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一个孩子独一无二的爱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天里的一个周末,林晓云在花学园开了个讲座。宽敞的音乐教室中央摆了三排木质的儿童靠背椅,来者们排排坐定。他们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正如这个讲座主题及其现实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手足情深与手足竞争。
  为了互动充分,比较理想的规模是15人左右,但人数超出了林晓云的预期。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有刚生完二胎的,老二还在门外爷爷奶奶的怀里;有挺着大肚子的,老大已经是花学园的一员;还有正在计划但左右徘徊下定不了决心的……他们都有着同样的焦虑、困惑甚至挫败,二胎到底该怎样养才好?
  中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三十多年,当二胎政策的闸门逐步放开之后,多数独生子女出身的这一代年轻父母们开始养育两个孩子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老一辈人的传统经验不可取,多子女教养似乎成了一门在江湖上失传多年的技艺。
  林晓云有着“二胎正能量”之称。她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创办了探索幼儿新教育的“花学园”,更是两位小千金的妈妈。当别人问最近在做什么,她的回答简洁利落:我在带孩子。这位比其他父母早一步在二胎教养上摸索出一条生路的二胎妈妈,在经历了起初的仓皇无措之后,已经开始渐渐享受“胜利成果”。老大徐子曰五岁多个性十足,老二徐之言3岁呆萌可人,两位小姐妹相亲相爱。
  “手足情深与手足竞争,正如中国的太极,黑与白、正与负,从来都是相伴相生,互为存在的。寻求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父母最爱的那个孩子,是手足竞争的本质。”林晓云说。“我只是学会了一件事,当这种竞争出现的时候,自然地处理掉就好了。”
  “我不喜欢妹妹,妹妹夺走了妈妈给我的爱。”
  在讲座上,二胎妈妈们轮流诉说着各自的二胎故事,有的不时哽咽落泪:
  “女儿两周岁,儿子7个月。晚上儿子喝奶跟我睡,但一到睡觉的点,老大来找我,别人她谁都不要。我先把小的喂好,交给家里其他人,再把老大哄睡了陪老二睡。有时候大的还没睡着,小的就已经醒了。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两个孩子一起哭,其他人都没办法在旁边站着看,谁都没办法……”
  “我怀女儿的时候,肚子很大抱不了老大,一直到现在,他画的画里都是妈妈不抱他,妈妈只爱妹妹。这段时间老大对老二有暴力倾向,争玩具的时候,会抓他妹妹。这学期幼儿园老师一直跟我反映儿子害羞、不自信。我很焦虑也很害怕,是不是真的偏心了?……”
  “我儿子三岁,女儿八个月。坐月子的时候,把儿子送去了隔壁小区的爷爷奶奶家。现在我工作辞了,儿子一刻都不离开我,上幼儿园一个多月,老是哭,每天要我陪他。女儿给爷爷奶奶带,我天天觉得愧对我女儿。我觉得自己有点抑郁了,一无是处……”
  林晓云拖了把凳子静静地坐着、听着,这些五花八门的二胎经历对她而言再熟悉不过,因为她自己也曾这么一路走来。
  撇开政策、人力、财力,仅从情感而言,一胎好,还是多子女好,无论是从子女角度出发,还是父母角度出发,在街上拉住100个人,估计会得到100个答案。比如,林晓云的弟媳是独生女,就会倾向于只要一个孩子,她的孩子也会说不要弟弟妹妹。而林晓云和先生则很早就做好了生两个孩子的计划。
