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享受了曾经一夜暴富的狂喜之后,施正荣的个人财富自2008年以来遭遇了最惨烈的下挫
-95%财富缩水
享受了曾经一夜暴富的狂喜之后,施正荣的个人财富自2008年以来遭遇了最惨烈的下挫。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富豪财富缩水报告,施正荣的财富缩水最多,跌幅高达80%。尤其从无锡尚德在美国纽约交易所的股价表现来看,更是跌宕起伏,令人惊人动魄。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民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无锡尚德股价从交易首日的20.35美元一路升至35.21美元,累积涨幅已达66.08%。当时,拥有公司6800万股权的施正荣也水涨船高,其身价已经飙升至约190亿元人民币,远远超出了黄光裕和荣智健等国内富豪,跃居为当年的首富。
2008年1月份,无锡尚德的股价一度高达90美金,施正荣的个人身价也膨胀至416亿元人民币。但在2008年9月份之后,由于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无锡尚德的股票急剧下泄,甚至在去年底跌至接近5美金每股,此时,施正荣的个人财富缩水至23亿人民币,几乎仅为鼎盛时期的5%,跌幅高达九成以上。
由于无锡尚德的股票变化强烈,自从2008年10月份以来,德银证券等国际投行对于尚德的评级一直都保持为:下调预期,建议投资者抛售或者观望。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以及行业不景气的影响,相信无锡尚德将在未来一段时期步入上市以来的最低谷。
2009年2月18日,尚德发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08年,尚德售出太阳能产品497.5兆瓦,低于预期的550兆瓦。2009年,尚德预计全年总订单800兆瓦,开工不足已成定局。
尤其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无锡尚德在全年实现净利润1.11亿美元的情况下,第四季度单季净亏损6590万美元。其中,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全年毛利润率为17.8%,而第四季度毛利润率仅为0.6%。无锡尚德在第四季度的大退步也是行业的真实写照。自2008年10月以来,国内已有超过300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歇业,剩下仅有50余家。
“这次是属于‘天灾’,谁能想到金融危机这么严重。”施正荣在面对媒体时无奈地表示。
甲方 施正荣决策失误
2006年到2008年前十个月,无锡尚德所在的太阳能行业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由于上游硅材料的短缺,很多下游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必须要通过锁定长期原材料订单和现货采购,来保证生产,尚德也不例外。有报道称,当时公司以350-400美元/公斤的价格,在现货市场上购买了占四季度计划产能需求量约三分之一的多晶硅。
据无锡尚德的年报显示,公司库存在去年年底仍高达2.319亿美元。这便是引发人们质疑的一个导火索。因为去年第四季度该公司的毛利率仅为0.6%,而第三季度还一度高达21.8%。促成毛利率下降有众多因素:公司的多晶硅原材料库存较多,在四季度多晶硅价格暴跌50%的前提之下,形成了大量计提。
施正荣此前承认,自己在购买多晶硅的价格可能“不恰当”。
此外,业内批评施正荣将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摊子铺得太大。去年他投资了洛阳和扬州生产基地,耗资巨大,此外还签订了许多上游原料的长单,并参股数个上游硅企。这都占用了大量资金。
有媒体称,尚德整个2008年用于扩大生产力建设生产设施的资本支出达3.479亿美元,预期投资NitolSolar与HokuMa-terials的损失在4900万~5200万美元。另外加上订单延缓和汇率损失,去年10月之后,无锡尚德陷入了困顿之中,由此,股价也出现了一路暴跌。
乙方 急需改变增长模式
目前,施正荣率领的尚德已进入世界光伏三强。而从尚德的扩张路线,其呈现出的战略意图十分清晰:纵向打通产业链,降低原料采购成本;横向则以几何级速度不断膨胀。
截至2008年,中国大陆累计安装太阳能电池片150兆瓦,2008年市场总量仅40兆瓦。此时,尚德一年的产能是1000兆瓦,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需求量。
但金融危机的到来打乱了施正荣的美好愿景,长期依靠欧美高额补贴维持增长的模式,已经遭遇到现实的挑战。尚德在资产缩水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暂停了其庞大的扩产计划。当然,尽管其扩产计划被迫暂停,但是有着12年对太阳能电池研究经验的施正荣却没有停止其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步伐。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正在把冥王星技术应用在其冥王星电池生产线上。其独特的贴图技术能够确保更多的太阳光在白天被吸收。该技术能被应用于多种不同级别的硅材料,从而适合多种应用场合和产品类型。
此外,施正荣没有放弃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机会,他在上海投资了一个薄膜电池生产企业,预计将在今年5月投产。专家指出,未来,薄膜太阳能电池将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在美国,薄膜太阳能电池已经超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施正荣还在积极谋求推动产业发展。由尚德担任理事长单位的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已向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去一份产业情况汇报,呼吁国家3年内批准兴建2000兆瓦太阳能电站。
