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妒女违背封建礼教,悍妒异常。蒲松龄对悍妇妒女的形象描写和感化惩治,是其女性视角的反映,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进步性,但男权思想的束缚使他未能对女子悍妒原因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悍妇妒女形象作为《聊斋志异》中独具一格的女性群体,她们以独特的方式与社会抗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聊斋志异》;悍妇妒女;女性视角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形象就以女性居多。在这个辉煌的女性世界中,最为读者所乐道的多是那些温婉可人的花妖狐魅形象。其实《聊斋志异》中除了那些代表“真、善、美”的女性形象之外,还存在着不少残忍刻毒的悍妇妒女形象。《聊斋志异》中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较为壮观的悍妇妒女群体形象,堪称悍妒形象的集大成者。本文将对这一特别的女性群体作些探讨。
一、悍妇妒女类型
《聊斋志异》中描写悍妇妒女较为突出的形象有:江城姐妹(《江城》)、沈氏(《珊瑚》)、尹氏(《马介甫》)、王天官女(《吕无病》)、李生妻(《邵临淄》)、李生之嫂(《阎王》)、金氏(《邵九娘》),另外还有诸多充当配角的女性。众多的形象中,有虐待丈夫的悍妻,有残害婢妾的大妇,有虐待继子的后母,也有忤逆公婆的儿媳。
第一类是以虐待丈夫为主的悍妻型。《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妒女完全背离了“事夫如事天”的封建社会准则,表现出对丈夫的大不敬。如江城、尹氏、李生妻、侯氏等。
第二类是以虐待婢妾及其子嗣为主的恶母型。《马介甫》中的尹氏在得知夫妾怀孕之后,心怀妒忌,趁小妾卧病在床之际,无故将其毒打一顿,致使怀孕五个月的小妾“崩注堕胎”。在小叔杨万钟死后,逼嫁其妻,其子喜儿“朝夕受鞭楚”,“俟家人食讫,始啖以冷块。积半岁,儿狂羸,反存气息。”在这里,悍妇身份大多是家庭主妇,施虐对象则大多集中在跟她们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即婢妾及子嗣。丈夫妻妾并蓄,却要求妻子贤淑专一,不妒不争。正是这种不平等的婚姻制度造就了大量的“悍妇妒女”。
第三类是以忤逆公婆为主的悍媳型。《聊斋志异》中的悍妇丝毫不将封建礼教最为强调的内容之一的孝道放在眼里。《珊瑚》中二成妻臧姑“ 骄悍戾沓”,“母或怒以色,则臧怒以声”,臧姑把婆婆当丫头使唤,连尿盆也要婆婆倒洗。即使婆婆卧病在床时,她也置之不理,甚至还不许丈夫前往探视。作者在描写这类悍妇妒女时,不遗余力地铺陈乃至夸张其“悍”。其泼悍必波及丈夫的父母,一切伦常关系全被搅乱。这种“奇悍”行径自然是“十恶不赦”的了。
二、悍妇妒女的异同之处
《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妒女,往往具有以下的共同之处:第一,泼悍无度,暴戾无常。这些女性总是千篇一律的表现出世所罕见的恶毒举止。第二,多疑善妒,擅宠专房。但细细一品,她们的性格表现又是各有侧重的。有的凶狠蛮横中却带有刁钻奸猾、攻于心计的一面,有的又具有骄纵任性的一面。这些都是将同是悍妇妒女的不同性格鲜明地区分开来,进而使这类形象从总体上显得摇曳多姿。以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尹氏和江城为例。
江城驭夫,“妒”是主要特征。江城之妒,是妒之极,也是妒之智,主要突出其阴险。在她与高蕃互抛红巾示情的一段中,就已显出聪敏狡黠。江城之悍、妒,无所不现其极。而这悍、妒,始终同江城的聪明机智、工于心计并存。
与江城不同,尹氏主要突出其残暴。蒲松龄在《马介甫》中塑造的尹氏是个粗俗、残忍的悍妇形象。“尊长细弱,横被摧残”。她对“年六十余而鳏”的公公“以齿奴隶数”,根本不当人看。后来逼得老翁忍无可忍,“宵遁,至河南,隶道士籍”。这样穷凶极恶的逆媳,直到今天还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作家有意塑造了这个死不改变的恶妇,对这种悍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批判、厌恶之情。
三、蒲松龄的女性视角
纵观整部《聊斋志异》,可以发现蒲松龄笔下的女性泾渭分明地分成了恶妇与天使两种类别。而这个划分的标准取决于她们在多大程度上违背或遵循了传统的中国男性的要求。
《聊斋志异》里的诸多女性,如天河般灿烂眩目,婴宁“荣华绝代”;小谢、婉容“并皆姝丽”。也塑造了聂小倩、红玉、青梅等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是作者大加赞赏的,是作者理想存在的化身。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他满腔热情地肯定、歌颂妇女的道德美和情操美。