  而早在结婚前后,那些“计划生育”的第一批经历者就常跟她念叨一胎的不好。独生子女上了高中或大学开始觉得中年孤独的人,后悔当初因为政策的问题没有生两个孩子;上了年岁的人则感慨,将来老了病了,孩子没有人可以商量很可怜。
  最终下定决心生老二是在老大徐子曰一岁多的时候。像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一样,子曰一人在客厅茶几旁,身旁围坐着另个世界的庞大生物:爸爸、妈妈、外公、保姆。林晓云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和女儿玩,她心里一沉:天哪,如果漫长的岁月,孩子都要和年龄差距这么大的成人相处,是多么孤独的一件事。因为成长于一个多子女家庭,从小到大林晓云的情感世界里,兄弟姐妹都占据着重要的分量。小时候,家住车水马龙的国道边上,出去玩太危险,她和妹妹、弟弟常被锁在家里。三个孩子相守相依,是彼此最好的玩伴。上了大学,有什么秘密,她第一个告诉的不是父母,而是弟弟妹妹,谈恋爱了,遇到困扰了,弟弟都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现在,花学园的家长,超过一半已经或即将生二胎,林晓云常在群里交流各种关于二胎的问题。“二胎之路,大概也就是先走一步的父母深一脚浅一脚的尝试。”林晓云开玩笑说:“都是踏着姐的‘血泪史’。”
  讲座伊始,林晓云让诸位父母分享了各自二胎生养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孩子的年龄。根据观察和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林晓云比较了不同年龄差对手足间情感的影响:间隔六七岁以上的,老大不会明确地当老二是竞争者,手足间会是更独立的存在;最焦灼的年龄差在两三岁,老大的自我已经形成但还没定型,对父母的爱也不够确认,老二的出现对老大无疑是个很大的竞争者;而间隔在两岁以下的,差不多是同龄人,同样有很多竞争,但跟两三岁年龄差的竞争不一样,因为老大的自我还没那么强烈。最理想的年龄差是4岁左右,老大比较容易沟通,自我意识、安全感都已建构得比较稳定,没有很强的危机和竞争意识,会对老二表现出更多的善意,更像个真正的哥哥或姐姐。
  但生孩子毕竟不像在计算机上写代码般可以精准设定。从家里人力、物力、人力和孩子友谊的考虑,林晓云当初的计划是两个孩子间隔3~4年。不过,子曰还不到两岁半的时候,妹妹之言驾到,这比计划早了一年。
  子曰像是变了个孩子,叛逆、执拗,无来由地情绪大爆发。生病,不吃药,不吃饭,用各种表现寻求妈妈的关注。连着三个月,每天早上起来大哭,还出现了很明显的攻击行为,咬人踢人打人……当妈的林晓云清楚,一个是因为成长的第一个叛逆期(1.5~3岁)的到来,另一个原因是无法接受家人尤其是妈妈的关注要分给妹妹。有时候子曰半夜醒来,发现妈妈的手拉着妹妹的手,或者妈妈的脸朝着妹妹,便伤心地哭起来,觉得妈妈更爱妹妹不够爱她。   林晓云听过也见过各种因为嫉妒而引发老大攻击老二的例子,有趁爸爸妈妈不在把弟弟的脸抓花的,也有在众目睽睽之下踹妹妹的……子曰虽然没有攻击妹妹,但她时不时会嘀咕:“我不喜欢妹妹,妹妹夺走了妈妈给我的爱。”年幼的她还无法理解大人深奥的解释:世界上有一种东西越分享越多,那就是爱。
  尽管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二胎正能量”,林晓云承认,她并不像事后描述的那么自信和坚定。虽然做了心理准备,但老二驾到后,她才真正体会到养两个孩子堪比“武侠中的洗髓伐筋”。以至于别人问她要不要生二胎的时候,她一度都回答得模棱两可。
  除了子曰过山车般的情绪,为子曰办起的花学园刚起步,恰面临老师荒、孩子荒、生源荒各种荒,外加一份全职工作,个人时间完全丧失,蓬头垢面、手足无措。这边刚哄睡了老二,老大又开始闹。左边刚给小妹喂了饭,右边姐姐的碗打了一地……
  面对这样一地鸡毛的生活,林晓云怀疑过自己的价值,接近崩溃过,深夜挫败得想哭过,对孩子大吼大叫过。子曰常“讨伐”:为什么每次妹妹哭的时候你都是安慰她,我哭的时候,你都对我发脾气?
