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最终能在工作、生活中恰当而熟练地表情达意,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从而使封闭的语言文字的教学变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改变以往的语文教学只单纯地教语文课本,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局面,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学生成长为“社会人”的时间,加快人才成长的步伐。
一、课堂教学渗透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1. 联系实际,在生活中观察
文字表达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一些课文中文字描述的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学生认识不够全面,难以引起情感的共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第九册第二单元以“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并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又是怎样真实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为训练重点,在教学《猫》《珍珠鸟》等课文时,城市学生对这些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并不熟悉,难以体会作者对它们的情感,所以,课前可让学生到养有小动物的邻居、亲朋家进行观察,感受动物主人的情感,鼓励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在班上交流观察心得,然后再来学习这些课文,看看自己的感受和作者的感受有什么异同,知道无论是家中饲养的宠物,还是大自然中的生灵,都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和有益的启示。
2. 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亲自去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将“知行”之名改为“行知”,可见其态度之坚决,立场之鲜明。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班上的“突发事件”、天气的突然变化、即席发言等灵机一动的安排,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出乎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不会空洞无物,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感受深刻。看来“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二”的《口语交际》时,可让学生选择一两件自己见过或亲历过的与维权守法相关的事情,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六年级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对问题的思考也更深刻,让学生通过交流、辩论,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增强法规、法制观念,自觉维权守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均能得到提高。
3. 再现情境,在生活中感悟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的,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为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有的课文距我们现在的生活较远,学生的认识就不会全面,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把课文的故事情节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再现生活原形,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两小儿辩日》是篇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比较大,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把文言文在脑中“翻译”成现代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环节的衔接变得不流畅。教学时可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借助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描绘的两小儿争论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课外活动回归生活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语文课堂好比“加油站”,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内,通过“加油”,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更臻科学和完好,再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检验和运用。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内,又带着良好的技能、方法走向课外。“只有这样,那原来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篇篇课文,才不至于成为抽象乏味的教学符号,才不至于成为供解剖用的僵硬的干尸,而是还原了它的本来面目,变得如此亲切,如此生动,如此充满活力。”刘国正先生说,“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语文教学空间应尽可能拓展到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去,课内课外,双翼并举,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带来生气,带来活力。
如学了《走进丽江》《故宫》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充当小导游的角色,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实地体会、感受……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帮经商的亲人设计广告词、介绍产品性能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再有就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春游秋游、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就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焦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
让教材、课堂作为窗口,多渠道地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活动,由此让学生开拓视野,去窥视语文学习的宽阔时空,了解人文世界的博大情怀。正如陶行知所说:“社会即学校。”活动法充实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他们会兴趣盎然,自然而然地受到大语文的熏陶。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结合社会生活、回归社会生活,操作起来难度不小。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课堂教学渗透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1. 联系实际,在生活中观察
文字表达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一些课文中文字描述的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学生认识不够全面,难以引起情感的共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第九册第二单元以“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并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又是怎样真实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为训练重点,在教学《猫》《珍珠鸟》等课文时,城市学生对这些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并不熟悉,难以体会作者对它们的情感,所以,课前可让学生到养有小动物的邻居、亲朋家进行观察,感受动物主人的情感,鼓励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在班上交流观察心得,然后再来学习这些课文,看看自己的感受和作者的感受有什么异同,知道无论是家中饲养的宠物,还是大自然中的生灵,都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和有益的启示。
2. 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亲自去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将“知行”之名改为“行知”,可见其态度之坚决,立场之鲜明。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班上的“突发事件”、天气的突然变化、即席发言等灵机一动的安排,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出乎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不会空洞无物,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感受深刻。看来“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二”的《口语交际》时,可让学生选择一两件自己见过或亲历过的与维权守法相关的事情,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六年级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对问题的思考也更深刻,让学生通过交流、辩论,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增强法规、法制观念,自觉维权守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均能得到提高。
3. 再现情境,在生活中感悟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的,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为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有的课文距我们现在的生活较远,学生的认识就不会全面,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把课文的故事情节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再现生活原形,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两小儿辩日》是篇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比较大,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把文言文在脑中“翻译”成现代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环节的衔接变得不流畅。教学时可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借助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描绘的两小儿争论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课外活动回归生活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语文课堂好比“加油站”,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内,通过“加油”,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更臻科学和完好,再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检验和运用。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内,又带着良好的技能、方法走向课外。“只有这样,那原来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篇篇课文,才不至于成为抽象乏味的教学符号,才不至于成为供解剖用的僵硬的干尸,而是还原了它的本来面目,变得如此亲切,如此生动,如此充满活力。”刘国正先生说,“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语文教学空间应尽可能拓展到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去,课内课外,双翼并举,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带来生气,带来活力。
如学了《走进丽江》《故宫》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充当小导游的角色,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实地体会、感受……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帮经商的亲人设计广告词、介绍产品性能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再有就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春游秋游、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就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焦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
让教材、课堂作为窗口,多渠道地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活动,由此让学生开拓视野,去窥视语文学习的宽阔时空,了解人文世界的博大情怀。正如陶行知所说:“社会即学校。”活动法充实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他们会兴趣盎然,自然而然地受到大语文的熏陶。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结合社会生活、回归社会生活,操作起来难度不小。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