但从《聊斋志异》中恶妇的描写表现出蒲松龄不仅仅有对美好女性的赞美,也注意到了女性丑恶的一面。悍妇妒女在《聊斋志异》中出现的比例之高,行径之恶劣,为同代小说中少见。可以看出,作为男权社会的代言人,蒲松龄对女性的悍妒如此地深恶痛绝,因此,他认为对悍妇妒女的惩治与改造势在必行。他为其中的妇女设计了一条改良之路,她们大都是由凶悍无比,嫉妒狠毒的母夜叉,被感化为温良贤淑、宽容大度的良家妇女,除了凶悍到无以复加地步的个别妇女最终为其安排恶劣悲惨的结局外。惩治的办法可谓软硬兼施。既有伦理教化的温和方式帮助妇人“以德胜妒”,又采用“武力征服”的粗暴方式残酷镇压悍妇妒女。
蒲松龄敏锐的捕捉到现实生活中的悍妇妒女这一现象,并以文学的形式予以形象地再现,这是可贵的。但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蒲松龄不可能超越封建思想体系的范畴,他的妇女观也必不可免的带有局限性。首先表现在他对一夫多妻制的肯定和美化上,蒲松龄在作品中承认一夫多妻制的合理性,并歌颂那些甘处婢妾地位的妇女,甚至把二女共事一夫视为一种美德,美其名为“共效英皇”。同时他也看到并写出了一夫多妻制所带来的后果——家庭破裂和妒妇增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天下贤妇十之一,妒妇十之九”。这正暴露了蒲松龄在家庭和妇女问题上深刻的思想矛盾。蒲松龄最终也没有走出封建传统教条的阴影。
蒲松龄在文言文短篇集《聊斋志异》中,以短篇的特色,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塑造了不少悍妇形象。悍妇以“悍”同社会抗争,这是撞击中闪现的精神火花,其精神力量和思想价值是难能可贵的。但我们也应该承认,某些悍妇确实是残暴得令人厌恶。我们也应该看到使这些妇女产生过激行为的罪魁祸首是封建制度。虽然蒲松龄并未能真正揭示出悍妇妒女产生的深层原因,但身处在他那个年代,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反常现象,并加以文学的刻画,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较为壮观的“胭脂虎”群体形象也表现出他超越其他作家的地方,而他所创作的这些悍妇妒女形象在文学史上更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汇群.刀与菊:禁忌与膜拜——浅析《聊斋》中的三类女性形象.甘肃教育学院院报,2001年,17卷(2期)
[2]李露霞.《聊斋志异》女性描写四题.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
[3]白燕.蒲松龄与《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妒女.社会科学辑刊,2003
关键词:《聊斋志异》;悍妇妒女;女性视角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形象就以女性居多。在这个辉煌的女性世界中,最为读者所乐道的多是那些温婉可人的花妖狐魅形象。其实《聊斋志异》中除了那些代表“真、善、美”的女性形象之外,还存在着不少残忍刻毒的悍妇妒女形象。《聊斋志异》中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较为壮观的悍妇妒女群体形象,堪称悍妒形象的集大成者。本文将对这一特别的女性群体作些探讨。
一、悍妇妒女类型
《聊斋志异》中描写悍妇妒女较为突出的形象有:江城姐妹(《江城》)、沈氏(《珊瑚》)、尹氏(《马介甫》)、王天官女(《吕无病》)、李生妻(《邵临淄》)、李生之嫂(《阎王》)、金氏(《邵九娘》),另外还有诸多充当配角的女性。众多的形象中,有虐待丈夫的悍妻,有残害婢妾的大妇,有虐待继子的后母,也有忤逆公婆的儿媳。
第一类是以虐待丈夫为主的悍妻型。《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妒女完全背离了“事夫如事天”的封建社会准则,表现出对丈夫的大不敬。如江城、尹氏、李生妻、侯氏等。
第二类是以虐待婢妾及其子嗣为主的恶母型。《马介甫》中的尹氏在得知夫妾怀孕之后,心怀妒忌,趁小妾卧病在床之际,无故将其毒打一顿,致使怀孕五个月的小妾“崩注堕胎”。在小叔杨万钟死后,逼嫁其妻,其子喜儿“朝夕受鞭楚”,“俟家人食讫,始啖以冷块。积半岁,儿狂羸,反存气息。”在这里,悍妇身份大多是家庭主妇,施虐对象则大多集中在跟她们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即婢妾及子嗣。丈夫妻妾并蓄,却要求妻子贤淑专一,不妒不争。正是这种不平等的婚姻制度造就了大量的“悍妇妒女”。
第三类是以忤逆公婆为主的悍媳型。《聊斋志异》中的悍妇丝毫不将封建礼教最为强调的内容之一的孝道放在眼里。《珊瑚》中二成妻臧姑“ 骄悍戾沓”,“母或怒以色,则臧怒以声”,臧姑把婆婆当丫头使唤,连尿盆也要婆婆倒洗。即使婆婆卧病在床时,她也置之不理,甚至还不许丈夫前往探视。作者在描写这类悍妇妒女时,不遗余力地铺陈乃至夸张其“悍”。其泼悍必波及丈夫的父母,一切伦常关系全被搅乱。这种“奇悍”行径自然是“十恶不赦”的了。