  育儿之道,以子为师,林晓云也被两个孩子推着成长。因为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和老大的情绪问题,林晓云开始转向研究情绪管理以及手足竞争。她后来才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其实折射出的是家长自身的问题。
  子曰遗传了妈妈的敏感和个性。有一次,林晓云又忍不住跟子曰生气了,子曰辩驳:“妈妈,为什么你老是说我,不说妹妹!”林晓云脱口而出:“因为妹妹比较小呀。”那时四岁多的子曰对于情绪管理已经比较熟悉,她并没有因为妈妈的生气而失去理智,而是继续愤怒地说:“可是,我也是小孩子呀。”
  之后,林晓云专门找了一个安静的时间,就这件事做了认真地探讨:“宝贝,对不起,妈妈对你发脾气了。妈妈没有意识到你也是小孩子,让你产生了不好的感受。妈妈做得不够好。你像妹妹这么小的时候,妈妈也几乎都没有生过你的气。可是,慢慢地,你长大了,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这些想法和妈妈的会有冲突,所以妈妈会生气。但是,这是妈妈自己的问题,不是你的错。妈妈爱你,也爱妹妹。”
  “我们制定一个规则: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你只爱我一个;和妹妹在一起的时候,你只爱妹妹一个;和我和妹妹都在一起的时候,你爱我们两个。”
  多子女家庭最担心的是什么?手足竞争。晚上睡觉妈妈带哪个宝睡?吃饭的时候坐在谁的身旁?下班进门先抱谁,先给谁洗澡?上学坐车谁先上车谁先下车?……这些日常的琐碎都将可能是两个孩子竞争的矛盾点,甚至将一家老小推入“一地鸡毛”之中。
  面对这种焦灼战况,把老大寄养到亲戚家,是讲座内外不少二胎父母的解决方案—这是林晓云反对的,她见过太多因此而来的悲剧。林晓云的妹妹小时候在亲戚家寄养过两三年,至今都为父母之爱的偏颇感到委屈。“被寄养的孩子有种被抛弃感,安全感始终会不够,回家后很难再融入得很好。”因此无论多辛苦,她都坚持把两个孩子留在身边自己带。
  林晓云一度觉得公平很重要,生怕自己有所偏心。尽管生的是两个女儿,林晓云依旧买两份衣服,两份玩具。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她深刻感受到手足间的情深,也深谙手足间的竞争,明白手足间对父母之爱的比较与争夺。
  但绝对的公平是何其难。不仅在时间的分配上无法公平,每次孩子出现争执的时候,公平更是难以执行,甚至有时会导致两败俱伤。
  在准备“手足情深与手足竞争”这个讲座的时间里,子曰和之言姐妹俩大病一场—这被林晓云列为生两个孩子最可怕的三件事之首,也是两个孩子抢妈妈、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两个孩子出门看医生,眼睛都盯着妈妈,3岁的妹妹不肯走,5岁的姐姐不让妈妈抱小妹。子曰还会在心里仔细数着:妈妈今天你已经抱妹妹四次了,你已经抱她6次了……
  就在讲座前一天中午,姐妹俩在家里又“拉锯”起来。打完吊针昏沉沉的妹妹要妈妈抱回房间睡觉,而姐姐觉得妈妈陪了妹妹一上午,哭着也要妈妈陪。几个大人除了干瞪眼谁都没辙。
  刚出差回来的爸爸只得用力先把哭着闹着的妹妹抱走了,林晓云先花了三分钟做老大的思想工作:“是不是上午妈妈和妹妹在外面一上午,回来还抱着妹妹你心里不舒服?”最后谈判的结果是:子曰先看动画片,妈妈去哄妹妹,一集动画片结束后再来陪她。
  理智告诉林晓云,要想老大老二关系好,在某段时间里须多照顾老大的情绪,多陪伴老大,老大才会觉得爱没有失去,会更愿意照顾妹妹。这一度被家里的老人家认为是偏心。