施正荣能否赌赢这一局?2009将是其至关重要的生死之年。
-95%财富缩水
享受了曾经一夜暴富的狂喜之后,施正荣的个人财富自2008年以来遭遇了最惨烈的下挫。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富豪财富缩水报告,施正荣的财富缩水最多,跌幅高达80%。尤其从无锡尚德在美国纽约交易所的股价表现来看,更是跌宕起伏,令人惊人动魄。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民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无锡尚德股价从交易首日的20.35美元一路升至35.21美元,累积涨幅已达66.08%。当时,拥有公司6800万股权的施正荣也水涨船高,其身价已经飙升至约190亿元人民币,远远超出了黄光裕和荣智健等国内富豪,跃居为当年的首富。
2008年1月份,无锡尚德的股价一度高达90美金,施正荣的个人身价也膨胀至416亿元人民币。但在2008年9月份之后,由于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无锡尚德的股票急剧下泄,甚至在去年底跌至接近5美金每股,此时,施正荣的个人财富缩水至23亿人民币,几乎仅为鼎盛时期的5%,跌幅高达九成以上。
由于无锡尚德的股票变化强烈,自从2008年10月份以来,德银证券等国际投行对于尚德的评级一直都保持为:下调预期,建议投资者抛售或者观望。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以及行业不景气的影响,相信无锡尚德将在未来一段时期步入上市以来的最低谷。
2009年2月18日,尚德发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08年,尚德售出太阳能产品497.5兆瓦,低于预期的550兆瓦。2009年,尚德预计全年总订单800兆瓦,开工不足已成定局。
尤其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无锡尚德在全年实现净利润1.11亿美元的情况下,第四季度单季净亏损6590万美元。其中,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全年毛利润率为17.8%,而第四季度毛利润率仅为0.6%。无锡尚德在第四季度的大退步也是行业的真实写照。自2008年10月以来,国内已有超过300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歇业,剩下仅有50余家。
“这次是属于‘天灾’,谁能想到金融危机这么严重。”施正荣在面对媒体时无奈地表示。
甲方 施正荣决策失误
2006年到2008年前十个月,无锡尚德所在的太阳能行业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由于上游硅材料的短缺,很多下游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必须要通过锁定长期原材料订单和现货采购,来保证生产,尚德也不例外。有报道称,当时公司以350-400美元/公斤的价格,在现货市场上购买了占四季度计划产能需求量约三分之一的多晶硅。
据无锡尚德的年报显示,公司库存在去年年底仍高达2.319亿美元。这便是引发人们质疑的一个导火索。因为去年第四季度该公司的毛利率仅为0.6%,而第三季度还一度高达21.8%。促成毛利率下降有众多因素:公司的多晶硅原材料库存较多,在四季度多晶硅价格暴跌50%的前提之下,形成了大量计提。
施正荣此前承认,自己在购买多晶硅的价格可能“不恰当”。
此外,业内批评施正荣将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摊子铺得太大。去年他投资了洛阳和扬州生产基地,耗资巨大,此外还签订了许多上游原料的长单,并参股数个上游硅企。这都占用了大量资金。
有媒体称,尚德整个2008年用于扩大生产力建设生产设施的资本支出达3.479亿美元,预期投资NitolSolar与HokuMa-terials的损失在4900万~5200万美元。另外加上订单延缓和汇率损失,去年10月之后,无锡尚德陷入了困顿之中,由此,股价也出现了一路暴跌。
乙方 急需改变增长模式
目前,施正荣率领的尚德已进入世界光伏三强。而从尚德的扩张路线,其呈现出的战略意图十分清晰:纵向打通产业链,降低原料采购成本;横向则以几何级速度不断膨胀。
截至2008年,中国大陆累计安装太阳能电池片150兆瓦,2008年市场总量仅40兆瓦。此时,尚德一年的产能是1000兆瓦,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需求量。
但金融危机的到来打乱了施正荣的美好愿景,长期依靠欧美高额补贴维持增长的模式,已经遭遇到现实的挑战。尚德在资产缩水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暂停了其庞大的扩产计划。当然,尽管其扩产计划被迫暂停,但是有着12年对太阳能电池研究经验的施正荣却没有停止其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步伐。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正在把冥王星技术应用在其冥王星电池生产线上。其独特的贴图技术能够确保更多的太阳光在白天被吸收。该技术能被应用于多种不同级别的硅材料,从而适合多种应用场合和产品类型。
此外,施正荣没有放弃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机会,他在上海投资了一个薄膜电池生产企业,预计将在今年5月投产。专家指出,未来,薄膜太阳能电池将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在美国,薄膜太阳能电池已经超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施正荣还在积极谋求推动产业发展。由尚德担任理事长单位的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已向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去一份产业情况汇报,呼吁国家3年内批准兴建2000兆瓦太阳能电站。
施正荣能否赌赢这一局?2009将是其至关重要的生死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