二、悍妇妒女的异同之处
《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妒女,往往具有以下的共同之处:第一,泼悍无度,暴戾无常。这些女性总是千篇一律的表现出世所罕见的恶毒举止。第二,多疑善妒,擅宠专房。但细细一品,她们的性格表现又是各有侧重的。有的凶狠蛮横中却带有刁钻奸猾、攻于心计的一面,有的又具有骄纵任性的一面。这些都是将同是悍妇妒女的不同性格鲜明地区分开来,进而使这类形象从总体上显得摇曳多姿。以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尹氏和江城为例。
江城驭夫,“妒”是主要特征。江城之妒,是妒之极,也是妒之智,主要突出其阴险。在她与高蕃互抛红巾示情的一段中,就已显出聪敏狡黠。江城之悍、妒,无所不现其极。而这悍、妒,始终同江城的聪明机智、工于心计并存。
与江城不同,尹氏主要突出其残暴。蒲松龄在《马介甫》中塑造的尹氏是个粗俗、残忍的悍妇形象。“尊长细弱,横被摧残”。她对“年六十余而鳏”的公公“以齿奴隶数”,根本不当人看。后来逼得老翁忍无可忍,“宵遁,至河南,隶道士籍”。这样穷凶极恶的逆媳,直到今天还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作家有意塑造了这个死不改变的恶妇,对这种悍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批判、厌恶之情。
三、蒲松龄的女性视角
纵观整部《聊斋志异》,可以发现蒲松龄笔下的女性泾渭分明地分成了恶妇与天使两种类别。而这个划分的标准取决于她们在多大程度上违背或遵循了传统的中国男性的要求。
《聊斋志异》里的诸多女性,如天河般灿烂眩目,婴宁“荣华绝代”;小谢、婉容“并皆姝丽”。也塑造了聂小倩、红玉、青梅等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是作者大加赞赏的,是作者理想存在的化身。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他满腔热情地肯定、歌颂妇女的道德美和情操美。
但从《聊斋志异》中恶妇的描写表现出蒲松龄不仅仅有对美好女性的赞美,也注意到了女性丑恶的一面。悍妇妒女在《聊斋志异》中出现的比例之高,行径之恶劣,为同代小说中少见。可以看出,作为男权社会的代言人,蒲松龄对女性的悍妒如此地深恶痛绝,因此,他认为对悍妇妒女的惩治与改造势在必行。他为其中的妇女设计了一条改良之路,她们大都是由凶悍无比,嫉妒狠毒的母夜叉,被感化为温良贤淑、宽容大度的良家妇女,除了凶悍到无以复加地步的个别妇女最终为其安排恶劣悲惨的结局外。惩治的办法可谓软硬兼施。既有伦理教化的温和方式帮助妇人“以德胜妒”,又采用“武力征服”的粗暴方式残酷镇压悍妇妒女。
蒲松龄敏锐的捕捉到现实生活中的悍妇妒女这一现象,并以文学的形式予以形象地再现,这是可贵的。但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蒲松龄不可能超越封建思想体系的范畴,他的妇女观也必不可免的带有局限性。首先表现在他对一夫多妻制的肯定和美化上,蒲松龄在作品中承认一夫多妻制的合理性,并歌颂那些甘处婢妾地位的妇女,甚至把二女共事一夫视为一种美德,美其名为“共效英皇”。同时他也看到并写出了一夫多妻制所带来的后果——家庭破裂和妒妇增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天下贤妇十之一,妒妇十之九”。这正暴露了蒲松龄在家庭和妇女问题上深刻的思想矛盾。蒲松龄最终也没有走出封建传统教条的阴影。
蒲松龄在文言文短篇集《聊斋志异》中,以短篇的特色,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塑造了不少悍妇形象。悍妇以“悍”同社会抗争,这是撞击中闪现的精神火花,其精神力量和思想价值是难能可贵的。但我们也应该承认,某些悍妇确实是残暴得令人厌恶。我们也应该看到使这些妇女产生过激行为的罪魁祸首是封建制度。虽然蒲松龄并未能真正揭示出悍妇妒女产生的深层原因,但身处在他那个年代,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反常现象,并加以文学的刻画,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较为壮观的“胭脂虎”群体形象也表现出他超越其他作家的地方,而他所创作的这些悍妇妒女形象在文学史上更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汇群.刀与菊:禁忌与膜拜——浅析《聊斋》中的三类女性形象.甘肃教育学院院报,2001年,17卷(2期)
[2]李露霞.《聊斋志异》女性描写四题.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
[3]白燕.蒲松龄与《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妒女.社会科学辑刊,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