  和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一样,隔代教育的是绕不过的问题。中国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数很热心帮忙带孩子,但两代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孩子喜欢玩水,林晓云就把她们的袖子拉高,一玩半个小时,老人家接受不了,担心会感冒;孩子早上有起床气,上学磨蹭,外公外婆急得仿佛天都要塌了;孩子哭闹,林晓云慢慢哄,老人家则认为这样会宠坏孩子。老大老二出现争执,老一辈人的经验是:大的就该让小的。
  被说多了,林晓云也会动摇疑惑,不得不一再地向家里的保姆求证:“我有偏心吗?”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后,她才舒一口气。
  之言两岁多时就已表现出各种机灵,孩子爸爸私下里问林晓云:“你觉得两个孩子哪个更聪明?”认识的人都知道,孩子的爸爸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外地出差,但他很爱孩子,有求必应,几乎从来不批评她们。林晓云当时就正色回答:“徐**同志,你仔细回头想想,我养两个孩子养到现在,我有没有把两个孩子进行过比较。我只会说这个孩子的特质是什么,那个孩子的特质是什么,我一定不会把两个孩子放在同一个特质下比较。”
  林晓云常常跟其他妈妈们分享这三年她总结出的“二宝养育法则”:不比较,尤其是爸爸妈妈绝对不能比较;创造和每个宝的独处时间,在单独时间里心里只有一个宝,并充分表达爱;绝对公平做不到,孩子的性格完全不同,给每一个孩子独一无二的爱。
  每个周末,林晓云拿出半天单独带子曰去看场电影,或者去上自然课。平时上学,把子曰送进教室后,林晓云也会带着之言在花学园的咖啡馆享受半个小时的甜蜜时光。母女俩也不粘着,妈妈泡杯咖啡看看书,打扫卫生,小妹擦擦玻璃、泡泡“茶”、洗洗毛巾、喂喂鱼……   有段时间,子曰很执着:妈妈,你只能爱一个孩子,你只能爱我一个!去年年底的一个晚上,她忽然说:“妈妈,我们制定一个规则,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你只爱我一个;和妹妹在一起的时候,你只爱妹妹一个;和我和妹妹都在一起的时候,你爱我们两个。”
  妈妈的爱并没有分走,子曰能够坦然接受这点是到了快五岁时。不久前在花学园吃饭,另一个小朋友朵朵靠过来,林晓云就把她抱到腿上。之言嫉妒了,马上过去扯朵朵说这是我妈妈这是我妈妈。这恰是之言出生时,子曰的感受。子曰反倒很淡定地开导妹妹:妈妈抱朵朵不等于不爱你。
  “妈妈,我和妹妹手拉手,你和爸爸手拉手。”
  为了让姐姐更好地接受妹妹的存在,林晓云曾给子曰做心理建设:“爸爸妈妈觉得你一个人太孤单了,所以生了妹妹,希望你有个伴儿。”
  在一次心理课程上,一个案例在林晓云面前声泪俱下地倾诉心里的煎熬:出生起就被定位为姐姐的陪伴者,却始终得不到姐姐的爱。
  林晓云这才发现当初的解释,是多么不公平。难怪不管怎么阻止或者怎么劝说,子曰总是把妹妹当作玩具,比如去揉捏妹妹的小胖脸,妹妹哇哇哭了,又把妹妹搂过来安慰。姐姐觉得妹妹哭起来好可爱,所以喜欢作弄她。
  这种状况直到妹妹的独立自我长成,才有所缓解。之言两岁的时候,姐姐依然挑头这个游戏,“如果你不听我的话,我就再也不做你姐姐了。”那一天,在饭桌上,妹妹没有像往常一样立马缴械投降,而是清晰地说:“那我也不要做你妹妹了。”然后,姐妹俩就和解了。姐姐之后再捉弄她的时候,她已经懂得很生气地反抗:我不是你的玩具!
