈军.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 4) .
[2]王小波.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J]. 中国科技博览,2010( 5) .
[3]王乐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1( 5) .
关键词: 质量监督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人口的日益增加,带动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必然严注意僵住工程质量的问题,这是建筑行业最重要的问题。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已经进入了依法质监的轨道睡到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积淀了一些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发展的问题。本文针对此状况,做下述讨论。
一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常见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怎样才能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 1) 社会过多依赖工程质量监督核验,客观上把工程质量与监督机构视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这就颠倒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制造者对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而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是政府授权的,质量监督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政府同样也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客观上造成了以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以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三步到位等级核定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的矛盾与不和谐。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
( 2) 质监系统缺乏外界激励机制,无论施工企业还是监理单位,始终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而质监机构在发展之初,就依靠的行政文件,缺乏竞争机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系统自身对市场的免疫力最终将丧失殆尽。
( 3) 现有质监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有缺陷。工程质量监督,是一套整合性的工作,它包括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执法几个部分。所以,监管人员的素质与监管力度是成正比的,也是工程质量的保障。目前,国内工程质量的已得到改善,但仍有好多隐患存在,塌方事故和工程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原有的质量意识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与此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市场的混乱,利润至上,质量意识淡薄,的情况屡见不鲜。假设我们的监管体系忽视了质量本身,淡化了对其意识,保障质量将从何谈起。为了振兴本行业,质量意识需要提高。监管部门是工程质量认证的唯一部门,它关乎到人的生命和安全。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的一個监管机构的有效评估机制,使监管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也是强化整个行业对质量认识的有效手段,更是避免事故出现的重要环节。
( 4) 监督工作手段单一,技术含金量低。
( 5) 政府质量监督的地位,在实际把握上不够准确。
二 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墙体拉结筋的绑扎
构造柱与墙体水平拉结筋施工不规范,表现在:拉结筋的平面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有的钢筋距墙皮的距离太小,而有的将两根钢筋放在墙的中部; 拉结筋沿墙高度设置不符合设计要求,加密区没按要求加密,其他部位设置也不均匀,或者间距过大,超过了设计要求; 拉结筋不直,影响其在灰缝中的握裹力; 有的施工单位以赶工期或施工方便为由,在纵横墙交接处留了直槎,预留了拉结筋,施工人员为了施工方便,经常将拉结筋随意弯起,砌筑时随便放下,这种做法严重降低了钢筋的拉结效果。
(2)构造柱插筋
从基础或基础梁或地圈梁内伸出的构造柱插筋移位,为了使其能和上部构造柱竖筋搭接,强行将插筋扳倒到构造柱竖筋的位置,这样做大大削弱了构造柱的构造使用,对抗震设防是不利的。
(3) 构造柱根部
许多项目构造柱经常发生烂根,其原因是有的单位施工时在构造柱根部圈梁处不凿毛、不清扫,留有落地灰、碎砖块、碎木屑等; 或由于构造柱采用整层高度一次浇灌,又不能确保浇灌质量,使构造柱上部的混凝土结构离散,骨料堆积; 或由于振捣不密实等原因,造成构造柱根部出现严重的蜂窝麻面及露筋现象。
(4)混凝土强度等级
有的施工单位认为圈梁和构造柱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是非承重结构,没有意识到在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或地震发生时圈梁和构造柱所起的重要作用,对圈梁和构造柱的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要求不重视,常常造成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三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
( 1) 加强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将工程巡查与行政处罚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有效结合,提高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质量监督机构要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及时统计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并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行为及对违规的各方责任主体进行行政处罚。加强对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工作,通过信用建设进行约束外,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把不良记录与资质年检、工程招投标挂钩,把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 2) 树立全面质量意识,开展质量通病综合治理树立全面工程质量概念,在确保结构工程质量前提下,加大对工程使用功能、节能、环保的监督力度。质量意识的核心就是要体现出全面质量的概念,即在确保工程结构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工程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较高的节能、环保水平。
( 3) 推行监督告知制度,实行工程质量预警质监工作应该可以得到受监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让各方责任主体从建设工程活动开始,就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调动受监单位在工作中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自觉性,尽量减少和避免质量行为的错误和造成质量事故,将原来的监督计划改为监督告知书。
( 4) 质量巡查与监督验收人员相分离,为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按新的监督方式即质量巡查与监督验收相结合、质量巡查与监督验收人员相分离开展工作。通过调整业务科室,分别设立监督巡查科和监督验收科。监督巡查科负责监督工作方案的制定、交底和实施,参加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并对桩基工程、门窗工程、幕墙工程及监督方案中设置的监督控制点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形式是监督组对受监工程实体质量和质量行为的巡查; 监督验收科是对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单位工程交( 竣) 工验收三个主要阶段进行监督。质量巡查与监督验收相互协作、相互约束、相互补充。工程验收和巡查监督科按时间进行角色转换,同时将工作相互交接。
( 5) 改进监督手段,提高监管效率,质量监督必须不断提高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提高监管效率。在监督手段上由定性检查转变为定量检查,做到仪器检测,改变过去检测手段采用眼看手摸的落后方法。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配置钢筋扫描仪、数字显示式回弹仪、取芯机、激光测距仪、激光定位仪、便携式桩基动测仪等设备,重点对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的数量、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承重砌体的砂浆强度等进行监督抽测,对工程内在质量进行科学定量地分析判断,加大监督抽测的频率,树立监督工作的技术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也使质量控制点有效前移,通过设备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使预控防范能力大为提高。
现今,随着建设行政工作法制化的推进,质量监督人员应用法律和法规来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中问题,并要依照法律程序处理与建设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依法监督、依法行政。如今,质量监督重点要做好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考试工作,争取在近期内取得执业资格,只有这样,才能合法地对各方主体执行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陈军.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 4) .
[2]王小波.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J]. 中国科技博览,2010( 5) .
[3]王乐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1(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