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改下,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教学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了。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历史课程的差异性,同时找到了两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阐述了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 教学衔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差异与梯度效应日益突显,尤其是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差异,导致教学衔接出现问题,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初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如何实现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使学生真正能对历史有一个深层的认识,并通过历史学习对其他学科起到借鉴作用,一直是令高一历史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
一、现阶段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历史课程的不同,增加了衔接的难度
(1)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初中历史教材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兼顾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以及与学习内容的关系,体现出了历史这门学科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而高中历史教材则采取了依据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遵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采取了“模块”的案例和“专题”的案例。
(2)教材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初中历史课程重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在初中的具体的教学中,文化史的内容比较少,甚至有的教师在赶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文化史的内容都是忽略不教的。而高中历史课程却是不同的,其更加重视思想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内容。三大必修模块也分别反映了人类在社会生活领域、社会政治领域以及经济领域的发展过程。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材呈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呈现出分量重,内容深的特点。
2.初高中历史“教”与“学”的缺陷,增加了衔接难度
(1)教师教学情况的分析。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对学生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地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重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如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任务以及历史时间等。”很显然,这要求初高中历史教师都必须对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初高中两个不同学段的历史教学工作。但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各自为阵,那么教学的脱节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2)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因为初中和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对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初中知识储备要求甚高。但是,学生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在很多地区,初中历史课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的,但是只作为“非中考科”的地位而存在。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初中历史就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低,历史思维能力更无法得到发展。高一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与理论的贫乏,无形中增加了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难度。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的衔接
1.进行学情调查与分析,确定教学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是进行教学与设计的一种依据。了解学生初中学习的内容,清楚学生的知识储备,对较好地处理高中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是有帮助的。高一教师可以依据课标、学情,适当地整合教材,该删的删,该补的补。如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很多学生对朝代更替不清楚,教師就要给学生“补”朝代歌。
2.注重学法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方法和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新教材信息量大,呈现方式多样,有文字、图片、表格,还配有知识连接和资料卡片,预习就显得至关重要。经过预习才会了解本课的知识点,才有可能发现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以便听课时特别关注。课后要搞好复习,学过即习,方为及时。
3.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老师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故事传说、时事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比如在教学“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宗法制一目时,可以介绍宗法观念影响在现今社会的表现,家谱、祠堂、过年祭祖、祭黄帝陵、炎帝陵等都是贴近生活的,是学生了解甚至经历过的,学生不光认真听讲,还积极参与,思考宗法观念影响其他的表现。
4.适应高中生思维特点,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好成绩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是初高中历史教育衔接的核心,也是贯彻新课改精神,实现历史教育新飞跃的关键步骤。在高一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中,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实现历史教育的飞跃,关键在于把握住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这一关键的一环。为此,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还应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努力探求与时代相适应,同时又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迟艳华 韩秀芳 新课程体系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3]宋颂 历史新课程初高中教学衔接策略分析.教学月刊,2011,(4)。
[4]王洋 也谈新课改视野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J].新课程研究,2010,(6)。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 教学衔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差异与梯度效应日益突显,尤其是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差异,导致教学衔接出现问题,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初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如何实现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使学生真正能对历史有一个深层的认识,并通过历史学习对其他学科起到借鉴作用,一直是令高一历史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
一、现阶段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历史课程的不同,增加了衔接的难度
(1)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初中历史教材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兼顾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以及与学习内容的关系,体现出了历史这门学科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而高中历史教材则采取了依据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遵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采取了“模块”的案例和“专题”的案例。
(2)教材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初中历史课程重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在初中的具体的教学中,文化史的内容比较少,甚至有的教师在赶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文化史的内容都是忽略不教的。而高中历史课程却是不同的,其更加重视思想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内容。三大必修模块也分别反映了人类在社会生活领域、社会政治领域以及经济领域的发展过程。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材呈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呈现出分量重,内容深的特点。
2.初高中历史“教”与“学”的缺陷,增加了衔接难度
(1)教师教学情况的分析。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对学生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地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重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如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任务以及历史时间等。”很显然,这要求初高中历史教师都必须对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初高中两个不同学段的历史教学工作。但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各自为阵,那么教学的脱节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2)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因为初中和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对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初中知识储备要求甚高。但是,学生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在很多地区,初中历史课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的,但是只作为“非中考科”的地位而存在。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初中历史就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低,历史思维能力更无法得到发展。高一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与理论的贫乏,无形中增加了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难度。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的衔接
1.进行学情调查与分析,确定教学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是进行教学与设计的一种依据。了解学生初中学习的内容,清楚学生的知识储备,对较好地处理高中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是有帮助的。高一教师可以依据课标、学情,适当地整合教材,该删的删,该补的补。如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很多学生对朝代更替不清楚,教師就要给学生“补”朝代歌。
2.注重学法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方法和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新教材信息量大,呈现方式多样,有文字、图片、表格,还配有知识连接和资料卡片,预习就显得至关重要。经过预习才会了解本课的知识点,才有可能发现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以便听课时特别关注。课后要搞好复习,学过即习,方为及时。
3.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老师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故事传说、时事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比如在教学“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宗法制一目时,可以介绍宗法观念影响在现今社会的表现,家谱、祠堂、过年祭祖、祭黄帝陵、炎帝陵等都是贴近生活的,是学生了解甚至经历过的,学生不光认真听讲,还积极参与,思考宗法观念影响其他的表现。
4.适应高中生思维特点,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好成绩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是初高中历史教育衔接的核心,也是贯彻新课改精神,实现历史教育新飞跃的关键步骤。在高一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中,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实现历史教育的飞跃,关键在于把握住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这一关键的一环。为此,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还应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努力探求与时代相适应,同时又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迟艳华 韩秀芳 新课程体系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3]宋颂 历史新课程初高中教学衔接策略分析.教学月刊,2011,(4)。
[4]王洋 也谈新课改视野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J].新课程研究,2010,(6)。