  所以,妹妹的出生故事描述便也改变了:姐妹是互相的陪伴者。经过日久的相处,姐妹俩已经有着旁人无法忽略的深沉感情。
  子曰三岁半的时候,为了缓解她对妹妹的嫉妒,林晓云单独带她去旅游。分别一天后子曰就开始思念妹妹。林晓云清晰地记得那个画面,在大理的客栈里,她窝在床上昏昏欲睡,姐姐一个人坐在床沿托着腮帮,对着窗外的月亮喃喃自语哭成泪人:“妹妹,我想你了。”
  姐姐有次玩得太High从秋千上摔了下来,哭得很伤心。妹妹看了,也哭得很伤心,一边要找找妈妈一边说:“我要让妈妈来抱抱姐姐,安慰姐姐。”
  妹妹躺在凳子上睡着了,姐姐会轻轻把鞋子脱了,以免脚步声吵醒妹妹,还找个凳子坐在旁边守着,说要看着妹妹,不让妹妹掉下来。姐姐想买东西得不到妈妈的同意发脾气,妹妹也会挪着小胖屁股过去抱住姐姐……
  生两个孩子,辛苦是双倍的,幸福也是双倍的。这些相亲相爱的日常场景,让林晓云觉得,生了老二之后那些崩溃岁月,实在不算什么。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已经有了一种情感,叫做—姐妹。林晓云很确定,无论对于姐姐还是妹妹,她们的情感世界里,都有了一种替代和补充。总有一天,当她们开始远离父母,不管是否隔着山水万里,在她们的心里,互相都有一个可以分享喜乐哀愁的人,彼此间也会有很多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半年前,一家四口在楼下散步。子曰说:“妈妈,我和妹妹手拉手,你和爸爸手拉手。”于是姐妹俩在前面手拉手,林晓云和先生在后面手拉手。
  “这样的家庭序位非常正确,夫妻一定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人,而姐妹俩一定是此时最亲密的人。”林晓云说,“我期待的家庭正应该是这样,这就是我生两个孩子的初心。”
其他文献
一部剧集,光是对着麦德林黑帮贩毒集团与哥伦比亚政府之间调戏历史一般的史实照本宣科,就能具备神剧的潜质了。更何况还有《精英部队》制作班底的编排和打磨,更能将令人愕然的史实进化为邪异史诗。虽是涉毒题材,但《毒枭》跟《绝命毒师》截然不同。我更愿意将之与强尼·戴普主演的《大毒枭》摆在一起。在那部同样将“魔”还原成“人”的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我的一生,野心比实力高得多,充满了不切实际的追求。”这句话放在位
网络时代,任何公共事件都有可能漫出当地,成为举国关注的大事。温州苍南县城管查抄路边摊贩、围殴拍照路人,引发民众激愤,城管遭痛打,就是一起典型的“小事变大事”的群体性事件。  从这起事件出发,跳出事件思考,两个普遍性问题需要探讨:城管为何热衷于喋血街头?路边摊贩到底招谁惹谁了?  我们知道,路边摊贩是社会的底层人民,一个家庭的生计寄托于一个小摊位,一天的收成左右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准。我们不太知道的是
获奖理由  褚时健即将进入耄耋之年,却无心成为潮人,他的橙子已经一橙难求,通过电子商务进入万家餐桌。从风云人物到白发农夫,成为业界良心的代言人,褚时健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有味道、有温度的故事。故事有点苦,橙子却很甜。    从74岁开始,褚时健才真正找到“回到自己”的感觉。这一年,他从狱中归来,按照中国人常理,他应该就此退隐,打发晚年,但他偏偏选择了创业,创下了褚橙的奇迹。  褚时健的魅力,也许诚
历史上的哲人和学者,都曾试图在这群特殊的小动物身上,寻找忧虑重重的人类亘古以来提出的终极问题的答案。  “蜜蜂兄弟来了!”当两位法国中年人出现在2017傅雷翻译出版奖现场时,大家都窃窃私语。对于达瓦佑兄弟的这个昵称,来自他们近期被翻译成中文的书《蜜蜂与哲人》。而他们“哲学家 养蜂人”的这种作者身份组合,也给这本哲学小品带来了特殊的趣味性。  哥哥弗朗索瓦·达瓦佑是法国上卢瓦尔省的专业养蜂人,与蜜蜂
日本今天还保留着传统的三“雅道”,即茶道、花道、香道。这日式三“雅道”其实都传自中国,宋朝文人间也流行四雅事:挂画、点茶、插花、烧香。其中的点茶、插花、烧香在日本演变成了茶道、花道、香道,但在中国本土,文人四雅事后来却全面没落,比如“烧香”一词,宋人一般用来指称一种雅玩,即焚香;而现在却与“拜佛”连用,指一种民间祭拜仪式,雅味全失,俗气尽显。  遥想当年,一炉袅袅飘着轻烟与香气的焚香,在宋人生活中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里面,除了《红楼梦》是原创之外,其他三部都是先在民间进化了许多年,被无数民间艺人反复修改。这些故事在流传期间,会衍生出各种不同于主流的奇葩版本,让读者感觉既陌生又熟悉。  《西游记》虽然是明代吴承恩所著,但在他之前,《西游记》的雏形却早已成形,相关故事如同杂草一样在民间艺术领域野蛮生长。元末明初有一位杂剧名家叫做杨景贤,他博采民间诸家之长,汇成了一部杂剧版《西游记》,成为吴本之前最
作为台北地标的101下面,低矮破旧的整片房子里,才是台北的美味地标所在。  西门站与龙山寺站是捷运板南线上相邻的两站,它们或许算得上台北冲撞对比最强烈的地方。前者有大名鼎鼎的西门町,这里店铺林立,每日人声鼎沸,出现在此地的人士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奇异的发型与惹火的装扮在西门町显得司空见惯。这些潮人,代表台北的时尚前沿。  而从后者出来,沿昆明街或者康定路北行,时光似乎一下子老去,古老的两层房子、
夏至节气已过,亚热带岛屿又是盛夏。午后三点,我戴着墨镜,扛着大布袋出门,到邮局寄一箱书。或许是肩挑重物之故,不过五六分钟的脚程,就走得我汗涔涔,枉费我还撑着洋伞。  好不容易解脱重担,离开设有空调的室内,再次投入火炉般的街头,才一会儿便忍不住掏出手帕,抹去额头新冒出的汗珠。返家路上,该右转时没拐进巷里,直直向前行。暑热太难耐,决定到夜市旁那家下午就营业的冰果店吃冰去。  冰店门面是开放的,一部冷气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变身超级马拉松狂人前,陈盆滨是个渔民,小学毕业。他出生在浙江玉环县下面的一个海岛上,每天只有一艘船,涨潮才能开,下了船还要再坐一阵子拖拉机才能到县里。陈盆滨22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所在的鸡山乡举办了一个俯卧撑大赛,来比赛的大多是武警、保安,他什么也不懂,就开始埋头做。做了438个,有人推了他一把,他才知道早就没人做了,人都散了。  这是陈盆滨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极限”。确切地说,
暮春时分,春光依旧无限好,然而我人在台北,心却好似有一半飞到了远方,只因再过几天,就要重返睽违多时的鹿特丹,这一回除了探亲访友,也想回到往日熟悉的角落,好比说,市中心的露天大市集。  从前一星期至少见一两次面的鱼贩、卖香料药草的女孩和奶酪摊老板,两年没见了,不知他们可还安好。我要上市集,和他们打个招呼,寒喧两句,顺便光顾一下人家的生意,采买最新鲜的农产,重新体会在荷兰厨房烧菜的滋味。  这会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